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首次公開承認自己「大躍進」錯誤在何時

2020-12-17 搜狐網

  到1960年夏,毛澤東感到了壓力。對他倡導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一些做法、口號,開始感到心中沒底,自信心有些動搖。

  「狂熱」之後,共和國面臨空前飢餓

  現在的人們很難想像,在40年前,1959年春,在中南海領袖們的家中,曾有過這樣一幕:秘書將自定口糧標準的通知,發到各個領導人的手裡,請他們按照自己的飯量定一下供糧標準。當時,國家將每個城市人口的口糧定量減到最低限度,要求糧食定量低標準,並以瓜菜代替糧食。據當時中南海工作人員回憶:身高體闊的毛澤東主席,自報的定量是每月26斤。劉少奇委員長報得最低,只有18斤。周恩來總理報了24斤。朱德副主席和毛澤東主席一樣,也是26斤。這一情況,傳到各單位黨支部和黨小組後,大家都認為中央最高領導人的定量偏低了,起碼應該和絕大多數男性幹部一樣,定在28斤。但是,中央最高領導人都堅持說夠了,已經寫過,不要變動了。於是,就這樣開始按照他們報的數量發給他們糧票。

  1961年年底,劉少奇和王光美在廣州溫泉山附近的樹林裡撿毛慄子、橡子和苦橘子,尋求解決大饑荒時期的代食品問題。此事對共和國領袖個人來說,不是什麼大事,再說國家再困難也不會讓領袖們餓肚子;但領袖們提筆的手卻十分沉重,他們比誰都清楚:百姓們的口糧緊張到什麼程度!在此之前,他們曾緊急號召全體共產黨員帶頭,國家幹部帶頭。而他們自己首先帶頭勒緊褲腰帶,和群眾共渡難關。

  面對工農業生產跌入谷底導致生活資料匱乏和飢餓嚴酷的現實,最難過的是發出大躍進號召的毛澤東主席本人了。他當時對全體國家工作人員宣布:「我們要實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糧不超過定量。」

  這種局面不是一天造成的。早在1958年開始「大躍進」,1959年,毛澤東又錯誤地發動了廬山會議上的鬥爭,那場「反右傾」運動,導致極左思潮有增無減,在短短兩三年內,國民經濟嚴重不平衡,全國糧食大幅度下降,森林遭到嚴重破壞,農民飢餓,疾病接連爆發,非正常死亡人數增加,大大地挫傷了農民群眾的勞動積極性。毛澤東聽到農村出現饑荒和餓死人的消息,憂心如焚,坐立不安。在北京,他幾個月不吃肉,吃飯時指著盤子裡的菜對工作人員說:「你們對我很好,可你們不要光從生活上關心我,而要注意節約。比如這青菜,你們都把葉子去掉,光叫我吃嫩的,那菜葉子不是浪費了嗎?」一次毛澤東辦公到深夜,肚子餓了,就叫工作人員去弄幾個芋頭煨熟送來。毛澤東吃了兩個,就坐在椅子上睡著了,工作人員發現毛澤東的呼吸不正常,一看是嘴裡還含著一個芋頭,急忙從他嘴裡往外摳……其實,不論說是「天災」也好,「人禍」也好,或者說在當時大多數人還不願或不敢把困難往「人禍」上聯繫時,中央領導們已經感到了農村形勢撲面而來的嚴峻。

  1960年10月21日,連主管外交的陳毅,在軍委擴大會議上也緊皺眉頭,忍不住大聲疾呼:「今年已經有幾個省開始缺糧,秋收以後就缺糧,寅吃卯糧,明年會更缺了,有個怎樣度過的問題。一個山東,一個河南,一個遼寧,一個河北,是最難過的,其次是山西,還有幾個省。58年、59年幾個大戰役,把我們的存底挖空了,把我們的存糧箱箱櫃櫃都拿來吃光了,又來了連續兩年的災害,所以引起困難,明年春天又來個災害怎麼辦?人民確實相當地疲勞了,相當地困苦了,情緒也很不好,勞動熱情普遍不高,大家外逃也不願意搞生產,需要我們軍隊幫一幫。」陳毅的話反映出領導人普遍的焦慮心情。

  「大躍進」帶來的另一個惡果是,工礦企業從農村大量招工,城鎮人口猛增,1960年比1957年增加3124萬人,比1951年增加近一倍。這一方面大大減少了農村勞動力,另一方面需要向農村大大增加糧食徵購,而糧食卻沒有那麼多。196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調運糧食的緊急指示》指出:「近兩個月來,北京、天津、上海和遼寧省調入的糧食都不夠售,庫已幾乎挖空了,如果不馬上突擊趕運一批糧食去接濟,就有脫銷的危險。」6月6日,中央在一份文件中說:「入夏以後,北京、天津、上海、遼寧等大城市和工業區的糧食庫存非常薄弱,北京只能銷7天,天津只能銷10天,上海已經幾乎沒有大米庫存,遼寧10個城市只能銷八九天。」周恩來的秘書李巖回憶:「各省市天天向中央告急,搞得總理吃不下飯,睡不好覺。」

