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4月28日18時50分訊(王春豔)數學的枯燥無味、網紅重慶的獨特魅力,風馬牛不相及的兩者,卻在重慶兩江新區橡樹灣小學擦出了火花,「邂逅」了一場奇妙、有趣探索之旅。
4月28日,重慶兩江新區橡樹灣小學迎來了第三屆數學文化節,本次文化節以「 『數』說重慶,愛『尚』重慶」為主題,旨在引導學生切實走進重慶的山水、民宿、橋梁、美食,讓孩子們通過親身參與體驗,發現其中的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並通過鮮活真實的數據去感受重慶的巨大變化,用數學的方式建構 「時尚」重慶的美感,加強學生對家鄉重慶的熱愛。
原創節目盡展重慶之美
現場,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和家長們統一著裝、手拉著手,走上紅毯,在直播鏡頭的「關注」下,大家歡呼雀躍,對著鏡頭,有的拿出剪刀手賣萌、有的伸出舌頭「搗蛋」,有的揮舞雙手定格美麗瞬間。
「六什麼六,哨子六;七什麼七,拐杖七;八什麼八,眼睛八.....」開場舞《數字操》拉開了文化節的序幕,孩子們在音樂的伴奏下扭動身子,變換隊形,擺出數字,盡展數學之美。
「男的嘿耿直,女的嘿爽快,火鍋沒得海椒他們從來都不得吃。」「解放碑的鐘聲還是按時敲響,碼頭的船再小也會蕩起波浪.....」隨後,孩子們帶來原創節目重慶言子兒《重慶重慶》、舞蹈《重慶的味道》,從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展現了重慶特色。
《重慶重慶》的創作者、橡樹灣小學副校長李俊淑表示,為了突出重慶獨特的魅力,為表演形式注入新的血液,她從重慶著名的旅遊勝地到飲食文化,再到獨特的氣候環境為源頭,創作出一首身為重慶人而自豪的歌曲。
「我們先後收到了數學攝影作品638幅,數學畫407幅,數學手抄報186幅。」在數學文化節前期,學校相繼開展了數學攝影、數學手抄報、數學繪畫以及數學文化故事推薦等項目。文化節現場,重慶兩江新區橡樹灣小學校長陳曉莉、副校長李俊淑分別頒發了小小攝影師、數學畫等評比類、數獨類以及閱讀類獲獎名單。
趣味活動 讓數學「活」起來
「2加2等於4 ,7減4等於3,3乘以8等於24。」在「24點巔峰對決賽」活動中,三年級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分為四組,在音樂停止後,孩子們飛快的跑去爭搶搶答器,以此獲得答題機會。「真棒,他們好快喲。」每當有學生搶答成功,臺下便傳來了陣陣掌聲和驚嘆聲。
最後,經過21輪激烈的角逐,三年級(4)班獲得了本次比賽的一等獎。
「24點是棋牌類益智遊戲,簡單易學,健腦益智。」校長陳曉莉表示,橡樹灣小學一直致力於活力教育的開展,為了切實發展孩子們的數學思維,學校不斷嘗試讓豐富有趣的智力競技活動走進課堂,走進孩子們生活。目前,數獨成為了該校喜聞樂見的競技活動,課餘時間,各個角落均有孩子們對戰的影子。
隨後,在「數說重慶 愛尚重慶美食分享活動」環節中,學校還為孩子們提供了15項帶著濃厚數學氣息和重慶特色的親子活動。
「八一橋好吃街加七星崗等於15。」在「重慶特色對對碰」遊戲環節中,主持人一聲令下,二年級(4)班學生楊佳汐在媽媽的陪同下,很快就找到了和為「15」的圖片。很快,4顆小星星分布在她的集星兌獎單上。
「這個活動增進了我和孩子的關係。同時,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數學,增加了數學學習的趣味性,讓孩子愛上學習。用帶有數字的重慶地名,讓孩子對重慶有了進一步了解,加深印象,也是讓他們熱愛重慶的一種表現。」楊佳汐的媽媽賀小軍說。
在「抱團遊重慶」、「開心的旅行」「數字橋」等遊戲環節,孩子和家長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忙綠的身影遊走在各個遊戲臺前。
「原來數學這麼有趣。」三年級學生黎謹睿微笑著說,他玩了「巧拼七巧板」「愛的抱抱」等遊戲,獲得了5顆小星星。
第三屆數學文化節即將拉下帷幕,學校向每個孩子送上了一份精美的禮包。希望孩子們可以和家長一起分享重慶美食,找尋美食當中的數學元素,製作精美書籤。下一步,該校還將開展書籤評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