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的十年裡,是臺灣電影發展的新紀元,同時也是兩岸電影交流合作的重要十年。這十年裡,我們見證中國大陸影視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臺灣電影人北上發展,尤其是演員,中國大陸已成臺灣演員徵戰的沙場。
今年暑假,中國大陸影視已被臺灣演員霸屏。電視方面,《如懿傳》中的霍建華、張鈞甯,《扶搖》中的阮經天;電影方面,《邪不壓正》中的彭于晏,《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中的趙又廷、阮經天,《解碼遊戲》中的鳳小嶽等,都在作品裡擔綱主演,並貢獻了巨大的演技和流量擔當。
趙又廷和阮經天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頗具分量
男演員中,彭于晏已成華語電影的票房保證,金字塔尖上的明星。緊隨其後的是趙又廷、阮經天、鳳小嶽、楊祐寧、張孝全,他們作為第一天團幾乎已將事業中心轉至大陸,之後則是李鴻其、林柏宏這些更年輕的力量。流量演員的外流,對臺灣本土電影來說,是莫大的打擊,但,這也為其他演員嶄露頭角提供了更好的機會。
李鴻其有三部電影亮相多倫多電影節
在彭于晏們離開臺灣轉戰大陸的幾年裡,臺灣本土則有好幾位男演員以厚積薄發之姿,活躍在大銀幕上,成為臺灣電影的中流砥柱,他們中的代表包括吳慷仁、鄭人碩、莊凱勳、黃尚禾。這幾位無論是外形、演技,還是勤奮、敬業程度,在行業內都有口皆碑。【映畫臺灣】有意策劃「新臺灣電影四子」專訪系列,向更多的讀者和觀眾介紹在華語電影新的大環境下,臺灣電影人的存在、努力與思考。
「新臺灣電影四子」
吳慷仁,最新作品《引爆點》
鄭人碩,最新作品《寒單》
莊凱勳,最新作品《範保德》
黃尚禾,最新作品《只有大海知道》
本期推出的第一位男演員,是
黃尚禾
黃尚禾先後畢業於建國中學、臺灣大學戲劇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表演專業碩士,是臺灣演藝圈的「學霸」演員。2013年主演電影《你的今天和我的明天》,正式進入演藝圈。2015年主演張作驥導演的《醉。生夢死》一舉成名,此後陸續出演《再見女兒》《搶紅》《建軍大業》等電影以及《徵婚啟事》《一把青》《天黑請閉眼》等電視劇。今年由他主演的《角頭2》《只有大海知道》在口碑以及票房上都取得不錯的成績,而他本人謙遜、好學的態度以及對表演和電影創作的思考,都讓我們相信,他的未來更加可期。
採訪時間:2018年7月
採訪地點:臺北某咖啡館
採訪者:黃豆豆(以下簡稱:豆豆)
採訪對象:黃尚禾(以下簡稱:尚禾)
豆豆:我以前只知道你念臺大,還真不知道你是念建中(「建國中學」,臺灣最好的男子中學)的,你真的是一路以來成績很好啊!
尚禾:對,我小時候被家裡培養成比較愛念書,我也發現我會比較快理解需要考試的東西。然後之外就做自己比較喜歡做的事情,我在建中也是花了很多時間在玩,比如社團、帶活動比較多。然後後來考上了大學,才開始念戲劇。
豆豆:那你考臺大,為什麼會選擇戲劇系呢?
尚禾:真的是不小心選到。那個時候我自己也想好要念什麼,其實念什麼我也覺得沒差,因為我覺得我的興趣還蠻廣的。我的志願卡的前25項,都是我父母幫我填的,也都沒有跟我討論。第26個,是我自己填的,我就填了戲劇系,就進去了。那時候臺大戲劇系才四屆學生,我是第四屆。我爸媽看我進去後問,你們學校的學長姐畢業在幹嗎?我說,還沒有人畢業哎!那我也是進臺大念戲劇系之後,才開始對表演、對戲劇有興趣了。
豆豆:臺大的戲劇系培養是偏表演還是戲劇創作?
