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珍珠城遺址》一座古老的城池,令人驕傲的南珠標誌!

2021-01-20 大聖歷史雜談

古珠城曾是令人驕傲的南珠標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古珠城殘留下的歷史遺蹟,在今鐵山港區營盤鎮境內,距北海約60公裡。這是一座古老的城池,位於到城東南36公裡營盤鎮白龍村。珍珠城又名白龍城,傳說古時有一條白龍飛到這裡上空,落地不見蹤影,人們認為白龍降臨乃吉祥之地,便從那裡建城,稱為白龍城。該城瀕臨大海,離海不遠有珍珠母海多處,尤以白龍楊梅池最大。此地歷代盛產珍珠,質優色麗,以「南珠」之稱聞名於世。流傳多年的民間神話故事《合浦珠還》就發生於此。

城為正方形,南北長320米,東南寬233米,周長1107米,牆高6米,城基寬6米,條石為腳,火磚為牆,中心黃土夾珠貝夯築而成。面積七萬多平方米,分東、南、西三個城門,門上有樓,可瞭望監視全城和海面,城內設採珠公館,珠場司、鹽場司和寧海寺等。城牆內外砌火磚,中心每10公分一層黃土夾一層珍珠貝貝殼,層層夯實,珍珠城因此得名。城牆周圍可見古代加工作坊的遺址和明代欽差大臣《李爺德政碑》《黃爺去思碑》等的遺蹟。殘貝散落,遍地皆是,可見當年採珠之盛。古珠城在抗日戰爭前還保存完好,抗戰期間,大部分城牆及城門被拆毀。解放後只剩下一道城牆和一座南城門,1958年也遭毀盡。該建碑亭內現存少量碑刻,南門城垣有一段2.6米高的牆心。珍珠城遺址已列為廣西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撥款在珍珠城的廢墟上興建了一座仿古建築「珍珠亭」,讓遊人瞻仰珍珠城位於合浦縣東南隅營盤鄉白龍村。合浦珍珠凝重結實,大而渾圓,色澤光潔,譽稱「南珠」。早自商代開始作為貢品,秦漢以後循海上「絲綢之路」遠銷國外。

古傳南珠共有七個產珠池,主要產地則在合浦一帶。明洪武(朱元璋)7年(1374年)派人在白龍建珍珠城,城以條石為腳,火磚為牆,中心分層,用黃土夾珍珠貝殼夯打築城、城建成後,設專官內監並駐水師鎮守,固海防寇監管採珠。以後歷代珠官均駐這裡。這古舊建築由於清朝,民國以及抗日戰爭戰火影響,東西北三面城牆已拆毀,還有南門一段城牆於1959年已基本夷平。圖中珍珠城系近年按原來模樣修成的,在源城倒坍地方,有些牆基還隱約可見。城東原城基之上,有棵古榕,原是城牆上附生的,有些城磚被盤根錯節的榕根纏住。而樹枝幹挺拔,綠葉扶疏,富有生氣,似為珍珠城興廢留下見證。民間傳說,漢時合浦太守多貪汙腐敗,欺壓百姓採珠,貪求無厭,珠便自己遷陡到交趾交界,合浦珠源絕跡。後孟嘗來為合浦太守革除這舊弊苛政,珠復遷還合浦。這就是「合浦還珠」的故事,其實珠去珠還,並非漢代一時,而是掠奪資源所產生矛盾與休息養生以後生機恢復的一種反覆循環。漢代以後直到元朝,幾經反覆,資源破壞嚴重,採珠業衰落不振;明代朱元津在白龍設珍珠城後,明中朝的採珠業又破歷史最高紀錄,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朝延用銀萬兩徵夫萬人獲珠折合現二萬八千兩。如此「竭澤而漁」的掠奪性來捕,珠業再衰蹶不振。

