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滿意的教育
2020年高考剛畫上句號,正進入緊鑼密鼓的填報志願、錄取階段,隴南一中校長許邦興卻依然很忙,送走了畢業生,緊接著又將迎來新的學子。作為在隴南耕耘教育行業31年的專家,他始終堅定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初心。近日,我臺對許邦興進行了專訪,請他談談這些年隴南教育事業的發展變化。
在隴南一中校園裡,處處可見「養正成人,弘毅成才」的校訓,這一點深植於許邦興的教育理念之中,他認為,普通高中和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都是屬於基礎教育,既然是基礎教育,其基本價值取向是「成人」而不是「成才」。
隴南一中校長 許邦興:人才的基礎就是人,所以基礎教育的價值取向它不是直接培養人才,它是培養人,為培養人才打基礎。人就是成人教育,那麼學生成人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剛才說的三大發展:健康發展、全面發展,充分發展。考試成績僅僅是成人素質中的一個數字,讓孩子能夠健康全面發展,最後讓他們成長為有責任敢擔當、有愛心能寬容、有思想會表達、有理想勇進取、有修養顯素質的學子,才是我們教育教學的目的。
立足於此,自2012年調任隴南一中以來,許邦興在面臨學校生源外流嚴重、新校搬遷不適應、缺乏辦學特色、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線率在全市無明顯優勢等許多困難的基礎上,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匯聚民智,制定了切合隴南一中實際、極具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隴南市一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2-2022)》,實施了針對學生的「七大工程」及針對老師的「五大工程」。許邦興介紹,其中,事關學生的身心健康工程放在了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隴南一中校長 許邦興:第一大工程就是身心健康工程,比如學生保證每天不少於8個小時的睡眠;每天一節體育課,同時還要求學生上遊泳課;再一個還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我們有專門的心理教育中心,甘肅省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標準也比較高。
除了身心健康工程之外,涉及學生的社團活動、養成教育、學風建設、學生能力、校園文化、校園平安工程從多個維度培養學生「涵品、勤學、知行、求進」的精神內涵及動腦、動口、動手能力。
許邦興介紹,在養成教育工程中,有一個環節被稱為「悠悠師生情,感恩枇杷節」,利用親手摘下的枇杷或者李子果,對學生開展感恩教育,一代一代學生從這種儀式感中感受傳承。
近年來,隴南以習近平總書記教育工作重要論述為遵循,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標,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教育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把改革創新作為提升教育質量的不竭動力,遵循教育規律,努力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特別是全市深化實施「433」重點工作,把教育放在社會事業的首位來抓,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等基礎教育整體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現如今,隴南一中收穫了來自社會眾多的讚許。近年來,共培養出14個全省前百名,9個全市第一名,其中有13名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逐年增加,上線率大幅增長。許邦興說,隴南一中能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關懷以及全市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
隴南一中校長許邦興: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跟中央的精神相符的。教育從扶貧的角度來講,一是教育既關係這個貧困阻斷代際傳遞,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的手段;二是教育關係到一個家庭,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所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教育問題,黨委政府的支持,我是親身感受的,現任的孫書記經常問我們學校的一些情況,包括一些老師的情況,包括上遊泳課這個事情,他都要親自給協調。領導的關懷實際上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是辦好學校最重要的前提。我們全市的基礎教育的質量,無論是小學、初中、幼兒園都提升了,這10來年的提升是相當快的。所以這幾年教育發展真是提升很快,我們的生源像優質生源是越來越多,比以前更多了,有武都的、有外縣的。
近年來,全市基礎教育的質量提升相當快,但因為起點低,與四川、省內的一些地市州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許邦興重點談到了我市教育面臨的這些問題。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隴南的孩子都留在當地學習?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隴南一中校長許邦興:你比如像現在我們有很多人把學生送到外地去上學的問題,那麼送到外地去上學,從家長角度上來說,他覺得外地的教育好嘛,成績考的高。從這一點來說,可以看出人民追求優質教育,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家長他可能不理解,孩子離開父母,對孩子傷害最大的就是健全人格的形成。因為人格健全的形成,有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條件,就是親人的陪伴和家庭氛圍的渲染,但這是學生在外地去沒辦法提供的,親情缺失。要把我們的孩子留在這裡,第一個就是要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讓優質學校辦教育集團;二是鼓勵全市一些有條件的學校,創建省級示範性學校,創建的過程就是學校發展的過程,質量提升的過程,自然而然這個優質教育就越來越多了,人民就越來越滿意了,娃娃就送出去就越來越少了;三是要保證對教育的投入,除開學費住宿費收的費用之外,政府另外要投入保證學校的發展運轉;四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
在採訪行將結束的時候,許邦興告訴記者,隴南教育歷經多年風雨已經有了紮實的基礎和正確的方向,這是他與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底氣和信心,只要朝著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目標,主動作為,就一定能開創隴南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隴南臺 馬雪 許旭 通訊員 尹夢飛
監製:楊東紅
責編:王偉毅 編輯:葉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