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檔案館首次在官網全文公布45名受審日本侵華戰犯親筆供詞

2020-12-21 中國政府網

中央檔案館首次在官網全文公布45名受審日本侵華戰犯親筆供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03 16:34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記者 黃小希、羅宇凡)在盧溝橋事變77周年即將到來之際,中央檔案館自3日起首次在其官網陸續全文公布45名受審日本侵華戰犯的親筆供詞,包括筆供的中英文內容提要、筆供原文和譯文等。

    中央檔案館副館長李明華在3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1950年至1956年間,中國先後在撫順、太原兩地關押了日本侵華戰爭罪犯1109名。1951年至1956年6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在押的日本侵華戰犯的罪行進行了調查,並會同有關機關進行起訴、審判的準備。1956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相關決定,決定以人道主義精神對在押的日本戰犯實行區別對待、寬大處理的方針。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於1956年先後分三批對在押的1017名罪行相對較輕、悔罪表現較好的日本侵華戰犯宣布免予起訴並立即釋放,對職務較高、罪行較重的45名日本侵華戰犯向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提起訴訟。法庭根據45名戰犯的犯罪事實,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分別判處了8年至20年有期徒刑。

    「中央檔案館收藏了這些偵查、審查、處理日本戰犯的檔案,主要包括紙質、照片、實物、錄音、電影五種。」李明華說,1000多名戰犯筆供的日文原文和當時的中文譯文資料共約18萬頁。此次在網際網路上公布的正是45名受審判戰犯的對自己侵華罪行的筆供檔案。李明華表示,他們將每天公布一個戰犯的筆供,計劃45天完成。

    李明華說,從這批戰犯筆供中,公眾可以清楚地看到侵華日軍犯下的累累罪行,包括策劃推行侵略政策、製造細菌武器、施放毒氣、進行人體活體試驗、屠殺及掠奪資財、毀滅城鎮、強徵慰安婦、強姦婦女、驅逐和平居民等。「這些罪行違反了國際準則和人道主義原則,令人髮指。」

    李明華表示,此次公布的45名戰犯筆供屬原貌展示,僅對筆供中涉及的受性侵犯女子的姓名進行了虛化處理。「這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這樣的處理既不影響檔案的真實和使用,也保護了當事人及其後代的權益。」

    與此同時,中央檔案館正著手對1017名免予起訴的日本戰犯的筆供檔案進行整理。待公布完45名受審戰犯的筆供檔案後,將在適當時間以適當形式予以公布。

    據介紹,此前中央檔案館印刷出版過日軍侵華戰犯筆供,也向國內外相關組織、人士提供過筆供的部分內容,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全文公布,尚屬首次。

    李明華說,日本侵華戰犯的親筆供詞,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所犯滔天罪行的鐵證。「我們的檔案部門一直在對日軍侵華檔案進行發掘、整理、編目、搶救、數位化等工作。今後還將有更多反映日本侵華罪行的檔案公之於眾,證實日本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責任編輯: 陳燕

