昭通「望海樓」名稱的由來

2020-12-25 看今昭

望海樓,位於昭通市南郊鳳凰山西麓,距城約2公裡,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恩安縣知縣沈生遴建。在清代任職昭通的府縣官員中,沈生遴是一位讓人懷念的縣太爺。《昭通志稿》記:「乾隆二十一年知恩安縣事。興修閘壩,講求水利,又欽定蓄放條規,民遵行。昭通田畝之獲水利,公之力為最多也。四鄉均有比,紀其政聲。」——非溢美之辭,兩百餘年後的今天,昭魯壩子的芸芸眾生仍或多或少地享受著沈知縣的餘蔭。

自乾隆十九年起,昭通連續幾年大旱,農桑不興,民生艱難。沈生遴,便上山下鄉,走訪老農老圃,現場踏勘尋求緩解旱情、改善農業灌溉的辦法。翌年,一項工程付諸實施並順利竣工:在龍洞增建一座「廣儲」閘,在橫貫昭通壩子的「利濟河」上修了十八座閘壩,合理分配水源,調節豐歉,完善渠系,提高灌溉效益。在十八道閘壩中,有一道「留餘閘」,渠道網絡10餘裡,埂長一百四十丈,「為附郭眾流所歸,一郡之關鎖。」因其地位至關重要,設專人管理,培修堤埂,植樹保護,為「障蔽南方火星」,據勘輿、鳳水家言,又在閘埂上建了一座樓。樓不高,三層,氣勢也並不十分巍峨,但四周有山、有水、有長堤柳煙、有萬畝田疇,相映生輝,便也有了卓然大觀的勝景。

歲月如歌,二百多年前「勝景」到底如何?當代人只能不無遺憾地到書上去領略。《昭通志稿》載:「平疇萬頃,映日疏風,水光瀲灩,」故名「望海樓」。後來,雲南總督愛星阿到了昭通,也去看了留餘閘、望海樓,這位大人一心要巴結皇上,便把望海樓改成「恩波樓」。意思很明白:聖皇天子,恩澤四海。這留餘閘、這望海樓,能不銘刻聖皇天子的恩澤,垂之久遠?改是改了,匾額也換了,也寫到了書上,可老百姓不接受,兩百多年來只認一個望海樓。嘉慶時享譽雲南詩壇的魏定一以《柳閘含煙》為題,留下了一首七律,詩云:鳳凰山下沛恩波,春煦秋蔭變態多。翠水盈盈搖古柳,香風習習長嘉禾。

樓如海市煙千縷,渚傍漁舟雨一蓑。有客樂山兼樂水,時時樹底聽謳歌。鹹豐年間,望海樓毀於兵燹。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邑紳楊履乾以望海樓是昭通風物勝景,前賢遺韻,正可重興後世,教化風欲,倡議重建。知府張賡、邑商李耀庭、翰林謝履莊等支持,籌資重建,並在樓前增設屋宇,添置迴廊,護以圍牆,樓前東西兩橋上修改亭子,四圍培植花木。望海樓又成為山色清幽,花木成蔭,小橋流水,蔚然深秀的好去處。

樓門題寫楹聯:」萬千氣象滿垌野;楊柳樓臺接鳳凰。」謝文翹以《恩波蜃影》為題,寫了一首五律,云:空濛含蜃氣,煙雨此登臨。倒影飛甍漾,微波落漲深。梅黃宜倚笛,稻綠喜穿針。嗣茸欣同志,清樽我尚任。又題一長聯,云:蜃影漾清波,暇日選勝登臨,右看鳳翥,左拂稻香,風景足流連,萬戶黎元欣樂歲;烏蒙徵軼事,斯樓沿時隆替,載詠輦飛,重賡矢棘,規範艱締造,一家甥舅溯良緣。「恩波蜃影」被列入「昭通八景」,風光一時。

乾隆二十五年始建望海樓,有沈生遴撰《恩安添建蓄水閘壩碑記》,記述恩安縣建置後興修水利和墾殖情況,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可惜有半截斷失。光緒年間重建望海樓,有知府張賡《重修恩波樓碑記》,謝履莊《恩波樓續記》,追懷歷史,記述修建經過,閘述以風物寓教化、保存歷史文物並光大其昌的觀點,今天讀來,仍不無教益。

張賡在碑記中說:「古豪傑慷概負奇氣而或不見許於當時者,士君子文章負盛名而或無表見於後世者,蓋名者,實之賓,為天所珍惜而為人之所難得。自古名即盡人所圖顧,中傳或不傳者,則有不幸也。今茲樓之見重於昭也,豈非以其人哉?……然則是樓也,非獨壯出澤之觀,將以振起斯人之志氣,且使繼沈君而至者,蕭規曹隨而勿墮其舊也,則斯樓所繫於昭,非淺鮮」謝履莊「續記」中也有一段警示世人的文字:「今諸君子之作斯樓,經營慘澹,不遺餘力,一任毀譽之交乘,卒能不怨憚勞以蕆厥事,所謂有志者事竟成者,非耶。餘尤願後之賢父母,以夫吾郡之有心於桑梓者,善繼前徵,恢張而倍護之,俾斯樓之興,永永無替。

