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機器人產業洞察周報第2期:優必選悟空機器人獲CES 2019創新獎

2020-12-21 前瞻網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據統計,國內重點發展機器人產業的省份達到28個,機器人產業園區達到了40多個,機器人企業超過500家。無論是房地產還是飲料休閒食品都選擇進軍機器人領域,想要知道最近機器人產業動態嗎?那麼就跟著前瞻經濟學人一起看看吧。

百事零食外賣機器人入駐加州大學 風雨中「行走」自如還能爬陡坡

百事可樂讓自動送貨成為現實。這家食品和飲料集團最近與灣區的Robby Technologies合作,在加州斯託克頓太平洋大學(University of The Pacific)校園部署了一批自動駕駛機器人。這些外賣機器人被稱為「 Snackbot」的,裡面裝滿了百事可樂的產品,比如Smartfood Delight, 樂事薯片、 SunChips、 Pure Leaf Tea, Bubly、Lifewtr和Starbucks Cold Brew。它們一次充電的續航裡程超過20英裡(約合19公裡),並配備了一個帶有前照燈的攝像頭,使它們能夠在黑暗或惡劣天氣中自動導航,此外,它還具備了處理陡坡的全輪驅動功能。

賽格威推出自動送貨機器人 解決「最後一公裡」痛點

1月4日,Segway(賽格威)正從其同名的「個人運輸車」擴展到一系列運送機器人。Ninebot是Segway的母公司,該公司正首次推出名為Loomo Delivery的自動送貨機器人,以及一種新滑板車。Loomo的設計目的是在大樓和商場送貨,並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確保送貨地點是正確的。該公司設想Loomo被用於最後一英裡遞送食品、包裹和其他物品。

它們看起來與其他送貨機器人相似,頂部有一個觸控螢幕,用戶可以與之互動,還有一個圓頂形的身體,上面有輪子,可以四處滾動。除了運送包裹,這種運送機器人還能乘坐電梯上下移動。它可感知周圍的人和物體,可以無人駕駛,聰明地跟隨人們走動。Loomo預計將於1月8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電子展上亮相。

CeMAT Asia 2018展上的物流機器人

在CeMAT Asia 2018展上,物流機器人相關企業攜最新產品精彩亮相,集中展示各自在物流機器人技術領域的創新成果。如昆船新型智能分揀AGV,採用二維碼導航方式,自主開發的調度系統可同時調度1000臺AGV,可以滿足快遞、電商以及生產企業等不同行業客戶的需求;新松首次發布三款基於自然導航技術的移動機器人產品。今天國際展示的萬向AGV,採用雙舵輪驅動,多方向運行,路線變化靈活。同時,運用雷射反射板導航、自然導航或混合導航,路徑柔性高,極大提高現場的適應能力。

機器人下地,農民「躺著收穫」

智慧農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介紹,據權威機構預測,2017-2021年,人工智慧在農業應用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2.68%,主要應用領域是大田種植、設施園藝、戶內種植、畜牧業養殖等。其中,應用最活躍的是農業機器人技術。到2024年,預計會有70萬臺機器人在田裡工作。

「我們研製的基於北鬥導航技術的智慧農機,已經實現商業化,每年銷售5000臺,主要應用在新疆的農田。」趙春江現場展示了一段作業視頻,自動駕駛的農機在寬闊的田地裡直線疾駛、快速收割。在廣袤的棉花地裡,看不到人的忙碌身影,機器播種、鋪膜、鋪設滴管、扎孔,一氣呵成。除草機器人在田埂上「忙」著,先是伸出機器手臂定點拔草,然後伸出噴頭瞄準噴藥。北鬥導航旱田雷射平地機,作業精度可達到正負兩釐米,一小時可作業2-3畝……

美國發明建築機器人,一天能砌3000塊磚

美國發明出了一款專門用來砌牆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叫做「SAM100」,它就和工廠裡面流水線生產東西的機器人一樣,可以24小時不分晝夜不怕勞累的工作。SAM100會配合著混泥土泵來完成好砌牆。在之前,只需要把圖紙給傳送到計算機裡面,他就可以自動的開始砌牆了。

官方進行過實際的驗證,這個SAM100建築機器人,在一天中,砌牆使用的磚頭可以達到3000塊的樣子,這樣的效率,工人是完全跟不上的,而這SAM100還只是建築機器人的第一代而已。後來又出了SAM100 2.0版本,效率比SAM100還要高出許多。不僅僅是可以普通的砌牆,還可以立體砌磚等等功能。雖然效率很高,不過目前這兩款建築機器人,都還只能做簡單的砌牆類的工作,如果要有複雜的工作的話,還是得靠工人師傅來進行完成。

