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以變形金剛1-5部以及大黃蜂於全世界各地公映,借著工業光魔無以倫比的特效,把變形金剛知名度打遍了全球,因而關於另一部相比變形金剛出現還早的機動戰士高達也是始終默默無聞,只是限於在一個小的領域裡。
小編絕不是高達迷,僅僅在05年前後看過其中一個高達的版本Destiny(命運),可以算得上知道點,對於高達的形成發展沒有發言權,相同對於變形金剛的認識也只是從以上的影片裡面獲得的,兩者均是一知半解,只能以一個普通的觀眾來說,我更加喜愛高達系列。
影片之中變形金剛的題材非常直觀,只不過是一個破敗了的塞博坦星球,兩個派系:狂派和博派,永遠都是霸天虎一方追捕擎天柱一方,每次全都是弱勢的一方勝強,觀賞性大多還是於變形上面,因而高達系列的題材則複雜的多,把機甲放在了宇宙星空、人類世界的背景之下,有國跟國的紛爭,有人和人的紛爭,包含著政治,背叛,創新,感情,報復,各種感情摻雜在了一起,相比看上去更細膩一些。
再有,在人和機器的情誼:變形金剛系列是人和機器人兩個聯合派系,人們在其中只是備用的角色,高達系列則是人掌控的機器人,人機合一,較有可能發生奇蹟,看高達,你最想搭乘哪一架去佔領遨遊宇宙星空。
在至少兩個原因來看,變形金剛向電影方向拓展,直觀意味著於比較少的時限之內能夠把劇情主線的發展更多的聚焦在紛爭上面,因而不用耗費大量的篇幅來鋪墊,除此之外再次配上炫酷的特效,因而高達則適於在長篇連續的領域發展,它複雜的題材絕不可能是在兩個小時左右的期限之內講完,如果強制這樣做的話,只會將主線劇情壓縮,高達劇場版本的收看就需要在動漫的基礎之上才會有詳細的認識,因而其銷量,較多的是取決於動漫的火爆程度,如海賊王劇場版本之於海賊王,柯南劇場版之於柯南,除此之外也對於編劇劇本具有比較高的要求,在電影系列來看,實際上全都是越拍質量越下降,越拍越乏味,比較少能有勝過前作的存在。
近日,有消息爆出《機動戰士高達NT》劇場版將要於內地上映,確切時間還未知,但是這是高達開播以來首次正式和內地粉絲相見。
劇場版本2018年11月30日於日本公開上映,之後也在香港、臺灣上映,取得了較高的評價。
該劇作是高達UC系列的延續,以宇宙世紀為舞臺,繼續《機動戰士高達UC》的劇情,劇情故事線緊接U.C.0097時期,劇情中心環繞著曾經逃過衛星墜落危機的奇蹟之子,及承載了其靈魂的獨角獸高達三號機進行,於預告片之中,各種全新角色、全新機種、全新裝備全都露出真容。
依照編劇福井晴敏的編寫用意,「NT是用來直面原來的結局,把它做為一個區分點,為未來的劇作打下基礎」,這說明劇場版僅僅是個開始,是承上啟下的劇作,正如上面所說,一個劇場版必需要有動漫的基礎,或者是開始,或者是中間,或者是結尾,而票房如何,還是看質量,因此不是只從特效上面下功夫,情節才是電影評價的主要原因,這部是否超過之前的水準,到時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