則吾郡文物之繁盛,氣象之光昌,必有日上蒸蒸者……」望海樓不但是昭通的風物勝景,也是中共昭通地下黨早期革命活動的紀念地。1929年初,受中共雲南省工委的委派,省工委委員到昭通傳達省工委《加強農村工作的指示》,傳達會議就在望海樓內舉行。

此後,中共昭通地下黨的同志常以郊遊為名,到望海樓進行工作聯繫。一樓閱百年風雨,古郡寫千秋華章。

相關焦點

  • 昭通望海公園美景360°曝光(組圖)
    昭通望海公園美景360°曝光(組圖) 2018-08-11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望海樓」有何來歷
    昭通「望海樓」有何來歷?望海樓,位於昭通市南郊鳳凰山西麓,距城約2公裡,清乾隆十五年(1760年)由恩安縣知縣沈生遴建。此前,昭通連年大旱,農桑不興,民生艱難。沈知縣為緩解旱情、改善農業灌溉的辦法,在龍洞增建一座廣儲」閘,在橫貫昭通壩子的「利濟河」上修了18座閘壩,合理分配水源,完善渠系,提高灌溉效益。其中,「留餘閘」渠道網絡10餘裡,「為附郭眾流所歸,一郡之關鎖」。
  • 免費招募 | 昭通昭陽望海夜市365個攤位正在報名!
    免費招募 | 昭通昭陽望海夜市365個攤位正在報名!且看望海夜市街#城南中心#望海夜市 位於昭陽區南大門背靠鳳凰山 擁抱望海樓昭陽八景 獨佔其二昭通地標性建築 城市名片具有標誌性的現代城市公園
  • 關於昭通望海樓,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恩波蜃影」名列其中可見恩波樓並非浪得虛名依託恩波樓而建的望海公園自然也是無與倫比的據史籍記載昭通壩子本是豐腴之地卻因遠離中樞、地勢等種種原因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天災、人禍、缺水等等問題更是遍地開花生生的阻止了昭通人民前進的步伐水是萬物之源
  • 1903年的雲南昭通老照片
    本組照片為蓋洛當年在雲南昭通進行考察時所拍,圖為從昭通城牆上遠眺,遠處的屋頂很是精美。1903年的雲南昭通,圖為昭通望海樓。望海樓又名恩波樓,位於昭通城南郊鳳凰山腳下,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恩安縣知縣沈生遴建。鹹豐年間,望海樓毀於戰火。光緒年間,邑紳楊履乾倡議並籌資重建。1903年的雲南昭通,圖為從昭通去往雲南府的路上,一個簡陋的路邊茶室。
  • 《風韻泰州》望海樓
    文脈流長望海樓 作者:張佳 望海而樓,然大海早已遠去,滄海桑田,惟剩遠處環繞的「玉帶」城河,茫茫湯湯,悠悠蕩蕩,寄託著州人對大海的感恩與嚮往。「古之海天,已非今之目力所及,而望海之情,古今一也」。
  • 望海樓遊記
    此處河稱為望海樓?難道以前能看到大海?  連雲港古海州的孔望山,傳說也是孔子登山望海的地方。在孔望山,古時確實能夠望見大海。  山峰下有一道觀,倒要去參拜一下。  道觀為大奶奶廟,供奉的是泰山娘娘。
  • 泰州景點望海樓
    望海樓是泰州的地標性建築,一般人眼裡,他就是一棟樓並無其他特別之處,但是他確是泰州的地標性建築物,登上望海樓後,環繞老城的鳳城河的秀美風光一覽無餘,那畫面非常美麗,去泰州玩的話可以去參觀一下,還是挺值的推薦的地方!
  • 青龍山「望海樓」的歷史變遷
    唐太宗李世民東徵高麗駐紮在青龍山,築城牆、修戍樓,以供軍需。金、元各代對望海樓都曾維修加固。清朝順治初年,青龍山遭到特大雷擊,《灤縣誌》記載這次災變:「削山如溝,水立丈餘,如有物憑以行,蝦蟆如鬥大。」山上廟宇盡被擊毀,望海樓也轟然倒塌。山中道士認為,青龍山是北海虯龍化身,雷擊青龍山乃是虯龍升天之兆。
  • 昭通小主快來!望海公園夜市365個攤位免費給你擺
    昭通小主快來!望海公園夜市365個攤位免費給你擺 2020-12-16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詩話泰州——劉萬春《登望海樓次徐巖泉韻》賞析
    《望海樓》 海陵 張慶明 拍攝登望海樓次徐巖泉韻明劉萬春歷代名士紛紛登臨此樓,寫詩作文,留下了他們的絢爛篇章,本地人如李春芳、王艮、徐嵩、柳敬亭、冒闢疆、吳嘉紀、鄧漢儀、黃仙裳、鄭板橋、任大椿等。外地人如蔣春霖、孔尚任等。他們的到來,為望海樓注入了一縷清新文化之風,平添了諸多詩意。