  農村的形勢更令人焦慮不安。在繼續「大躍進」和準備條件過渡的雙重壓力下,基層幹部花樣翻新,演繹出許多違法亂紀的悲劇來。廬山會議前一度有所收斂的共產風、瞎指揮、強迫命令風再次捲土重來,而且變本加厲。

(責任編輯:久黑必白)

相關焦點

  • 七千人大會之後的毛澤東與劉少奇
    再如:報告初稿在講成績和錯誤方面,將建國以來12年的成績一起混著講了,對「大躍進」以來的成績沒有突出出來單獨講,相反報告講的缺點錯誤幾乎都是「大躍進」以來的。當然,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問題是,會上有人抓住這一點說缺點錯誤講得過分了,說報告漆黑一團,越看越沒勁。
  • 1958:大躍進、全民煉鋼與人民公社化_大國腳印:網友心中60年最具...
    「一五計劃」提前勝利完成,然而在制定計劃時審慎的態度與實踐中「反冒進」的傾向,卻令毛澤東不滿。對一系列國際國內形勢作了錯誤的判斷後,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到來,「冒進」變成「大躍進」,鋼產量要求幾年內翻幾番,農業是十幾年間要從封建形態跨越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社會主義在「總路線」的快軌中騰雲駕霧。
  • 詩人毛澤東的廬山情思
    郭沫若於9日、10日致信胡喬木,反饋自己的意見建議。9月13日,毛澤東再次致信胡喬木:「沫若同志兩信都讀,給了我啟發。兩詩又改了一點字句,請再送陳沫若一觀,請他再予審改,以其意見告我為盼!」後來,毛澤東吸收郭沫若等人的意見建議,對《七律·登廬山》多處進行了修改。
  • 毛澤東:人民公社是群眾自己搞的不是我的發明
    毛澤東的這番話,是在1957年7月反右派運動的高潮中講的。進入1958年,「大躍進」運動,目的就在於要加速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實現經濟社會的超常規發展。「大躍進」與高指標是緊密相連的。高指標導致了浮誇風和「放衛星」的盛行,這又促使中國領導人一面為農村出現的萬馬奔騰景象所鼓舞,一面又為浮誇風所迷惑,以為中國農村的生產力已經有了一日千裡的發展,共產主義的到來已為期不遠。
  • 1962年林彪如何讓毛澤東感覺是「患難逢知己」?
    這些天,大會圍繞「三面紅旗」,圍繞黨犯錯誤的原因,圍繞對過去工作的評價,與會者提了很多意見,劉少奇的講話雖然隻字未提毛澤東的錯誤,但顯然對「三面紅旗」也沒有給予理直氣壯的、充分的肯定,他講的兩個「三七開」,更暗含著追究黨的責任、毛澤東的責任的意思。林彪知道,「大躍進」運動是毛澤東發動起來的,會上批評的不少錯誤的決策都是毛澤東提出或支持的,毛澤東的內心深處一定很不好過。
  • 難以忘卻的歲月: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召開,會議根據毛澤東提議,通過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力圖在探索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打開一個新局面。 "大躍進"運動在盲目求快、急於求成的思想影響下,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
  • 毛澤東「教育」齊奧塞斯庫(圖)
    毛澤東「教育」齊奧塞斯庫1964年3月,羅馬尼亞領導人喬治烏-德治打著調停中蘇公開論戰的旗幟齊奧塞斯庫似乎理所當然地坐在了毛澤東和劉少奇之間最顯要的位置上,毛雷爾三人在毛澤東左手順序而坐。參加陪見的有劉少奇、鄧小平、彭真、伍修權等。對公開論戰,毛澤東首先指明赫魯雪夫挑起論戰的責任說:「我們不願意公開論戰。公開論戰是他們挑起來的。既然已經挑起來,就要有個公正合理的解決。」
  • 韓亞航空首次承認墜機事故由飛行員犯錯誤引發
    原標題:韓亞航空首次承認墜機事故由飛行員犯錯誤引發  原標題:韓亞首次承認飛行員錯誤   據新華社電韓國亞洲航空公司4月1日說,飛行員錯誤和自動油門系統缺陷,共同引發韓亞航空214航班去年7月在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降落過程中失事。
  • 歷史上的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組圖)
    參加中共一大時的青年毛澤東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於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一個富農家庭。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批判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軍事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路線。會議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會後行軍途中成立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1935年10月率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
  • 江一燕公開承認錯誤:整件事情我做錯了,未來將低調回歸當演員
    結果就是江一燕公開發文認錯:整件事情我做錯了,未來將低調回歸當演員!換成誰也沒有想到事情發展得這麼快,在建築查出是違規建築工程的時候,江一燕發文聲稱那一刻,我突然發現自己已經犯了人生這中最大的錯誤。並且她表示自己應該向社會道歉,也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首席翻譯親歷中蘇高層破裂 發明俄文「大躍進」