尚禾:其實它比較偏理論,理論比較強。我們那個時候有個老師叫姚坤君,她是在美國拿表演碩士回來,剛回臺灣不久,所以她帶了蠻多比較系統的表演方法,也有很多寫實的表演方法。我那時就覺得好好玩,看一個劇本,講幾句臺詞,它背後的目標、障礙、想法、恐懼就會不一樣。我也覺得自己有點太鑽到心理學裡面去,很愛推敲一些東西,自己都覺得有點問題。所以在當兵之前,我就跑來美國來學習,看看能不能在表演上有所改變或者提升。
豆豆:那你是在念臺大的時候,就確定自己未來一定要當演員了嗎?
尚禾:對,大一快念完的時候,我就這麼想了。但是家人還是會有反對,他們還是希望我去當醫師、老師、工程師啊!我那時候還蠻堅持的。
黃豆豆在臺北採訪黃尚禾
豆豆:那你同學現在有都在演藝圈嗎?
尚禾:我也不知道他們現在都在哪裡(笑)。其實戲劇系每年招40個人,就真的留在戲劇圈大概會有一半,有的可能會去做舞臺設計、平面設計或者室內設計等。
豆豆:所以你們也是學得很雜?
尚禾:是的,我們就是跟戲劇相關的都學,包括做裙子、搭舞臺,就是大學的通才型教育。但是這也讓我對比較多的空間概念有不同的思考,是蠻不一樣的事情。所以到紐約之後,我就會覺得默劇好好玩,這種肢體類的表演或者自己畫一個面具,想像一個角色,這些也都是在大學的時候開始培養的。但是在紐約,我就感覺到自己原本的表演方法,就真的是像一根針一樣在海裡。所以我就慢慢開始像海綿一樣開始去吸收,看到新的方法去學一下,比如芭蕾舞我也去學、希臘悲劇我也去學,那時候在紐約真的很豐富,不停地去吸收各種東西。學校開的課表是周一到周五的早上和下午,那我周末就還自己出去找課上,包括學長開的培訓課啊、南美洲的舞蹈啊。
豆豆:那你作為一個科班學習、學院派的演員,你覺得演員是天賦重要還是後天的不停學習技巧更重要?
尚禾:我覺得天賦對每個職業來說都很重要。可是我自己覺得到後來,態度比較有辦法決定你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比如像我自己,是到了紐約之後才發現自己有多小,然後才知道自己還可以有多大。我後來才覺得自己去紐約的目的是為了要回來,然後回來的目的是為了要再出去。其實去哪裡也不一定,我也不覺得我一定要去好萊塢啊,但是我真的覺得演員其實是你到了外面,你吸收了那個地方的能量,你回來接觸到角色的時候,你會用另外一種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事情,你會更加同理原本沒有想像過的事情。
豆豆:你在美國學了三年?
尚禾:恩,三年,然後工作了兩年。紐約的生活花費很高,那時候為了賺錢付房租,跟表演相關的工作我都去接,電視、電影、百老匯、廣告、配音等等,還有一些博物館需要錄一些中文導覽語,我都幹過。雖然很辛苦,但是又覺得很幸福,每天起來都去找工作,不停地去一些需要找華人的劇組試鏡,我就把在學校練習過的表演表演過給他們看。有時候不一定會獲得工作,但是我就可以把我的表演得到訓練。這是很好玩的經歷。
豆豆:你是怎麼決定後來還是要回到臺灣的呢?
