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市地處遼寧省東南部,東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新義州市隔江相望,南臨黃海,西界鞍山 ,西南與大連市毗鄰,北與本溪市接壤。 丹東是中國海岸線的起北端起點,位於東北亞的中心地帶,是東北亞經濟圈與環渤海、黃海經濟圈的重要交匯點。
丹東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9℃,是中國東北地區最溫暖最溼潤的地方之一,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獲選為「 中國十大養老勝地」之一。
鴨綠江斷橋為鴨綠江 上諸多橋中第一座橋,一九零九年五月動工,一九一一年十月竣工。由當時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十二孔,長944.2米。 從 中方 數第四孔為開閉梁,以四號墩為軸,可旋轉90°,便於過往船隻航行。偽滿時期, 日本人在此橋上遊建成第二座鐵路大橋(即今日之中朝友誼橋),一九四三年四月啟用,逐將第一橋改為公路橋。一九五零年十一月至一九五一年二月, 美國為切斷中朝運輸線,派出B-29、B-17重轟炸機,F-80戰鬥轟炸機經美軍飛機多次轟炸,第一橋毀為廢橋。 中方 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習慣稱&34;,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三年六月動工修整,闢為旅遊景點,命名為&34;。橋身漆成淺蘭色,意在不忘戰爭,祈盼和平 。後經多方提議,將橋名恢復為&34;,橋身恢復為鋼鐵灰色。由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題寫橋名&34;,意在保留歷史原貌。&34;。
風景秀麗的錦江山公園,是丹東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位於市區北部的錦江山南坡,南距 鴨綠江岸1.8公裡。錦江山公園綠茵覆蓋,花團錦簇,一山盡得天下秀,素有&34;的美譽。
登高遠眺,可以鳥瞰丹東市和朝鮮新義州市的全貌。
抗美援朝紀念館位於丹東市桃源街附近,是一座塔樓式建築群。 丹東市抗美援朝紀念館是中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專題紀念館,始建於1958年10月,1993年7月27日,新館落成並正式開館。紀念館坐落在丹東市市中心北部風景秀麗的英華山上。
中朝鴨綠江新橋位於遼寧省丹東市浪頭鎮丹東新區,橋長6公裡,寬33米,為雙向車道,投資額達到17億元人民幣,預計建設耗時3年。中朝鴨綠江新橋從長遠看將與正在修建的&34;鐵路相連接,而後者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鐵路又相連接。中朝鴨綠江 新橋的修建將為東北亞五國即中、朝、韓、日、俄乃至歐洲 ,搭建一個最方便快捷的鐵路網絡。
鴨綠江 滿語:Yalu ula
古稱浿水,漢朝稱為馬訾水,唐朝始稱 鴨綠江 (隋唐時期浿水為大同江),因其江水清澈,關於鴨綠江其名的來歷主要流行著兩種說法:
一說源自於滿族先民的語言(滿語稱為Yalu ula,意為&34;)的說法。史書記載建州衛女真常年生活在婆豬江畔( 鴨綠江支流)。
另有因江水顏色似鴨頭之色而得名(唐朝杜佑《通典》);
二說因上遊地區有鴨江和綠江兩條支流匯入,故合而為一,並稱為&34;;
夜之丹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