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檢測試劑盒到基因技術 巴鐵缺什麼中國給什麼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5日訊 12月4日,中巴基因與細胞技術研發及產業轉化中心項目在京啟動,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中心副主任李俊元在籤約儀式上致辭時強調:「這次遼寧省拜澳泰克公司與巴基斯坦DEA公司在基因細胞技術研發等方面開展合作,這是中方繼續積極支持巴基斯坦應對疫情,改善提升公共衛生醫療水平的重要舉措,這將對構建更為緊密、更為惠及民生、更高質量的中巴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Badar U Zaman表示,基因技術正是巴基斯坦所需,中國為全球抗擊新冠疫情做出的突出貢獻讓他十分看好未來兩國在醫衛領域開展合作。

《中巴國際基因與細胞技術研發及產業轉化中心》項目籤約儀式。拜澳泰克生物醫學集團供圖(從左至右:瀋陽市大東區人民政府區長李剛、遼寧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王卓明、巴基斯坦駐華使館商務參贊Badar U Zaman、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促進中心副主任李俊元、拜澳泰克生物醫學集團董事長尹秀山。)

4000份試劑盒 1條檢測產業鏈

拜澳泰克生物醫學集團董事長尹秀山在籤約儀式上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採訪。拜澳泰克生物醫學集團供圖

「今年2月中旬,我們捐贈了4000份,那個時候新冠檢測試劑盒在巴基斯坦是奇缺的。」拜澳泰克生物醫學集團董事長尹秀山說。此後的幾個月,中國的試劑盒不斷向巴輸送,現在中國的技術也終於能去支援巴鐵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尹秀山談到合作初衷時表示:「我們主要目的就是想幫助巴基斯坦,幫助我們兄弟國家把生命科學檢測產業鏈給它建立起來,萬一再有什麼疾病或者是流感,他們完全可以做到在自己國內進行檢測。」

45分鐘 VS 1.5小時

我們的檢測試劑盒是怎麼被巴鐵看上的?

「我們是檢測的時間只需要45分鐘,當時一般的時間是一個半小時,所以說別人檢測2萬份的話,可能我們就能檢測4萬份。」尹秀山自豪地說。

除檢測時間短外,這還是全球第一款新冠恆溫檢測試劑盒。尹秀山介紹說:「我們只需要一個水浴鍋,保持一個特定溫度,無需其他儀器,適合推廣到欠發達的地區。」

巴基斯坦檢測技術與中國差距大

巴基斯坦DEA集團董事長Owais Mir(右)在雲籤約儀式上發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陳婧琳攝

