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農村不比城市熱鬧,但從不缺乏做生意的小買賣人。像過去貧窮年代裡,有走村串巷賣醬油醋的,如今則有了收舊手機的,可以說不管什麼年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買賣有利可圖,就有人去做。
在農村,有人收作物秸稈,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就像未還田之前的小麥秸稈以及現在玉米芯等都是有人收購的。除此以外,也有小販在村裡收樹枝、碎木,比方說人們賣樹除去主要枝幹以外的細小枝條,或拆房子等其它原因替換下來的各種破碎木料,甚至還有鋸末,往往根據質量定價格,在1到2毛之間。
對此,有人或要疑惑,這些不成材的瑣碎東東,他們收了幹啥呢?莫不成當柴燒?答案是否定的。當今即便農村也沒人燒柴了,大多都是天然氣、煤氣,何況其它地方。那麼,不當柴,這些木料又能有啥用途呢?
加工製作密度板。密度板是一種合成木材,在建築、家具、裝修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碎木樹枝經過粉碎處理後,可以用來加工密度板。當然了小販只處於產業鏈最低端,賺取一定差價而以,深層加工要有專業廠家完成。這是其一個用處。
另一個就是賣給造紙廠。同小麥秸稈一樣,樹枝碎木也可用來造紙,一般每噸能賣到三四百元。他們以幹的收購,出手之前,有可能撒點水,增加重量,做到了幹買溼賣,不但賺了差價,而且額外能多賺一些。
另外,還可用於蘑菇養殖。玉米芯能養蘑菇,已被大家熟知。經過粉碎後的樹枝碎木也可以作為蘑菇養殖的上好原料。
樹枝碎木是有用途不假,但小販收購也講究區域的,大多都是就近原則,不見得每個地方都有。一般有造紙廠、家具廠等有需求企業附近才有小販收購,因為還有個運輸成本的存在。你們那有收的嗎?你覺得這些廢料還有啥用呢?歡迎補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