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著,被催著,南沙的選籌分析回來了,你們的心可以放一放了。
接著上禮拜說的靈山島和萬頃沙板塊,今天,我們把南沙灣拿出來遛遛。
南沙灣是誰?坐落在大灣區幾何中心的明珠,南沙的實力隱貴,從來都只想做一枚安靜的美男子,卻禁不住人們總喜歡拿著他跟後起之秀的靈山島尖比對。
不管你是已經入(ya)手(zhu)了,還是在持幣觀望中,這兩個地方的PK,最需要弄清楚的,只有一件事情:
到底哪一個板塊,更有可能成為南沙樓市的頂級地段,代表著南沙未來房價的天花板呢?
今天的文章,就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衡量一個地段的價值,無非不過幾個因素——
當下,看交通和配套,這決定了這個地方的宜居度,長期要看產業和人口,這影響以後誰來接盤和變現。
當然,還有所有樓市價值的最硬通貨:學位。
先看交通。
可以說,交通,是當下的南沙灣最大的硬傷,之一。
雖然港前大道老早就修好了,一路開車十分順暢,但是,在樓市說交通的便捷度,最重要的指標還是軌道交通。
同一條路,地鐵上蓋的物業就是能比1公裡外的樓盤貴,不怕你不服。
南沙灣早年是規劃了地鐵的。
霍英東集團出錢修好了港前大道,一心等著政府規劃的軌交進場,沒想到左等右等,等來的卻是地鐵4號線強行變線,從金洲站突然往北去了飛沙角,在城市界面一塌糊塗的一片片城中村中,穿到了南沙客運港。
原先4號線規劃經過的港前大道一帶,忽然成了無人問津的「棄兒」。
這直接影響了南沙灣的整體價值。
目前,除了南沙客運港周邊的樓盤之外,從南沙灣要去往最成熟的金洲-蕉門區府板塊,或者廣州市區通勤,最方便的,只能自駕。
不過,靈山島也好不到哪兒去。
畢竟是新區嘛,一張白紙,塗塗畫畫,現在正是大興土木的時候,一棟棟建築正像春筍一樣,從原先綠油油的農田裡爭先恐後地冒出來——
靈山島尖在建進展
至於地鐵在哪兒,反正從國家批覆的廣州市第三期建設規劃看,新增的連通南沙和市區的地鐵18號線和22號線,都從番禺廣場直接拉到橫瀝和萬頃沙去了,都沒靈山島啥事兒。
所以,當下來看,南沙灣和靈山島在交通上,誰也不比誰高貴,算是打了個平手吧。
但接下來可不同了。
南沙還有一條至關重要的環線:地鐵15號線。
雖然第三期規劃沒批,但按照大灣區的戰略布局和南沙的未來發展,該來的,遲早還是會來。
這條線,將沿著珠江口環南沙一圈,從蕉門到南沙客運港,再到橫瀝、靈山島,最後返回蕉門,完成閉環。
目前,這條線仍在規劃中,具體站點仍待確認,比如說,在有的規劃圖裡,是會直接連到萬頃沙的。
但路線走向,應該,也許,可能,不會再有大的變化了……吧?畢竟有地鐵4號線的珠玉在前,嗯,你懂的。
如果這條線開通,有了地鐵的南沙灣和靈山島,會有什麼不同呢?
靈山島的地鐵口預留在商務區的中交匯通中心樓下,離住宅區的距離呢,按最近的金科博翠明珠和綠城柳岸曉風看,直線距離1.4公裡,走路嘛,也就二三十分鐘吧。
但對南沙灣而言,這條遲到的地鐵線,將真正盤活整個片區。
15號線在港前大道一帶怎麼設點還不明確,但大概率會在南沙客運港設站,以便跟地鐵4號線換乘。
同時,南沙客運港還規劃是未來地鐵22號線東延的接駁站。
前段時間,《東莞市濱海灣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草案》透露,未來廣州地鐵22號線將從南沙客運港往東延伸,直接連到東莞濱海灣新區。
然後,這條線還將在東莞對接深圳地鐵18號線,未來從南沙客運港,地鐵直達深圳不是夢。
再配合南沙客運港直達港澳的口岸之便,以及郵輪母港的國際航運優勢,水陸聯運全用上,南沙灣片區立馬升級,妥妥的灣區小樞紐有沒有?
再看學位。
其實學位真沒啥好battle的,確定性很強了。
靈山島住宅區目前有三所學校:針對商品房子弟的灣區實驗學校、陽光花語花園回遷房以及周邊村落原住民的指定入讀學校——江靈路小學,以及一所已經建好,不知道誰來接手的9年一貫制學校。
再遠一點,還有廣大附南沙實驗學校,但這所學校目前不針對靈山島尖招生。
灣區實驗學校隸屬於「廣州實驗教育集團」,這個集團背靠廣州市教研院,非常年輕,旗下最早的辦學主體是2018年成立的,整個集團都沒有任何出口成績可以查詢。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學校裡,小學部的生源都來自於商品房,相對純粹。
那麼,問題來了,初中怎麼辦?
