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看世界的江南大陽臺

2020-11-04 最江南旅行匯

外灘風光

先後去過上海10多次,每一次去都必到外灘走一走,因為那是看世界的一個江南大陽臺。

第一次去上海是1978年的5月1日,在海寧化肥廠學習的我就近去了一趟上海。因當時我國的國門剛剛打開,便想到上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到上海下了火車,便坐地鐵到了南京路,然後走到了外灘。那時候人們到上海,首先是要看高樓大廈。外灘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高樓大廈很多,但都不是新,而且都是歐式的樓房。

我上中學時就在歷史書上讀到:上海在唐代為華亭縣,後經歷多個朝代演變才改名上海縣,最後才演變成一個超大城市。外灘是上海巨變的一個縮影,早在18世紀,這裡是一片荒蕪的淺灘,沿灘有一條狹窄的泥路,供船夫拉縴時行走。外灘的西邊為農田,阡陌溝渠之間散布著星星點點的茅舍。

舊中國這裡曾是英、法租界

1840年至1842年的鴉片戰爭失敗後,中英雙方籤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上海成為我國5個通商口岸之一。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英帝國主義在上海開闢租界前,首先劃定外灘一帶江面為其船隻的「下錨地段」。1845年11月29日,清朝又通過《上海土地章程》,把外灘以西的830畝土地劃為英租界。1848年,英帝國主義在英租界裡面修造了一條18米寬的馬路,曾被稱作黃浦路、揚子路、黃浦灘路,直到1945年才改名為中山東一路。同時,在馬路東側建造碼頭,堆棧、本行和船廠。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搶佔外灘建立了法租界。

此後,英、法殖民當局等逐步在外灘建造起 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群」,並成為上海十裡洋場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舊上海時期的金融中心、外貿機構的集中帶,被稱為「東方華爾街」。

改造後的外灘景觀

解放後,外灘回到中國人民手中,這裡成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市總工會等機關的辦公場所,還有上海大廈、和平飯店、海關大廈等賓館、銀行、保險公司、商場等單位的經營場所。

看過外灘高樓,再看外灘的黃浦江。這條江是流經上海市區最大的河流,全長約113公裡,河寬300至770米。其源頭坐落在浙江省安吉縣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橋接納吳淞江(蘇州河)後在吳淞口注入長江,是長江匯入東海之前的最後一條支流。因此,它被上海人稱為「母親河」。由於黃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響,平均每天兩次有明顯的漲潮和退潮現象,一天內的水位落差可達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

黃浦江的江面上輪船很多,有客船、遊艇、大小貨輪在行駛,也有些大輪船在江邊停靠,場面非常壯觀。但當時浦東還沒有開始建設,那邊看不到什麼高樓。

不過當天晚上,我在外灘看到了一場燈光秀,那一排房子上都亮起了紅紅綠綠的燈,黃浦江上面的一些遊船也亮起了彩燈。上海本地人和外地遊客都聚在外灘,情侶們手拉著手的,非常熱鬧。其中有一位老外,手裡拉著個一次成像的照相機,只要拍下來照片不用衝洗,不到一分鐘就從相機裡取出來。這可能是當時世界上較為先進或者在我們中國較少看到的照相機,所以當時有很多人圍觀他。

1993年我到浙江青年報社工作。有一次去上海採訪,看到外灘的一些設施都經過了改建,但基本風格不變。特別是外灘的防汛堤改成了廂廊式,高6.9米,寬15.4米,據說可抵禦千年一遇的潮水。廂面是綠化景點和沿江步行道,能供更多的遊客在沿江步行道上觀看風景和拍攝照片。我上次看到老外手裡一次成像的照相機,在中國遊客手中已有很多架了。

黃浦公園雕塑


這次,我還到黃浦公園走了一下。公園始建於1886年,是外灘百年滄桑的見證人,在舊中國記載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屈辱歷史。在新中國成立後,這一頁歷史就徹底翻過去了。1993年,為了緬懷自1840年以來為解放上海而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上海市委、市政府就在黃浦公園,建設了一座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

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


紀念塔的三塊槍狀塔體,寓意鴉片戰爭、五四運動、解放戰爭以來光榮犧牲的先烈永垂不朽,內涵有深刻的概括性。同時有大型花崗石浮雕位於黃浦公園的下沉式圓島上,浮雕全長120米,高3.8米,浮雕可分為七組,97個英烈人物,充分從形態特徵中體現了先烈們的偉大鬥爭業績,值得後輩瞻仰學習。兩翼為裝飾性的花環圖案,象徵著上海人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這裡現已也成為上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經常有青少年學生在這裡舉行有紀念意義的活動。

1995年我隨浙江青年報王進總編到上海參加中國青年報刊界年會,會議的東道主上海青年報社組織與會代表參觀了剛建成的浦東新區,我們參觀了新民晚報社在浦東新建的報紙的彩印中心。以前國內彩印報刊的地方很少,大多數是拿到臨近香港的深圳去印的,沒想到現在上海一家報社就建立了彩印中心,3個小時就能彩印170萬份報紙,讓幾十位報社的老總直誇變化快。

