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人收樹枝、碎木,一毛多一斤,收來燒火?小販:你想啥呢?

2020-12-18 三農友友

雖說,農村不比城市熱鬧,但從不缺乏做生意的小買賣人。像過去貧窮年代裡,有走村串巷賣醬油醋的,如今則有了收舊手機的,可以說不管什麼年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買賣有利可圖,就有人去做。

在農村,有人收作物秸稈,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就像未還田之前的小麥秸稈以及現在玉米芯等都是有人收購的。除此以外,也有小販在村裡收樹枝、碎木,比方說人們賣樹除去主要枝幹以外的細小枝條,或拆房子等其它原因替換下來的各種破碎木料,甚至還有鋸末,往往根據質量定價格,在1到2毛之間。

對此,有人或要疑惑,這些不成材的瑣碎東東,他們收了幹啥呢?莫不成當柴燒?答案是否定的。當今即便農村也沒人燒柴了,大多都是天然氣、煤氣,何況其它地方。那麼,不當柴,這些木料又能有啥用途呢?

加工製作密度板。密度板是一種合成木材,在建築、家具、裝修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碎木樹枝經過粉碎處理後,可以用來加工密度板。當然了小販只處於產業鏈最低端,賺取一定差價而以,深層加工要有專業廠家完成。這是其一個用處。

另一個就是賣給造紙廠。同小麥秸稈一樣,樹枝碎木也可用來造紙,一般每噸能賣到三四百元。他們以幹的收購,出手之前,有可能撒點水,增加重量,做到了幹買溼賣,不但賺了差價,而且額外能多賺一些。

另外,還可用於蘑菇養殖。玉米芯能養蘑菇,已被大家熟知。經過粉碎後的樹枝碎木也可以作為蘑菇養殖的上好原料。

樹枝碎木是有用途不假,但小販收購也講究區域的,大多都是就近原則,不見得每個地方都有。一般有造紙廠、家具廠等有需求企業附近才有小販收購,因為還有個運輸成本的存在。你們那有收的嗎?你覺得這些廢料還有啥用呢?歡迎補充留言。

