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國際上著名的城市,總有一條著名的河流與之相隨相伴。
倫敦泰晤士河舒緩的天際線中坐落著超高層標誌性建築,形成錯落有致的濱河天際線;巴黎塞納河兩岸的歷史建築與連續廣場、景觀大道等地標串聯,將空間有序劃分……城市因為河流而更具魅力,河流又因為城市而更具詩情畫意。
作為成都最具市井氣息、生活味和煙火氣的生活方式體驗地,錦江沿線區域是成都歷史最悠久的區域之一,也是天府文化的重要空間載體。目前,錦江公園正在高標準高質量地推動錦江功能第三次轉型,「蜀都味、國際範」的都市濱水公園形態正逐步呈現。
新生 千年錦江書寫城市發展新故事
錦江是成都的母親河。錦江沿線是成都歷史最悠久的區域之一,孕育了老成都人吃擔擔麵、喝蓋碗茶、擺龍門陣的悠閒自在生活方式。可以說,這裡是成都最具市井氣息、生活味和煙火味的生活方式體驗地了。而如今,錦江公園還成為成都生活美學的最佳展示區域。
時間回溯到3年前,錦江公園正式啟動建設。作為成都天府綠道「一軸兩山三環七道」體系的核心「一軸」,錦江公園在城市慢行系統和天府綠道體系中佔據著核心地位。
為什麼這重要的「一軸」,是錦江公園?
看城市理念——建設錦江公園是踐行公園城市理念的生動實踐,契合了城市發展、時代變化的需要,推動成都打造更多可以「一地多刷」的沉浸式消費旅遊場景,書寫了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城市故事。
看地理位置——以錦江為紐帶,串聯了「八街九坊十景」的核心旅遊資源,聚集了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等120處,是天府文化的重要空間載體。
看功能定位——錦江公園位於成都的「中優」區域,沿線布局著許多老舊居住區、低效產業區以及待疏解的非核心功能集中區。打造錦江公園,既能實現河流本身有機更新,也能推動河道兩岸以及縱深區域的有機更新和業態提升;同時,還將激活周邊街巷延伸的「毛細血管」,為老城注入新鮮血液。
縱貫三百裡,潤澤兩千年。從「護城河」到「景觀河」,再到如今的「都市濱水公園」,錦江正以嶄新的姿態挺入3.0時代。
築景 在家門口盡享5A級景區體驗
每天生活在5A級景區中是怎樣的體驗?在錦江公園便能尋到答案。
江灘公園內,紅藍色的跑道創意源於手遊王者榮耀,蜿蜒盤旋在清澈湖中的藍色走廊與兩岸綠植交相呼應,甚至道路兩旁還設有花鏡比賽的優秀作品……一個個小場景拼起成都人悠閒生活的片段。
國家5A級景區是中國景區最高等級,代表著中國的世界級精品景區。這也塑造了錦江公園的標準:堅持對標5A級景區標準,加快補短板、強功能,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片觸手可及的綠色樂園。
如何「補」?怎樣「強」?通過這3年的打造,已初見成效——
水更清了。一組數據證明:1-8月錦江流域優質水體率達97.6%,同比提高7.1個百分點,濱河景觀風貌逐步提升。
道更長了。目前,規劃的96公裡綠道已基本貫通,其中64公裡已完成景觀提升,6.2公裡錦江自行車專用道已基本建成,大運會前將累計完成景觀提升82.5公裡。
家更近了。隨著錦江兩岸交通重組深入推進,通過與「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緊密結合,「軌道+公交+慢行」的綠色交通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錦江不僅有「江」,還有一路風景。隨著錦江公園的建設,垂直於河道的95條子街巷也實現了蛻變新生:天仙橋濱河路、香香巷、黌門裡、星科北路等33條子街巷已完成整治,30條已經開工,其餘32條正在開展前期準備工作,計劃於2021年大運會前全面完成。
社區、景區、賽事場館,正與錦江濱水空間進行著一場「親密對話」。
成勢 孕育更多新產品新場景
成都人的生活,解構在日常的美學體驗中。
猛追灣夜市沿錦江而設,這裡「隱藏」著資深的手辦愛好者、靈活穿針引線的手動達人以及售賣各種新奇玩意兒的商販。「猛追灣集市提供了一個平臺,讓我能用這份愛好來賺點錢。」已經有十餘年刺繡經驗的劉阿姨就是夜市上的攤主之一,平時就喜歡做些手工的小玩意兒,夜市讓她感受到了成都綠道之美與城市活力。
當然,猛追灣不僅可以逛,還可以吃。香香巷就藏在這裡,在斑斕的燈光下,是各種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吸引南來北往的食客駐足於此。城市的市井煙火氣息沿著這條綠道上「燒」得旺盛,不難瞥見「夜市千燈照碧雲」的景象。
是什麼要素催化出了這個新的「網紅地標」產生?
答案是「政府統籌+社會資本引入+居民廣泛參與」。 「綠」,不僅能提升城市美學,還有助於創造出更多新產品、新場景,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條可持續的道路。
漫步錦江,越來越多的「打卡地」正在點亮。夏日,到江灘公園的創意沙灘和無邊界泳池,體驗酷爽的水上運動;周末,到百花潭公園,感受百花小院和百花書院的雅致生活;入夜了,你可以去看看成華光影走廊,「打卡」花重錦官光影秀,感受這座城市的不竭活力……
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城市故事正在延續——上個月,《成都港總體規劃》正式出臺, 「夜遊錦江」五丁橋-音樂廣場-望江公園段將於大運會前開通。
屆時,夜色中的錦江將被徹底喚醒。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李菲菲 記者 張家華 編輯 藺虹豆 校對 楊華春
【來源:成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