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1.61億畝作物受旱 水利部:將調黃河長江水灌溉
水利官員稱將調黃河上遊水和長江水灌溉旱田中新社北京二月七日電(記者趙建華)遭受旱情的中國農田數量,還在不斷上升。中國水利部的官員七日表示,將通過下調黃河上遊水,甚至北調長江水,保證受旱農田的灌溉用水需求。至六日,遭受旱情的農田數量,已更新至一億六千一百萬畝。
-
雲南山東58年來最旱 未來十天雲南多雨山東旱情持續
國家氣候中心6月26日氣象乾旱監測顯示,山東和雲南重旱面積均為歷史同期最多。預計未來一周雲南將有明顯降雨,氣象乾旱將有所緩和。山東降水依然偏少,氣溫偏高,氣象乾旱還會維持甚至發展。全國氣象乾旱綜合監測圖(6月26日)據國家氣候中心6月26日氣象乾旱監測顯示,全國中旱以上面積達132.1萬平方公裡,重旱以上面積66.6萬平方公裡,特旱以上面積21.9萬平方公裡。山東和雲南重旱面積均為歷史同期最多。連日高溫少雨,導致山東濟南黑虎泉水位一降再降,保泉形勢嚴峻。
-
東北地區旱情嚴重 黑龍江春旱程度僅次於2003年
新華網6月9日電 記者9日從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獲悉,進入6月份以來,東北大部雖多次出現降雨過程,但多為陣性降水,旱情持續。黑龍江西南部、吉林西部、遼寧西北部以及內蒙古東部部分重旱區由於基本無有效降雨,旱情加重。 國家防總辦公室截至6月8日統計顯示,全國耕地受旱(缺水缺墒)面積1.56億畝,有734萬人、675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臨時性飲水困難。
-
貴州16縣市特旱重旱 本周旱情持續
中國天氣網訊 7月中旬以來,貴州省晴熱少雨,受其影響,全省多地出現乾旱。預計本周全省大部仍維持晴熱少雨天氣,乾旱將繼續發展。 7月中旬,貴州省氣溫為正常~偏高2.7℃;全省大部地區降水偏少5成以上;日照除貴州省中部局地、西部大部及長順、羅甸、正安、綏陽、岑鞏偏少1~3成,其餘地區為正常~偏多6.8成;由於連續少雨,貴州省中部局地出現輕旱,北部及東部大部為中至重旱,局地已出現人畜飲水困難。貴州省7月20日乾旱監測顯示,全省特旱4縣(桐梓、金沙、黔西、貞豐),重旱12縣(市),中旱22縣(市)。
-
雲南旱情上熱搜!10年來最嚴重:100條河道斷流、147萬人飲水困難!
從目前旱情及影響程度看,2020年的旱情是2010-2011年雲南百年大旱之後,10年以來最為嚴重的一年。隨著時間推移,河道來水偏少將導致溪流斷流、庫塘蓄水更加不足,蓄水總量將快速下降;楚雄、昆明、玉溪和大理可能出現連片旱情,文山、紅河、普洱、西雙版納面上旱情將會持續擴大,保山、德宏面上旱情將有一定發展,麗江、怒江、迪慶、昭通、曲靖旱情將有分布。全省已投入113.35萬人抗旱省委、省政府十分關心抗旱工作。
-
浙江省多地出現旱情 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七成
事實上,不只是樂清,今年秋冬以來,我省多地飽受旱情困擾,降水量縮減明顯。截至12月13日20時,全省平均降水量僅30.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七成,除樂清外,文成、慶元降水量亦不足5毫米。 「目前全省乾旱面積約3.26萬平方公裡,其中,溫嶺、玉環、洞頭三地達到重旱,青田、永嘉等八地達到中旱,另有13個縣(市、區)輕旱,乾旱區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旱情最重。」
-
中國北方大部降水稀少 九省市遭遇冬旱大考(圖)
旱情直擊:山東河南部分地區達特旱等級 山東:全省大部旱情超50年一遇 「從去年到現在,4個月沒有降一滴雨,水庫也見底了,現在想澆地連水都沒有。我活了70多歲,這樣的乾旱經歷過三次,但這次是最旱的。」
-
安慶旱情:長江水位比常年低2米 懷寧5條主要河流斷流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從6月中旬開始一直無有效降水,致安慶市懷寧縣發生嚴重旱情,縣內出現5條主要河流斷流的罕見現象,部分鄉村農業生產用水受到影響。為了應對旱情,懷寧縣政府投資103萬元,實施皖河流域沿河建5道攔河壩,實行應急提水,確保平山、黃龍、三橋、小市4個鄉鎮10萬人蓄飲水和勝天、楊聯、四聯等萬畝大圩秋種灌溉。懷寧縣勝天站管委會主任、改段工程負責人王四送介紹說,目前已經完成4道攔河堰及附近提水電路架設。
-
山西省氣候中心對玉米春播提出建議
山西省氣候中心建議,各地應根據氣候條件適時科學開展玉米春播工作。山西省氣候中心副主任王志偉說,根據春玉米適宜播種期預報,今年該省中南部地區春玉米適宜從4月中旬開始播種,4月下旬為春播高峰期;北部和中部海拔較高地區宜在5月上旬播種。
-
北方旱情基本緩解 浙閩贛部分地區可能出現伏旱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一日電(記者阮煜琳)目前中國除了內蒙古、吉林、新疆等地局部存在零星旱情外
-
「應急科普」吉安的「旱」,你真的了解嗎?