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隨後,我們參觀了剛落成對外開放的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此塔位於浦東新區陸家嘴,塔高約468米。該建築於1991年7月興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擔上海東方電視臺6套無線電視發射業務,地區覆蓋半徑80公裡。塔內有太空艙、旋轉餐廳、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等景觀和設施,1995年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我們乘電梯上了塔頂再看浦西,才知道比起浦東來,浦西顯得有些老坊了,只能代表上海的昨天;而浦東一帶聳立雲天的金茂大廈、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等一排排的新建築,已成為世界矚目的上海今天。

上海浦東夜景

此後,我還多次去過外灘,每一次從外灘看浦東,都有新的高樓建成,都有新的變化。上海在世界上是算前衛時尚的大城市,與世界完全是接軌的。因此,上海外灘真是一個看世界的大陽臺。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個外灘,並不是上海上灘,而在寧波這個地方
    去上海旅遊的話,大部分遊客都會去外灘打卡。實際上,中國有外灘的城市不僅僅是上海,浙江省的寧波市也有一個外灘。這裡的洋樓,教堂排列成行,穿行在街頭,就像回到民初的「十裡洋場」一樣。但是比起繁華的上海外灘,寧波外灘的人氣明顯要遜色一些。
  • 文藝魔都:十年上海看浦東,百年上海看外灘,千年上海看古鎮
    畢業後的這些年,我的狀態保持得很好,許是一直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塞外看雲,登三山五嶽,品江南小橋流水,繁華大都市,歷史古都,或許就像很多人對我說的「你活的瀟灑」。不管他們是諷刺也好,讚賞也罷,都一笑置之。因為,在我心中有一桿秤,有些事情本身就很簡單,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哪有那麼多的為什麼?
  • 世界500強齊聚,胡潤、吳曉波、江南春盛讚,這家上海外灘華祥苑•...
    「喝茶是世界文化,很高興與中國茶行業領軍品牌華祥苑聯合發布世界500強榜單。」胡潤說。2021年1月12日,在「華祥苑•華茶•胡潤世界500強榜單發布會暨上海外灘華祥苑華茶館開業典禮上,胡潤百富創始人胡潤,財經作家、華祥苑國貨推薦官吳曉波和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等商界名流齊聚一堂,共同見證華祥苑•華茶•胡潤世界500強榜單發布。
  • 中國第一座外灘,不在上海而在浙江,外灘建築猶如秘密花園
    上海外灘是我們都熟知的地方,很多人去了上海都必然會去打卡外灘,東方明珠,畢竟東方明珠是最標誌性的景點,而在外灘可以遊覽到整個東方明珠。但中國的外灘不僅只有上海有,而另一座外灘的大街小巷,都有著小洋樓和教堂,這裡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民國時期,走在路上你都會覺得這裡會不會是拍電視劇的場地,這裡就是浙江寧波。
  • 胡潤、吳曉波、江南春齊聚上海外灘華祥苑.華茶館!
    2021年1月12日,在「華祥苑·華茶·胡潤世界500強榜單發布會暨上海外灘華祥苑華茶館開業典禮上,胡潤百富創始人胡潤,財經作家、華祥苑國貨推薦官吳曉波和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等商界名流齊聚一堂,共同見證華祥苑·華茶·胡潤世界500強榜單發布。
  • 商船會館重現黃浦江轉折點 , 綠地外灘中心彰顯上海氣魄
    原創: 董經說 More城讀引子初到上海,你也許會流連在遊人如織的的外灘,俯瞰金光璀璨的陸家嘴;若再到上海,你會更想去那些老街老巷老洋房,看一出市井煙火,飲一壇民國風韻。
  • ...新世界,上海,路口,西藏,浦橋,自鳴鐘,大世界,外灘,南京西路...
    1870年前後的外灘南京路口  形成於1851年前後。這裡是上海近代城市化進程的寫照。外灘是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發的起點。  1900年後拍攝的洋涇浜匯入黃浦江口處  1916年,築成寬廣馬路,命名為愛多亞路。
  • 影像·上海——外灘建築
    1877年,於上海設立分行,買下外灘20號美商瓊記洋行的房地產(11畝7分)。1926年4月開始拆除舊房,1929年9月5日落成新樓。大樓的建築風格屬於藝術裝飾主義(Art Deco),它的19米高的墨綠色金字塔形銅頂多年來成為外灘又一個顯著的標誌。被譽為:「遠東第一樓」。
  • 「外灘源」,上海現代城市的源頭(組圖)
    本報記者 顧學文  這裡保留著外灘唯一的19世紀建築,這裡誕生了上海第一家博物館,這裡的戲院曾上演中國最早新興話劇……  為黃浦江和蘇州河的這片交匯之地取名「外灘源」,是寓意其為外灘「萬國建築博覽會」之源,也因為它是上海現代城市的源頭。
  • 中國第一個外灘,並不是上海上灘,而在寧波這個地方
    去上海旅遊的話,大部分遊客都會去外灘打卡。實際上,中國有外灘的城市不僅僅是上海,浙江省的寧波市也有一個外灘。這裡的洋樓,教堂排列成行,穿行在街頭,就像回到民初的「十裡洋場」一樣。但是比起繁華的上海外灘,寧波外灘的人氣明顯要遜色一些。