從明始,歷代皇帝朝延派來堅守珠池,強迫珠民賣命採珠的「珠池太監」、「採珠總監」都是皇帝特派的爪牙,有特權為非作歹,為所欲為,恃勢凌僱人民隨便把無辜良民活活打死。如嘉靖年間所謂「盜珠案」就仗斃多人。還向地方抽調錢糧、物資和人依,衙門官吏不敢過問。他們是一方的「太上皇」,與贓官狼狽為奸,羅致地方土霸、劣紳、刁民,勾結一起,濟波一氣,橫徵暴放,曾造成「下四府之地數百裡無人」。他們還利用特權違禁納賄,「買免賣放」,敲詐勒索,民憤極大。當然,朝延命官以至太監中,資性善良、恬淡寡慾,尚有良心,勵民症,能識時艱的,也不是沒有人在。如正德年間,江南道御史陳實,就敢於參劾為非作歹的採珠總監趙蘭「激變珠民」,但這些人實在太少太少了。而人對這種廉吏良官,都是頂禮膜拜,代代不忘的。

在珍珠城原址中南門外,存有高約1.8米,寬0.6米的兩塊石刻一是《李爺德政碑》,一是《黃公去思碑》,這就是珠民為李黃兩太監記紀立傳的碑。惜碑上字跡漫遊不辨,不明其詳,據歷代傳說他倆曾向皇上瀝情啟奏,請求朝廷停採珍珠,並揭讒遏佞彈劾了一些貪官汙吏,惠及珠民。因此當時珠民因其能解民倒懸於水火之中,內心崇敬,特立碑以紀其功德。惜時久失修,紀念物東倒西丟,失散殆盡,殘碑湮沒於荒涼草叢之間。1988年,合浦縣為保護古蹟文物,在原址修建一座堂閣,把有關碑竭和在荒煙蔓草中拉到的石龜斷首等殘物,集中放在亭閣內,並將田漢手書的詩刻碑立在壁上,供人憑弔,同時也是對揭讒遏佞敢於劾彈貪官汙吏的一種讚美之意吧!

割股藏珠的傳說:相傳明代時,皇帝聽說白龍海中有寶珠一顆,光照海天,但有巨鯊二尾守護,多年無法採得,特派太監坐鎮白龍城強迫珠民下海採捕夜光珠,結果造成珠民死傷無數。採珠能手海生歷盡磨難,幸得珍珠公主救助,終於得到了這顆夜光寶珠。太監將珍珠收好,快馬加鞭,直奔京城,剛到三裡外的楊梅嶺下,忽然海面泛起白光,一查之下,寶珠竟不翼而飛。太監只好又趕回白龍城,用更殘忍的手段強逼珠民尋珠,為拯救珠民,珍珠公主再次獻出了寶珠。太監謹記教訓,將自己股部割開,塞入夜光珠,包紮嚴實後,立即起程回京。豈料走過楊梅嶺時,晴天霹靂響徹天際,一道閃電劃向大海,太監大驚,割開傷口,珍珠早已不在。驚嚇過後,太監自知無法交差,於是吞金自盡,據說珍珠城外的一堆黃土,便是當年太監的葬身之所。另據史料記載,唐宋時期許多到合浦地區販賣珍珠的波斯人為免途中遭遇劫掠,「遂將珠藏於股中」,由此可見,「割股藏珠」也是確有其事的

