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洛陽市北部,地處黃河與洛河之間的孟津縣,是一座有著4000年文明史的中州名縣。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許多重大歷史事件,諸如龍馬負圖、伏羲畫卦、八百諸侯會盟、伯夷叔齊扣馬諫等,都發生在孟津,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據統計,孟津境內有40餘處古文化遺址遺蹟,被列為國家或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黃河小浪底景區、漢光武帝陵、龍馬負圖寺等名勝古蹟古蹟之外,在孟津境內還藏著五座國家級傳統村落。這些村落,價值不輸5A,關鍵還都不要門票,但很多人都錯過了。
1、洛陽市孟津縣小浪底鎮喬莊村
喬莊村是孟津首個被列為國家級傳統村落的村,其掩映在北邙丘巒和綠樹叢中,與黃河小浪底風景區相隔不過幾裡路。
整個村莊座落在一條深溝的半坡之上,因為四面被群山拱衛,環境很是清幽。
不過,作為傳統村落,喬莊村最有價值還是村中那些有著百餘年歷史的民居建築。喬莊村現存完好的主要是喬氏祠堂和10餘處民居。
據記載,該村始於清乾隆年間。彼時,有喬氏一支把家搬到邙山深處,築房建宅,繁衍生息,漸成村落。至清末、民國時期,喬莊人口已經上百。
如今,這些屋子雖歷經百年風雨,但仍可窺見當年的繁華。不過,百年老屋終究無法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當地的村民大多搬出老宅,易地而居,只剩些許花甲老人仍堅守這片土地。
2、洛陽市孟津縣朝陽鎮衛坡村
衛坡村又名魏家坡,是以衛氏家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是中國北方極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遊景區,曾獲得&34;創建試點村、中國傳統村落、河南省歷史文化名村等多項榮譽稱號。
村子內的古民居,是目前豫西地區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築群,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記載,這些古民居始建於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現存古宅不僅氣勢非凡、錯落有致,而且建築精美、內涵豐富。而房前屋後、梁上簷下,磚雕、石雕、木雕、彩繪等一應俱全,將整個建築點綴的富麗堂皇。
最重要的是,這裡一直以來都免費對外開放,因此每年都會吸引著無數遊客到此訪古探幽,感悟那個時代的內涵。
3、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石碑凹村
石碑凹村位於衛坡村西面,兩村相隔也不過幾公裡。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北宋開國功臣石守信死後即葬此地。
據記載,該村原名宣武村,原是武則天的花園,因石守信葬在這裡,其子孫卒後也都歸葬&34;。此後,這裡便逐漸形成了規模龐大、碑碣林立的家族墓地。因為陵前立起高大石碑多幢,宣武村也因此更名為石碑凹村。
至今這裡還保留著兩通高大的石碑,不過不是石守信的,而是分屬於其長子石保興和次子石保吉。一代名將石守信的墓,現在已無地面遺存。
在村子的南邊,有一座明清時期的古寨,古寨周圍是寨牆,有炮樓3處,古寨內有地道有暗井,有3孔窯洞,抗戰時期,這裡曾作為避難場所,拯救了不少人。
4、洛陽市孟津縣城關鎮寺河南村大陽河村
大陽河村是孟津縣寺河南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地處邙山腹地,瀍河穿境而過。據資料,最早大陽河村僅有幾戶齊姓人家,自從明末崇禎年間的大商戶賈姓遷住以後,才形成了規模。
目前,該村分為兩大住宅區,一個是沿河老村,村中的古建築便集中在這裡。古建築群由瀍陽義學、倉院、祠堂和三十餘套民宅等組成。這些古民居建築基本上都是賈姓資產,建築年代為明末和清早中期。
另一個住宅區是嶺上新區。改革開放前,村中的絕大多數人還是在沿瀍河岸邊的老村中居住,後來經濟條件轉好,部分村民便北遷嶺上居住,從而形成了如今的新老兩大住宅區。
5、洛陽市孟津縣橫水鎮橫水村
橫水村所在的橫水鎮,自古便是洛陽西北商貿和軍事重鎮,而橫水村便是橫水鎮政府駐地。
橫水村建村歷史久遠,據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信息顯示,橫水村建村在新石器晚期,古稱赫蘇氏之墟、有蟜氏故裡。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先祖,北宋政治家韓琦的後人,都曾居於此。
目前,村中的古民居,多為清代建築遺存,保存較為完整,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這裡部分清代建築已經破損,但仍存保存完好或相對完好的古民居63所。
這些古民居建築大多為二進或三進式院落,房屋為土坯牆體,外包有青磚,牆體內有木樑和立柱,脊高瓴逸,瑞獸威坐,磚雕精美,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除了古民居建築外,橫水村東北部的玉皇嶺上,還有薄姬廟、葛仙洞、金井、弘法寺、關帝廟等文物古蹟。
以上,就是洛陽孟津境內的五大國家級傳統村落了,不知道你去過幾個呢?
想了解更多河南文化、旅遊相關資訊,請點擊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