局姐查了下,發現灣區實驗學校的初中採用「地段加指標到校」搖號,其中,地段範圍包含了江靈路小學的所有招生範圍。
好的吧。
南沙灣的情況會稍微複雜一點。
值得肯定的是,名校很多,牌子很響。
小學嘛,華師附小怎麼樣?南沙小學也是區內數一數二的老牌省一級了。
中學就更多選項了,公立的二中天元學校,私立的英東中學,外籍小朋友還可以去對口的修仕倍勵國際學校。
這幾個學校的質素如何局姐就不贅述了,關心南沙學區房的小夥伴,可以等下一篇我們再專題展開。
但要提醒的是,從招生範圍來看,南沙灣的小學大都是十個八個商品房社區+一二三四個村(原住民)的配備,其中村和商品房的比例,得看具體城市界面而定。
所以,生源的影響,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大灣區的南沙,確實應該有國際視野,如果單從教育來看,當前南沙最具有國際視野的地方,就在南沙灣,沒錯了。
好了,接下來上重點了。
除了交通、學位這些看得見的因素,決定一個板塊未來價值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還剩多少地可賣。
靈山島的地,無論居住區還是商務區,該分的豬肉差不多分完了,局姐也因此合理懷疑過,靈山島不通地鐵的原因之一,或許也是這裡已經不需要再賣地了吧。
未來靈山島的房價,只能靠周邊板塊的溢價了,比如,隔壁還留著大片地沒賣的橫瀝。
但是橫瀝第一個盤的情況……確實有點一言難盡啊。
就不展開了。
南沙灣呢,就有很多想像空間了。
需要說明一下,大家在對比靈山島和南沙灣時,常常大而化之將兩個板塊直接PK,事實上,南沙灣的面積可比靈山島大多了,南沙灣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如果仔細一些,我們可以把南沙灣劃為三個細分板塊,拿出其中最有價值的地段,再來對比看看。
第一個板塊,在虎門大橋以北,到港前大道。
這個片區目前的住宅區,主要是時代南灣、御海山莊、華海山嶼海、優山美墅,以及,還在慢慢賣的,定位為頂豪的,南沙灣御苑。
第二個板塊,是虎門大橋以南,大角山以北的片區。
這一片位置方正,依山傍水,有大片的一線海景,自然資源豐富;有地鐵,客運港,遊艇會,和郵輪母港,水陸交通發達;最強學位的華師附幼、華師附小和二中天元學校都在這一片區。
最重要的是:
局姐特意去查了控規,這裡還有大量的空地可賣!
南沙灣最近拍出的地王,魯能拿的那塊地,就在蒲洲廣場對面,一小塊而已,旁邊還有大片大片的空地啊!真香。
局姐以為,這裡才是南沙灣最具價值的地段。
第三個板塊,地鐵4號線經過的,有著大片城中村的舊鎮和慧谷片區。
可能很多人會說,南沙灣大把空地沒賣,跟房價也沒啥關係啊,不是很多地都囤在霍家嗎,搞得政府都沒有開發的動力,軌交才建不起來,配套也才建不起來。
這套說辭,在靈山島乃至蕉門的售樓處,局姐耳朵都聽出繭了。
甚至在局姐拿到的一份內部資料裡,代理新盤銷售的中介行,做營銷策略分析時,也引入了同樣的說法:
照這個邏輯,15號線怕是永遠都建不起來了吧?
局姐查閱了很多資料,確實很難一一確認,南沙灣的那些空地裡,哪些是霍家的,哪些才是政府的。
但其實,無論是霍家的地,還是政府的地,局姐更願意相信,南沙灣目前開發較慢,配套不足,最核心的原因真的就是人氣不足。
人氣起來了,開發有利潤了,不管是誰,為什麼不配套呢?況且,作為準豪宅板塊,真的不需要像剛需板塊那樣,幾步一商場,大型郵輪母港接下來的商業配套,不夠用嗎?
對了,再提一嘴,關於產業的爭議。
很多人說,靈山島的產業就是牛逼,總部經濟的定位,配合隔壁的金融島,高新產業加高淨值人士,廣州城市副中心的CBD,下一個珠江新城,能不笑傲灣區嗎?
這麼想的人,真不知把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置於何地。恆大都把總部從廣州城市中心的珠江新城CBD搬到深圳灣去了,何況一個城市副中心呢!
等深圳灣和珠江新城or琶洲的總部基地吃完肉,看靈山島能喝到幾口湯呢?
反正我看靈山島商務區現在進駐的企業總部,除了在那兒拿地賣房的房企象徵性站站臺,也就只剩國企和央企了。
而南沙灣,一個定位廣州濱海國際門戶的地方,重點發展商務會展、郵輪遊艇、海洋科學、航運服務的地方,遊艇會有了,郵輪母港有了,客運港有了,酒店等配套也有了,還有什麼不確定的嗎?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