尚禾:2013年,我其實還在做我的第一支長片(註:《你的今天和我的明天》)。但我也還在紐約拍戲,我當時也就在考慮要不要回臺灣。其實當時在美國,還有另外一支劉偉強導演的片子,他們已經找我擔任比較重要的角色,那應該是我離好萊塢最近的一次機會了。但是當時我的第一支長片馬上就要在臺灣上映了,我也不太想錯過。我打了個電話問我媽,我媽說我既然留在美國的話就應該接下這個片子。不過等影片上映的時候她會帶著爺爺爸爸妹妹一起去看我的第一支長片的。後來我掛掉電話就開始想,全家人都要去我的第一部長片,但是我自己卻看不到,這是一輩子的第一次我希望能和我媽分享,能和家人一起在電影院一起看。之後我把我的這個想法告訴了劉偉強導演,他就笑我啊,但是他說他也能夠理解,然後就給了我一個很小的角色,我就很快把自己的戲拍完,就剛好卡在臺北電影獎之前飛回了臺灣。
《你的今天和我的明天》,導演:陳敏郎,主演:黃尚禾、盧靖姍、鹿瑜
其實我當時從紐約飛回臺北買的是來回的機票,也還沒確定就是要留在臺灣。後來因為我的第一支片子在臺北電影節獲得了還不錯的成績,我一回來就開始有人找我。之後這個片子臺北宣傳結束之後,就開始有人跟我討論工作的事情,也是在那時候第一次碰到了張作驥導演。再之後就忘記要回紐約這件事了,那張返程票就也過期了,我還麻煩我在紐約的朋友幫我把行李寄回臺北,之後就決定繼續留在臺北工作,我覺得我留下的決定做的也很神奇。其實,我覺得演員是個哪裡有工作就去哪裡的職業,是被選擇的那一方,但接到角色之後就會變得主動,我覺得演員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把觀眾想像的東西變成真的,然後讓觀眾看到會感動、有感受。
豆豆:那你回臺灣後的這個時間,相比之前的臺灣電影市場是不是要好一些,機會也也更多一些?
尚禾:好像是好一些,因為大家普遍覺得《海角七號》是臺灣電影最好的時候,之後就有一點回落。不過我當時剛回來,也不太了解臺灣電影的現狀,從我回臺灣到現在大概五年了,到現在我依然還是覺得每年臺灣電影市場都是在變的,然後大家對我的看法也是不斷在變,這我其實覺得很有趣。
豆豆:其實華語的整個電影市場都在劇烈的變,包括電視劇市場也是同樣如此,原來大陸觀眾在看臺灣電視劇,現在變成臺灣觀眾看大陸的電視劇。
尚禾:是的,我在美國工作的時候,他們的電影工業系統體制是非常完整的,回來之後就發現和臺灣這邊差好多,一開始還不太適應,但後來開始慢慢喜歡上。這是因為我覺得回來之後會發現這一工作比較有溫度,他們不像是我在美國那邊工作那樣,我就是個專業的演員,是一個龐大機器的重要零件。在這邊拍戲,演員就可能會牽著我的手,跟我一起笑得很大聲這樣。
豆豆:嗯,好萊塢可能更加的冰冷一點,機械化一點。
尚禾:是的,因為他們工業化程度很高,反正我覺得各有各的好,但確實不一樣。比如說,在美國拍戲休息的時候,就有一臺很大的車子裡面是冰箱啊什麼各種東西,回來之後雖然沒有這些東西,但是你會更想去片場感受每天發生的事情,觀察你的對手演員啊,去想之後和他對戲自己怎麼給他新的刺激啊,如果我那天就休息沒有去現場的話我就覺得少了些感受。回來臺灣之後,我開始享受拍戲這個過程,也發覺得一些不能直接用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去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在新的場地下,在導演的新的想法下,在對手演員截然不同的反應下,就給我很多靈感,這些反而會幫助我更理解原來我在學校學的東西真的有沒有用,就像是一直帶著一堆武器上課,其實還不如出去被打感受得直接,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我是真的喜歡演戲的這個過程的。
黃尚禾回臺灣前,出演了劉偉強在好萊塢的首部電影
豆豆:那當你遇到一個跟你身份或者很多方面都不一樣的角色的時候,你一般採用的什麼樣的方式去感受角色呢?
尚禾:我會先花一天時間去分析理解這個角色,然後跟導演討論,跟導演有個共同定位之後,我就會把這些東西都放掉,然後帶著自己的角色去路上走走。
豆豆:那比如說《醉生夢死》裡面那個大哥的角色呢?
