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遊戲起起落落

2020-12-19 鈦媒體APP

文 | 競核

遊戲暢銷榜廝殺慘烈。

踩著Q3的尾巴,米哈遊、莉莉絲等新勢力接連衝榜,擠下網易、靈犀互娛。再往前,也就是Q2則是靈犀互娛的高光時刻。

最瘋狂的時候,旗下兩款產品《三國志·戰略版》《三國志幻想大陸》雙雙躋身TOP5。

跟遊戲表現相比,研發商靈犀互娛顯得相對低調。「最好不要讓市場關注到,我們現在還採購騰訊系流量。要是引起警覺,卡流量那就不太妙了。」一位接近靈犀互娛的知情人士告訴競核。

整整蟄伏七年的阿里遊戲,如今想隱身似乎已不太可能。在2020財年Q1財報會議上,高管已明確表示自研遊戲業務已跨越孵化階段。

不知這否再次奏響了阿里全面進軍遊戲市場的號角。

戰略失當,從鄙視到真香

遊戲跟阿里差點擦肩而過。

在2013年之前,阿里更確切地說是馬雲對遊戲都是持「堅決抵制」的態度。

2008年,馬雲曾公開表態「餓死也不做遊戲」,到了2010年,馬雲再次表示「我們堅定地認為遊戲不能改變中國,中國本來就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們都玩遊戲的話,國家將來怎麼辦?」

他語重心長地說,遊戲業務阿里一分錢也不投。人家投,我們鼓掌,但我們不做,這是我們的一個原則。

不過面對2000億規模的遊戲市場,傑克馬選擇性失憶。這也正應了《讓子彈飛》中的那句臺詞「掙錢嘛,不寒摻。

商人的天性就是逐利,這本無可厚非。正如當年周鴻禕還提過「不會涉足殺毒領域」;劉強東也說過「京東5年內不賣書」。

你看他們不也見風使舵,活得好好的。畢竟世界在變,戰略也得跟上才行。

跟進軍即時通信業務來往一樣,阿里揮舞著「反壟斷」旗幟向騰訊開炮。

彼時曾任阿里發言人的王帥吐槽,阿里對國內遊戲市場壟斷、山寨的現狀表示遺憾,對騰訊遊戲一家獨大對遊戲生態的破壞很不滿。

他說,如果遊戲產業繼續保持1:9的分成比例,那麼遊戲產業的畸形就不會改變。因此,阿里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推出新的遊戲平臺。

為踐行這一戰略發展遊戲業務,阿里花大力氣挖來騰訊高管劉春寧,擔任阿里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全權負責遊戲業務。

2014年1月8日,阿里在首屆中國移動遊戲產業高峰會(MGAS)上宣布將推手遊平臺。

具體玩法是,對於單機版遊戲合作者,第一年阿里巴巴將免費為其提供服務,聯合運營的遊戲則採用八二的分成模式,阿里僅拿20%以覆蓋成本和用戶激勵,內容開發商則獲得70%的收益,剩餘10%將用於支持農村孩子教育發展。

阿里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劉春寧還披露阿里手遊平臺戰略:手機遊戲是移動時代最核心的用戶需求, 阿里手遊平臺戰略,目標是打造更加健康、開放、共贏的遊戲生態鏈。

會上,劉春寧詳細向外界闡述阿里遊戲的打法,包含為什麼要做、切入點在哪裡、阿里平臺的優勢。

最關鍵的切入點即是阿里自有的移動入口,包括淘寶、支付寶、來往、一淘、天貓等;投資入口陌陌、UC、千千靜聽、微博、墨跡天氣。

當然最貼近遊戲業務的入口還數UC。

阿里共分兩次收購了UC大約66%股份。2013年3月花費31.3億元戰略投資;2013年12月,支付11億元現金進一步增持,花了42億元,獲得了66%的UC股份。

半年後,也就是2014年6月11日,阿里全資收購UC,業內估值為50億美元(超過300億人民幣),創造了當時中國網際網路史上最大的併購事件新紀錄。

大致上,UC九遊的發展歷史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九遊尚未被UC收購前,九遊依靠端遊轉手遊的公會、重度玩家支持發展起來;第二階段:UC收購九遊後,2009年UC收購九遊,當時其已成為重要的遊戲分發平臺;第三階段,阿里收購UC,宣布打造手遊平臺。