CES 2019:優必選悟空機器人獲創新獎

1月4日消息,將於1月8日至11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大獎。在展會開啟之前,CES 2019創新獎的獲獎名單公布,其中優必選悟空機器人斬獲這一獎項。據悉,CES創新獎從28個產品領域發掘獲獎者,評委包括全球知名設計師、工程師,以及來自科技媒體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從設計、功能性、產品競爭力等多個維度來審核參與評獎的產品。

碧桂園確認砸800億踏入機器人市場

2019年開年,碧桂園頻現高管人事變動。對於此次人事調動,接近碧桂園人士表示,多位集團副總裁調入機器人、現代農業公司,這也說明碧桂園對於農業及機器人業務的重視。這幾位副總裁此前大多從事地產業務,而此次將成熟的人事力量注入新業務,也是為了主營地產業務和農業、機器人新業務進行更好地深度融合與協同。今年9月份,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表示,碧桂園計劃五年內在機器人領域投入至少800億元,將機器人更廣泛地運用到建築業、社區服務、生活起居等各類場景當中。

千億級市場雛形初現,兒童智慧機器人火熱不減

機器人市場熱度有增無減。如果說2017年是商用機器人產業化加速布局,並開始延伸至零售、教育、餐飲、金融等多元化場景的一年,2018年是其蓄力普及化的一年,那麼2019年則可能是細分市場「大洗牌」的一年。特別是在受到諸多矚目的兒童智慧機器人領域,變化的萌芽已在悄然醞釀。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6年年末,我國0~12歲人口逾2.2億。2016年,兒童消費市場規模約為2萬億元,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兒童智慧機器人領域,在父母越來越願意為孩子成長和教育花錢的時代背景下,AI智慧機器人堪稱超速發展。相關研究數據表明,當前全球兒童機器人市場總值正以20%-30%速度增長。作為全球機器人消費大國,中國貢獻了最主要的增量。因而兒童智慧機器人行業前景被普遍看好,以每名兒童消費500元計算,一個千億級市場雛形已然出現。

倉庫機器人需求爆發,Locus Robotics產能突破300萬臺

最近,世界領先的倉庫移動機器人公司Locus Robotics宣布稱,去年11月倉庫移動機器人生產數量已經超過300萬臺,這個數字打破了以往的記錄。據悉,公司的客戶群體正在不斷增加,包括零售業商客戶、第三方物流和港口物流集團等,移動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正在快速擴大。

機器人伺服電機市場可觀,有47億市場待挖掘

機器人需求在全球範圍內不斷擴大,而中國現在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機器人市場。2013年至2016年,中國連續三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IDC預測到202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594億美元,中國市場將佔全球機器人市場總量的30%以上,市場空間巨大。機器人的高速增長將帶動伺服電機的巨大需求。

伺服電機作為控制系統中的執行元件,是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伺服電機一般安裝在機器人的「關節」處,機器人的關節驅動離不開伺服系統,關節越多,機器人的柔性和精準度越高,所要使用的伺服電機的數量就越多。2015年,我國機器人用伺服系統市場規模約為10.6億元,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47億元左右,未來五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5%。

歐盟將發布人工智慧戰略文件 旨在消除社會對機器人擔憂

今年4月底,歐盟委員會負責數字經濟與社會事務的專員瑪麗亞·加布裡埃爾表示,歐盟將發布一份關於人工智慧的戰略文件,該文件將概述人工智慧技術可能引發的法律問題,旨在消除社會對機器人佔領崗位的擔憂情緒。她說,有部分歐盟成員國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已經擁有卓越水平,但倘若成員國各自為戰,歐盟就無法在該領域取得全球領先地位。她呼籲歐盟各成員國共同努力合作,以應對與美國、中國等國家的競爭。

全國「物流機器人工作組」成立

去年12月26日,全國自動化系統與集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分技術委員會物流機器人工作組(SAC/TC159/SC2/WG15)(以下簡稱「物流機器人工作組」)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體會議於今日在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舉行。

據悉,物流機器人工作組由19個成員單位組成,凝聚我國相關政、產、學、研、用各方面力量,涵蓋北京機械自動化研究所、浙江大學、華為、中郵、浙江省物聯網產業協會、海康機器人、快倉等單位。主要負責物流機器人國家標準的制修訂,範圍包含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規定的:快遞/郵件系統用機器人,工廠物流用機器人(包括自動導引車),貨物搬運用機器人,戶外物流用機器人及其他機器人。