相關焦點

  • 有人專收碎木、樹枝,一斤1毛多,除了燒火還有啥用?這不虧嗎?
    筆者老家農村人種樹,一般都種速生的楊樹,沒幾年就能長大成材,就能賣錢了。因此,村子裡幾乎每年都有人賣樹。農民賣樹,販子把樹砍倒之後,只會挑樹幹和大的樹枝,小樹枝都不要,嫌裝車上礙事,都留給農民了。而這些樹枝農民也沒啥用處,一般都是曬乾之後燒柴了。現在燒土灶的少了,這種賣樹之後留下的小樹枝,在村子裡堆得越來越多。
  • 農村「怪生意」,有人上門收碎木屑,1毛5一斤年賺好幾萬,可信?
    文/豬友巴巴農村「怪生意」,有人上門收碎木屑,1毛5一斤年賺好幾萬,可信?在很多人看來,這些碎木頭和一些樹枝,也就除了燒鍋能用!其實,不然,近年農村,有人上門去收一些碎木頭的,一毛五一斤,年賺好幾萬,這可信嗎,他們說的木頭能做啥呢?的確,在農村,有很多鄉親為了燒火做飯會囤積一些碎木頭,可是,有時這些碎木頭卻沒有了用處,比如說,一些地方的鄉親通上了天然氣,這些碎木頭也就很少使用了!
  • 農村「怪生意」,碎木一斤3毛,一年十幾萬,農民:咋賺到的?
    過去,經濟不發達時,農村挑貨朗比較常見,他們挑著著兩個扁擔,沿街叫賣。 大部分的扁擔都裝滿了日常用品,如菜刀、剪刀、床單和被子。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挑貨郎越來越少,但在農村拉大車或騎三輪車出售和收購東西的人卻越來越多。
  • 有人到農村「收碎木屑」,年賺幾十萬,可信嗎?答案來了!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變遷,之前大家常見的一些工作早已消失,比如之前,在農村的大街小巷就常會看,肩挑扁擔,賣一些生活用品的人,他們口中也常吆喝「賣凳子,賣鍋嘍」,再比如說,前段時間經常會看到有人來農村收頭髮,收舊手機,等等。
  • 有人來農村收購爛木頭、樹枝,要這些有啥用?花錢買這些不賠嗎?
    導讀:有人來農村收購爛木頭、樹枝,要這些有啥用?花錢買這些不賠嗎?在農村生活,每天都會迎來很多的商販,有的是前來推銷一些產品。更多的是來農村收購一些物品,尤其是收購的商販,收購的東西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什麼都要,有的看似根本不值錢的物品,到了這些商販手裡面,反倒成了香餑餑,除了常見的舊家電、廢舊物品收購之外,在農村還專門有人開著三馬車,在村裡面轉悠著收購爛木頭和樹枝。一斤雖然幾分錢,但這些原本也是燒火的東西,給錢就賣也總比白扔掉強。
  • 農村大叔靠收蠍子賺錢,一天多了可以收十來斤,一斤能賣350元
    小編在村口看到一群人都圍著,想著去看看熱鬧,原來是農村大叔正在收蠍子,現在收蠍子的可不多了,這位大叔在各個村串收蠍子,哪知道一上午的功夫,都收了三四斤了,下午大叔還忙著要回家幹農活呢!大叔為了讓不耽誤下午幹農活早上九點就出來收蠍子了,多的時候一天能收十來斤,就算少也能收個三四斤,這蠍子死的活的都是能收的,只不過活的更值錢一些,一斤能賣350元,死的150元一斤,這會大叔正在分揀蠍子呢!
  • 村民納悶:有人到村裡來收「老木料」,收來做啥?答案出來了
    今天要和大家討論的話題是【村民納悶:有人到村裡來收「老木料」和「老家具」,收來做啥?去年,筆者村裡就來了好幾個商販,有的是收「廢舊手機」,也有的是收「老房梁、老木料」,還有的是收「老家具、老農具」,很多村民見到有人收這些東西,二話不說就直接賣給商販,而他們出的價格還不低,在村民的眼裡,都覺得這些東西沒有什麼作用,放在家裡壞了也是當柴燒,與其這樣,還不如換點錢划算。所以,才會有那麼多村民把家裡的東西賣給商人。
  • 農村經常有人來收的「甲魚殼」,有什麼作用?
    甲魚殼可不要扔掉,一斤上百元,看看它有什麼作用。老邪家在農村,兒時和玩伴常到我叔叔家的水庫玩耍,每次去都有收穫,提著一兩隻甲魚回家,家人當天就把甲魚給處理了,甲魚成了美味佳餚,而那殼,家人告訴我,留著會有人上門收,聽說過收爛銅爛鐵的,收甲魚殼的還是第一次聽說,我也是長大了才知道,甲魚殼是中藥,藥用價值很高。甲魚殼就是中藥上的「鱉甲」,它的作用體現在藥用方面。
  • 農村暴利項目,6分錢一斤「玉米芯」,加工後賣500元一噸,一年能賺30...
    今天跟朋友分享一個農村賺錢項目,收購玉米芯。以前我們都是拿玉米芯生火做飯,現在呢?有人專門收這個東西,而且一年還賺了幾十萬。為此我分享下這項目: 我們這邊是河南周口,10月份左右我們地裡的玉米基本上就收完了,最近2年,一到收玉米的時候就有人來收玉米芯。
  • 秋收想掙錢?農村3種買賣,兩月比一年工資多
    [村長曉佳一]致力於三農社會資訊與問題,想要了解更多三農、社會問題請點擊關注! 農村關於秋收的三種買賣 在農村想掙錢,說容易也容易,說難那是很難。
  • 農村經常有人上門收「舊石頭」,這些廢棄的舊石頭,用來做什麼?
    過去的時候,在農村經常會有一些走街串巷賣東西的小商小販,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集貿市場的建立、以及電子商務的普及,這些小商小販已經不再走街串巷了。但是在農村卻經常會出現一些收舊東西的小商販,比如廢舊的手機、廢舊的電腦、舊木頭、舊房梁、玉米芯等等。
