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人都知道南珠,
但鮮少有人知道南珠的歷史。
說起南珠,
不得不提白龍和彬塘村。
去年8月,
特地去看了當時養珠的地方,
這個黑色的圍圈據說便是以前的養珠池之一。
但是……
已經沒有人在這片海灘上養殖珍珠了,
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水產品的養殖。
在路上,我們遇到了趕海的漁民,
我們詢問了以前養珠池的位置,
但是他們也不知道,
他說他們是新來的,
這裡,連人也換了……
而作為北海養殖珍珠的傳統村,
彬塘村在上世紀80年代末已開始養殖珍珠,
當時每萬貝珍珠貝能收穫3斤左右的珍珠。
可是到了2005年前後,
每萬貝就只能收穫1斤多的珍珠,
別說盈利,就連成本都難以維持。
因此有將近5年時間,
周邊村民基本沒有進行養殖珍珠。
不過,好在……
今年北海實施了「振興南珠」產業戰略,
現在鐵山港區規劃南珠養殖
用海面積22萬多畝來投放養殖中貝,
北海南珠再次起航……
不僅如此,
北海還要打造旅遊第三極,
就是以南珠為主題的濱海旅遊觀光帶。
振興南珠產業要從珍珠養殖
向珍珠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將白龍珍珠城至彬塘南珠基地
所經路段打造成濱海南珠旅遊觀光帶。
作為濱海南珠旅遊觀光帶的核心景點,
網友們是不是覺得
彬塘南珠養殖示範區很神秘呀?
這裡不僅有美麗的珠池風光
↓ ↓ ↓
運氣好的時候你還能看到採珠盛況喲!
12月7日上午,
北海對彬塘海域進行現場採珠。
當天採收的是北海市今年第一批珍珠,
共開貝10500隻,
含珠率達到70%—75%。
(圖片來源:睇嘢)
不但如此,
你還可以看到採珠女和珍珠加工過程,
在這裡你一定會大開眼界!
白龍,南珠之鄉,
「珠還合浦」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在過去,
白龍的很多道路都是珍珠貝殼鋪成的。
據說,在古代,
合浦營盤江入海口的海面上,
經常有一條白龍出現在這裡升騰盤旋。
夜晚的時候,
這條白龍還會從口中吐出一顆夜明珠,
為還在海上勞作的漁民照亮海。
從此之後,
漁家出海都是風調雨順,漁獲大有。
各地的漁家聞訊後,
紛紛聚集在這一帶居住,
由此形成了村落。
漁家為了感念白龍的恩德,
就將村名定為白龍村。
「珠池漁歌」、「築城彩珠」、
「珠池探險」、「龍女化珠」、
「探監逼珠」、「太監奪珠」、
……
很多與南珠有關的傳奇故事都發生在這,
感興趣的網友可以去現場看看。
白龍城原是為了抗擊倭寇和海盜而建,
當時稱為白龍防禦千戶所。
抗日戰爭期間,
為防日寇轟炸便於城內居民疏散而
拆除了大部分城牆及城門,
只剩下南城門及東側一段2.6米高的牆。
城牆周邊還有很多古井遺址,
這是西門古井。
目前,
北海白龍珍珠城遺址已列為
廣西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城內現在設有採珠池、珍珠亭、
採珠太監公館、寧海寺等景觀。
作為北海人的你,應該去看看!
說起青山頭,
小編第一個就想到的是她的碧水藍天,
這是一個沒有被過度開發的地方,
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
它的東北方向是南康江的入海口,
它的南邊是浩浩蕩蕩的大海,
東邊則是連片鬱鬱蔥蔥的防護林帶。
一望無際的淺海灘涂,
自然環境德天獨厚、十分優越。
在這裡,
你可以趕海嬉戲、暢遊觀潮,
也可以品嘗天然海鮮美食。
這裡有
↓ ↓ ↓
【海豬肉】
海豬,顧名思義就是海邊長大的豬,
這些豬經過對海邊環境長期的適應,
海水一退潮,它們就下去找魚蝦蟹吃,
無需飼料餵養。
所以這種豬肉質比一般家豬更結實美味,
吃起來特別爽口!
【沙蟹】
沙蟹主要依靠吸食海水和藻類為生。
很多人都喜歡抓沙蟹回去製作成沙蟹汁。
沙蟹汁是一種獨特的調味料,
北海人的生活離不開沙蟹汁。
【海鴨】
每次潮落,海灘總會滯留有很多
小魚、小蝦、小蟹、小螺等海洋生物。
這些高蛋白天然餌料就變成了海鴨的美餐,
使得海鴨體肥蛋多,
蛋黃晶紅、味美鮮香。
【海鴨蛋】
海鴨蛋是生長在海邊散養的鴨子產的蛋,
因為自然採食,產量不是很高,
常常供不應求。
因為採食了小魚小蝦等,
海鴨蛋富含蝦青素等,
所以蛋的營養價值非常高。
怎樣?心動了吧?
小編悄悄告訴你,
青山頭也是野外露營的好去處,
下次,別忘了帶上帳篷喲!
大王嶺村是營盤鎮的一個海岸自然村,
是一個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古村。
面臨北部灣,有美麗的天然海濱浴場,
有潔白的沙灘,有不少名勝古蹟,
有各種風格的民居庭園。
除此之外,
這個村子地理環境獨特,擁有「五古」:
古村、古樹、古井、古廟、古港。
怎樣,約嗎?
有花有海的地方,
有海風拂面、有鳥語花香、有漁家吊床,
有古蹟有故事、有天然海鮮,
在美好的周末,你約嗎?
內容來源:北海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遇見北海、睇嘢、攜程、網絡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北海100網
綜合編輯:北海100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