發行受阻,重心偏轉

某種程度上,我們也可以說UC九遊受惠於阿里全面轉型移動端的戰略。此後,阿里的遊戲業務開始跑步前進。

2014年,阿里宣布將手遊業務交由移動事業群旗下的九遊負責,主要進行精品遊戲的營銷推廣和分發。

當年阿里遊戲發布三款遊戲:《瘋狂的玩具》《啪啪啪》和《啵啵啵》;代理了9款遊戲:《索尼克衝刺》、韓國手遊《突突三國》和《弓箭》、歐美手遊《點點》、綜藝《花樣爺爺》同名手遊、Gameloft《近地聯盟先遣隊3》和《冰川時代:村莊》《暖暖環遊世界》、Rovio的《憤怒的小鳥:斯黛拉》。

這些休閒遊戲沒能實現阿里遊戲一戰成名的野心,到是讓研發商認識了阿里遊戲渠道的孱弱。要知道疊紙遊戲續作《奇蹟暖暖》歐美攬金數億人民幣,而《暖暖環遊世界》幾乎沒出現在暢銷榜過。

這讓難怪疊紙會將續作國內代理權轉交給騰訊,某種程度上也宣告著阿里遊戲「娛樂+電商」模式的破產。

即便一路跌跌撞撞,阿里遊戲發行業務探索的腳步沒有停止。2015年,九遊宣布對阿里手遊業務完成逐步整合。次年,UC九遊正式更名為阿里遊戲。阿里巴巴也任命UC九遊總裁林永頌將出任阿里遊戲總裁,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親自掛帥阿里遊戲董事長。這足見對遊戲業務的重視。

吊軌的是,一年時間不到,阿里遊戲再次換將。2017年3月,原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UC國際業務總經理史倉健走馬上任。

隨後,他立馬宣布全面進軍遊戲發行領域,與Mail.Ru、TFJoy、Efun、龍騰中東等國際發行商合作,幫助國內遊戲走出國門。

結果並未給人驚喜,海外發行業務碰壁,國內發行業務仍未見好轉。至此,阿里遊戲業務開始兩條腿走路:發行+自研。

一筆重磅交易,拉開了阿里遊戲的自研大幕。

2017年9月26日,阿里大文娛宣布全資收購由網易前COO詹鍾暉(叮噹)等創辦的簡悅。同一天,還宣布成立遊戲事業群,下設開放平臺事業部和互動娛樂事業部,由史倉健和詹鍾暉分管。

廣州簡悅三位聯合創始人詹鍾暉、陳偉安和吳雲洋,均是中國遊戲界不折不扣的老炮。

1999年,詹鍾暉加入網易,曾領導過 《大話西遊2》《夢幻西遊》等多個項目的開發。2006年5月起擔任聯合營運長,2009年3月起擔任營運長。2011年5月15日卸任營運長。

據騰訊科技報導,作為網易遊戲締造者之一詹鍾暉曾吐槽過,「我就是被趕出來的,當時我和丁磊在方向上有分歧,結局只能是我離開」。

收購廣州簡悅後,阿里遊戲開始密集挖角網易遊戲,撬來了《天諭》美術總監、《創世西遊》主美術費劍鋒。

與此同時,還有多名《天諭》和網易遊戲其他項目組陸陸續續跳槽到阿里遊戲。自研項目效果雖不能稱為立竿見影,但在市場上的成績是有目共睹。

由簡悅研發的《風之大陸》,於2018年7月上線,並在當月拿下iOS中國下載量TOP6、收入TOP7,打破了騰訊網易壟斷遊戲收入TOP10的局面。

儘快這款產品被紫龍收納囊中,阿里遊戲並非獲得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但,這足以說明簡悅的研發實力。

在AppAnnie公布的2018年全球52強發行商榜單上,阿里遊戲位列第37。再往下就是大家熟知的《三國志 戰略版》,該作自2019年9月上線以來,身影屢次出現在暢銷榜TOP5,甚至登頂。

