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林廣場是德國乃至是歐洲最美麗的廣場,也是柏林人最喜歡的地方。廣場從1688年開始由J.A Nering開闢建造,最初被稱為菩提樹廣場,以後稱作弗裡德裡希城廣場或新廣場,被認為是柏林最美的地方。1736年至1782年,廣場由軍人所用,以此而得名「御林廣場」。1777年後,廣場由Georg Christian Unger進行了整體統一的設計和擴建。二次大戰期間,廣場毀壞嚴重。
廣場由德國大教堂、法國大教堂和一個音樂廳組成的建築群所環繞,建築美輪美奐,雕塑栩栩如生,咖啡座散落四周,一切都是如此的和諧美麗,令人流連忘返。2004年成龍主演的電影《八十天環球旅行》就曾在這裡取景拍攝,以法蘭西大教堂和音樂廳為背景,在電影中再現了十九世紀英國倫敦的市景。
著名的德國大教堂於1701年至1708年由M. Grünberg設計,Giovanni Simonetti建造,最初也叫做新教堂。1780年至1785年御林廣場的改擴建工程中,由Gontard設計,加建了圓頂。二次大戰中教堂同樣被毀。1996年10月2日,經過重新修繕的德國大教堂重新對外開放。德國大教堂免費對外開放,裡面有各種展覽。
法國大教堂是1701年至1705年由Cayart設計, 為從法國逃遷到柏林的胡格諾派教徒所建造的。長方形的中心建築在其長邊的兩側建有兩個半圓形建築。1780年至1785年,在御林廣場的改擴建工程中,教堂按Gontard及Unger的設計,被加上了一個醒目的塔頂。二次大戰中教堂毀壞嚴重,1977年被重建。在一層花5歐元可以沿著樓梯上到大教堂的頂端,高空俯瞰美麗的柏林。
音樂廳原是由Karl Gotthard Langhans於1800年至1802年在這裡建造的國家劇院,毀於1817年的一場大火。普魯士著名建築師申克爾在劇院原址的廢墟上進行新建,將原有建築的殘餘部分融入了新的建築之中。建築中間部分高大、寬闊,前面突出,建有埃奧尼亞式圓柱。在二次大戰期間被毀之後,最初階段只是被保護了起來,系統地修復工作直到1979年才得以進行。1984年,建造由劇院改為音樂廳重新啟用。
御林廣場的四周環繞著各類飯店、商店和酒店,十分高雅而富有特色。每年夏季這裡都會舉辦為期一周的露天古典音樂會(Classic Open Air),是柏林大型音樂活動中的一大盛事。每年10月3日這裡都有一個「統一節」慶祝東西德合併統一。冬季的聖誕市場更是熱鬧非凡,燈光閃爍,旋轉木馬轉出懷舊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