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積食的孩子易多病,建議多吃一果,不是蘋果,袪積食養好脾

2020-12-21 內科吳主任醫師

導語:現在的孩子很多有積食問題,很多家長來醫院諮詢最多的也是這個問題,為什麼生活條件上去了,還有這麼多孩子患有積食問題。積食問題其實不可怕,都是平時壞習慣養成的,飲食習慣是罪魁禍首,所以到底該怎麼療養,在這裡,專家告訴家長朋友們,記住三不碰,一多碰。

住在廣州的崽崽,今年已經5歲了,在廣州某家幼兒園裡上學前班。前幾天,崽崽媽媽接到了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說崽崽在幼兒園肚子疼地打滾,現在已經在醫院輸液了,崽崽媽媽掛下電話就連忙去醫院看崽崽怎麼樣了,到醫院後見崽崽已經睡著了,又詢問了老師怎麼回事,了解情況後問兒科醫生崽崽是怎麼了,醫生看了崽崽媽媽一眼,說孩子這麼久的積食了,你都沒注意嗎?崽崽媽媽當時就愣了,孩子三餐正常吃,怎麼會有積食呢?醫生嘆了口氣,積食就是因為當家長的疏忽,不在飲食上注意,三餐再正常吃也會患積食。

經常喊胃痛的孩子,多半是積食了,醫生:記住三不碰

1.早餐攤

路邊上都有早餐攤,上學路上的早餐攤更多,有賣油條的、賣煎包的、小籠包的等早餐,家長也想節省時間或者趕著時間送孩子上學,會在這些早餐攤隨便吃了,有時一星期都吃早餐攤,這種行為雖然孩子能吃飽,但身體內營養卻受到了損害,像崽崽就是很長一段時間吃早餐攤上的油條,影響了消化,就會有積食問題。

2.膨化食品

市場上多有像薯片、雪米餅、蝦條等膨化類零食,這類零食口感鮮美、攜帶方便、包裝好看,很受孩子的喜歡,有的孩子吃零食都不帶停嘴的,有時飯都不吃,每次吃飯都仿佛在戰場。其實膨化類零食真的不宜孩子多吃,它有很多化學添加劑,香精、防腐劑等會讓孩子的身體得不到營養,還會堆在胃部造成積食,影響食物消化。

3.調味品

很多家庭都有調味品,讓菜味更濃,吃起來更香,鹽、味精和雞精中含有大量的鈉,孩子經常的菜多有鹽,長時間進食會讓孩子鈉容量過多,導致身體蛋白質下降,對孩子身體發育造成傷害,所以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要控制好吃調味品的量。

愛積食的孩子建議多吃一果,不是山楂,袪積食養好脾

現在接受度較高的就是食療,對孩子無傷害還安全有效。拿柳果刺鋅來說,這個配方其實是有依據的,功效也較全面,因為含有麥芽、沙棘和金銀花,所以口感甜,除了藥材本身含有的糖分,沒有其他葡萄糖的攝入量,減少糖的含量,降低肥胖的風險。給孩子喝過的家長都很喜歡把柳果刺鋅加在溫水裡,這樣效果會更好,也滿足身體需要的水分,消化效果也不錯,在緩解積食問題上是有效的。

很多家長還會選擇之前的老方子,喝點山楂水、蘋果水、蘿蔔水等,這些食物的消食效果往往能力有限,很難達到消積食效果,難解決根本問題,容易「隱藏」在孩子身上,進而拖出脾虛來,家長們還需理性看待。

結語:要聽醫生的話,積食是因為脾虛,所以要把養脾提上療養日程,多帶孩子去公園散步玩球等鍛鍊方式都是可以的,冬天孩子不願動所以家長要想些辦法讓孩子動起來,不能因為天冷就一直呆在房間裡,這樣只會讓脾胃越來越虛。出去的話給孩子穿好厚衣服,護住脖子和腳踝處,杜絕冷風進去刺激皮膚,特別是肚皮處,著涼會有腹瀉症狀,一天要上好幾趟廁所,有脫水的風險。

