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天河機場:中部門戶機場優勢凸顯

2020-12-18 中國民航網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鞠頔 報導:近日,武漢市交委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武漢天河機場客流量達922.88萬人次,運輸起降7.99萬架次,同比增速分別達10%、3.5%,客流總量、國際及地區業務量均位居中部第一,中部門戶機場作用凸顯。

  通達全國70座城市及四大洲

  國內國際通航點均位居中部第一

  民航數據顯示,今年1月~6月,武漢機場共完成國際及地區客流量81.28萬人次,同比增速達46%。整個上半年,武漢機場航空主業增長呈現出「逐月走高」的態勢,特別是旅客吞吐量增速從今年第一季度以7.4%開始逐月攀升,4月、5月、6月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

  「客流快速增長離不開新航線的開通,現在武漢的國內、國際通航點均位居中部第一」。天河機場市場營銷部負責人透露,目前武漢機場國際及地區定期通航點達35個。其中,今年上半年新開名古屋、峴港、蘇梅島、暹粒4條新航線,本月還開通了長灘、芽莊、芭提雅等旅遊包機線路,待到已籤約的澳大利亞黃金海岸航線9月29日開通,今年從武漢出發可實現直飛四大洲;國內方面進一步加密航線,新開通至新疆庫爾勒、湖南張家界等航線,可直飛全國70座主要城市。

  近年來,武漢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對民航的支持力度,將航線拓展、激發民航企業活力等作為提高武漢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戰略部署。各航空公司也加速在武漢市場布局,特別是三大航空公司在武漢設立基地後,不斷加大運力投入。南航近來每年在武漢開通1條以上國際航線;東航武漢基地目前飛機達28架,佔天河機場駐場飛機近半數;國航也不斷在東南亞航線上「做文章」。

  據統計,2015上半年,三大基地航空公司在武漢完成旅客吞吐量519.95萬人次,航班起降44865架次,同比增速分別達13.23%、7.81%。目前,國內第四大航空公司——海航——正在中部尋找城市建設航空樞紐,武漢正在商討與其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外不少航空公司、包機商及旅行社也伸出了「橄欖枝」,主動聯繫武漢市交委和天河機場,尋求航線、包機及全方位合作。

  4條「中部獨有」洲際航線吸引外省客

  中轉客流快速增長

  武漢直飛巴黎、莫斯科、舊金山……越來越多「中部首條」洲際航線相繼開通,讓武漢天河機場中部門戶的作用日益凸顯,加之即將開通的澳大利亞黃金海岸航線,武漢「中部獨有」航線再添新砝碼。

  武漢高鐵與周邊城市連線成網,輻射湖南、江西、安徽等大量周邊省份旅客從武漢搭乘飛機。目前,每天經武漢中轉的航空旅客由一年前的1600人次,上升到2200人次,增幅37.5%,武漢的中轉潛能初步釋放。

  「武漢—莫斯科直航航線開通一周年,來自湖南、江西、安徽等臨近省份的旅客佔六成,比湖北省內的旅客還多」。南航湖北負責人表示,武漢—莫斯科航線的開通,吸引了大量臨近省份的旅客來武漢中轉赴俄羅斯。

  據統計,武漢—莫斯科直航航線開通以前,湖北旅客每年來往莫斯科的僅2190人次,平均每天僅6人次。航線開通一年以來,省內旅客往返莫斯科增至2.12萬人次,平均每天64人次,較此前增長10倍。而湖南、江西、安徽等中部省份旅客來武漢中轉,一年來經武漢到莫斯科往返的旅客有2.97人次,平均每天90人次,超過省內赴俄羅斯旅客。

  無獨有偶。法荷航集團大中國區總經理顧瑞新透露,目前法航由巴黎飛往中國大陸的航線僅有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4個目的地。航線開通3年來,共有約25萬人次往返於武漢和巴黎,不少都是鄰近省市遊客選擇從武漢搭乘飛機前往歐洲的。據統計,過去一年從武漢飛往巴黎的航班,有近兩成旅客來自湖南、河南和江西等鄰近省份。他認為,隨著新開國際航點增多,地理位置優越的武漢,完全有條件成為中部門戶樞紐。

