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廣場作為廣州城市傳統中軸線與市政府「一江兩岸三帶」規劃重要位置的交匯點,定位為廣州三大「城市客廳」之一。
繼海珠廣場周邊環境品質化提升工作開始後,近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海珠廣場及周邊景觀綠化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海珠廣場區域的綠化景觀也將迎來提升。
增加綠化色彩
提升景觀層次感
根據招標公告,本次項目規劃建設範圍主要為海珠廣場片區,包括核心綠地海珠廣場,起義路,一德路,康泰路,沿江路及北京路的微景觀綠化美化。其中,海珠廣場面積約為35400 平方米。起義路南起海珠廣場解放碑雕塑,北至中山四路。一德路至泰康路,西至海珠南路,東至北京路。沿江路西至人民南路,東至天字碼頭。北京路南至中山四路,北至廣東省財廳。
綠化工程將以「草地+大喬木+繽紛花鏡」的城市廣場景觀,再現歷史風貌。根據招標公告,改造項目選擇以分叉點高的高大遮蔭行道樹和花卉。綠帶鋪地圖案也將充分考慮人們乘車觀賞的尺度。而植物配置方面,採用色彩豔麗的花鏡,為道路綠化增添色彩,增加綠化帶景觀的層次感,形成色彩豐富、季相分明的景觀環境。
此外,招標公告要求,改造將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地貌、植被等人文條件和自然資源,通過運用嶺南園林的造園手法,使用本土植物和當地材料等,創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觀空間。科學合理地規劃配套遊憩、觀賞、娛樂等功能,滿足遊人觀賞、遊憩等需求。
綠化提升過萬平方米
打造兩個綠島花壇
據了解,海珠廣場綠化改造區域面積約為35400 平方米,具體工程包含鋪裝提升7800平方米,綠化提升10180平方米、海珠橋引橋空間改造約1300平方米。記者注意到,海珠廣場區域綠化較為充足,但是缺少色彩景觀,而且周邊綠道景觀雜亂,部分區域喬木過於密集,影響了視野通達性。
招標公告顯示,綠化改造項目將優化廣場交通條件與空間布局,改造僑光東路和僑光東路的綠島花壇,並對海珠橋引橋空間橋下提升改造。採用近、遠期相結合計劃:近期全面布局節慶花景,工程開挖區以花卉花景為主;遠期固定區以文化主題花景為主,提升解放雕像及附近幾個花島的景觀形象。
除此之外,起義雕像區域也將改造,根據招標公告,起義環形花壇將燈光裝置分成7部分,改造完成後,照明燈定時依次亮燈,猶如上演著歷史變遷的大鐘盤。海珠廣場與起義路中心交界三角綠地將被作為長期景觀綠化帶,主要種植時令花卉和勒杜鵑、紅檵木球等。
西廣場北端將改造繽紛廣場,在保留原有大樹的基礎上,打通看向解放碑雕塑的視線通廊。在花壇上預留主題花景布置空間。東廣場北端慶典廣場將整理原有的綠地空間,形成林蔭廣場。
海珠橋引橋空間橋下目前橋底牆體圍合,空間過道狹窄,陰暗雜亂。此次橋底改造範圍約1280平方米,將打通現狀圍合的牆體,市橋第空間通透寬敞,賦予橋底新的功能,打造新穎活力的橋底廣場空間。
道路綠化提升超4000米
打造越秀風情、海珠風月
起義路、沿江路都存在著街頭綠地單一,缺少休憩空間等問題。
據了解,此次綠化提升,起義路、沿江路、北京路、一德路將提升綠化景觀效果,實現四季常綠,三季開花。同時因地制宜,狹窄道路結合花箱、花缽等設施為街道景觀添彩。同時還將增加藝術小品,城市家具和立體花壇。
起義路總長度約為1100 米,具體工程包括花壇改造350平方米、特色花箱180 組;一德路至泰康路總長度約為1500 米,具體工程包括布置花箱190 組;沿江路總長度為1700 米,具體工程包含花壇改造1500平方米、特色花箱195 組;北京路全長約190 米,具體工程包含花壇改造250平方米,特色花箱180 組。
此次綠化改造,也根據城市歷史和廣府文化,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主題為城市時光中軸,以起義路為廣州的時間線,結合區域特殊的時代背景,從人民公園至珠廣場,譜寫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二部分主題為粵廣風情雙軸,突出粵秀風情,海珠風月。一德路至泰康路,結合建築騎樓特色以及商業特色,展現老廣州的市井風情軸線。沿江路一帶,結合過去珠江邊花開時節,紅棉似火,江水碧綠的歷史景觀,形成紅花映江的海珠風月景觀軸。
越秀區將打造彩色道路綠化體系
資料顯示,目前,越秀區的綠化建設凸顯出綠地分布不均,綠化建設與植物保護不和諧,綠地管護效能不強等問題。老城區存在公共綠化地面積嚴重不足的現象。
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越秀區將提升社區內城市環境品質、改善當地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提升外來遊客的舒適度與滿意度。
同時,記者了解到,隨著公路交通網的完善,今後,越秀區將在公路系統的建設如管理中心、隧道出入口、收費站、擋土牆護坡、公路附屬設施等結合當地的地域文化綜合考慮景觀設計。另外,運用各種植物的色相,設計成彩色景觀帶,按紅、黃、綠、白、紫等各種色彩分為各路段,每行駛數公裡會變化一種色彩,同時綠化設計力爭做到三季有花和四季常青的效果,具有亞熱帶南國風味。同時,將果樹與露地花壇有機組合起來,營造林果觀光帶,在綠化帶的邊緣鑲嵌鮮花帶。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賈政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