據《三國志·戰略版》聯合運營商盛天網絡財報顯示,該作2020 Q1、Q2流水分別高達18億、19億元。上線至今,預估總流水達到50億元。

得益於此,阿里遊戲段位嗖得一下,躥升至國內前五。排在它前面的是騰訊、網易、莉莉絲、趣加。

權利迭代,浮出水面的鐵三角

後面的故事大家可能印象比較深。

俞永福重回C位,代表集團分管遊戲業務。可不知,佇立在眼前的阿里互娛還是不是曾經熟悉的味道。

9月初,阿里向媒體證實,遊戲業務所屬的互動娛樂事業部(靈犀互娛)將整體升級成為獨立事業群,與阿里大文娛平行。

跟三年前首次升級成獨立事業群相比,拼圖上少了開放平臺事業部,地位則往前邁出一大步跟大文娛平級。

此外,遊戲自研業務負責人詹鍾暉職務將向上調整,高德集團董事長俞永福即將代表集團分管阿里巴巴的遊戲業務。

至於分管開放平臺事業部的史倉健,以及大批UC系高管,早於今年年初離職。

兩年時間過去了,阿里遊戲業務好像一點都沒變,但五臟六腑又好似換新了一般。

不變的是,俞永福仍舊代表阿里巴巴站在舞臺中央接受外界審視。變的東西相對要更多,遊戲業務名字換了面貌靈犀互娛(或阿里互娛),業務骨幹大換血,業務布局換到自研賽道。

在大公司內部,大多數業務調整,老舊的權力秩序都會面臨重構,有人向上走,自然也有人徒留落寞的背影。

大體上,眼下阿里互娛內部已經形成以俞永福、黎直前、詹鍾暉為首的鐵三角管理層。

時間倒回到2016年,同樣是10月底,阿里巴巴集團宣布籌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由阿里巴巴合伙人俞永福擔任董事長兼CEO。

次日,俞永福在內部郵件中宣布,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未來將採用「2+X」業務矩陣,即「兩個用戶平臺引擎(UC,大優酷)+各專業縱隊」。

其中阿里遊戲進入新的移動事業群,由何小鵬任董事長。沒過多久,阿里巴巴就宣布從2017年財年起,營收項目中的「移動媒體及娛樂」將從「其他」類別中分列出來。

當時這一舉措也被外界視為阿里遊戲地位提升的信號。2017年開始,阿里遊戲更是四處挖角,收購公司,發力自研業務。差不多同一時間,在完成過渡使命後,阿里遊戲董事長何小鵬離職。

為穩定新團隊,俞永福沿襲阿里大文娛的班委會領導制,組建遊戲事業群班委會。樊路遠(木華黎)、詹鍾暉(叮噹)、史倉健(蒼劍),常揚(劉墉)和黎直前(宇乾)進入遊戲事業群班委會。

這是阿里遊戲業務首次以獨立事業群身份亮相,本來大有可能跟大文娛平起平坐。可惜事情的進展並不如人意。

《財經》曾報導,當初集團讓俞永福分管大文娛業務,就是想給他重新證明自己的機會。高德能夠搞得定,大文娛說不定也能行。

懷著重重疑慮,俞永福開始大刀闊斧改革,但業務仍舊深陷虧損泥沼。

2017年11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執行長張勇通過公開信宣布,俞永福將不再擔任阿里巴巴集團大文娛董事長、大文娛及高德總裁職務。

至此,俞永福遠離一線業務,轉而投資。

去年2月份,原阿里遊戲事業群向下調整為互動娛樂事業部,由阿里巴巴大文娛CFO、阿里文學CEO黎直前負責。

而今三年已經過去,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隨著俞永福回歸勢必會提振外界對阿里遊戲業務的信心。