尚禾:這個的話,我會去一些gay吧,會跟一些同性戀一起去喝咖啡聊天,其實我覺得做這種功課最好玩的地方,就是一開始他們都會知道你是過去觀察的,但是到後來讓他們開始覺得都忘了,這個過程是很有趣的。我原本是觀察者,到後來變得跟他們坐在一起的過程中,我自己覺得我已經忘了我的目的,我會和他們的朋友一起聊天。我覺得在《醉生夢死》的角色體驗最重要的事,就讓我忘記張導從來不會阻止我的發揮。這一點我真的很感謝張導的,有這樣的一個導演其實對於演員來說是很幸運的。
豆豆:而且這個片子裡頭除了你以外,其他幾個演員,李鴻其、鄭人碩、呂雪鳳啊都發揮很好。
尚禾:嗯,我其實覺得這部片子裡面,感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表演都很完整,真實度很高,就像我跟鴻其和雪鳳姐聊,其實我們走出來,都還是在不知道自己是誰的一個狀態,因為我們真的拍了太多東西了,其實導演的拍攝素材除了剪出來的,剩下的還可以再剪兩部電影這樣。其實原本拍攝的時候,我們還有一個爸爸,還有一個妹妹,還有很多很多東西,拍得我們都快不認識自己了,那個時候根本就沒看過劇本,搞到後面大家都會集體失憶忘記自己還拍過這個東西。我記得那個時候,張導會觀察我們狀態然後記錄下來。我們在準備好了之後,開始拍攝,我們就像是被張導限制在地方裡面發生一些事情。導演會跟你說待會你需要很生氣講話,前面發生什麼事情,大概有什麼臺詞需要講到。然後我看鴻其在拍攝幾乎每場都在哭,我在旁邊看著覺得好累哦。拍的這麼多素材,之後被整理過才有了最後的一個呈現。
《醉·生夢死》導演:張作驥 主演: 李鴻其、黃尚禾、呂雪鳳、鄭人碩、張寗
豆豆:《醉生夢死》裡的情緒很強烈,張力很強。
尚禾:對,之前有一個主持人第一次完整的看完了片子,就一下情緒不好,感覺力量衝擊很大,但找不到出口,反正大家看完電影出來就一下不講話了。其實對於《醉生夢死》的角色塑造,我有個高中同學對我影響很大,他是我身邊第一個接觸到的同性戀,是一個詩人,他現在還在出版社寫詩,我在紐約的時候他都會寄給我他的詩集,我有很多想法跟概念是從他那裡來的。他的詩集我也給張導看,張導也說裡面有很多不錯的想法。後來我也邀請他來看這個電影,然後他看完之後就很感動,電影放映結束後兒我都找不到他,後來才知道他躲在廁所裡哭。他就跟我問我說是不是有從他身上找哥哥的角色,我就說當然有啊,因為他是我認識最久、我最可以理解的人,他從高中的時候跟家裡出櫃,之後出來做自己的事情,這些過程我都了解,後來他給其他很多朋友看過之後,就說這很像他。其實為了表演做的這些功課不僅僅會是表演的樣子,而且會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醉·生夢死》的尺度非常大,在臺灣的分級是18+
豆豆:其實演員很多的東西也是來自於生活的閱歷。
尚禾:對的,這非常重要,我大學的表演老師有說過一句話,『不是你的表演出了問題,是你的生活出了問題』,所以我現在就總想著要好好的生活。就像張作驥導演,每次我們打車去另外一個地方,他都會很晚下車,我們大概可能十分鐘就可以到,我們就先下車等他,攝影師也開始架位,但他還在車裡面跟司機師傅聊天,聊個三、四十分鐘之後才下車。後來我就問張導跟師傅聊什麼,張導就是說這些師傅一個晚上看到的事情比我們一年經歷過事情還要多,所以之前張導叫我們開車去當師傅。不過講真的,參考這些東西真的能發現生活的很多細節。如果你認真感受每一件事情,你就會發現其實它就在身邊。
豆豆:張導很嚴厲麼?