相關焦點

  • 蘆溝橋事變77周年 中央檔案館公布45名日本戰犯供詞
    中國網7月3日訊 中央檔案館副館長李明華在今日國新辦就公布《日本戰犯的侵華罪行自供》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我們決定在今年蘆溝橋事變77周年之際,把被起訴判刑的45名戰犯的親筆供詞以及當時的中文譯文發布,目的在於牢記歷史、以史為鑑、珍視和平,我們強調牢記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鑑,面向未來,防止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
  • 45名日本戰犯侵華罪行自供:認罪悔罪 重新做人
    原標題:45名日本戰犯侵華罪行自供:認罪悔罪 重新做人 國家檔案局公布的45名日本戰犯侵華罪行自供,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些日本戰犯劣跡斑斑、罪行累累。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經歷過「寧死也不認罪」到「寧死也要謝罪」這樣一個過程。
  • 新中國改造日本戰犯往事:從戰爭狂魔到和平使者
    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投降紀念日。這一天,到遼寧撫順戰犯管理所陳列館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7月3日到8月16日,中央檔案館首次在網際網路上連續全文公布了45名在中國受審的日本戰犯的親筆供詞,在國際社會引發了廣泛關注。  除了這些筆供,中央檔案館還保存了當年日本戰犯的罪證和實物案卷,釋放日本戰犯的錄音及影片,以及戰犯回國後活動的檔案等等。
  • 瀋陽檔案館首次公布三名日本戰犯參觀瀋陽的檔案
    瀋陽檔案館首次公布三名日本戰犯參觀瀋陽的檔案 2015-08-19 18:26:0319日首次公布了新中國成立後日本戰犯參觀瀋陽的檔案。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將蘇聯政府移交的日本戰犯及在中國內地捕獲的日本戰犯共計982名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實行人道主義和教育改造。1956年6月至1964年3月,在該所關押的日本戰犯被分批全部釋放回國。  此次公布的檔案是最後一批被釋放的三名日本戰犯於1964年3月6日至11日到瀋陽等地參觀的檔案,共6件。
  • 日本侵華戰犯筆供出版 罪行供述無刪節呈現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蔣芳、華春雨)《中央檔案館藏日本侵華戰犯筆供選編
  • 首度披露236名日本戰犯受審細節
    新華社南京9月2日電(記者蔣芳倪瑞捷)2日,江蘇省檔案館和徐州市檔案館聯合公布了200餘件館藏抗戰檔案史料,系統再現了抗戰勝利的榮耀。其中,徐州綏靖公署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相關檔案系首次公開,披露了236名日本戰犯嫌疑人的審判過程。
  • 日本戰犯田村真直侵華罪行公布 曾槍殺百名被俘八路軍
    編者按  自9月18日起,山東省檔案館將從館藏日本侵華戰犯筆供檔案中,選出以前未公布過的10名日本侵華戰犯的筆供予以公布。這是繼2014年公布10名日本戰犯山東罪行檔案後,省檔案館第二次公布此類檔案。
  • 山東公布10名日本侵華戰犯檔案之一:田村真直
    中國山東網9月18日訊(記者 王永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進一步回擊日本右翼勢力否認侵略罪行、美化對外侵略和殖民歷史的錯誤言論,山東省檔案館從18日起,將從館藏日本侵華戰犯筆供檔案中,選出以前未公布過的
  • 山東公布日本戰犯侵華罪行 為試軍刀砍殺8名中國人
    中國山東網9月22日訊(記者 王永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進一步回擊日本右翼勢力否認侵略罪行、美化對外侵略和殖民歷史的錯誤言論,山東省檔案館從18日起,將從館藏日本侵華戰犯筆供檔案中,選出以前未公布過的10名日本侵華戰犯的筆供予以公布
  • 日本戰犯長島勤審判陳述:我的罪行實在無比兇惡和殘暴
    人民網北京7月3日電 (劉融)3日上午,中央檔案館副館長李明華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中央檔案館在網際網路上公布《日本戰犯的侵華罪行自供》的情況。在談到檔案真實性時,李明華稱,公布的是經過掃描儀處理的日本戰犯的筆供原貌,是要表明這些筆供是這些戰犯本人寫的,經過他本人籤字的,不容否認的。
  • 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日本侵華檔案學術研討會舉行
