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領略京城昌平之美 感受地域文化底蘊

2020-09-09 美麗霍家營

為使疫期減少旅行、缺少放鬆的青年們足不出戶也能領略到昌平的美景及神秘,讓大家愛上北京、走進昌平,霍營南·青年匯開展了一場以「弘揚首都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為主題的昌平明十三陵之旅線上活動。


活動當天,工作人員以破冰遊戲——明朝年號連連看開場,在遊戲中幫助青年們掌握了有關年號的知識,接著工作人員為青年們播放了昌平明十三陵景區的視頻,畫面中巍然莊重的建築,錯落有致的園林植被,色澤古樸的磚瓦,令青年們為之讚嘆。「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坐落於天壽山麓,不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人員向青年們介紹道。


隨後,青年們在屏幕前觀摩了每座陵墓的風貌,工作人員十分生動細緻地為大家講解了十三陵中富有特點的石雕與碑樓,青年們通過圖文並茂的PPT,仿佛置身陵園當中,與工作人員一同一層層地揭開十三陵塵封的往事和神秘的面紗。一座座陵墓蔚為壯觀,外表的巍峨華麗自不必說,它們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大殿的梁、柱、枋、檁、鎏金鬥拱等構件全部由珍貴的古木加工而成,不曾使用一顆釘子,工作人員還結合陵墓的建築特點,向青年們介紹了凝聚著古人智慧的自來石門鎖與石雕拱券,青年們不僅感嘆著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青年們更是在活動結尾,紛紛表示有意願前往十三陵一探究竟。


本次活動效果良好,再次發揮了青年匯的平臺作用,為青年們提供了學習交流的機會,同時,通過景點介紹,青年們進一步了解到昌平文化名勝明十三陵的歷史變遷與昌平的無盡魅力,並宣傳了昌平特色地域的歷史文化,進而增強了青年們的主人翁意識以及對昌平的特殊情懷。