換個角度看,眼下阿里互娛UC系老將流失慘重,不知道這位高級「打工人」現在作何感想。

相關焦點

  • 起起落落的「噴泉」,才是人生!
    但是,生而為人,總會經歷起起落落,只要自信、勇敢、奮鬥,總會有最美的風景在等著你。
  • 組圖:中國小說插圖的起起落落
    組圖:中國小說插圖的起起落落 發表時間:2012-06-28   來源:北京青年報
  • ...而生》發布終極版預告,人生總是起起落落,但黑夜之後總會迎來白晝
    《向陽而生》發布終極版預告,人生總是起起落落,但黑夜之後總會迎來白晝,暖秋治癒劇#向陽而生開播# 10月12日20點,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首播,超期待!
  • 寓意深刻的句子,沉沉浮浮是人生,起起落落是生活
    而不管是堅持還是放棄,我們都要明白,沉沉浮浮是人生,起起落落是生活,唯一的路徑,只能是自己咬著牙,挺過去,才有希望。六 *每一次成長,每一次蛻變,都需要逼自己一把,逼自己去成長,逼自己去經歷,想要克服生活的焦慮和沮喪,就要先學會做自己的主人。七 *不要總是去羨慕別人的成功,更不要總是以別人的成功來要求自己。殊不知,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有著常人無法忍受的寂寞。
  • 起起落落一輩子,最可怕的不是失敗,是心中的「魔鬼」
    結合《心理學與生活:揭秘人性的力量》,從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這一生的起起落落,最可怕的不是失敗,是心中的「魔鬼」。心中的「魔鬼」影響了我們的認知什麼是心中的「魔鬼」?
  • 阿里遊戲的競爭力不在阿里
    阿里遊戲的IP改編陣痛阿里遊戲成立伊始,在當時事業部總裁史倉健的主導下,阿里遊戲定了兩個核心發力點:一是依靠大文娛資源,進行 IP 的遊戲開發;二是繞開國內戰場,在海外發行遊戲。在合作流程上,遊戲開發者只需要對接阿里遊戲,即可獲得一整套IP解決方案。2017年阿里遊戲總裁史倉健宣布,阿里遊戲正式全面進軍遊戲發行領域,將攜10億資金助力遊戲IP生態發展,並與阿里文學、阿里影業、優酷聯手推出「IP裂變計劃」。理想很豐滿。10億資金聽起來不少,但在主流單個網遊手遊動輒數億的開發成本面前,這些費用有些捉襟見肘。
  • 《老酒館》賀義堂:人生雖然起起落落,可心氣卻不能起起落落
  • 阿里遊戲的黎明,來了嗎?
    藉助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這款吸金能力強勁的遊戲在上線僅僅兩個月時間內,為阿里帶去超過3億元收入,該遊戲還獲選App Store2019年度精選遊戲,可謂名利雙收。與此同時,開發該款遊戲的互動娛樂事業部(靈犀互娛)將整體升級成為獨立事業群,作為阿里的遊戲業務部門,與阿里大文娛平行。其當前的遊戲自研業務負責人詹鍾暉(花名叮噹)職務也將向上調整。
  • 餓死也不做遊戲的阿里,竟然出了這麼阿里遊戲,你知道有哪些嗎?
    2008年電子商務專題匯報匯中,馬雲曾公開表態「餓死也不做遊戲」。不過在遊戲的紅利時代裡,誰不想分一杯美羹呢?時移世易,戰略在變,當然馬雲的「食言」也是在商言商,無可厚非!目前,阿里已經涉及在遊戲研發、渠道、發行、聯運等多個領域,阿里遊戲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遊戲獨代品牌,專注打造S級精品手機遊戲。之前很多網友都在詢問阿里遊戲出了什麼遊戲?阿里遊戲有哪些手遊?
  • 【深度】九遊的漫漫長徵路:從UC遊戲到阿里遊戲
    到了2016年1月九遊正式改名「阿里遊戲」之後,新「阿里遊戲」將在UC九遊原有的用戶資源和用戶運營能力基礎上,進一步整合舊「阿里遊戲」的用戶資源,未來強大的媒體性質將成為新「阿里遊戲」的顯著特點。隨著用戶紅利的消失以及獲取用戶成本的提高,渠道的競爭加劇,充值返利逐漸成為渠道在競爭中普遍採取的策略。
  • 《超神機械師》:面對黑星韓蕭,星盟才明白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