    人民網北京7月3日電  (記者劉文波)7月3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吉林省檔案館聯合承辦的「吉林省檔案館藏日本侵華檔案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天津、長春等地的50多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
  • 國家檔案局將出版日本戰犯筆供選 揭秘滔天罪行
    中新社發 楊可佳 攝   中新網7月6日電 國家檔案局副局長李明華今日表示,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採取出版檔案史料等形式公布檔案史料。包括出版《中央檔案館藏日本戰犯筆供選》、製作播出電視文獻專題片《抗戰史上的今天》、製作播出專題網絡視頻《檔案天天看——館藏抗戰檔案系列》等。
  • 《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檔案資料選編》:弄清歷史真相 還歷史本來面目
    【新書架】  本書是一部系統公布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檔案資料集,通過對現存於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和其他有關部門的關於抗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文件、協議、情報、電稿、信函,中日交涉的函件及戰犯供詞和審判檔案等資料,嚴格篩選、鑑別、校核,選取其中反映本質問題的,具有典型意義、真實可靠的材料,以專題形式分類排比而成。
  • 日本侵華戰犯田村真直罪行錄:槍殺俘虜前令其自掘墳墓
    田村真直  齊魯網9月18日訊 今天起,山東省檔案館從館藏日本侵華戰犯筆供檔案中選出以前未公布過的10名日本侵華戰犯的筆供進行公布,今天公布的日本戰犯為田村真直  1943年10月,在山東吳街(音)村,參加了掃蕩,燒了約80座茅屋,殺死了100名被俘八路軍戰士。田村真直殺這批俘虜的方法是:讓他們給自己掘了墳墓,然後排成一列站在坑的邊上,命令機槍中隊和步槍中隊開火。  1944年1月,指揮機槍中隊燒毀了山東地區的一個山村,燒了約50座房屋,機槍殺死了20名八路軍戰士。
  • 中國連續公布日本戰犯筆供展開深度「輿論戰」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 應妮)「(我)殺人總數為831名……強姦中國婦女人數合計為34名」,這是中國國家檔案局13日在其網站公布的日本戰犯相樂圭二的親筆筆供。殺人手段有射殺、刺殺、斬首、燒死、摔死、餓死乃至活體解剖等。
  • 日本市民團體放映關於731部隊紀錄片 了解歷史
    參與互動()   2月28日下午,近百名來自日本各地的民眾齊聚東京
  • 第41名戰犯野岐茂作:列隊槍殺中國士兵
    從7月3號開始,中央檔案館以「一天上網一個」的形式公布被判刑的45名日本戰犯筆供,8月11日國家檔案局公布了第41名日本戰犯野岐茂作的筆供。野岐茂作據野岐茂作1954年8月筆供,他1898年9月出生,日本靜岡縣人。1931年起到中國東北參加侵華戰爭,曾任奉天日本憲兵隊兵工廠分隊曹長,懷德縣警務科科長等職。
  • 1956年瀋陽審判日本戰犯細節
    1950年7月18日,根據協議,中國政府正式接收蘇聯移交的侵華日本戰犯969名,之後將其押送到撫順戰犯管理所關押。1954年1月,中央決定審判這批戰犯。1956年4月,毛澤東主席籤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處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國戰爭中犯罪分子的決定》,要求「對於日本戰爭犯罪分子的審判,由最高人民法院組織特別軍事法庭進行」。特別軍事法庭於1956年6月9日至7月20日,分別在瀋陽和太原兩地開庭審判45名日本戰犯。瀋陽是這次審判的主審地。
  • 上海市檔案館首次線上全文公布631件館藏抗戰時期檔案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上海市檔案館在館藏抗戰時期檔案中挑選了部分淞滬抗戰照片、上海市各界抗敵後援會和日偽上海市政府檔案,在上海市檔案館「數字檔案公共查閱平臺」(可登錄「上海檔案信息網」進入該平臺),首次向社會線上全文公布。
  • 日本戰犯菊地修一:日軍對俘虜進行活人解剖
    菊地修一  1915年出生於日本宮城縣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投國民黨閻錫山部,任太原綏靖公署教導總隊少將炮兵團長。1949年4月24日在山西被俘。  京華時報訊(記者韓旭)從7月3日開始,中央檔案館開始在網上公布45名日本戰犯的侵華罪行自供,每天公布一人,分45天完成。昨天公布的是日本戰犯菊地修一的侵華罪行自供,侵華期間菊地修一允許配屬在中隊的軍醫中尉河原信二對俘虜進行活人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