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當苦無妨,良人當歸即好
天不生我李淳罡,劍道萬古如長夜
貧道立誓,願為天地正道再修三百年,只求天地開一線,讓徐脂虎飛升
以後你就會明白,有些女子,明知很不好,但就是放不下
自折木劍出江湖,我以手足換手足
不練劍了
如果你對上面的句子出處都有了解,那麼我們就是雪友!
《雪中悍刀行》一書是總管的封神之作,全書脈絡廣布,情節環環相扣,人物主側描寫生動,除了有喧賓奪主弱化主線的不足外,堪稱是前後二十年中江湖武俠小說的巔峰之作。
雪中悍刀行
《雪中悍刀行》能收穫這麼多粉絲的原因有很多,劇情相扣吸引人是一方面,但更多地則是對典故以及歷史人物的糅合創造,使讀者看起來都似曾相識。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雪中悍刀行》中有多少故事和典故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
1.王陽明死守襄樊城
《雪中悍刀行》中最慘的攻守戰不是北莽戰北涼,也不是離陽和大楚的定國戰爭,而是王陽明死守襄樊城,彈盡糧絕城不破,無糧就吃一切能活動的物體,包括人!但最終也是兵敗城破。
張巡
王陽明死守襄樊城的歷史原型應該是張巡睢陽堅守戰。
公元755年,時年為唐玄宗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的燕軍一經起事便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入中原地區。但是就是這樣的一支強軍卻在雍丘被少量唐軍抵擋了近兩年。
睢陽
此時在雍丘對抗燕軍的正是張巡,他在只有三千唐兵的情況下抵擋了燕軍大軍兩年,之後轉戰睢陽,糧食不夠吃了就將自己的愛妾殺了給將士,為了守城,城中除人之外再無別的活物,因為全部都被吃光。
但在長期的物資匱乏情況下,唐軍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終於在求援無果後,睢陽被迫失陷,張巡寧死不降後被殺害。
張巡堅守戰以物資之短、兵力之少、堅守之久以及戰況之慘被載入戰爭史冊。
2.吳素擂鼓戰大楚
大楚是當時春秋諸國當中國力最盛的國家,但是在和離陽進行定鼎一站當中,極具優勢的大楚卻被一戰滅國。而在這場戰爭當中也出現了很多影響後文的情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吳素擂鼓戰大楚,可以說是一樁美談。然而這樣的情形在現實的歷史當中還真能找出原型,那就是梁紅玉擂鼓戰金兵。
吳素一身縞素擊鼓
南宋年間,金兵佔據北方中原之後意圖南下攻入江浙,徹底消滅南宋政權進而統一中國。勇不可當的金兵懷揣著這種夢想一路南下,但是卻在明州折了腰。原因就是金兵已經攻入江浙,宋高宗隨之逃亡海上,金兵基本屬於旱鴨子,海戰不行。自覺滅宋無望,於是決定北撤。
梁紅玉擊鼓
在金兵北撤的過程當中,著名將領韓世忠以及他的妻子梁紅玉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雖然宋軍的兵力要弱,但是架不住士氣高。於是雙方在江面展開戰鬥。宋兵開始因為兵力的原因處於下風,就在這時,梁紅玉親自上場擊鼓指揮戰鬥,宋軍因此士氣大增,連續打退金兵的十數次進攻,並最終將金兵困之一隅。
3.十八萬人齊卸甲,舉國無一是男兒
大楚被離陽滅亡後,魚幼薇的父親本是大楚散官,其母親是大楚劍侍,在離陽滅亡大楚主力之後,其母在大楚皇城戰亡。其父因此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哀詩——《望城頭》。
西楚有女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先帝侍女三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大凰城上豎降旗,唯有佳人立牆頭。
十八萬人齊解甲,舉國無一是男兒!
很多讀者會以為這是一首降詩,但實際上從大楚劍侍戰死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大楚主力陣亡後,皇城內已經沒了精壯士兵,無可奈何之下,一群女子脫掉羅裙穿上戰衣與離陽進行最後的戰鬥。惜兮!慘兮!壯烈兮!
關於這首詩的出處也是有歷史原型的,原型就是來自於五代時期蜀國花蕊夫人的《述亡國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這裡和《望城頭》的寫詩初衷不一樣,《述亡國詩》很明顯是一首降詩,諷刺蜀國舉國投降。
花蕊夫人
大楚君主英明,皇室友善相親,文人錦繡文章,武將英姿無雙,百官親善愛民,百姓富足向善,有舉世第一名將葉白夔,有胭脂榜第一美女大楚皇后,有最負盛名的圍棋國手,也有曠世之才曹龍鯉,就是這麼一個美好而又強盛的大楚,敗在了數十年前仍舊蒙昧不知禮儀的離陽之手。
「我們並沒做錯什麼,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小二,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