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
真正愛表之人,一定會想要擁有一支德國表。而朗格是德國表中的龍頭品牌,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朗格其中一個代表性的系列——1815。
朗格除了Lange 1這個代表表款之外,1815是另外一個很經典的系列,它用了創始人Adolph Lange的出生年份來命名。
這款1815小三針咋一看好像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這點正是朗格吸引我的地方。它所有的獨門絕招,都隱藏在細節裡。
1815小三針有18K玫瑰金和18K白金款,朗格一貫喜歡用貴金屬制表,以至於在去年年底宣布說推出量產運動鋼表的消息,直接震撼了整個表壇。畢竟朗格以前出的鋼表,可都是炒到天價的限量款。
這隻表徑 38.5mm的1815,非常適合做一個正裝表。
它融合了多個經典設計標誌,整個面盤用實心銀打造,指針是高溫燒制的藍鋼指針,加上阿拉伯數字時標和火車軌分鐘刻度,看起來非常的簡潔優雅。
整個錶盤的設計靈感來自陀表,所以看起來有古典陀表的感覺。清晰易讀的顯示、對比鮮明的風格,是簡約而不簡單的現代設計。
雖然表面已經很精緻了,但是這隻表更多的細節隱藏在表背的藍寶石玻璃底下。資深表迷可能都不用看「A. Lange & Shne」標誌,就能分得出這是朗格的作品。
這個機芯是朗格的L051.1機芯,機芯上的3/4夾板,手工雕刻擺輪夾板、經典螺絲擺輪、藍鋼螺絲固定黃金套筒等細節,都是是朗格腕錶的特色。
朗格讓人敬佩的地方是,每一款表都有自己專屬的機芯,每一款機芯都是為特定的表款量身訂造的。
這個L051.1機芯是手動上鏈機芯,在完全上鏈狀態下有55小時動力儲存。手上鏈機芯是沒有自動陀的,所以我們能一覽無餘這個德國表最厲害的工藝!
3/4夾板
首先是朗格腕錶尤為重要的傳統元素之一——3/4夾板,它是朗格的創始人Adolph Lange發明的。目的是用全塊的夾板代替多塊的夾板,讓整個機芯的零件更加堅固,誤差減到最少。
3/4夾板以未經處理的德國銀製成,這是一種含銅、鎳、鋅的合金,該材料運用於製作朗格腕錶的全部框架部件,具有高穩定性和抗腐蝕性。
最神奇的地方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逐漸形成金黃色光澤的保護層,無需其他電解質或抗腐蝕塗層。
換種比較容易理解的說法,可以說是「生鏽」,只不過它的「鏽色」是類似黃金色的。戴著一隻全新的朗格,看著它慢慢變色,也算是一起留下了「歲月的痕跡」~
鵝頸微調
朗格機芯另外一典型特徵是鵝頸微調,這個以前是用來調快慢針的地方,因為它的外型像天鵝的脖子一樣,因此而命名。
手工雕刻擺輪夾板
朗格腕錶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亮點,就是全手工雕刻的擺輪夾板或陀飛輪夾板。
朗格家族的數代制表師一直為擺輪夾板鐫刻相同圖案,該圖案結合花卉元素,巧妙地勾勒夾板獨特的輪廓,並以花瓣圍繞中央螺絲。
即使鐫刻圖案相同,但雕刻大師線條的切割深度和彎度就如無法模仿的指紋,充滿個人風格特色,使每枚腕錶成為獨具特色的珍罕之作。
黃金套筒
在三粒藍鋼螺絲與紅寶石之間的那個金色圈圈就是Gold Chaton黃金套筒,它的出現是因為以前寶石的切割技術沒有現在那麼發達,為了方便更換寶石,就用黃金的筒包著寶石以便於更換寶石。
不過發展到現在黃金套筒已經失去了功用,變成了一種裝飾。
藍鋼螺絲
朗格從150多年前到現在都堅持用藍鋼螺絲,在最後的組裝過程中,會將此前已通過測試的固定螺絲替換成精美的藍鋼螺絲。
呈現出這種獨特色調是因為在螺絲被慢慢加熱至攝氏約300度的過程中,鋼面會蓋上一層超薄的磁鐵礦(Fe3O4),因幹擾現象會形成獨特的菊藍亮光澤。
高度防蝕的藍鋼螺絲在機芯銀夾板和橋板上格外顯眼,與拋光黃金套筒及紅寶石軸承互相輝映,大大增加了機芯的美感。
每個朗格機芯都是獨一無二的,它的細節你需要用10-20倍的放大鏡,慢慢去看去欣賞朗格打磨機芯的厲害之處。
單單打磨的花紋就有分羅紋,太陽紋,鱗紋,直紋,圓紋,還有環型拋光,鏡面拋光,黑色平面拋光,內角拋光和倒角打磨處理,這些用肉眼是很難看得出來的。
朗格對完美近乎偏執的追求,讓他逐步衝破界限。二次組裝每枚機芯就是朗格精益求精最好的詮釋,不論是簡單的小三針還是配備超級複雜裝置的機芯,均無一例外。
什麼叫做二次組裝呢?簡單來說就是第一次「原始」狀態下的組裝,只是證明這個機芯在嚴格的公差範圍內是可以精確運作的,經過五方位調較之後,朗格不會直接把它放進表殼裡。
而是將它再次完全拆解並以超聲波清洗器潔淨,同時用於組裝原始機芯的夾具螺絲則換成全新的熱藍鋼螺絲,換上飾上獨有的格拉蘇蒂羅紋的3/4夾板,以及完成鏡面拋光後的黃金套筒。
制表大師為腕錶作第二次組裝,並進行調校。
事實上,朗格的這種處理方式不無道理。
一方面,3/4夾板可在單一橋板下穩定整個輪系,從而提升精準度。
另一方面,其設計提升了組裝工序的難度,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制表師,也要連續多次安裝和拆解,才能校準每個獨立心軸的端輪。
而以德國銀製成的夾板物料是另一個原因,朗格所用的「未經處理的德國銀」表面甚為細膩,每個指紋都容易留下持久的印痕,而螺絲起子等工具也可能刮花表面。
所以說二次組裝是真的挺重要的,除了朗格之外,也很難有其他制表廠可以對細節的完美執著到這種程度。
朗格手錶是我無數次用放大鏡欣賞,都沒見到一絲的瑕疵,誇張的說連螺絲上都沒有一點劃痕!
鼎鼎的話:
聽說現在在香港想要買這隻朗格的1815,得等到年尾才有貨了。正因為朗格對質量和細節精益求精的做法,所以朗格手錶的產量真的非常的少。
朗格的手錶,一定要「親眼」慢慢欣賞這些所有的細節,把表拿在手上,你才可以感受到朗格制表的精髓!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