相關焦點

  • 北京昌平溫泉文化節開幕 山水+文化展示昌平歷史底蘊
    人民網北京11月26日電 (田虎)11月26日,第十六屆北京昌平溫泉文化節在昌平九華山莊開幕。本屆溫泉文化節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昌平區人民政府主辦,主題為「仰承山水 愛上昌平」,舉辦時間為2019年11月26日至2020年1月31日,將通過舉辦文化論壇、設計走進美麗鄉村、「泉心泉意」康養集市、線上惠民搶票、全媒體推介等活動,全面展示北京市昌平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充分展現昌平文化旅遊的新形象。
  • 北京昌平溫泉文化節開幕 山水+文化展示昌平歷史底蘊
    人民網北京11月26日電 (田虎)11月26日,第十六屆北京昌平溫泉文化節在昌平九華山莊開幕。本屆溫泉文化節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昌平區人民政府主辦,主題為「仰承山水 愛上昌平」,舉辦時間為2019年11月26日至2020年1月31日,將通過舉辦文化論壇、設計走進美麗鄉村、「泉心泉意」康養集市、線上惠民搶票、全媒體推介等活動,全面展示北京市昌平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充分展現昌平文化旅遊的新形象。
  • 「雲端的旅遊日」:開啟雲遊模式,感受四種京城之美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張漫子)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北京文化旅遊合作促進平臺協辦的2020年「中國旅遊日·逛京城遊京郊」活動19日在京啟動。與往年不同,今年的旅遊日活動採取的是「雲遊模式」,文旅專家、金牌導遊等多位「旅遊達人」走進四個精選景點,以直播的形式,帶領觀眾領略京城的底蘊之美、創意之美、生態之美和靜謐之美。
  • 眉山丹稜齊樂鎮小:領略戲曲文化底蘊,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中國網12月2日訊(李茂)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一種無形的歷史文化遺產。推動「戲曲進校園」是傳承、繁榮、發展戲曲藝術的重要舉措。12月1日,眉山市文化館主辦、丹稜縣文化館承辦的「2020年眉山市戲曲進校園」巡演活動走進了眉山市丹稜縣齊樂鎮小學校,為廣大師生獻上一場豐盛的戲曲文化大餐。
  • 領略非遺底蘊 感受文創魅力
    在本屆進博會人文交流展區,各省、區、市展出內容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佔地126平方米的新疆交易團人文交流展區圍繞「新疆是個好地方」這一主題進行設計創意和陳設。整個展區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文創商品展示區和洽談區等功能區,各種展品琳琅滿目。  11月7日,剛剛走進新疆交易團人文交流展區,記者就聽到了優美的手風琴聲。「能為我們演奏一曲嗎?」
  • 第十六屆北京昌平溫泉文化節暨溫泉文化論壇開幕
    本屆溫泉文化節主題為「仰承山水 愛上昌平」,舉辦時間為2019年11月26日至2020年1月31日,將通過舉辦文化論壇、設計走進美麗鄉村、「泉心泉意」康養集市、線上惠民搶票、全媒體推介等活動,全面展示昌平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充分展現昌平文化旅遊的新形象,讓更多市民感受科教引領、文旅融合、宜居宜業的新昌平。
  • 第十六屆北京昌平溫泉文化節暨溫泉文化論壇開幕
    本屆溫泉文化節主題為「仰承山水 愛上昌平」,舉辦時間為2019年11月26日至2020年1月31日,將通過舉辦文化論壇、設計走進美麗鄉村、「泉心泉意」康養集市、線上惠民搶票、全媒體推介等活動,全面展示昌平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充分展現昌平文化旅遊的新形象,讓更多市民感受科教引領、文旅融合、宜居宜業的新昌平。
  • 體驗地域文化,領略鄉土風情!通化縣鄉村文化旅遊節邀你暢玩夏日
    7月20日上午,2020年通化縣鄉村文化旅遊節在層巒疊翠、山水如畫的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崗山嶺歡樂谷正式啟幕,聚焦地域文化和鄉村特色旅遊資源,開啟一場有吃、有喝、有住、有玩、有看,有情懷、有意趣的鄉村之旅。
  • 領略戲曲藝術之美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中央文史館館員、全國政協常委、國家京劇院原院長吳江 6月16日上午,中央國家機關工委老齡辦在康銘大廈舉辦中央國家機關離退休幹部藝術欣賞系列活動2017年第二講,邀請中央文史館館員、全國政協常委、國家京劇院原院長吳江講授《戲曲藝術之美
  • 【北京旅遊】領略京城文化,感受歷史文化底蘊!7月25日金城江出發,委派全陪導遊!還有少量餘位!
    遊覽世界現存的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築群——【故宮紫禁城】(3小時) 探訪神秘的皇宮內院歷史遺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故宮新區是要去的它揭開大清後宮的神秘面紗,鑑賞絕無僅有的獨特藏品,沿著毛主席曾經遊覽故宮的路線。
  • 大美與內美意象的呈現——地域文化精神的時代表達
    魏義的油畫作品《古韻彝風》表現彝族古風遺韻,胡日査的油畫作品《蒙古族博克文化》表現蒙古博克選手的粗獷強悍,張學的油畫作品《依飯節》表現廣西仫佬族依飯節的隆重和仫佬族文化的象徵,各具特色,別具意味,使人感受到大美氣象與內美意蘊,領略到陽剛之氣與陰柔之風,享受到不同地域多元的文化風彩與情味美趣,而品味不盡,難以言表。
  • 感受地域文化 體驗傣鄉風情
    原標題:感受地域文化 體驗傣鄉風情 日前,記者隨「北絲路」牽手「南茶道」「一帶一路」蘭州「茶馬古道」城際推介活動走進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古鎮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感受了官渡古鎮和勐罕鎮的風情,以及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民間文化藝術發展的情況。
  • 領略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探訪黃陂「古大學」二程書院
    (攝影/漢口光達)5月20日下午,參加荊楚網東湖社區組織的「玩轉黃陂博物館」活動,社區網友和湖北日報大學生記者團及「一帶一路」國際留學生等40餘人一起,走進被譽為黃陂人「古大學」的二程書院,領略黃陂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與文化建設新成果。「二程書院」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魯臺村。
  • 品·文化|行走於2020,在昌平遇見歷史餘韻,相伴現代繁華
    昌平區今年入選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居庸關上榜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作為全市唯一一個將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相融合的區域,昌平區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站在年終歲尾,讓我們共同感受歷史韻味,重溫文化魅力。
  • 中國名山氣勢磅礴,文化底蘊深藏山中,五嶽之首泰山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廣袤的地域,每一片地域都展現了中國不一樣的特色。湖泊就像是祖國的肌膚,湛藍幽靜,像是一塊藍寶石落在地球上,偶爾吹起一絲漣漪,整個湖面微微躁動,富有深意。草原像是祖國的四肢,健壯富有熱情,一望無際的草原飽含著孕育著多少生命,萬物復甦就從這些土壤開始。
  • 「金秋匯聚 暢遊昌平—2020昌平秋冬文化旅遊季「活動啟動,文旅融合線路唱主角!
    2020年9月30日,第十七屆北京昌平溫泉文化節隨著「居庸山月」晚會現場舉行隨之拉開序幕。「雙十一」「在線預約服務」以及秋季精品旅遊線路多重體驗等活動內容與方式,全面展示昌平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充分展現昌平秋冬季文化旅遊特點,讓更多市民遊客感受文旅融合的發展成果,讓更多遊客感受到京郊旅遊的魅力。
  • 大湖名城的文化自信——探析環巢湖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地域特色
    自此,湖城共生共建,山水相依相映,歷史無縫對接,人文融為一體,合肥形成了新時代以「大湖」歷史傳統文化為根基,以「名城」現代科技文化為引領,湖城融合,古今結合、群星璀燦的大文化新格局,提升了省會大都市的對外形象,增強了大合肥滿滿的文化自信;一、合肥的文化底蘊因巢湖而更加厚重。
  • 學習玉林歷史文化 感受千年古州文化底蘊
    玉林一直有「千年古州,嶺南都會」的美譽,作為一個歷史名城,自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正值國慶假期之際,許多玉林市民沒有帶孩子去外地旅遊,而是讓自己的孩子參觀玉林本地的文化名村,感受玉林的歷史文化。在高山村,來自玉林本地的青少年身穿傳統漢服,參觀高山村的古建築群,了解高山村古建築的特色,感受源遠流長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
  • 紫砂壺文化底蘊之「五美」
    紫砂壺文化底蘊之「五美」(圖片來源:資料圖)如今人們收藏紫砂壺只看泥料、工藝、款識、年代,而不知紫砂真正打動人心之處在文化。紫砂壺可以說是集中國傳統文化之大成,壺上有造型藝術、繪畫藝術,有金石篆刻、詩詞銘文。有學者在總結紫砂壺文化底蘊的時候,借鑑玉之「五德」提出紫砂文化的「五美」。和之美「和為貴」的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最核心的價值取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並不是與「鬥爭」相對而言,而是與「同」相對而言。
  • 有過兩位狀元的古城,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眾多的文物凝練文化精髓
    那就是認識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資中。看到「狀元街」,我立刻問朋友們:「你當過狀元嗎?\\". 答案是肯定的,有兩個!這並不奇怪。狀元街有兩座文武廟。近年來,武林寺臨街的古街是一些遊客看不允許在中軸線上修建的「禮門」。首先,他們看了七幅壁畫,上面顯示了丟失的雕塑。一個故事是核心是「豫園龍門」庭院的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