    他半信半疑地看著我,又看著毛澤東,也對我低聲說出一句難聽的俄語  文/顧達壽口述 鄭少鋒執筆  50年代後期,中蘇兩國兩黨關係中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毛澤東開始不滿意赫魯雪夫的某些觀點和做法,赫魯雪夫也對中國這時發生的政治運動持懷疑態度。  1958年在中國興起的「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就曾使蘇聯領導人大惑不解。
  • 第六章 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4)
    這兩件事表明:三年來造成嚴重後果的「大躍進」運動實際上已被停止,國民經濟開始轉入調整的新軌道。  八屆九中全會上,毛澤東強調要恢復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號召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會後,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
  • 科技早報:法拉第FF91首次承認財務危機
    1月22日新聞看點:看點一:美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法拉第未來公司首次公開承認財務危機,為配合CES展會,消耗了大量資金和資源,不得不暫停其工廠建設項目。法拉第未來公司首次公開承認面臨財務危機:  美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法拉第未來(FF),日前在接受外媒採訪時首次承認了其面臨的財務危機,據悉該公司為了支持2017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的展示活動,消耗了大量資金和資源
  • 泰國國王87年來首次公開承認一夫多妻制 公開納妃
    詩妮娜貴妃冊封現場這是自1932年以來,泰國王室首次公開承認一夫多妻制。此前有過報導,哇集拉隆功於2016年12月登基。但實際生活中,80%的泰國已婚男人,都有自己的第二個「妻子」。這次泰國國王公開納妃,無疑是對現有一夫多妻現象的公開認同,很多女權主義者也公開表示反對。我們都希望愛是純潔的,希望對方一生只愛自己一個無論對於愛情、婚姻,人們往往都異常敏感,羨慕和渴望著美好的愛情,褻瀆對愛情不忠誠的人。
  • 毛澤東批搞包產到戶是站在地主立場反社會主義
    、形勢、矛盾問題的講話,公開批評鄧子恢和包產到戶,把包產到戶說成單幹,並提到是無產階級專政還是資產階級專政、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高度,甚至指責他們是站在地主、富農、資產階級的立場上反對社會主義。
  • 毛澤東生平簡介
    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路線領導集團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以後,將毛澤東排斥於黨和紅軍的領導之外,他們執行不同的戰略和政策,導致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1934年10月,參加紅一方面軍長徵。長徵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召開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10月,中共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結束長徵。
  • 英國中共黨史專家麥克法誇爾:毛澤東為何發動文革
    麥克法誇爾認為有四點原因:首先是中共與蘇共之間的矛盾,毛澤東認為,當時蘇共已經漸漸脫離了共產主義的路線;其次,由於人民公社、大躍進導致了大饑荒,毛澤東也希望發展經濟,但是周恩來、劉少奇發展經濟的道路,在他看來也是對社會主義的偏離;再次,蘇聯赫魯雪夫對史達林的批判,令毛澤東開始擔心在其死後會不會發生類似的事情;最後,麥克法誇爾認為毛澤東特別不喜歡現存體制,在毛看來,1949年以後的國家機器已經成了壓迫人民的東西
  • 打碎花瓶,承認錯誤,就行了嗎?
    媽媽說:「你們的誠實比花瓶重要多了,你們能勇敢承認錯誤就是男子漢。」兄弟倆承認了錯誤,是不是事情就結束了呢?讓媽媽沒料到的事,這只是個開始。自此以後,兄弟倆意識到只要承認錯誤就不會受到懲罰,甚至還會有獎勵,於是他們「主動認錯」。
  • 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和「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
    為此,黨中央、毛澤東醞釀並制定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並在這個過程中相繼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在當時被稱作「三面紅旗」。它們的提出和推行,表明黨試圖在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開展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中打開一個新的局面,反映了曾經長期遭受帝國主義欺凌的中國人民在站立起來之後求強求富的強烈渴望。這是事情的一個方面。
  • 走近毛澤東:七分虎氣,三分猴氣
    人們常說毛澤東時代是計劃經濟的時代,這個話一點都沒有錯。因為在《共同綱領》裡面,就說新中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而不是說要發展市場經濟。但是到過渡時期即將結束時,毛澤東已經看到蘇聯計劃經濟的許多弊端,開始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比如他說過:「最近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鑑於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