尚禾:其實他現場也還好,他很聰明,他對待我跟碩哥還有鴻其的態度都不一樣,他很知道我們角色的相對關係是什麼。他就會在我的面前稱讚我,也不算很嚴厲的,因為他知道我們已經開始進去那個情景裡面了,所以對我們很寬容。我印象最深是和鴻其,我們一開始也是說我們要加油演好這個角色,但是開拍前我是真的很「討厭」鴻其,就覺得這個人讓我很不舒服,笑我啊罵我啊,吃飯的時候他還說不吃就算了,因為沒有在拍,我就生氣,就吵架個一兩次什麼的。但是說真正拍完之後,大家回來關係又都變得很緩和,會彼此說那個時候辛苦啦。所以都不知道那個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醉·生夢死》劇組在柏林電影節
豆豆:你們三個人今天都擁有這樣的成績,應該也還蠻感激張導的吧。
尚禾:當然,當然,鴻其雖然現在少在臺北,但是他每次回來就會問我,他現在要去找張導,問我有沒有空要不要一起去這樣。鴻其現在發展越來越好,他有時候也會找我聊一些想法,碰到什麼問題也和跟我聊。碩哥的話,之後也有跟他再合作,碩哥真的就還蠻常碰到的,都會讓別人覺得我們是在同一家公司,是被包在一起的,已經有三次合作了,很神奇。
豆豆:你平常看什麼類型的電影呢,看電影的時間多麼?
尚禾:都會看,大家都在討論的電影我都會看,在美國其實是有看影節的習慣,所以回來也會習慣看一些。我一直覺得張涵予哥很贊,第一次看到涵予哥的表演真的被驚豔到,後來又看了《集結號》,真的覺得他很厲害。上次《搶紅》我有機會跟張涵予大哥合作到,跟他對戲我就很緊張,涵予哥就很淡定。其實涵予哥和導演其實都很願意跟我聊,看到我有什麼問題也會很直接的跟我聊。經歷過這次之後,我就覺得對於表演這件事情,其實不只是追求一個藝術,反而會讓我開始覺得它是我身邊的發生的,呈現出來之後可以感動別人的,這些都是我自己從身邊感受到的。
豆豆:那你覺得和你合作過的這些演員,還有誰讓你覺得他有很多要去學習的地方麼?
尚禾:嗯,王耀慶大哥影響我蠻大的,其實耀慶大哥他在臺灣已經演了很久了電視劇、電影、廣告,所以我也有和他聊很多,包括劇場經驗、劇場的表演方式,或者是狀態調整到鏡頭前面大小的不同,處理角色的時候要從哪個地方切入,這些東西,耀慶哥都會很認真的跟我聊。還包括後期的配音,有哪些方法的技術,耀慶都會發微信的語音一句句跟講,然後我都會記下來。後來反而覺得會很喜歡跟這些前輩合作,跟他們聊都會發現:我們經歷過的事情變成簡單或是說用簡單的方式來表達依然很有深度。現在的我經歷的事情還不夠多,但我自己覺得因為跟這些前輩合作,發現感受身邊的人,會讓你的廣度跟深度同時拉開。而且從不同的合作過的演員身上學到東西都是不同的,像涵予哥就會教我用聲音來表達很多情緒,就短短的幾句臺詞就感覺很不一樣。
黃尚禾在《搶紅》中,該片與張涵予、王耀慶、黎明和杜鵑合作
豆豆:因為他本身就是屬於國語裡的比較字正腔圓那種。
尚禾:嗯,他之前就是做配音的,所以表情也比較豐富。
豆豆:對,你去看他那個《智取威虎山》聲音就是不太一樣的,他也是屬於就是到40歲以後才開始火起來的,就在大陸男演員沒有很明顯就是所謂的年齡界限,但是女演員就會有一些,可能40歲以後就不太會有戲演這樣。