安徽充分發揮雙疊加政策優勢 全力推進機器人產業創新創業集聚發展

為促進安徽省機器人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安徽省先後出臺《安徽省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7年)》和《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以針對機器人產業的薄弱環節和發展重點,支持機器人企業培育、技術升級、平臺建設、產品推廣、產業鏈發展;組織中科院智能研究所、中科大、合工大等大學、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提供技術支撐。逐步將安徽省建設成為研發製造基地、世界一流的機器人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的發展目標。

今後,進一步加快機器人發展步伐。按照計劃,到2022年,全省機器人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700億元大關,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2.5萬臺,建設成為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機器人研發製造基地。到2027年,全省機器人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800億元,智能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培育30家左右單項冠軍企業,打造15家左右行業「領跑者」企業。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多款機器人亮相CES 2020 三星人形...
    浙江:打造全國智慧機器人產業高地浙江省工業轉型升級領導小組近日印發了《浙江省打造智慧機器人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0-2025年)》,力爭到2025年,智慧機器人前沿理論研究水平在國內領先,機器人及關鍵零部件性能品質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機器人集成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成為全國標杆,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成為全國智慧機器人產業高地。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9期:蘋果推出iPhone第三代拆解機器人...
    2020 WAIC黑客松:16支團隊收穫佳績,軟銀機器人賽道亮點紛呈 近日,由張江集團、優必選科技、軟銀集團旗下軟銀機器人、Watson Build 創新中心、機器之心聯合組織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黑客松,首次以遠程和小規模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53萬!波士頓動力四足機器人Spot...
    在2019年度,蘇州市發布的第一批「獨角獸」培育企業名單中,江蘇北人機器人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榮幸位列其中。水下機器人出動!上海機器人產業園作為上海市智能製造特色產業園區正式獲授牌上海授牌8個智能製造特色產業園區,分別是:機器人產業園、外高橋智能製造服務產業園、閔行開發區智能製造產業基地、中以(上海)創新園、嘉定氫能港、金橋5G產業生態園、臨港南橋智行生態谷、汽車新能港。上海將以這些產業園區為創新載體,集聚核心創新資源,打造國際一流產業生態。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黑科技來襲!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
    這也是雙方今年5月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來,以智賦能AI+醫療,共同推進人工智慧在醫療健康領域的一次創新實踐。優必選推出育兒智慧機器人「小方頭」優必選科技在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發布新品「小方頭」機器人, 據優必選介紹,這是一款「媽媽的科學育兒機器人」,以視覺技術為核心,通過創新互動內容開發,涵蓋創新知識地圖、打卡激勵式繪本閱讀、海量學習資源和激勵式習慣培養等。目前,這款新品已在優必選科技線下各大零售終端發售,定價1099元。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3期:首臺智能管理機器人來了,專盯不...
    「新松機器人智慧產業園項目佔地面積6.2萬平方米,由兩個生產車間和一棟綜合研發樓組成,用於開展工業機器人研發、創新、中試、生產製造及機器人集成應用,一期項目將於明年5月建成。」天津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市場總監呂忠偉告訴記者。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期:日本古怪相親會,機器人代替你說話
    據統計,國內重點發展機器人產業的省份達到28個,機器人產業園區達到了40多個,機器人企業超過500家。過完年不久的你,是不是想起親朋好友的催婚就覺得頭大?人際圈子窄、性格害羞相親也說不上幾句話,別怕,機器人可以幫你!把社恐照顧到極致的日本人,辦了一場機器人相親大會,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快跟著前瞻經濟學人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7期:五年合作走到頭,美的與安川解散...
    木偶機器人和移動舞臺只是一個載體。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上崗」 可「千裡之外」完成高難度手術近日,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引進一臺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7月8日,該院肝膽外科使用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為一名51歲的患者完成了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5期:碧桂園機器人餐廳正式開業,20秒出...
    埃斯頓自動化榮登「2020年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 6月22日,福布斯中國發布「2020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榜單涵蓋12個領域的50家創新企業。埃斯頓自動化以新一代工業機器人的技術創新,機器人全產業生態鏈模式獲得認可,榮登中國機器人領域最具創新力企業榜。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8期:3000公裡「隔空」操作機器人 為71...