  此外,坐飛機免費送往返武漢的二等座高鐵票,進一步拓展了天河機場的輻射功能。據了解,東航、南航、春秋航空與鐵路、機場合作推出「空鐵通」產品,為宜昌、荊州、天門、信陽、嶽陽、長沙、株洲、衡陽、郴州等周邊省市旅客提供「空鐵」聯運服務,上半年共有11萬人次旅客受益。

  業內人士認為,巴黎、莫斯科、舊金山直航開通後,除能輻射武漢周邊市場外,更大意義在於可將武漢打造成我國中部赴歐美的集散地。同時,國際航線的密集布局、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的實施,也將進一步發揮了武漢作為中部地區航空中轉集散的重要作用。

  據悉,武漢直飛歐洲、中東及日韓等航線也在加快推進中。

  機場三期明年建成投用

  旅客流量將繼續攀升

  目前,武漢機場三期T3航站樓、第二跑道、交通中心、地鐵、城鐵、空管、油料7大工程建設如火如荼。今年,第二跑道、城鐵機場段區間及車站、漢孝城鐵、空管塔臺、綜合管廊等工程將全面完工。預計機場三期明年底前可以建成投入使用,第二跑道明年6月啟用。

  天河機場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建成的天河機場第二航站樓設計吞吐量為1300萬人次,2013年已經處於「滿載」狀態;去年,機場發送旅客達1700萬人次。目前,天河機場的高峰小時起降飛機達到每小時33架次,遇春運等高峰期則超過35架次,已是單跑道容量極限。

  作為省、市重點工程,武漢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助推天河機場全面升級,承載更多中部門戶機場功能。其設計目標是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達350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44萬噸,為目前運輸能力的2倍。

  機場三期建設指揮部負責人介紹,T3航站樓面積超過T1、T2航站樓的總和,居中部第一位。機場第二跑道長3600米、寬60米,為國內最高等級,可供有著「巨無霸」之稱的世界最大客機空客A380起降。第二跑道啟用後,將有效緩解空港容量不足的壓力,天河機場的高峰小時起降架次有望明顯增長,機場發展潛力更大,旅客等待時間更短,將使機場整體旅客流量進一步攀升,助力武漢旅客年吞吐量鞏固中部第一的位置。

  據了解,明年,地鐵、城際鐵路也將直接「駛入」武漢機場航站樓內,外地旅客來武漢中轉更加便捷。T3航站樓總設計師桂學文介紹,屆時天河機場實現城鐵、地鐵、公交、出租、長途大巴、私家車及航空等7種交通方式無縫立體換乘,將是全國交通換乘一體化程度最高機場。

