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去印尼旅行,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峇里島,它的光環無人能及。而蘇門答臘,這個只在中學地理中出現的名詞,卻感覺離我們還很遠很遠。蘇門答臘島是印度尼西亞第二大島嶼,去印尼,不就是要去島上嘛,不然怎麼對得起他「千島之國」的稱呼;因為生機盎然的熱帶原始森林,蘇門答臘島已經是赤道上的明珠,還是印尼少見的避暑勝地。
蘇門答臘島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首府棉蘭是印尼第三大城市,旅遊業還有待開發,很少有中國遊客涉足,就連早就走遍世界各國角落的歐美人也很罕見。這次有機會來到這個尚未廣為人知的小眾目的地,為大家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到了印尼都變成百萬富翁,初到時覺得很麻煩,數學不好很容易搞錯,後來發現把印尼盾後面去掉3個0,直接再除以2基本就是人民幣了。
印尼大部分地區季節分為雨季和旱季,旱季為4月至10月初,雨季為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一般來說旱季是印尼旅行的最佳時期。一大早退房從棉蘭出發,穿過無數貧瘠的鄉村和險峻的山巒,然而誰能想到在蘇門答臘島的馬達高原中央藏著一座印尼最大的淡水湖泊多巴湖,開了3個多小時抵達多巴湖畔,有點進入世外桃源的感覺。
多巴湖浩瀚深邃,藍得令人心醉,四周環繞的青山則是層次分明、層巒疊翠的綠色。湖水的碧藍和山巒樹木的綠色交相輝映,豔麗的色彩飽和度賞心悅目,迫不及待乘船在湖中暢遊。像大海一樣寬廣的湖泊和巨大的湖心島,周邊居住的神秘族群經過歷史的洗禮,除了自身的傳統,也接受了來自外界的不同宗教文化。
在湖面上放慢自己的節奏,享受難得的愜意時光。很難想像靜如止水的湖面原先是火山的樣子,這裡的人們擅長用五彩繽紛的顏色去裝點生活,他們喜歡在大樹間安裝上魔法機器貓,在山坡上種滿了鮮花,用象徵愛情浪漫的愛心,表達對愛情的嚮往。
更神奇的是在湖中央被當地人稱為沙摩西的「小島」,是一座面積比新加坡還大的湖心島,還有人將它翻譯為「夏夢詩」,可見其美妙和浪漫是怎樣的如詩如歌。眺望湖面,一片山水相連碧波蕩漾的美景映入眼帘,小船載著遊客停靠在岸邊,瞬間就消失在一個個隱秘在熱帶雨林的度假小屋中。
印度尼西亞的多巴湖,是棉蘭附近的一個高原火山湖,美如仙境。這裡不像峇里島人那麼多,很安靜,湖水清澈透明,來這裡絕對是度假最棒的享受。湖上還有很多村子,村民很樸實。多巴湖兩岸遍布很多尖頂的房屋,這是巴塔族的建築特色。推薦觀看一場巴塔族傳統舞蹈表演,可以更好地了解當地文化,感受民風民俗。
島上有很多巴塔克人的傳統長屋,屋頂很高大,兩頭驕傲地翹起,非常像牛角。長屋前面的角代表自己的高度,後面的角代表兒孫們的高度,我仔細的觀察了一下,好像都是前後一樣高的,看來就算期待著兒孫們有更好更高的發展,自己也是不甘低下半頭的。
另外,印尼人非常喜歡吃辣椒,好細好細的辣椒啊!咖啡色的豆豆叫「真夠拉」(音譯)也是一種菜,它本身無味,但是必須和辣椒一起做,所以也就一起賣啦!蘇門答臘島還是印尼最主要的咖啡種植地方,最有名的曼特寧咖啡就是來自這裡。農貿市場裡的是當地百姓喝的咖啡,質量品質不好把握,怎麼烘的豆子不知道。
小編不僅震撼著多巴湖的美麗,還有它的靜謐和原生態,堪稱避暑勝地,人們生活節奏緩慢悠閒,幸福感超強。多巴湖的景色就像畫軸一樣,隨著我們的移動,畫面緩緩展開,美不勝收。多巴湖的清新自然值得為此跋涉。清澈蔚藍的湖水,望不到盡頭的遼闊,被碧綠的山坡圍抱,風光頗有些像瑞士。晴天只是看雲霞變換、湖水微瀾,就覺得一切都很美好,安靜的看著,看景看到發呆。
今天就給大家先分享到這裡,如果還有其他不一樣的看法請大家在評論區說出來,我會很認真的回覆你們,再次感謝那些喜歡小旅文章的小夥伴,小編會繼續努力給大家分享更優質的旅行作品,下一期將帶大家走進更神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