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熱播劇《三十而已》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引發了廣大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的強烈共鳴,不少的同齡女性,在劇中三位女主角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三位女主角的婚姻家庭生活貫穿劇中,她們一個未婚未育,一個已婚未育,一個已婚已育,三人在自己的婚姻戀愛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曲折,在多數人看來,三個好姑娘怎麼就都遇上了讓人唾棄的渣男,好好的婚姻戀愛怎麼就成了一地雞毛。
從王漫妮遇見抱著不對愛情負責的態度,只想圈養她的梁正賢,再到陳嶼和鍾曉芹的合租式婚姻最終以離婚落幕,最後衝擊最大的還屬身在福中不知福,看不到老婆的付出,卻只覺得外邊的野花更香,徹底背叛了愛情和婚姻的許幻山和顧佳,最後的結局雖然不是手撕小三,卻也結束了一段外人眼中郎才女貌的婚姻。
相愛容易,相處難。在這一地雞毛的婚姻戀愛中,我們也一定能有所收穫。
第一、經營婚姻需要用心溝通,放下「透明幻覺」。
先說說陳嶼和鍾曉芹的「合租式婚姻」,兩人在相處過程中,一個不說,一個不問。陳嶼默默為小家做的那些付出,自己就算做了,被誤會了,也不去解釋,不去說明。而陳嶼所做的這些鍾曉芹是知道的,也是能夠感覺到的,但是從未和陳嶼直接表達過感謝,離婚後,才發現這麼多年家裡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是陳嶼在做。這中間其實就是存在一種「透明幻覺」,是指你不用說,我就知道你是怎麼回事;我不用說,你就該知道我是怎麼回事。就像陳嶼和鍾曉芹一般,我們之間是透明的,根本不用溝通,一眼望去,就會知彼此。我的付出你應該看見,我看見了就應該記得你的好!
當一個人持有這種幻覺時,他們就會嚴重減少和別人的溝通與澄清,會有無數的誤解產生。
第二、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需品。
再說說王漫妮和梁正賢這種看似「童話」般的戀愛,結果回歸到現實問題上——關於結不結婚,就很快幻滅,儘管王漫妮在「被小三」的過程中情感受到重創,也正是有了這次重創,王漫妮才開始變得豐富,變得成熟,起碼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什麼。在家鄉的小鎮,和於伯的閒聊也更加讓王漫妮堅信自己的道路,篤信自己的選擇。
王漫妮問於伯:於伯,你這輩子都沒結過婚,你後悔嗎?
於伯:沒結婚就後悔,誰能保證結了婚就不後悔呢?都在人不在事。老拿自己沒有的跟人家有的去比,永遠不痛快。
王漫妮:為什麼到了這個年紀,所有人都要催你去結婚,生孩子,過日子。
於伯:催你的人,自己恐怕都不明白為什麼,隨大流怕你剩下,尤其是在咱們巴掌大點的地方,誰也不想那麼顯眼遭人議論。
王漫妮:我原本想著過了三十歲,我肯定認命,找一個不討厭的人,順順噹噹的談戀愛,然後去結婚。
於伯:活到我這個年紀沒老伴,也無兒無女,就一間理髮屋,我沒了它也就沒了。鎮上的人一輩輩來我這裡剪頭髮,都覺得我是一個好相處的人,其實我自己心裡清楚,我不好相處著呢,索性我就一個人自由自在。好些人到老了都沒明白,是活給別人高興,還是活給自己高興。
第三、婚姻是兩個人共同的修行。
最後我們看看顧佳和許幻山,這一對中以許幻山婚內出軌,煙花廠爆炸,顧佳回歸茶園落下帷幕,這中間也不乏有耐人尋味的婚姻之道,顧佳雙商在線,展示了完美女人的一面,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鬥得過小三,打得過流氓,各項技能點滿級,隨便一開大招便能收穫迷妹無數。許幻山之前的表現也不差,對顧佳的疼愛,顧佳三十歲生日的籌備,盡顯浪漫,雖然工作忙碌,但也有對兒子的陪伴,和兒子一起畫畫,做遊戲。許幻山的所作所為傷害了家庭,但是當顧佳說出:「我們的婚姻不是失敗了,只是結束了。」時,或許他們彼此都在婚姻中有所付出,有所收穫,和平地離開婚姻,是給經營婚姻的雙方最大的體面。
這世上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計算投入比和產出值,除了婚姻。
因為婚姻是最不能用付出來計較回報的,它毫無邏輯可言,被辜負的時候也只能說一聲,誰讓我願意。
婚姻是一場修行,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單方面付出就想要婚姻滿分,大都徒勞無功。婚姻不是獨自朝前衝,而是願意共同解決雞毛蒜皮。
好的婚姻,勢必要靠兩個人的力量,並肩走下去。
關注「拱墅麗人」
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