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推動樂山大佛首次上「雲」,雙方將共建數位化景區,通過數字博物館、智慧景區的融合落地,打造「數字大佛」全域旅遊示範區,探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可持續發展的數位化之路。
近年來,隨著旅遊產業的爆發式增長,景區管理運營難、遊客資源收集難、經濟輻射範圍小等問題給景區帶來了發展難題。此外,由於缺乏互動性的遊玩體驗,也導致遊客在景區停留時間較短。
為了解決景區發展難題,激活旅遊產業生態,樂山大佛景區將藉助騰訊雲在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的技術優勢,結合自身文化底蘊、資源優勢,圍繞樂山大佛數字博物館、智慧景區、文創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覆蓋線下景區管理、遊客體驗提升和線上產品數位化,為樂山大佛景區注入新活力。
具體來說,針對線下服務場景的構建,騰訊雲將採取現代聲光電技術,建設虛擬樂山大佛本體沉浸式參觀遊覽場景,讓遊客通過數位化的方式近距離感受大佛,提升遊客遊玩體驗。
在智慧景區的建設上,雙方將圍繞數據資源體系建設、景區綜合運營管理、投訴監管等方面,為遊客打造舒適體驗,為景區運營管理提供智能解決方案,將遊客的文旅體驗轉化為用戶口碑,塑造品牌影響力。
為了打通線上場景,助力景區數位化轉型,騰訊雲將建設樂山大佛「數字博物館」,用數位化方式呈現館藏文物、樂山大佛、摩崖造像等文化產品,並通過騰訊「博物官」為遊客提供文物介紹、位置指引等服務,實現博物館精準推廣和智能化服務。
據悉,雙方還將構建「數字大佛」IP和文創設計中臺,通過數位技術深度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吸引文創生態合作夥伴,落地不同文旅產品,讓大佛文化真正「活」起來。同時,樂山大佛將藉助騰訊社交廣告的強覆蓋性打通營銷鏈路,擴大文化影響力。
作為數字發展先行區,2019年四川省數字經濟總量超1.4萬億元,佔全省GDP比重超過30%,數位化成為城市建設的重中之重,也帶動了旅遊產業的數位化轉型。
樂山大佛作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吸引了海內外遊客前來參觀,2019年遊客接待人次達到424.9萬。隨著此次雙方在文化旅遊方面的深入合作,將共同探索出文化資源與科學技術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加快推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
作為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的助手,騰訊雲始終致力於各領域文旅產業智慧化、信息化發展和服務,今年8月,騰訊雲就參與了九寨溝的數位化景區建設,為智慧旅遊提供技術支撐。
未來,騰訊雲也將持續通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探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數位化之路,以數位技術助力文旅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