乾旱的發展過程——乾旱→旱情→旱災乾旱、旱情、旱災是水分短缺這一自然現象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3個不同階段,既互相聯繫,又相互區別。乾旱主要由降水少等自然因素引起,旱災的形成則與人們抵禦乾旱的能力有關。 由於社會系統或生態系統都具有忍受一定程度乾旱缺水的能力,發生了旱情不一定會出現旱災。
-
旱情持續!無雨天數已達90天 江西省多地發生不同程度乾旱
央視網消息:今年7月下旬以來,受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影響,江西省多地發生不同程度乾旱,部分地區旱情嚴重。據江西省應急管理廳統計,目前乾旱災害已導致江西全省440.8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42.46萬公頃。今年7月下旬以來,江西省降雨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少近7成。
-
譽存科技聯合創始人陳瑋:重慶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 說英語的人越來...
譽存科技聯合創始人陳瑋:重慶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 說英語的人越來越多 2019年11月10日 19:25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
這邊河流乾涸,那邊受暴雨襲擊…雲南最近的天氣有些極端
據曲靖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有關領導介紹,今年曲靖1月、2月降水較多,3月初也有零星降雨,從氣象發布的數據看,前期沒有乾旱,但從4月、5月以來,曲靖轄區氣溫升高,旱情在部分山區、半山區等地方開始顯現,春夏連旱已成雲南每年的氣候特點,曲靖旱情程度目前還算太深,範圍不廣,局部地區出現輕旱。
-
中國第一大湖在不斷擴大,而第二大湖卻在不斷縮小,發生了什麼?
雖然面積均處在前列,但是境遇卻不同,青海湖在不斷變大,而鄱陽湖卻在不斷縮小,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另外,氣候和降雨的影響也非常大,最終變成了鹹水湖。l 曾被預言成為羅布泊的青海青海湖在以前曾被預言會成為第二個羅布泊,會變成另一處人類禁區。但是在近20年的勘測顯示,高原上的青海湖卻在不斷變大,已經增加了近20多個西湖的面積。
-
英語使不同地區之間的聯繫不斷加深
世界上的文明發展有著一個很大的趨勢,就是不同地區之間的聯繫是不斷加深的,我們現代人的祖先從非洲走向四周之後,不斷的開疆拓土,把人類帶到了各個大洲,但是由於地理的因素,地區與地區的聯繫開始慢慢的減少了,慢慢隨著時間的遷移,不同地區之間也就慢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和語言,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了
-
重慶持續陰雨已無氣象乾旱 旱情得到明顯緩解
目前,重慶大部分地區土壤墒情基本達到正常水平,農作物旱情明顯改善,但旱情並沒有完全解除,部分地區人畜飲水仍存在困難。 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嚴永輝告訴記者,由於前期受旱範圍廣、受旱程度深,江河來水明顯偏少,雖然重慶此輪雨量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常年平均水平,但重慶局部地區農作物仍存在不同程度旱情。
-
「利奇馬」帶來洪澇、平均氣溫歷年最高…2019年山東這些天氣氣候...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8日訊 1月8日,山東省氣候中心舉行新聞通報會,通報2019年山東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河源多地現旱情供水告急!再不下雨,就要採取特殊手段了!
今年以來我市降水顯著偏少,各地旱情不斷發展,市氣象臺提醒有關部門加強用水管理,科學調度。東源財政撥款59萬支持鄉鎮抗旱救災日前,東源縣召開會議對抗旱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要求各級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把抗旱作為當前農村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全力以赴,組織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目前,該縣財政已向鄉鎮下撥59萬元抗旱救災資金。
-
2019年山東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颱風、高溫、旱澇位居前列
1月8日,山東省氣候中心發布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颱風「利奇馬」、夏季高溫少雨、半島持續乾旱等入圍。高溫少雨持續時間長,農田旱情發展迅速。三、雨季開始歷史最晚,盛夏山東中西部由旱轉澇山東雨季7月23日開始,8月27日結束,歷時36天。雨季開始時間較常年偏晚22天,為1951年以來最晚,雨季長度為歷史第2短,僅次於1997年(33天)。雨季期間降水驟增,雨量集中,導致魯中、魯南和魯西北東部等地由旱轉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