尚禾:還有金士傑老師,我在大學碰過幾次,然後我還去「國家戲劇院」,幫忙裝臺,倒倒垃圾東西、送送衣服啊。有一次出來我看見金老師坐在外面路邊發呆,我想跟他拍照,但我又怕打擾了,我就坐在旁邊不說話,然後他轉頭看到我,就問我是不是剛才在旁邊幫忙的小夥子,還跟我聊接下來是想做舞臺設計還是演員,我說我想做演員。然後金老師就跟我講你先不要去想要當演員,先要找到你喜歡的事情。他那時候跟我的時候,就只講一個很平淡的事情這樣,可能就只是在跟一個後輩或者一個粉絲講話的感覺,但是那個時候我就覺得老師在很誠懇地跟我分享。我想如果我想要當演員的話,那個時候就是不要想太多的事情,去做就好了。現在金老師的表演也是越來越多的人看到,我去上海北京拍戲,也有很多朋友很喜歡金老師的表演。
豆豆:嗯,對。他真的是神級的人物。
尚禾:就像我跟上戲的北影的朋友聊天,很多都說不知道為什麼金老師看不出來是在表演,即使是他們學過的東西他們也會被金老師的表演感動到。我記得很早在紐約的時候,那個時候金士傑老師跟李國修老師正好在弄一個默劇,我那個剛好開始學到默劇,我還一直找他們的影像來學。我覺得這些前輩,在從前環境很不好的時候就已經這麼努力的對表演事情想做出更多的理解,真的很難得。
豆豆:他的臺詞功底很好。
尚禾:對啊,他還講相聲,表演工作坊培養很多像金士傑老師、李立群老師這些優秀的演員,我小時候就是聽他們講相聲長大的。
黃尚禾在臺灣2015年神級劇集《一把青》中扮演九大隊長老韓
豆豆:那剛才正好我們聊到在培養演員這塊,其實我覺得在目前華語中有一點弱勢,像是臺詞這塊,之前在臺大和美國念書的時候也有了解過。
尚禾:在美國相對比較好,回來之後看了很多演員對臺詞的功底,就發現其實這是個需要自己調整的過程,臺詞,說話,聲音這些事情還必須要去加強,我自己覺得像很多說話的時候,臺灣講話的習慣就有一些「懶音」,就我回臺北之後,我公司或者是身邊一些比較資深的人他們就會說你講話不要連在一起這樣。
豆豆:臺北好像也有一部分人在說一些事情,都會加上一些尾音,還是語言的習慣不一樣,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可能未來的華語市場對臺詞功底的要求會高一些。
尚禾:對,有些是真的聽起來不太舒服。
豆豆:就完全出戲了。
尚禾:確實是,我自己也覺得。
今年五月黃尚禾主演的《凌晨四點的上海》刷爆朋友圈
豆豆:你有想過演古裝劇嗎?
尚禾:有。
豆豆:像黃維德在《琅琊榜》中那個演技就很好。你後來去演電視劇《天黑請閉眼》,像在電視劇中演繹的角色,我覺得就個性而言還蠻怪的。
尚禾:對。
豆豆:那你有沒有把自己框在特定的電影類型裡?
尚禾:沒有,其實還是要去看劇本,在臺灣5年時間裡,我演的這些角色好像一直沒有機會突破,我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角色,另外就是喜劇,念書、拍戲的時候很喜歡喜劇。
黃尚禾憑《天黑請閉眼》入圍了去年金鐘獎
豆豆:喜劇可能就會找一些諧星來演,大家也有這種刻板印象,那臺灣現在的喜劇作品有很多嗎?