  • 上海外灘一瞥
    換句話說,就是看了外灘也算真到了上海。關於外灘的名稱,有這麼一段掌故。據說在清末,除上海縣城東門黃浦江岸外的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灘地。退潮時,江水聚滯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灘地。漲潮時,江水又沒過河灘。黃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於江寬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就須拉縴行走。幾百年來,縴夫的足跡就在黃浦江灘踩出一條曲折多彎的小道,人們稱之「纖道」,這纖道就是外灘最早的路了。
  • 如何在外灘度過美妙的一天?上海小囡私藏的外灘遊覽攻略
    原標題:如何在外灘度過美妙的一天?  據上海發布,外灘是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戶,它帶領我們看盡大千世界的無奇不有,帶領我們體驗來自世界最潮流和新奇的事物。這一點無論是放之外灘的哪一個時期,都不曾改變。  如果你還沒來得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那不如先好好逛逛外灘。理解了外灘,你才算是理解上海!
  • 域-當代繪畫邀請展在上海外灘舉辦
    展覽介紹「域-當代繪畫邀請展」將於2018年1月13號13:30 在上海市黃浦區外灘中山東二路8號拉開帷幕。「域」,與「國」同義。亦可理解為異域、領域、疆域等。海派文化是在中國江南傳統文化(吳越文化)的基礎上,融合開埠後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的源於歐美的近現代工業文明,來自各地各國的異域文化逐漸匯集於上海,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現象。它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與雅致,又有國際大都市的現代與時尚。區別於中國其他文化,具有開放而又自成一體的獨特風格,猶如一個獨立的精神之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上海海派文化的精髓,體現在上海文化藝術的方方面面。
  • 實拍:元旦上海外灘城隍廟人山人海
    每到了節假日,上海有兩個地方肯定人多,一個是外灘,一個則是城隍廟。城隍廟是上海的老城區,保留著傳統的江南水鄉韻味,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是上海著名的商業區,這裡有各種各樣的小吃和老字號的美食餐廳,如南翔饅頭店,綠波廊等,還有一座豫園。
  • 魔都100:名副其實的上海外灘第一樓 它是曾經的亞細亞大樓如今的「外灘一號」
    說到上海很多人都會提到外灘,它是上海的標誌,也見證了上海一百多年來的歷史變遷。當你來到外灘一定會被那些雄偉的建築所吸引,一面是高樓凌厲的浦東陸家嘴金融中心,一面是具有百年歷史的萬國建築 群。可以說只要來到外灘就能將上海的昨天和今天盡收眼底,沒來過外灘就等於沒來過上海。
  • 從外灘到迪士尼 上海38個經典地標名單今日公布
    從外灘到迪士尼 上海38個經典地標名單今日公布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楊玉紅,胡彥珣
  • 上海印象之滬上外灘
    上海這些年去過一些地方,尤其是寶寶3歲之後,可以一起外出遊玩啦。眼下疫情期間,上海地鐵,公園,也增加了消毒次數,即使公園裡也經常看到有叔叔背著噴霧器給遊樂設施消毒,希望一切快快好起來。世界那麼大,想和娃一起去看看。來上海不到外灘 憾事也,上海第一站:外灘。
  • 上海外灘那麼大,看完這份分析,開啟你的東方明珠之旅
    做一個快活的遊行俠,上海,許多人夢寐以求想去一覽真容的城市,外灘,來上海怎麼不去外灘?這條擁有著百年歲月的外灘,每一寸街道都講述著一段故事,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城市開始的起點,那咱們開始啦!夜晚的外灘最是值得一去的,上海最佳的觀景地點。上海其實有兩個外灘,掐指一算,此事不簡單,中山東一路的外灘與中山東一路背後的外灘,一起出道吧!首先,中山東一路的外灘一看就不簡單,標誌的明信片,人流來來往往,汽笛聲車交加著水馬龍,熱鬧非凡,覺得世界過於安靜?
  • 十年上海看陸家嘴,百年上海看外灘,千年上海看七寶!
    有一句話說「十年上海看陸家嘴,百年上海看外灘,千年上海看七寶。」確是如此,七寶老街在上海可謂是一個必遊景點。據史料記載,七寶古鎮始於北宋,盛於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所以這句話絕對沒有任何誇張成分。
  • 『江南long stay』關於江南,最文藝範 蘇州-杭州-上海-南京
    蘇州:應該帶愛的人來[月光碼頭]最愛[平江路],[七裡山塘]我不是成心的黑[拙政園]滿是星星的客棧杭州:看晚霞住[貓窩]西湖[雷峰塔]匆匆一瞥上海:[外灘]的夜風吹的太溫柔兩個[上海]與澤哥這個拍椅狂魔[武康路]又聚[沐恩教堂]南京:[老門東]的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