  • 農村有人一毛錢一斤收購舊衣服,有啥用途呢?村民:比收廢品強
    別說常年穿新衣了,這麼多年過去了,農村的發展也越來越好了,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也全面了。衣服不再是以前縫布丁的舊衣服,而是嶄新的新衣服,換季的舊衣服也會被淘汰。不僅在農村,在我國城市每季度都會淘汰很多舊衣服。這件被淘汰的舊衣服的命運該何去何從?
  • 農村收糧小販有「新花招」,小心點別上當,不少農民中招了!
    到了六月,這是麥收季節,農村田裡都是忙碌的身影。和遺忘的麥收不同,現在隨處可見的不是忙碌的農民,而是一輛又一輛的大型收割機了。雖然收割過程沒以前那麼麻煩,但是農民心裡還是盼著能早一點收割,早一點把麥子裝好,最好呢,是更早一點把麥子賣掉,因為只有換成錢,才能讓人更心安。
  • 在農村非常不起眼的東西,有人把它當垃圾,識貨的人靠它發財
    農民這個冬天最發愁的事情就是秸稈,農村現在也在抓環保,農村的很多活動都被禁止了,首先就是燒秸稈,秸稈沒有什麼用,拿回來之後也就是拿去燒火,但是燒火也是用不了那麼多的,所以農民以前都是直接把秸稈在地裡燒掉的,秋收結束之後,就可以看到農民的地裡燒起了大火,並且還會冒出很多黑煙,對空氣的汙染確實是非常大的,燒秸稈的那幾天村子裡也到處都是黑灰,現在禁止燒秸稈了,農村秋收之後也沒有黑煙了
  • 農村怪生意,有人啥事不做,高價專收「廢舊石頭」,這能賺錢嗎?
    一個個老手藝人,消失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那些挑貨郎進城入戶的小販也沒有了蹤跡。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人有了「念舊」的情懷,而這也催生出一個新行當!有人來農村,啥事不做,專門高價收「廢舊石頭」,比如說,過去餵豬的豬食槽,比如說拐磨的石碾子,比如說大門口的石頭墩,這些「廢舊石頭」早已沒有了用途,在農村荒廢了下來,有人卻出高價來收,這能賺錢嗎?
  • 新木材都沒人收,舊房梁卻有人高價買,用來做啥?您可能還不知道
    導語:新木材都沒人收,舊房梁卻有人高價買,用來做啥?您可能還不知道在農村,木材,可以說是以前農民發家致富的資源之一。以前為什麼不收舊木材呢?(後面再告訴您現在舊房梁為啥有人收)1、修房子。因為80年代左右,正是我國開始很快發展的時候,很多地方都大興土木,城市建設也大多以磚木結構為主,需要的木材非常多,大多數用來修房子。因此,新木村收購非常多,卻不收舊木材。
  • 曾經是農村用來燒火的木材,現在的價格翻了好幾倍,是為什麼呢
    導語:曾經是農村用來燒火的木材,現在的價格翻了好幾倍,是為什麼呢糖炒慄子現在很多人比較常吃的零食,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大家知道的板慄就是它的殼比較堅硬,而且在他的最外面還有一層刺,比較扎,那可能就是它們自我防備的武器了
  • 農村俗語:「七月立秋,種啥收啥」,今年立秋是什麼時候?
    大家好,這裡是「鄉村波比」,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俗語:"七月立秋,種啥收啥」,今年立秋是什麼時候?在我們農村有很多關於節氣的農村諺語,這些農村諺語對於我們平時的農村生活生產來說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現在正是炎熱夏季,持續的高溫天氣也讓很多人感覺實行不了。因此很多人在夏至剛到來不就便想著立秋什麼時候到來,不僅如此,立秋這個節氣還預示著農民農作物豐收的時刻。就比如農村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是什麼意思?
  • 為何有人會特意上門收?原來賺錢的點在這裡
    要說現在農村的一些老物件是越來越收到歡迎,有的被博物館收藏展覽,有的被愛收藏的個人收藏,一些少見的還越來越值錢,不過農民也是聰明的,不會隨便賣的!但農村裡經常會有來收一些舊物,比如舊家電、舊手機或是舊菜刀等,這些個舊物,對農民來說,放著也是佔地方,所以很多農民是很願意賣的,但這舊物回收能賺錢?為何有人會特意上門收?「舊手機換剪刀、菜刀」!這樣的吆喝聲,大夥應該不陌生,不過這回收回去了,這些小販怎麼賺錢呢?
  • 農村經常有人來收十年的狗和五年的雞,這是為啥呢
    農村不斷有人來收狗,而且還特別喜歡收購一些年老的狗,有的甚至會花很大的價錢來買哪寫老狗,這是為啥呢?其實這些狗販子精明的很,天下做生意的沒人樂意做賠錢的買賣,這些狗販子亦是如此,對於老狗的價格。也是看著狗的品相來計算的,只不過不是按照狗的肥胖,而且有著自己的一套秘訣,來計算這狗是不是值錢,對於老狗來說,大都不是很胖,有的甚至是瘦骨嶙峋,而對於一些年老的瘦弱的狗,狗販子到是特別的感興趣,這是為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