    上海發布關於印發《臨港新片區創新型產業規劃》的通知上海市經信委等部門發布關於印發《臨港新片區創新型產業規劃》的通知。該項目不僅是對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的一次創新和實踐,也為中小民營科技企業開闢了一條在銀行間市場融資的新渠道。本單智慧財產權ABN項目的原始債務人包括勁嘉股份、鉑科新材、麥馳物聯、摩比天線、杉川機器人5家公司。發行規模2.1億元,期限兩年,票面4%,經南山區政府補貼和深圳擔保集團費用減免,入池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低於年化2.8%。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100期:俄羅斯科學家研發煎餅機器人一...
    工業機器人:優傲機器人向德國公司交付其第50,000臺協作機器人近日,優傲機器人(UR)宣布交付其第50,000臺UR協作機器人,進一步鞏固了UR在業界的地位。第50,000臺UR 協作機器人交付於德國製造商VEMA GmbH,以助力實現更高的生產率和提升安全性。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47期:機器人搶走亞馬遜工人飯碗 還帶來...
    亞馬遜5年前引進機器人進入美國加州特雷西的倉庫後,每百名工作人員的受傷率從2015年的2.9人激增到去年的11.3人。報導稱,亞馬遜全美110間倉庫的23間,正職員工去年每百人有9.6人受傷,整個物流業的平均數是4人。調查性網站Reaveal提出報告,「黑色星期五」購物旺季,受傷情況恐將增加。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34期:飛船對接失敗後,俄機器人與空間站...
    夏華夏稱,「室內機器人技術相對成熟,在北京、深圳近10個寫字樓和酒店在使用,實際產生了幾千個訂單,園區機器人正在做測試,有一些是自研機器人,也有一些第三方機器人公司在參與。」快倉將在上海打造世界級智慧機器人產業集群根據快倉官網方面信息,快倉在8月31日舉行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閉幕式上與政府籤署重大項目,將在上海打造世界級智慧機器人產業集群,擬構建集研發、測試、製造、應用為一體的自主領先技術創新孵化鏈,聚焦人工智慧、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產業鏈核心技術及核心部件產業化所需的功能區域做前瞻性配置。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6期:亞馬遜將在澳大利亞建立首個機器人...
    第四代帶電作業機器人系列產品投入使用 6月30日,由"時代楷模""改革先鋒"張黎明主持研發的第四代人工智慧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成功完成濱海新區"科32"線路的帶電搭火任務,為建黨99周年獻禮。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12期:工程學重大突破!仿生細胞群體機器...
    江蘇北人機器人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新三板公司江蘇北人3月22日公告稱,公司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3月22日上交所出具的上證科審(受理)[2019]4號《關於受理江蘇北人機器人系統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的通知》,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經獲得上交所正式受理。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69期:波士頓動力網紅機器狗找到新工作...
    上海將打造服務機器人產業高地近日,在上海市機器人行業協會舉辦的「抗疫先鋒」活動上,相關人士表示,要持續拓展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場景,打造服務機器人產業高地。據了解,阿泰因是一家從事智能服務機器人的創新、研發銷售及產業化的科技型企業,公司創始人及董事長彭倍同時也是電子科技大學的教授。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54期: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 被損壞...
    其中,青島高新區共四家企業入圍,它們分別是青島海爾海創匯服務有限公司、青島高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塔波爾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島漢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據了解,瞪羚企業是指以科技創新或商業模式創新為支撐,進入高成長階段的企業。截至目前,青島高新區已有三批共7家企業入選山東省瞪羚企業榜單。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29期:上海實現國內首臺5G機器人腸癌根治術
    山東科技大學學生做出餵水取藥機器人 將參加世界大賽7月23-24日,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機器人工業設計大賽煤炭行業選拔賽在山東科技大學舉行,來自全國10所高校的18支大學生戰隊各顯身手,進行機器人設計大比拼。最終山東科技大學、華北科技學院學子獲一等獎。」在比賽現場,山東科技大學「嵙華佗」戰隊展示的取藥機器人吸引了大家關注。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5期:光搞笑不掙錢!軟銀想10億美元賣掉...
    這次是UR在進博會的首秀,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平臺,進一步貼近市場需求,推動開放創新,與合作夥伴共同探索和研發適合未來智能製造的產品。」OnRobot推出低成本且易於使用的2FG7電動平行夾持器OnRobot公司最新推出了一款功能完善、性價比高、操作簡單、開箱即用、可供無塵室使用的電動平行夾持器2FG7。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7期:造車「黃了」之後 戴森巨資投入AI...
    青島崛起機器人產業新高地11月22日至24日,2020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青島高新區舉行。大會以「應對新挑戰、擁抱新技術、抓住新機遇」為主題,來自國內外機器人行業領域的知名企業、科研機構和協會負責人聚首青島,探討產業發展趨勢,共同推動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 深圳機器人產業年產值達1257億元 商用服務機器人異軍突起
    「新基建」加速深圳機器人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昨日,深圳市機器人協會聯合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集群發布《2019年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徵求意見稿)。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市機器人產業企業總數達到757家,工業總產值達1257億元,家用服務機器人、商用服務機器人、教育機器人等非工業機器人持續高速增長。其中,商用服務機器人產值增長較快,佔非工業機器人總產值一半以上。《白皮書》把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非工業機器人,而不是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