#積食#

相關焦點

  • 孩子積食,多是「撐」出來的!四個表現暗示著孩子脾胃差,易積食
    在很多父母的溝通交流過程中,孩子不愛吃飯是一個通病,而不愛吃飯的孩子又比同齡人的身高矮很多,臉色也不好看,而且也非常瘦弱,有的父母也一直給孩子吃鈣片,但是怎麼著也不長個不長肉。婆婆有些自責的說,今天給孩子加餐的時候,做了凡凡喜歡吃的蒸蛋,平時本來是可以吃半個的,但是今天卻給孩子吃了一整個,結果導致了孩子出現了積食。這其實就是一個因飲食不當導致的積食案例,在我們平時生活中也非常常見,家長喜歡給孩子加餐,而且會做孩子愛吃的,"一不小心"就吃多,其實就是家長的"心願",有這個習慣的習慣,孩子積食是必然的。
  • 寶寶體質差,易生病,多是積食惹的禍,養好脾胃,積食不再來
    想要從根源上避免積食的問題,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養好寶寶的脾胃,只有寶寶的脾胃健康了,那麼也能夠在根本上減少積食的產生。那麼積食是如何產生的呢?積食產生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由於寶寶本身脾胃沒有發育完全比較的虛弱,進食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長期在腸胃中堆積,就會引發積食。
  • 對付小兒積食的「秘密武器」,柚皮蘿蔔消食水,健脾袪積食、止咳
    冬天,少給孩子吃這3種水果,積食又上火肉湯類湯類食物固然可以起到暖身的作用,但需要提醒的是,孩子並不能過度攝入肉湯。肉糖類含有較多油脂,即使是大人的脾胃都很難運化,更何況是孩子。而且即便是瘦肉,也會夾雜著過量油脂,建議還是少吃的好。
  • 「爛脾王」被揪出!不是零食,是「一飲一甜」,儘早戒掉娃不積食
    俗話說:「十個孩子九個積」。由於現代飲食的多樣化、孩子們需求更高質量,所以很多孩子的飲食看似健康營養,實則並不合理,大部分孩子多多少少都愛積食,所以很多家長就把積食看成了常事,並不太當回事。但是我們這些作家長的要是再置之不理,讓積食侵害孩子不說,會讓脾虛更嚴重,而且還會引發其他嚴重的病症。
  • 發現消食「冠軍」,不是三星湯和七星茶,堅持吃,積食走了脾強健
    尤其是在飲食方面,父母總是想讓孩子多吃,如果遇到一個小孩吃得少,父母一定非常發愁,想方設法讓孩子多吃,但若是孩子吃得多,父母便會特別高興,甚至醫生在勸告少吃點的時候,父母也會辯解,孩子不願意,總愛吃。父母的意識,導致孩子積食不斷,體質變差,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孩子長成什麼樣,完全是父母養育習慣的結果。
  • 醫生認為,3種晚餐或是孩子的「毒藥」,多吃易積食傷脾,需消食
    但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孩子的脾胃還沒有完全發育好,比較嬌嫩,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弱,飲食上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損傷脾胃,引起身體積食,嚴重者還會導致身體易生病,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症狀。孩子身體積食和脾胃虛弱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身體積食會影響脾胃運化,而脾胃一旦損傷又會反過來影響食物消化,加重積食的症狀,形成惡性循環,對身體健康威脅很大。著名兒科醫生認為,孩子脾虛積食和平時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是導致孩子脾虛積食的主要原因。
  • 孩子積食先看臉!發現有這3表現,就該消食了,多吃1果養好脾胃
    2.看眼睛說起脾胃不好的孩子,他們的眼神多是渙散的,沒有一點焦點,看著也沒有精神,多半是因為睡眠不足,晚上積食引起的胃痛睡不著覺。眼睛有疲勞感,睜不開眼,家長再不帶孩子進行檢查,會有眼睛紅腫、充血等症狀。
  • 冬天孩子易生病,一水是補脾「狀元」,健脾袪積食,吃飯香生病少
    對於孩子來說,冬天不僅僅代表著需要多穿衣服這麼簡單,天氣的變化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有些孩子會變的食欲不振,不好好吃飯,身體免疫力差的孩子還會頻繁生病,發燒,感冒,咳嗽等疾病輪流來找孩子麻煩。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出現的這些問題可能是因為脾胃虛弱,身體積食導致的,冬天也是小兒積食的高發期。
  • 孩子生病的罪魁禍首——積食!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積食過久,脾胃虛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導致咳嗽不止。所以說,看那些食咳的小兒,大多有積食化熱的症狀。比如說肚子脹、不愛吃飯、噯腐、口臭、手足心熱、大便乾結或便秘。舌質偏紅、舌苔厚膩等。
  • 父母3行為,是娃積食的「加速器」,孩子健康非多吃飯,是這2事
    父母3行為,是孩子積食脾衰弱的"加速器"1.縱容零食現在的孩子都比較嬌生慣養,只要是孩子想吃的,家長都會通通滿足,所以家裡的零食也是從不間斷,造成了很多孩子吃太多零食,甚至把零食當飯吃,但是零食中的營養含量較少,而且比較難以消化,孩子吃多了容易積食。