尹秀山認為,巴基斯坦的檢測技術與中國有很大差距。「我們想把試劑盒作為一個切入點,接下來我們要在巴基斯坦建立病原體檢測,比如說早孕檢測、B肝檢測,包括一些給疾病的治療,幫他們把這些東西都給它建立起來。我們也希望通過我們投石問路,讓更多的人才參與到這裡面來,一起把中巴的合作推到一個新的高度上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陳婧琳)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從檢測試劑盒到基因技術 巴鐵缺什麼中國給什麼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Badar U Zaman表示,基因技術正是巴基斯坦所需,中國為全球抗擊新冠疫情做出的突出貢獻讓他十分看好未來兩國在醫衛領域開展合作。 《中巴國際基因與細胞技術研發及產業轉化中心》項目籤約儀式。
  • 巴鐵也「玩」AI了?中巴籤署高端醫療合作備忘錄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18日北京訊 12月17日,中巴高端醫療合作備忘錄雲籤約儀式在瀋陽舉行,中國東軟醫療和巴基斯坦動力工程自動化(DEA)公司正式籤署合作協議。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Badar U Zaman在籤約儀式上表示,希望藉助中國的醫療軟硬體優勢,打造巴基斯坦的醫療AI構建,造福巴基斯坦人民。中巴高端醫療合作備忘錄雲籤約儀式現場。
  • 高新區簡碼基因科技拿到核酸檢測試劑盒「出關文牒」
    位於青島高新區的青島簡碼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半島記者 胡蕾  通訊員 劉裕近日,由青島簡碼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快速PCR螢光法)」正式獲準進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名單,標誌著簡碼基因取得國內防疫物資生產廠家合法出口資質。
  • 中國駐巴哈馬使館向巴衛生部捐贈1000個檢測試劑盒
    原標題:中國駐巴哈馬使館向巴衛生部捐贈1000個檢測試劑盒 來源:駐巴哈馬大使館經貿之窗巴衛生部於4月4日發布新聞公報稱,巴哈馬與中國於1997年5月23日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過去23年來,巴哈馬政府得到了中國政府在教育、基礎設施、技術援助和醫療信息及物資方面提供的親切援助
  • 轉基因檢測試劑盒
    重組DNA技術或遺傳工程能改變生命體的遺傳物質。隨著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攜帶新的表型特徵的轉基因作物已經開發出來,並用於商業化的農業生產。 注意:轉基因生物(GMO)檢測試劑盒僅用於體外使用。
  • 華大基因:新冠甲流乙流「三聯」檢測試劑盒完成歐盟CE認證
    9月23日晚間,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300676)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深圳華大因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因源」)製造的兩項新型冠狀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及乙型流感病毒聯合核酸檢測試劑盒(下稱「三聯檢」)於近日完成了歐盟CE認證。
  • 中國和巴鐵,是真的鐵!
    此行,中國派出8名專家,並攜帶10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核酸檢測試劑等大批抗疫物資及藥品。接下來,中國醫療專家將在當地開展醫療救助活動,向巴鐵朋友分享中國防疫經驗。 其實早在此前,我國已經陸續從物資、醫療等方面為巴基斯坦提供了多波次支援工作。為什麼屢次向巴基斯坦伸出援手?那是有淵源和原因的。
  • 中國華大基因公司向美國馬裡蘭州捐贈了1千份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
    據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太陽報》3月24日報導,中國華大基因公司通過馬裡蘭大學醫學院人類病毒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Human Virology,簡稱IHV)向馬裡蘭州政府提供了1000盒用於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試劑盒。
  • 中國華大基因公司向美國馬裡蘭州捐贈了1千份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
    據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太陽報》3月24日報導,中國華大基因公司通過馬裡蘭大學醫學院人類病毒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Human Virology,簡稱IHV)向馬裡蘭州政府提供了1000盒用於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試劑盒。
  • 癌症多基因檢測試劑盒獲CFDA準產批件 關注概念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布了《2018年07月23日準產批件發布通知》,其中由廣州燃石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申請的「人EGFR/ALK/BRAF/KRAS基因突變聯合檢測試劑盒(可逆末端終止測序法)」獲得準產批件,該產品將成為中國首個獲得
  • 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新加坡、加拿大「通行證」
    截至5月7日,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在海外已經拿到進入歐洲、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及加拿大市場的「通行證」。 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感染確診的重要手段之一,核酸檢測試劑盒是目前各國進行體外定性檢測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其他需要進行感染鑑別診斷者的主要方法。
  • 華大基因(300676.SZ):BRCA1/2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醫療器械註冊申報...
    格隆匯6月5日丨華大基因(300676.SZ)公布,全資子公司武漢生物科技的BRCA1/2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於2018年7月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8期:華大「三聯」檢測試劑盒獲歐盟認證...
    齊碳科技發布國產首臺四代基因測序儀QNome-9604齊碳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四代納米孔單分子基因測序儀QNome-9604。這是中國首臺自主研發的四代納米孔單分子基因測序儀,填補了中國市場的空白。QNome-9604小型便攜,一同發布的還有測序晶片QCell-3841和測序試劑盒Qeagen-8。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8期:華大「三聯」檢測試劑盒獲歐盟認證...
    齊碳科技發布國產首臺四代基因測序儀QNome-9604齊碳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四代納米孔單分子基因測序儀QNome-9604。這是中國首臺自主研發的四代納米孔單分子基因測序儀,填補了中國市場的空白。QNome-9604小型便攜,一同發布的還有測序晶片QCell-3841和測序試劑盒Qeagen-8。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用的試劑盒到底是什麼東西?
    這就不得不說這幾天的新聞裡一個常見詞——「試劑盒」。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RNA病毒,中國科學家已向全世界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檢測方法一般是核酸檢測,最常用的方法是逆轉錄實時聚合酶鏈式反應(Real-time PCR,RT- PCR),這種方法可以在體外放大擴增病原體的核酸(RNA),並通過螢光探針來實檢測擴增產物。
  • 艾德生物:EGFR基因檢測試劑盒獲批 先發優勢有望助力公司快速成長
    液態活檢技術領先,螢光PCR法易於推廣:液態活檢是目前臨床上最領先的腫瘤早期無創診斷技術,主要通過檢測患者血液中循環腫瘤細胞(CTC)、循環腫瘤DNA(ctDNA)、循環腫瘤RNA(ctRNA)和外泌體來實現。與傳統的腫瘤組織活檢相比,液態活檢具有早期篩查、無創、取材簡便、檢測結果準確等多方面的優勢,是腫瘤檢測的發展方向。
  • 華大基因在全國完成逾20萬人份核酸檢測
    據悉,武漢「火眼」實驗室搭載了華大智造MGISP-960及MGISP-100自動化樣本製備系統,可以實現病毒核酸自動化提取,上機後完全無人工幹預,自動化提取環節僅耗時1小時,可加速大規模人群篩查中的病例檢測。武漢「火眼」實驗室的高速平穩運轉可為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提供技術保障。 另外,「火眼」模式正在全國各地被複製。
  • 華大基因子公司試劑盒獲醫療器械註冊證,北京日檢量從幾百到四千
    6月18日晚間,國內基因測序龍頭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的新冠抗體檢測試劑盒,於近日取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 對於近日北京地區出現了新的檢測需求,華大基因回應AI財經社稱,華大基因的北京華大醫學檢驗所6月12日之前每天的檢測量並不大,大概幾十到幾百例。
  • 加大試劑盒產能 提升採樣檢測能力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本市多家科技企業已迅速行動起來,加大試劑盒產能、提升採樣及檢測能力,為完成北京疫情防控要求貢獻科技力量,努力跑在疫情前頭。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這些試劑盒被發往北京市疾控中心和豐臺、朝陽、海澱、通州等區級疾控中心,以及北大人民醫院、第三方檢測中心等醫療機構,用於開展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為北京近期大規模開展的核酸檢測提供了物資保障。「6月13日晚,我們接到上級部門通知,要求提升原材料儲備,保障試劑盒供應。」
  • 解析投資:腫瘤基因檢測細分龍頭—「艾德生物」
    當前主流的分子診斷技術主要有4種:螢光PCR、原位雜交(FISH)、免疫組化(IHC)、高通量測序(NGS)。目前PCR技術仍然是伴隨診斷的主導技術,應用主要集中在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在伴隨診斷基因檢測項目中,EGFR基因突變檢測試由於上市時間最早,且相關藥物品種最多,市場滲透率最高,除EGFR基因突變檢測試外,其他基因檢測項目滲透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