相關焦點

  • 白龍,一顆被合浦人遺忘的明珠!
    南珠曾是令人驕傲的合浦人標誌,「珠還合浦」是合浦文化中最感人的故事
  • 白龍珍珠城成申遺"正選"
    近日,在北海鐵山港區營盤鎮白龍村的白龍珍珠城遺址及其周邊5公裡地域發現了8處漢唐至明清時期的古文化遺存,將白龍可考究的歷史由之前確定的明朝推前至漢朝
  • 一座中國南北分界線上的城市 為安徽首個地級市 有「珍珠城」之稱
    我們知道珍珠是一種古老的有機寶石,主要產於一些貝類體內,其種類豐富,形狀各異,色彩斑斕,深受人們的喜愛,珍珠粉更是被當作美容聖品。我國有很多地方盛產珍珠,像江蘇、浙江、安徽、湖南等。這其中有一座城市就是因為盛產珍珠而得名,它就是安徽的首個地級市——蚌埠。
  • 白龍珍珠城——傳說古時曾有白龍盤旋於此
    白龍珍珠城位於距北海市東南36公裡的營盤鎮白龍村。 傳說古時曾有白龍盤旋於此,得名白龍城。因白龍城瀕臨大海,盛產質優色麗的上等珍珠,古城牆內外砌火磚,中心每層黃土夾一層珍珠貝貝殼,層層夯實,故又得珍珠城之美名。
  • 蚌埠,珍珠城,華夏文明發源地
    蚌埠,珍珠城,華夏文明發源地(終身難忘自駕之旅之十七)蚌埠是我的家鄉,也是我們這次長途自駕之旅的終點。蚌埠是中國秦嶺、淮河南北地理分界線所在地,淮河穿城而過,龍子湖邊上建有雕塑「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為美術大師韓美林設計,青銅鑄造,高39.9米。雕塑按照中國傳統,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設計了青銅鑄造的青龍、朱雀、白虎、龜蛇,頂端是一條欲飛的蒼龍,象徵著南北相望相守的融合。
  • 商丘古城:大型古城遺址,古代城池的典範之作
    商丘古城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堯封閼伯為火正,也就是傳說中的火神。閼伯的封號為「商」,商丘由此而來。商丘古城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體的大型古城遺址。
  • 常州市資訊|常州淹城春秋樂園,位於江蘇省常州市,完整的地面城池遺址
    常州淹城春秋樂園,位於江蘇省常州市,完整的地面城池遺址常州淹城春秋樂園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是中國最為古老也最為完整的地面城池遺址,於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著名景點有諸子百家、春秋王宮、淹城遺址、鐵血城、九坊街等。
  • 興城古城,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城池
    興城古城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古城是一座方形衛城,城牆設有東南西北四門,東曰春和,南曰延輝,西曰永寧,北曰威遠。城門外築有半圓形甕城,城牆四角仍築有炮臺,用來架設紅夷大炮。興城古城始建於明宣德三年(1428),名為寧遠衛城,清代重修後改稱寧遠州城。
  • 西班牙昆卡古城,一座以古老城牆為特色的山地城池!
    西班牙昆卡古城(Cuenca)是一座以古老城牆為特色的山地城池,中世紀後期因羊毛貿易興起,當地陶瓷、製革、麵粉、造紙、家具、化肥和羊毛紡織品等製造業頗為興旺發達。昆卡古城坐落於西班牙西南部昆卡省的梅塞塔高原南部喬卡(Júcar River)和胡卡河(Huécar River)形成的兩大峽谷上方的一個狹窄的巖石高地上。
  • 常州:春秋淹城最古老的地面城池
    導讀:春秋淹城是春秋時期所築至今保存完好的地面城池遺址,又稱淹城遺址。位於常州市武進區中心城區,景區核心部分——春秋淹城遺址,佔地300公頃,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考古確認為春秋時期所築。
  • 被拆掉的中國4大標誌性古建築:很多人無緣相見,每一座令人惋惜
    被拆掉的中國4大標誌性古建築:很多人無緣相見,每一座令人惋惜我們中國的建築史和建築文化可謂源遠流長,非常有年代和紀念性,可觀賞性和學習性,有蘇州園林的雕花,也有故宮的城牆瓦頂,四家栩栩如生的雕刻模型。這些古老的建築,多為文化遺產而被保存,也有四大古建築,已經被拆掉了。一.北京城牆北京是一座歷史底蘊豐厚的城市,它是明清時期的皇城,但凡君家之地,哪有平庸之物。當年明代統治者遷都北京,修宮殿,築城牆,耗資巨大,建築也十分雄壯。
  • 捷克布拉格城堡:穿越千年的古老城池
    狹窄的古老山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1918年,成立了獨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直到1993年捷克與斯洛伐克分裂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捷克人的國家——捷克共和國。激情熱吻布拉格城堡最早是波希米亞公爵在公元880年建立的要塞。在城堡一千二百多年漫漫歲月中有兩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 廣西白龍核電站在防城港掛牌 標誌籌建工作啟動
    新華社南寧12月26日電(記者張曉博、侯鶴祥)25日,廣西白龍核電站一期工程籌建處在廣西防城港市掛牌,標誌著廣西首座核電站籌建工作正式啟動。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廣西白龍核電站項目廠址位於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江山半島端部白龍尾,東、南、西三面臨北部灣海域,屬濱海廠址。項目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計劃分兩到三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兩臺百萬千瓦級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