  此外,天河機場今後將規劃新增第三條跑道,建設航站樓衛星島及各航站樓間內部捷運系統。遠期還將建成兩組共4條平行跑道,規劃建設T4航站樓。

相關焦點

  • 前9月出入境145萬人 天河機場中部門戶潛能釋放
    武漢市民航辦負責人透露,145萬人次中約三分之一的旅客來自湖南、江西、安徽及河南等中部省份,天河機場中轉潛能初步釋放。  據統計,武漢—莫斯科直航航線開通以前,湖北旅客每年來往莫斯科僅2190人次,平均每天僅6人次。航線開通一年以來,省內旅客往返莫斯科增至2.12萬人次,平均每天64人次,較此前增長10倍。
  • 武漢天河機場正式成為中部首家4F級機場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日前,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批覆同意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使用許可證為4F級,標誌著武漢天河機場成為中部首家、全國第十家4F級機場,正式躋身國內最高等級機場行列,機場運行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可為全球最大的民航客機
  • 武漢天河機場邁向中部航空樞紐
    ,武漢天河機場第三航站樓暨國際航樓建設工程9日正式奠基開工,拉開了我國加緊將武漢打造成中部航空樞紐的序幕。...  屋頂能自動開閉、利用太陽能照明、雨水循環利用……即將動建的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堪稱一座智能化、低碳化的綠色航空港。...
  • 《武漢民航市場發展報告》發布:2020年基本建成中部門戶樞紐機場
    武漢市交委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是全國民航發展的重要時期,特別是就中部地區而言,各地民航設施及航線開發齊頭並進,中部門戶樞紐尚未定型,武漢必須儘早確定領先優勢,才能實現民航的跨越式發展。至2020年,武漢市將基本建成中部門戶樞紐機場,旅客運輸保障能力達到45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及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保持中部第一,航線直達五大洲,國際及地區航線達到70條以上。  互相促進 民航成為武漢經濟增長新引擎  民航運輸業在國民經濟中一直承擔著重要的角色,近幾年來,武漢民航運輸業發展迅速,與國民經濟指標GDP增長趨於一致。
  • 武漢航空直飛四大洲 中部門戶樞紐機場雛形初現
    如今,武漢人要赴法國巴黎、美國舊金山、俄羅斯莫斯科等國際大都市旅遊、經商、留學,都可以像這樣半日直達、說走就走。  2012年至今,武漢天河機場國際及地區航線數量從11條增到58條,直飛航點從日韓、我國港澳臺地區,擴展到亞、歐、美、澳四大洲,國際及地區客運量突破200萬人次大關,連年保持中部第一。
  • 直飛倫敦航線開通,陽邏與武漢火車站至機場快線規劃建設,武漢打造中部門戶樞紐
    5月30日,從武漢天河機場直抵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國際航線開通。這意味著,之後從武漢飛倫敦不用在第三地中轉,而旅行時間則從20小時縮至12小時以內。打造中部門戶樞紐李亦卓表示,至2020年,武漢市將基本建成中部門戶樞紐機場,旅客運輸保障能力達4500萬人次,航線直達五大洲,國際及地區航線達70條以上。
  • 天河機場成中部首家4F級機場 可起降世界最大客機A380
    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記者胡勇謀通訊員劉穎李軍杜紅霞想不想在武漢就能坐上「空中巨無霸」A380?或者波音747?這個夢想應該不遠了。昨日從天河機場傳來喜訊,經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批覆,同意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使用許可證為4F級。這標誌著,武漢天河機場正式躋身國內最高等級機場俱樂部,成為中部首家、全國第10個4F級機場。
  • 天河機場正式成為中部首家4F級機場!增歐美新航線
    ,經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批覆,同意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使用許可證為4F級。4F級機場是機場等級中最高的一種,代表可以起降各種大型飛機。此後,天河機場可為全球最大的民航客機A380飛機提供定期運輸航班保障,向中部地區國際門戶樞紐機場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 天河機場鄂州機場
    近日,武漢市政府官網發布《武漢市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網絡化、專業化、集約化、智慧化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力爭全市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左右,繼續保持內陸領先、全國靠前的成本優勢。
  • 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建議大力支持建設武漢天河機場綜合交通樞紐,以...
