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防官兵在中老緬國界附近開展巡邏 錢程/攝
王小雪/攝
第53次聯合巡航整裝待發 王小雪/攝
第53次聯合巡航中 錢程/攝
編者按
2011年湄公河「10·5」慘案發生後,在中國的倡導下,中老緬泰四國迅速建立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機制,共同打擊跨國犯罪,維護流域安全穩定。五年來,這一國際執法合作機制是如何建立完善的,對維護湄公河流域安全穩定、保障沿岸各國人民合法權益、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為中國深化與友鄰國家交流合作帶來了哪些啟示?今天,本報為讀者一一講述。
□ 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
記者 徐旭
□ 謝麗勳
2011年~2016年,註定是湄公河不平凡的五年,她曾一夜凋弊,復又惠澤四方;註定是沿岸各國人民不平凡的五年,他們一度生計無著,復又安居樂業;註定是中老緬泰不平凡的五年,舉世震驚的湄公河「10·5」慘案讓四國空前團結在一起。
2011年,為驅散湄公河上的「陰霾」,恢復「黃金水道」的繁榮,中老緬泰四國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發揚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包容並蓄、平等互利的「湄公河精神」,創造性地建立起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機制,共同維護流域安全穩定。
時至2016年,四國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已創立出國際執法安全合作的新典範,有力打擊了流域跨國犯罪活動,有效保障了國際航運安全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並向著更深層的合作、更遠大的前程邁出堅定步伐。
吹響湄公河上的號角
瀾滄江—湄公河,全長4908公裡,流經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六國後注入南海,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也是沿岸各國人民商貿交流、友好往來的「黃金水道」。
然而受多種因素影響,一個時期以來,這一「黃金水道」並不太平。販賣毒品、走私槍枝、拐賣人口等犯罪活動在湄公河「金三角」地帶頻發,航道上也時常發生搶劫、勒索、綁架、殺人等惡性案件。
2011年,13名中國籍船員被殘忍殺害、拋屍江中的湄公河「10·5」慘案舉世震驚。
那天后,一度繁忙的湄公河頓時停航停運,安全形勢陷入低谷,靠河謀生的沿岸各國人民陷入深深的恐慌。
為儘快緝拿兇手,給遇難同胞家屬一個負責任的交代,還沿岸各國人民一片安寧的天地,中國政府自覺扛起了這份歷史責任。
第18天,時任中國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親赴雲南西雙版納,推動徹查「10·5」慘案,並踏查瀾滄江—湄公河航道,呼籲建立中老緬泰四國維護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安全的執法合作機制。
第25天,四國同心。中老緬泰在中國北京召開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會議,並發表《關於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的聯合聲明》,攜手宣布:切實履行維護湄公河流域治安穩定責任,迅速建立四國湄公河流域安全執法合作機制,還沿岸各國人民以和平安寧,使湄公河真正成為安全幸福之河、繁榮發展之河。
第50天,四國共識。在北京召開的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部長級會議,決定自12月中旬起開展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並在中國雲南關累港舉行首航儀式。
寥寥50天,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國際執法安全合作機制破殼而出。寥寥50天,四國患難與共、攥指成拳,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
在這背後,正是中老緬泰四國團結一心吹響的護航湄公河號角——中國,20天完成人員集結、25天完成通訊網絡聯接、30天完成執法船隊改裝、38天完成臨時營房建設、50天完成水上支隊全面組建;寮國,授命湄公河沿岸邊防部隊承擔聯合巡邏執法任務;緬甸,在萬崩專門成立水警部隊;泰國,在清盛港成立打擊湄公河流域違法犯罪執勤中心。
共復「黃金水道」的繁榮