  • 望海樓揭開了「紅蓋頭」
    > 隨著日曆一頁頁翻去春節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泰州哪裡的年味濃當然是這裡▽泰州望海樓
  • 賞析|一枕花香望海樓
    登上地勢和緩起伏如平臺一般的望海樓最高處,舉目遠眺,雲海茫茫,日出時可遙遙看到浩瀚大海,故取名望海樓。山頂處有一塊平整的巨石,用石塊輕輕擊打巨石中間,可以聽到古樸清脆的聲音在山巒間迴響,如鬼斧神工的古琴曼妙之聲。  巍峨群山,拔地而地,在望海樓登頂望遠,極目遠眺四方,心境會豁然開朗。望海樓山谷,清澈的溪水潺潺湧流。
  • 盛夏避暑來昭通,除了涼風美景,還有這7大公園在等...
    盛夏避暑來昭通,除了涼風美景,還有這7大公園在等...,除了涼風美景,還有這7大公園在等您(內附大量美圖)》昭通附近有哪些公園可供朋友們玩耍小編這就來告訴你離市區又近又好玩的地方↓ ↓ ↓1.省耕文化公園省耕山水文化公園坐落於昭陽區北部新區,北靠國學路,東臨昭通大道。
  • 我國「臺灣」名稱的由來
    可見,在明代以前,臺灣並無一定名稱,直到明朝後期才出現「臺灣」這一名稱。對「臺灣」名稱的由來,國內有三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臺灣」名稱起源於荷蘭人1624年佔領臺灣後,築樓臺於海水灣入口處所致。其實早在荷蘭入侵前,臺灣名稱閩音稱為大員、臺中、大灣等,就早已存在。
  • 洞頭旅遊景點:望海樓
    洞頭旅遊景點:望海樓2015年03月02日 14:49:42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百島之縣」洞頭,是全國唯一以縣域命名的4A級旅遊景區,富有「島奇、礁美、灘佳、魚鮮、生態優」的特色。今天,我們就去領略下「氣吞吳越三千裡,名貫東南第一樓」的風採。  【主持人】「百島之縣」洞頭,是全國唯一以縣域命名的4A級旅遊景區,富有「島奇、礁美、灘佳、魚鮮、生態優」的特色。其中海拔227米的煙墩山上的望海樓,以其歷史悠久、建築雄偉、海洋民俗文化氣息濃鬱,躋身全國十大名樓之列。今天,我們就去領略下「氣吞吳越三千裡,名貫東南第一樓」的風採。
  • 餘東四座城樓名稱由來
    餘東四座城樓名稱由來作者:蔡炯餘東歷史上建有四座城樓,揭開它的歷史面紗,四座城樓的名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餘東古鎮的傳統歷史文化的悠遠、深沉、豐厚,感受到它的民俗文化底蘊四座城樓分別命名為:東城樓名為魁星樓,又稱鎮海樓,南城樓名為三義樓,西城樓名為火神樓,北城樓名為真武樓。這四座城樓的名稱各有講究,耐人尋味。東城樓稱為魁星樓,魁星,乃是漢族神話中所說的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中國很多地方都建有祭祀魁星的魁星樓,香火鼎盛。
  • 磅礴烏蒙、神奇昭通秋意濃
    昭通地標蘋果🍎大山包一級公路>昭通望海公園省耕公園環湖路鳳凰山上山公路省耕公園昭通金融中心夜景
  • 昭通,一顆蒙城明珠 | 山川走筆
    比起這些靚麗的鄰居,我的家鄉昭通,則顯得普通許多。然說起「昭通」這一地名的來歷,倒是頗有淵源。在山腳下,有一座樓,名為望海樓。說他是一座樓吧,又像一座塔。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它,並且對西遊記裡孫大聖與楊戩鬥法的場景很熟悉,你肯定和我一樣,覺得這座樓像所悟空變的。
  • 昭通城記
    昭通風光。「蘋果之城」昭通,是一個可以治癒身心疲憊的城市,一個來過之後就讓人心生愛慕的城市。你也許不曾想到,昭通會成為一個蘋果之城,它的蘋果已經種到了天邊。從這個角度看出去,昭通已不再是過去的昭通了,昭通正在成為一個全新的昭通,一個蝶變的昭通,一個蘋果之城正在這片土地上像蘋果一樣生長並崛起,成為人人口裡時刻提及的城市。昭通這樣的小城也吸引了諸如融創、碧桂園等地產大商入駐,新城控股、萬達、恆大也要布上一局,昭通一夜之間成為投資熱地,引發熱議。大商帶來了大商圈,改變了昭通過去的小氣象,正在完成或自我構建昭通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