    在星盟首都的聯合會議室裡,眾位首領幾天前還在幾天前歡天喜地侃侃而談,如今房間裡一片愁雲慘霧,充滿了恐懼、絕望、焦慮等負面氣息,當知道黑星也參與入侵時,不由感嘆人生真是起起落落落落落!前面說過星盟是多個文明聯合構成,因此本身就不是鐵板一塊,各有利益立場。沒有統一的強權領袖,在戰時的弊端特別明顯,就是內部分歧的爆發。
  • 2020年手機遊戲下載與人氣排行榜top10,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遊戲
    2020年手機遊戲下載與人氣排行榜top10,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遊戲 2020了年,很多的遊戲開始大量上架
  • 阿里遊戲成立獨立事業群,曾經「打死也不做遊戲」,如今真香了!
    不同的是,阿里遊戲僅憑藉一款遊戲,就從邊緣位置,一躍跳到了舞臺中央。然而,事實上,在《三國志·戰略版》成為爆款之前,阿里遊戲在整個遊戲行業,相對於騰訊、網易、盛大等遊戲巨頭,一直沒怎麼有存在感。事實上,阿里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手遊平臺,但在業內一直不溫不火。原因有很多,尤其是在騰訊已經佔據中國遊戲市場50%以上份額的情況下,阿里遊戲的路註定不好走。但最關鍵的問題還在於,阿里遊戲根基太淺。 和其他在端遊時代就開始布局的巨頭不同,阿里幾乎沒有端遊時代的經驗。
  • 從《旅行青蛙》談起:阿里遊戲的泛娛樂IP之路
    無論《臥虎藏龍》系列,還是前不久發布的獨立遊戲《偃月之日》都獲得了不錯的反響。而在女性向遊戲方面,《暖暖環遊世界》的成功經驗則使得其對於國內女性用戶有著足夠的了解和研究。以阿里集團為背書,阿里遊戲能夠打通整個集團的內部資源,對《旅行青蛙》進行全方位的宣傳推廣。藉助旅行青蛙自身在社交傳播上的優勢,將遊戲的社會影響力拔高到「全民化」的概念。
  • 起起落落的歐洲列強尼德蘭(荷蘭)
  • 手握「絕密武器」,阿里遊戲如何叫板騰訊網易?
    對於阿里遊戲而言,「IP裂變計劃」的最大意義是阿里遊戲可以通過大量不同領域的優秀IP資源吸引開發者的關注和入駐,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內容深度。此外,當IP在遊戲以及影視、文學等領域產生互動時,IP的價值將會被循環放大。
  • 《權力的遊戲》演員的生活,二丫和三傻令人羨慕的友誼
    《權力的遊戲》的麥茜·威廉士和索菲·特納就是現實生活中好萊塢友誼長存的最好例子。她們相遇時正值少年時期,不知道HBO的這部傳奇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特納的演藝生涯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三歲時成為Playbox表演公司的一員,之後她出演了珊莎·史塔克。
  • 阿里遊戲攜手寶寶巴士競逐金翎獎
    中國遊戲產業最為權威的評選活動——2015金翎獎將於2016年1月初在廈門舉行。被業內譽為遊戲業「奧斯卡」之稱的金翎獎以其評選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得到遊戲行業的認同。值此盛世,阿里遊戲將攜手寶寶巴士《寶寶學ABC》參賽,角逐「玩家最期待的家用機遊戲」獎項。
  • 《旅行青蛙》中國版來了,但阿里遊戲可能真的不行了
    不爭氣的阿里遊戲阿里遊戲可能是阿里所有業務中最不爭氣的一個,它沒有抓住其成長階段裡的任何一個機會,也沒有做出任何成績。以至於今天我們在其官網上只能找到8款名不見經傳的遊戲,數量不及其友商的零頭。在阿里遊戲的成長曆程裡,有幾件事可以作為標誌性的轉折。
  • 阿里數娛2015ChinaJoy亮點回眸--人民網遊戲_最權威中文遊戲網站...
    人氣爆棚 阿里TV遊戲倍受追捧   本屆ChinaJoy,阿里數娛為眾多玩家帶來了《最終幻想13》、《瘋狂計程車》、《博雅鬥地主》等多款重磅TV遊戲。   阿里即將在天貓魔盒上推出的雲遊戲《最終幻想13》是首次登陸國內市場,玩家只需要藉助天貓魔盒,通過遙控器進行簡單操作,就可以在電視上輕鬆體驗到這款頂級的雲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