    至此,國際民航圈公認的四大世界級城市紐約、巴黎、倫敦、東京均可直航武漢,武漢的「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容)全國人大代表、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說,武漢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具備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機場的優勢與基礎:區位優勢明顯,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武漢天河機場國際業務優勢突出,國際客運業務連續7年保持中部第一;天河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投產後,基礎設施水平邁上新臺階,在中部地區已具備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的航線網絡優勢及市場基礎
  • 天河機場躋身「4F級俱樂部」,這是國內最高等級機場
    楚天都市報記者胡勇謀 通訊員劉穎 李軍 杜紅霞想不想在武漢就能坐上「空中巨無霸」A380?或者波音747?這個夢想應該不遠了。昨日,從天河機場傳來喜訊,經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批覆,同意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使用許可證為4F級。
  • 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首家啟用自助值機服務中轉流程
    本報訊 通訊員 葉菁 報導:為加快打造成為中部重要國際門戶樞紐和綜合交通樞紐,武漢天河機場又添新舉措,推出武漢天河機場T3新航站樓國內旅客中轉產品,著力打造便捷的中轉旅客服務品牌。
  • 武漢再次明確提出建設第二機場
    長江商報消息 國際通航點及旅客吞吐量居中部首位,將打造中部國際航空門戶樞紐□本報記者 徐靚麗「2016年中西部各地在民航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發展成績。從長沙、武漢、鄭州等中部重鎮2016年相關數據來看,中部競爭愈發激烈,武漢在中部地區率先建成門戶樞紐機場的目標面臨較大挑戰。」
  • 武漢天河機場正式開通武漢—倫敦—阿姆斯特丹-武漢定期貨運航線
    9月16日08時54分,一架從英國倫敦起飛,裝載牛津精密儀器、採埃孚汽車零部件、亞馬遜跨境電商商品等共計47噸進口貨物的波音747全貨機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下午15時05分,又運載著102.5噸出口貨物從武漢天河機場順利起飛,前往英國倫敦,標誌著武漢天河機場 「武漢—倫敦—阿姆斯特丹-武漢」定期國際貨運航線首航圓滿成功。該航線計劃每周三班,機型為波音747-400F全貨機。這是武漢天河機場復航以來開通的第四條定期洲際全貨運航線。飛機飛抵倫敦後,將繼續飛往阿姆斯特丹。
  • 武漢天河機場正式開通武漢—倫敦—阿姆斯特丹—武漢定期貨運航線
    》、中國民航網 記者馮智君 通訊員周文彬、張祥報導:9月16日08時54分,一架從英國倫敦起飛,裝載牛津精密儀器、採埃孚汽車零部件、亞馬遜跨境電商商品等共計47噸進口貨物的波音747全貨機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
  • 武漢天河機場開通往返盧森堡全貨機定期航班
    1月13日凌晨2時46分,一架滿載貨物的波音747-400全貨機從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順利起航,標誌著武漢機場第三條洲際全貨運航線武漢-盧森堡貨運航班正式進入常態化運營。 武漢-盧森堡航線由武漢基地航空友和道通公司運營,採用最新引進的波音747-400大型全貨機執飛,滿載約110噸,每周二、四、七各一班往返,後期還將進一步增加班期。
  • 中部三大國際機場,武漢不佔優勢,鄭州異軍突起
    中部是我國經濟的脊梁,中部能否崛起直接關係到國家能不能復興。中部三大城市武漢、鄭州、長沙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長沙、武漢GDP已邁進萬億俱樂部,鄭州緊追其後,增長速度喜人,而在機場方面競爭更是激烈。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武漢是中部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唯一副省級城市。天河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規模位列中部之首。2017年武漢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2313萬人,位列全國第16位。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與武漢城市地位不符,增長速度也趕不上長沙、鄭州,目前不佔優勢。
  • 武漢天河機場正式實施一跑道大修改造工程
    3月14日上午10:00,武漢天河機場一跑道及相關滑行道,正式實施大修改造工程。 武漢天河機場一跑道長3,400米,寬45米,兩側道肩各15米,滑行道3,400米,飛行區等級為4E,1994年建成,1995年4月正式投用,迄今已使用24年。
  • 武漢天河機場開通直飛模里西斯航線
    2018年8月12日凌晨1:05,從武漢直飛模里西斯首航班起飛,這是武漢天河機場今年繼盧森堡、倫敦、胡志明、列日之後新開的第五條國際航線,至此,武漢國際航線已達59條,國際通航點覆蓋五大洲達到52個。
  • 建設「超米字型」高鐵網,謀劃天河機場第四跑道……「十四五」武漢...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斌介紹,「十四五」時期,武漢將緊緊圍繞「打造交通強國建設示範城市」目標,堅持交通引領、支撐城市發展,積極推進「通道+樞紐+網絡」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加快建成「超米字型」高鐵網絡、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建設聯貫長江經濟帶、聯接「一帶一路」、聯通世界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