尚禾:很久沒有了,也沒有那麼多了。
豆豆:就豬哥亮那一類的本土喜劇已經結束了。
尚禾: 恩,我今年年初殺青的一部喜劇,是屬於黑色幽默的。聊到喜劇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國哥,顏正國。因為他在導演《角頭2》的時候是很嚴肅的,但今年初跟他合作拍攝喜劇的現場,才發現他本人是冷面笑匠,很有喜劇節奏。我很喜歡聽他講一些之前拍攝現場的故事和趣事。聽他說他跟侯孝賢導演的關係是前輩也是一起創作的戰友,那種亦師亦友的感覺,在國哥對待身邊的人也感受的到,我特別喜歡這種創作的關係。我聽這些前輩講,聽他們講拍片的現場壓力有多大,現場發生的問題怎麼解決,為了表演做哪些準備,我聽到這些前輩在聊的時候就覺得真的要更努力,這個時代有人太幸福,能夠擁有好的機器。但同時,能夠買到好機器的人真的太多了,要怎麼拍出一個好的故事或做出一個好的作品反而會是這個時代需要努力的方向。像以前拍電影的門檻很高,現在相對及比較簡單了,但是反而變得更重要了。
豆豆:對了,你當時怎麼會演到《建軍大業》,我當時看電影數「星星」的時候看到你出來時,心裡想,哇,尚禾也有演啊?
尚禾:就是之前有聽說過,後來就是公司幫忙,之前也是認識黃建新導演,當時場面浩大,真的被現場的場面有嚇到,Action之後,大家都躺在山頭上面,被轟炸完的樣子,黑煙,流血成河,爆破啊,看到那個場面我真的會覺得戰爭太恐怖了,就明明知道在演戲,還是覺得震撼,拍這部片子真的可以讓我理解到「以和為貴」這一理念。
豆豆:是在北京電影製片廠裡拍的嗎?
尚禾:不是,是在橫店,在橫店外面,在山區。(編者註:後經我們核實,這場三河壩戰役的戲,是在浙江東陽拍的)
《建軍大業》中黃尚禾飾演楊祐寧扮演的錢大鈞的副官王文翰
豆豆:橫店距離我們學校很近很近。
尚禾:橫店以前好像是蠻荒涼的?
豆豆:對,但是現在發展的很好,好像說馬上就要建機場,輕軌,地鐵。未來這塊就要全面發展了。
尚禾:可能以後觀光客就會有很多了。
豆豆:對,還是要把橫店發展成最大的影視基地吧,浙江省因為未來要發展影視產業,所以除了橫店以外,有像寧波的桃花島的象山基地,以橫店為中心,向外擴展,橫店自己的這塊已經發展的不錯了,所以把它外圍的幾個城市也拉進來,也成為橫店基地,現在很多古裝劇都需要在橫店,別的一些基地也是可以的,但是相對於橫店來說,完整度就不如橫店了。
經紀人:年代劇也有嗎?
豆豆:對,年代劇也有,而且現在年代劇也比較熱。
尚禾:現在影視發展,上海也慢慢的發展起來,但是大部分公司還是在北京。
豆豆:對,北京是最大的,浙江省發展也是很好的,浙江省提出的口號是要做中國影視的副中心,很多的公司雖然總部在北京,但是它的註冊地都在上海還有浙江等地。
尚禾:在拍《建軍大業》時,我們一起去橫店,聽他們說,2010年去的時候,橫店只有一兩間麵店,每天都吃一樣的東西,自己煮飯,想辦法生活。現在選擇太多了,就比如說我下次去橫店拍片拍久一點,要穿那種很長的外套,師傅做的很好,劇組從工作人員到演員都要做一套過膝的那種長大衣。黃老師博士是在臺灣畢業的嘛?
豆豆:不是,我原來在臺師大待過,是交換生。
尚禾:什麼時候的事情呀?
豆豆:就是博士班的時候,當時我在北京師範大學,臺師大和北師大是姐妹學校。那個時候自由行還沒開放,我就借交換生的機會過來。
尚禾:哦。我們拍《醉·生夢死》就在臺師大公館校區附近的寶藏巖。黃老師,你有去過嗎?
