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雜誌201117期封面
反對派相信,卡扎菲仍在的黎波裡,他們將「翻遍每一塊石頭」,尋找他的下落
決戰的黎波裡
《環球》雜誌記者/陳立希
駐班加西記者/周潼潼
「沒有更多語言可以形容現在這一刻。」的黎波裡的綠色廣場,曾經是效忠卡扎菲象徵,如今,這位利比亞領導人的畫像和掛毯,被踩在腳下,被車輛碾過……穆斯林的齋月,利比亞首都的一場決戰,軍事上的勝利最終倒向了反對派。
象徵卡扎菲昔日權力的堡壘阿齊齊亞兵營,其入口處已看不到把守在那裡的政府軍士兵。然而,截至本刊發稿的北京時間8月23日凌晨,卡扎菲依然沒有對反對派攻入的黎波裡做出回應,他本人,也依然沒有離開利比亞的信息。
代號「美人魚」
23歲的馬吉德·胡代裡4個月前在家鄉扎維耶被捕。8月20日這一天,胡代裡和獄友們靜靜地坐在囚室裡,突然間,他們聽到了槍聲,但不知道外面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押人員一個個被放了出去,胡代裡看到反對派武裝衝了進來,他們「喊著『我們和你們站在一起』的口號,放我們離開。」
進入8月,持續的消耗戰終於使優勢倒向反對派一方。
正是8月20日這一天,反動派武裝控制了的黎波裡的「西大門」扎維耶,切斷了通往首都的所有輸油管道。
數小時後,反動派武裝發起總攻,從東、南、西三面圍攻的黎波裡。行動代號「美人魚」。
西線戰場上,一支由100輛汽車組成的車隊從扎維耶出發,短短數小時內推進30公裡,拿下沿途區域,逼近利比亞精銳部隊第32旅所在軍事基地。
第32旅由卡扎菲之子哈米斯·卡扎菲統領。這一軍事基地距離首都大約27公裡,是的黎波裡西部防線重要據點,被北約視為通往利比亞首都的一大障礙。
不過,反對派武裝當天沒有遭遇太多抵抗,很快攻佔了這處軍事基地。數以百計反對派士兵揮舞旗幟,撕下卡扎菲宣傳畫,還進入基地軍火庫,拿走火箭彈、炮彈和槍枝彈藥等武器。有人甚至發動坦克,開出基地大門,向的黎波裡挺進。
反對派釋放了超過300名基地在押人員,他們多於國內衝突爆發後被捕,馬吉德·胡代裡就是其中的一員。
東線,反對派的一支先遣部隊從米蘇拉塔出發,經海路潛入的黎波裡,於21日凌晨開始發動了攻擊。卡扎菲授命守城的部隊迅速放棄了抵抗。反對派高級官員法特希·巴賈告訴記者,負責守城的指揮官早已秘密效忠反對派,他的一個兄弟數年前被卡扎菲處死。
21日上午,進入的黎波裡的反對派武裝與政府軍曾一度激戰,但截至21日午夜,首都大多數地區的卡扎菲部隊未做過多抵抗便後撤。
反對派武裝攻入的黎波裡市中心的綠色廣場,將其更名為「烈士廣場」。這一廣場靠近地中海沿岸,具有重要象徵意義。先前,利比亞政府曾多次在此組織集會,顯示對卡扎菲的支持。而今,一些反對派武裝人員在廣場上揮舞代表反對派的利比亞王國時期的紅、黑、綠三色旗幟,朝天鳴槍慶祝。數以千計民眾也聚集於此,高喊口號,撤下、撕毀卡扎菲的畫像和掛毯。
全國過渡委員會協調員阿德爾·達貝奇說:「一些反對派武裝抵達綠色廣場未遇任何抵抗。」
利比亞政府發言人穆薩·易卜拉欣則發表聲明說,超過1300人在21日夜間的衝突中喪生。這一數字尚未得到第三方確認。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利比亞政府軍21日試圖在「西大門」扎維耶發起反攻,但遭到挫敗,反對派將此歸功於北約戰機。反對派武裝在雙方交火中選擇目標,向北約傳遞其所在位置,便於後者空襲。
「反對派當然有我們的電話號碼,我們對地面事態的了解更為清楚。」接受《紐約時報》採訪的一位北約外交官說。
這位北約外交官說,過去數周以來,北約與反對派間的合作越發複雜有力。隨著戰事推進,美國全天候監視不斷縮小的卡扎菲勢力區域,出動「掠食者」無人機偵查、追蹤並發起打擊。美國務院發言人維多利亞·紐蘭於8月21日表示,美國官員正密切監視戰事進展,與反對派緊密聯繫。另一方面,法國、英國等在利比亞部署地面部隊,負責訓練和武裝反對派。
北約外交官說,利比亞政府軍的作戰能力可謂一條隨時間推移而下降的曲線,而反對派在西方國家支持下,軍事能力日益增強,形成一條上升曲線。「我們過去兩三周來所看到的是,這兩條曲線相交。」