  • 發現消食「冠軍」,不是三星湯和七星茶,堅持吃,積食走了脾強健
    尤其是在飲食方面,父母總是想讓孩子多吃,如果遇到一個小孩吃得少,父母一定非常發愁,想方設法讓孩子多吃,但若是孩子吃得多,父母便會特別高興,甚至醫生在勸告少吃點的時候,父母也會辯解,孩子不願意,總愛吃。父母的意識,導致孩子積食不斷,體質變差,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孩子長成什麼樣,完全是父母養育習慣的結果。
  • 立春後,孩子積食咳嗽多,3個小妙招掌握好,消除積食,止咳化痰
    每天都吃許多的零食,都不愛吃飯了,現在小孩子自身的消化系統才剛剛成型,吃很多大魚大肉的食物,不節制就會出現積食咳嗽的情況。當小孩子不消化愛咳嗽之後,說明孩子身體的抵抗力變差了,孩子平時吃飯得不到有效的消化,時間一長就會讓體內出現「氣」,滋生痰液,導致孩子咳嗽,排出異物。
  • 「積食百病生」,「六仙」配合,清理積食、強脾胃,孩子冬天多喝
    「這不,我家的孩子最近一段時間身體就不是太好,反覆發燒,食欲不振,睡覺也不踏實,整個人看起來一點精神也沒有,孩子身體出現這種情況,卻不知道什麼原因造成的,這讓我感到非常苦惱。前幾天在小區遛娃的時候,和其他寶媽交流了一下,看是不是他們孩子也有同樣的問題。一位婆婆訴我,我家的孩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都是脾胃虛弱引起了身體積食。」
  • 孩子積食不用怕,多吃3種水果,健胃消食,把積食排乾淨!
    進入春天以來,很多孩子出現了積食。孩子吃了過多食物,會造成營養過剩,超過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這時候很多食物不能被及時地消化吸收,長年累月發展下去,很容易會損傷脾胃的功能,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差,造成寶寶反覆積食,影響寶寶的發育。
  • 醫生認為,3種晚餐或是孩子的「毒藥」,多吃易積食傷脾,需消食
    但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孩子的脾胃還沒有完全發育好,比較嬌嫩,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弱,飲食上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損傷脾胃,引起身體積食,嚴重者還會導致身體易生病,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症狀。孩子身體積食和脾胃虛弱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身體積食會影響脾胃運化,而脾胃一旦損傷又會反過來影響食物消化,加重積食的症狀,形成惡性循環,對身體健康威脅很大。著名兒科醫生認為,孩子脾虛積食和平時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是導致孩子脾虛積食的主要原因。
  • 孩子生病的罪魁禍首——積食!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積食過久,脾胃虛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導致咳嗽不止。所以說,看那些食咳的小兒,大多有積食化熱的症狀。比如說肚子脹、不愛吃飯、噯腐、口臭、手足心熱、大便乾結或便秘。舌質偏紅、舌苔厚膩等。
  • 蘋果水配此物,沒事使勁喝,消除積食,強健脾胃,寶寶少積食
    「積食」近年來成為了一個最熱門的話題,中醫經常說的話就是:「小兒百病,積食為先」,如果家長帶著孩子去看中醫,醫生肯定會問到孩子平常中的一些生活方式,包括平常吃什麼飯,睡覺的時間都會被問及到,目的就是在排查積食的一些原因,也有助於制定給適合孩子的治療方案。
  • 奶奶帶娃6年,孩子從不積食,日常堅持這1招,你也可以
    韜韜咳嗽、發燒這些小病症,都被奶奶解決了,這都6歲多了,從沒因為生病去過醫院,而且體質也很好,即使是流行感冒時期韜韜也安穩度過了。這其實大部分歸功於奶奶的調理有方,奶奶看過這麼多醫書,也總結出,小孩要是想身體健康少生病,養好脾胃、別積食是特別重要的,相當於是個基礎,奶奶也有自己的一個小秘訣,和日常常做的事,能保娃少積食,脾胃好。
  • 它是雞內金的「黃金搭檔」,搭配泡水喝,娃的脾「不堵」、不積食
    有些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化解積食,到處尋找補救措施,甚至病急亂投醫,採取不恰當的方法;有時候找到效果不錯的辦法,從別人那裡聽說到這對孩子的影響不好,又擔心傷害孩子放棄,結果不僅沒有幫助到孩子,還使孩子的積食更加嚴重了。
  • 68歲兒科肖中醫:孩子少積食少生病,不是「吃好」,而是「吃對」
    她經常談到:小兒積食是萬病之源,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方方面面的呵護,而一個健康的脾胃很是重要,只有孩子的脾胃健康了,消化系統才會正常運轉,身體才會及時吸收營養物質。反之,如果孩子的脾胃非常差,那麼,身體的各種病症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