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簡介:
古文化街旅遊區又稱津門故裡,是天津市十大景觀之一。這裡是天津的發祥地,以中國三大媽祖廟之一「天后宮」為中心,街內集古味、天津味、文化味為一體的店鋪林立,富有濃厚的歷史味、文化味和天津味。金代在這裡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直沽寨,今日市區就是以這一帶為原始中心區域而逐漸拓展的。
古文化街全長580米,兩端有巨型仿古牌樓,主要經營古舊書籍、民俗用品、傳統手工藝品等,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喬香閣、風箏魏風箏和刻磚劉刻磚等都在街內設有專賣店鋪。如今,當人漫步這條古老街道時,總要情不自禁地尋覓歷史的蹤跡,體會一下古味、中國味、天津味和文化味,而且非尋不能出情趣,「故裡尋蹤」一名也由此而來。
景點分布:
天津古文化街景區位於天津市南開區,主要景點有:楊柳青畫店、泥人張彩塑、喬香閣、風箏魏風箏、刻磚劉、天后宮、天津民俗博物館、天津文廟博物館、劉家大院、天演廣場等。
景區資質:
國家AAAAA級景區、天津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特色:
攝影、徒步、古蹟、古鎮
天津民俗博物館介紹:天津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民俗博物館。位於天津市的古文化街中心。1985年籌建,1986年元旦開放。有民俗文物約2000餘件,分別在四座配殿和藏經閣、張仙閣開闢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風為內容的基本陳列。
喬香閣介紹:喬香閣在天津古文化街宮南西側114-1.喬香閣整體建築是清代民間建築風格,在古文化街宮南西側。喬香閣為清式建築,門窗上多配有彩繪圖案,內容以歷史、神話、人物、花鳥為主、形式有透雕、浮雕、圓雕等。
風箏魏風箏介紹:民國年間,天津風箏最為傑出的一個代表人物就是魏元泰。魏元泰生於1872年,十六歲就學得了一手扎風箏的好手藝。學徒期滿後,由父親給他張羅開了一間扎彩鋪,起名「魏記長清齋扎彩鋪」,從此他就以做風箏為業。他的風箏技藝在天津可謂是一枝獨秀,獨領風騷,「風箏魏」這一稱號也開始聞名於坊間裡巷。
刻磚劉介紹:刻磚劉,原名劉鳳鳴, 民間藝術家。15歲開始隨外祖父馬順清學習刻磚技藝。馬順清是天津著名刻磚藝人,劉鳳鳴繼承和發揚了馬順清的貼磚法,創造了天津刻磚的獨特風格,被譽為"刻磚劉"。
旅遊攻略:
到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尤以了解民俗為主,即攝影、品嘗天津三絕、購買民間傳統商品(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刻磚劉磚刻等)。
遊客中心可以領取手繪地圖。
泥人張彩塑介紹:泥人張彩塑,是指天津藝人張明山於19世紀中葉創造的彩繪泥塑藝術品。泥人張彩塑可以說是天津的一絕,「泥人張」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已享有很大聲譽。使天津泥人大放異彩、成為民族藝術奇葩的。
天津文廟博物館介紹:位於天津市南開區東門內大街,又名孔廟,因與武廟相對,俗稱文廟。是天津市區保存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建築群,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津文廟是明清兩代天津地方官員祭祀孔子的廟宇,也是天津學宮所在。始建於明正統元年(1436),佔地1.5萬平方米。
楊柳青畫店介紹:楊柳青年畫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臺的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
天后宮介紹:俗稱"娘娘宮",在天津古文化街上。始建於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6年),明代永樂元年重建,為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天后宮坐西朝東,面對海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宮內供奉著天后娘娘。
劉家大院介紹:「劉家大院」主樓是清末民初時中西合併的建築風格,主要由青磚構成,建築形式以「歐式風格」為主,夾雜一些中國傳統建築的符號,反映了當時特殊歷史時期的建築風格。
天演廣場介紹:古文化街大獅子胡同是嚴復故居所在地,原房屋已不存在,為挖掘歷史文化,結合景觀設計,管理處在嚴復故居原址建設了天演廣場,設立了嚴復銅像和天演論石刻。
購物推薦:
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刻磚劉磚刻等。
聲明:以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轉載內容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是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作者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