更多的反對派武裝於8月22日從各地抵達的黎波裡。他們包圍的黎波裡中部的阿齊齊亞兵營,與卡扎菲支持者展開激戰。阿齊齊亞兵營是卡扎菲的居所,也是其權力的象徵,今年3月以來屢遭多國部隊空襲。
反對派消息人士告訴媒體,北約戰機22日繼續轟炸這一兵營。
卡扎菲去向成謎
「他仍在的黎波裡,可能就在阿齊齊亞兵營的居所內。」
據法新社報導,一名外交消息人士說他過去兩周內見過卡扎菲。阿齊齊亞兵營儘管屢遭轟炸,但有不少地下掩體,可供卡扎菲藏身。
8月22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駐倫敦大使館代辦馬哈茂德·納庫在使館前表示,經過21日的激戰,反對派已經控制首都的黎波裡95%的區域。他相信,卡扎菲仍在的黎波裡,反對派將「翻遍每一塊石頭」,尋找他的下落。
事實上,卡扎菲至今下落不明。
截至北京時間8月23日凌晨,卡扎菲仍沒有對反對派攻入的黎波裡做出回應。美國國防部說,相信卡扎菲沒有逃離利比亞,仍藏匿國內。
卡扎菲最後一次出現於公眾視野是今年6月12日。利比亞國家電視臺當天播放的畫面顯示,他與西洋棋聯合會主席、俄羅斯人基爾桑·伊柳姆日諾夫對弈。這之後,卡扎菲再沒有現身,一貫的電視講話換成電視臺播放的錄音講話。他最後一次「現聲」是在8月21日凌晨,呼籲利比亞民眾走出家門,抵抗北約和反對派入侵。他誓言留在的黎波裡,「與大家一起到最後」。
法國外交部長阿蘭·朱佩22日說,法國不知道卡扎菲下落。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也表示,英國同樣不確定卡扎菲的藏身地。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戴夫·拉潘給出的說法是,「我們沒有他離開利比亞的信息」。
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阿卜杜勒—賈利勒22日說,卡扎菲下落迄今未明。他可能藏身阿齊齊亞兵營,也可能已經逃離利比亞。阿卜杜勒—賈利勒未就卡扎菲投降提供任何承諾,僅說如果他放棄權力,將受到公正審判,反對派可能把他移交國際刑事法院。
英國先前說,如果卡扎菲離開,可能前往委內瑞拉,這一說法後遭否認。不過,有媒體報導,一架委內瑞拉飛機停在利比亞一處機場,再次引發媒體猜測。
另一避難國被猜測是南非,因為南非先前一直積極致力於斡旋利比亞局勢。對此,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長邁特·恩科阿納—馬沙巴內反駁,南非沒有向利比亞派遣飛機,幫助卡扎菲出逃。
義大利外交部長佛朗哥·弗拉蒂尼則說,就卡扎菲可能流亡的談判時間已經結束,卡扎菲必須面臨海牙國際形勢法院審理。
「不會出現權力真空」
《紐約時報》報導說,美國已在考慮「後卡扎菲時代」。
8月20日,利比亞反對派發起總攻的當天,美國負責近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傑弗裡·費爾特曼就造訪了反對派位於班加西的大本營,與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阿卜杜勒—賈利勒會面,討論內容包括如何協助利比亞實現平穩過渡。
次日,正在麻薩諸塞州休假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說,卡扎菲政權已經處於終結邊緣,卡扎菲必須離開。他表示,美國已經承認全國過渡委員會為利比亞唯一合法代表,建立代表所有利比亞人的新政府。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也於8月22日表示,卡扎菲政權「全面潰敗」,卡扎菲必須無條件停戰。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反對派當前主要任務是確保安全,英國將提供支持並呼籲反對派避免暴力報復。
法國對反對派攻入的黎波裡表示歡迎。法國總統薩克齊22日呼籲利比亞全國和解,並與賈利勒通了電話,邀請他24日前往巴黎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