豆豆:嗯,去過,那裡現在算是一個文化區,《面引子》也在那裡拍過。
尚禾:是,我在那邊拍戲的時候,因為有時候沒事幹,那邊有很多農民,那個時候一喊卡就會打擾到他們,所以我們拍夜戲,會拍到早上,我們就會和他們打招呼,開拍前我們都會到那邊去煮飯,到現在有時候我們會去這些村子,這些經歷很特別,從芙蓉橋過來到寶藏巖,很像巴西的貧民窟,沿著山坡都是破破舊舊的人家,他們只能自己去買水,自己搭建房子,我那個時候就是做了這段歷史,因為我那個角色就是和這個有關聯的,我有責任去了解一些。我以前學到的東西就是我先準備一些資料。
豆豆:那所以這個角色也算是對這個地方的顯現。
尚禾:對,比較像,張導也沒有特別想去強調那個地方的不好,是一些比較邊緣,貧困的地方。寶藏巖很神奇的地方就是很熱鬧,我們那個時候是把一間房子租下來的,我們三個人(李鴻其、鄭人碩)住著,住了前後快一個月,晚上就坐在天台,看橋和來往的車輛。
豆豆:我當時住在公館校區宿舍,那個月光真的很美。做演員可能比較被動,那如果有機會,有沒有想過做導演或者是和哪些導演合作?
尚禾:其實蠻多的,比如像侯導,我就想要成為這樣的人,或者像程偉豪導演,不同類型的導演,或者像婁燁、賈樟柯這些導演,其實我自己會覺得我試圖成為導演希望看到的樣子,所以越不同類型的導演,我會覺得這是一種挑戰,演到現在我覺得演員最可貴的就是面對,最讓我興奮的就是有個一同處理事情的人更好。
黃尚禾在今年春節臺灣的賀歲票房大片《角頭2:王者再起》中扮演「五虎將」之一
豆豆:像在你這一輩的演員裡面相對優秀的演員中,你覺得你們之間會存在這種競爭的關係嗎或者說臺灣的電影市場本身也不是很大,會存在這樣的一些情況嗎?
尚禾:其實也不會,和他們合作,大家其實對於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很相信,大家都會碰到,工作以外我們還會聊一些還會做什麼的話題,接下來每個人的角色分工又是什麼,大家一起拿出來討論和比較,每周我們都會互相討論,對於分享這件事情其實大家是很願意的,大家都會覺得這一代的演員只有我們這一代,不能沒有下一代,我們約起來一起討論是因為我們修改過的東西會更好,大家都不會吝嗇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我自己覺得我們的關係都非常好,各種不同的角色和想法混合在一起,所以大家在聊的時候就會覺得別人的想法很新穎,自己沒有想到,大家在一起就會越聊越多,一般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
豆豆:那你們會聊到像你們上一代或者之前的像彭于晏、阮經天、趙又廷,像他們在大陸的發展情況嗎?
尚禾:我們比較少聊到這樣的話題,我們會很感謝這些人,他們把原本大家喜歡他們的元素讓更多的觀眾看到,他們其實在很多時候會引發我們的思考,他們這麼努力,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這些東西有哪些是這個環境已經有的,覺得他們每一次的作品在裡面的表演有什麼借鑑的地方,當我發現這些人一直再向前,我就會更加努力向前,不是要和他們比較,而是我在拿到一個角色的時候怎麼能夠像他們一樣把這個角色演好。
豆豆:臺灣的演員把做演員這件事情看成是一份事業,包括導演也是這樣,我覺得現在一些很多和臺灣演員合作的內地導演也會覺得臺灣演員很敬業。
尚禾:態度真的很重要。
豆豆:對。
尚禾:機遇有時候是別人給予的,那走不走的長久還是靠自己的態度來決定。
豆豆:合作過一次,和誰合作更愉快,下次就會繼續選擇誰。
尚禾:對,把握機遇的同時,也要有敬業的態度。
黃尚禾新劇《浮士德遊戲2:進化》近日開拍,合作演員包括修杰楷、鍾瑤、姚以緹等
本文錄音整理:黃豆豆、楊麗婷、趙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