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名字是不是感覺很蒙圈?這到底是個啥玩意呢?沒見過,沒吃過。今天讓我來為你揭開「沾片子」的神秘面紗,看看它究竟是何方神聖?
蘸片子也叫蘸尖尖、拖葉子,是一種以各種蔬菜蘸面煮食的麵食。先把小麥麵粉或高粱面、豆面加雞蛋逐步加水攪成糊,再將蔬菜玉谷葉、豆角、茄子、土豆、白菜葉、菠菜葉等蘸麵糊後煮熟。面菜均勻,青白分明,光滑爽口,再配上西紅柿醬,簡直好吃極了。
其實,「沾片子」是地道的山西人對這種麵食的愛稱,做起來也是超級簡單的。就是將面和好,要和得稀一點,喜歡吃雞蛋的朋友們,也可以打兩個雞蛋進去,然後將玉谷,豆角或者土豆片洗淨放到和好的面裡面,裡外兩面都要均勻的沾上面糊,然後直接放進去鍋裡煮熟,撈出即可。是不是很簡單,山西人民對麵食可謂是用心良苦,花樣百出,能將面做出各種千奇百怪的形狀和吃法。不過,還有最後一步,等撈出來之後,根據自己的口味搭配小料,就像是火鍋的蘸料一樣,不過家常吃法是蘸上西紅柿醬,配上香菜,蔥末以及辣醬,攪拌均與即可,一口吃下去,是滿足感啊
說到這裡,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留意我提到了一種沾片子原料,那就是玉谷葉 ,是不是又蒙圈了?其實就是一種可以吃的葉子,算是蔬菜的一種吧,也叫老來青、野莧菜,一葉一葉的玉谷葉子蘸上面糊放入開水鍋中煮熟撈出盛在碗裡,面菜均勻,光滑爽口,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健康營養美食。但是除了山西沾片子裡面,其他地方我還真沒見過它的出現。它在沾片子裡面算是元老級的食材,也是最好的一種,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的。作為地道的山西人,我最愛吃的還是玉谷葉的沾片子,最正宗,最好吃。
小時候,每每到了夏天就是吃沾片子的季節,春天媽媽會在院子裡播種,撒下一片玉谷種子,等到夏天正好可以吃,幾乎一周吃沾片子的頻率就可以達到兩到三次,這個沾的過程也是講究手法的,別看它簡單,但是如果沾得不好,就會面菜分離,到時候出鍋的時候,面是面,菜是菜。
山西麵食別具一格,營養健康。蘸片子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清徐的蘸片子,更是以其獨特的製作方法為人們稱道。每次回到老家,都會嚷嚷著想吃家裡的沾片子,能吃上好多。如果你想吃還不會做,很簡單,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做!
玉谷葉蘸片子
原料: 麵粉 豆面 溫水 玉谷葉子 西紅柿 油 蔥 蒜 鹽
做法: 1.普通麵粉放入盆中,再放一小把豆面(同時還可以加點蕎麥麵),倒入溫水,
大約40度,水要一點一點的加入,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順時針攪拌,麵糊
呈黏稠狀即可。加入豆面和用溫水和面都是讓面菜粘合得更緊。
2.和好的麵糊靜置20-30分鐘。
3.靜置好的麵糊滑爽沒有麵疙瘩。玉谷葉子清洗乾淨,晾曬至上面沒有水分。
4.取一片玉谷葉子,葉子背面貼在麵糊上面。
5.用手指將葉子平平地向下壓,壓得越用力,蘸的麵糊越多。
6.揪住葉子的根莖順勢拽起,葉子表面蘸滿了麵糊,放入開水鍋中,煮蘸片子時要小火煮,大火煮很容易將掛在菜上面的麵糊煮掉下來。
逐個將葉子蘸滿麵糊放到鍋中,一次煮大約20多片。
7.面菜很容易熟,煮熟撈出澆上滷汁即可。
8.如果用豆角和土豆做蘸片子,豆角和土豆(土豆切片)都要提前煮熟。茄子
不用煮熟,切成方形薄片即可。
9.玉谷葉子的背面毛茸茸的很容易掛上面糊,其它蔬菜要在上面撒些乾麵粉在掛麵糊,煮的時候才不會分開。
準備蘸料:把西紅柿切碎,炒一下,換準備了蒜泥,綠辣椒紅辣椒,根據個人口味添加
怎麼樣,很簡單吧!配上美味的西紅柿蘸醬,既營養還健康!趕緊動手試一下吧!你會愛上他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