2011年12月10日,是一個足以載入湄公河史冊的日子。這一天,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首次巡航正式啟動,已中斷兩個多月的湄公河國際航運終於恢復。
然而,巡航並不是「張燈結彩唱大戲」,而時刻都可能面臨潛在危險。第二次巡航,編隊就遇到了緊急情況。
2012年1月14日晚,中國商船「盛泰11號」在從泰國清盛港返回雲南西雙版納關累港的途中遭遇槍襲。接到報警後,中老雙方緊急啟動聯合處突預案。寮國孟莫軍營派出部隊從陸路趕赴現場,中方執法船也搭載8名寮國執法人員連夜馳援。
1月16日,巡航編隊將「盛泰11號」安全護送回國,所有船員毫髮無傷。
儘管與危險同行,但隨著四國執法人員增進交流互信,聯合巡航不斷取得突破——第三次巡航,緬方和泰方指揮官登乘中方執法船參與巡航;第四次巡航,老緬泰都派員參加,泰方還為巡航編隊補給油料,中方也首次登乘緬方執法船開展交流。
到2013年5月第十次聯巡後,四國已固定每月開展一次聯合巡邏執法,形成了機制化、常態化。一次次的巡航,給沿岸各國居民和商船帶來了安全感,昔日的湄公河「黃金水道」也再現繁榮。
據中國公安部邊防管理局統計,截至中老緬泰第52次聯合巡邏執法完成,總航程2.6萬餘公裡,總航時1735小時。其間,四國共派出執法人員8066人次、船艇386艘次,共檢查船隻682艘次、人員3481人次、貨物5.02萬噸,成功救助遇險商船116艘次、船員454人次,護航商船420艘次,累計為沿岸各國居民挽回經濟損失1800萬元人民幣。
聯手剷除「金三角」毒瘤
湄公河流域山巒疊嶂、峽谷眾多,特別是位於緬甸、寮國、泰國交界的「金三角」地帶有大片的交通死角,因這一地區長期盛產鴉片,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產地,早已聞名於世。
2013年3月19日清晨,前方傳來消息:大批毒品被連夜裝上一艘貨船,駛向湄公河下遊地區,極有可能於當天下午經過寮國境內的孟莫碼頭。中老兩國立即啟動聯合巡邏執法合作機制,對途經孟莫的船隻進行攔截查緝。
最終順利抓獲5名犯罪嫌疑人,通過對船體近一個小時的搜查,一舉繳獲冰毒579.7千克。
破獲此案的意義重大。據介紹,這不僅是四國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合作機制以來,破獲的首例跨國毒品案件和最大規模販毒案件,打響了四國聯合掃毒的第一槍,也創造了湄公河流域聯合執法新模式,從情報交流到聯合查緝,都受到四國高層關注。
2013年4月,首屆中老緬泰「平安航道」聯合掃毒行動在中國雲南西雙版納景洪市啟動,歷時兩個月,取得重大戰果。7月,四國一致認為,要將這一行動常態化,並專門開展打擊糯康殘餘勢力聯合行動。8月起,四國相繼在「金三角」地區抓獲多名前糯康團夥成員,破獲了一批販毒和暴力襲擊案件,收繳了大量武器彈藥。
如今,四國已在湄公河重點水域定期開展聯合查緝行動。聯合掃毒三年多以來,特別是2015年柬埔寨和越南加入後,「平安航道」聯合掃毒行動已上升為瀾湄合作機制下的一項重要執法合作內容,有力打擊遏制了湄公河流域毒品犯罪活動,維護了整個地區的安全穩定。
譜寫瀾湄合作新篇章
五年來,四國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越來越密切,聯合巡邏執法已實現每月一次的常態化運行,並已從單一的聯合巡邏發展到聯合掃毒、聯合搜救等多元化合作模式,從傳統合作領域拓展到打擊恐怖主義、非法出入境、拐賣人口、網絡犯罪等新的合作領域,成為國際執法安全合作的成功典範,為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法律制度的相鄰國家開展多邊執法安全合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範本。
據中國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統計,五年來,僅在打擊拐賣人口犯罪方面,四國就先後破獲案件200多起,成功解救被拐賣婦女、兒童460餘名。
雲南省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雷著寧直言,四國聯合執法安全合作,將多邊區域執法安全合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為新建立的瀾湄國家合作、中國與東協地區執法安全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鑑。
中老緬泰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只是瀾湄合作宏偉藍圖的一角,但卻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四國構築了前所未有的執法合作關係,不僅有效保障了湄公河國際航運安全,也積極促進了湄公河沿岸社會經濟發展。」中國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這樣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