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故事④丨世代相傳孝德文化 王冕故裡鄰裡和睦

2020-12-21 浙報融媒體

2018-11-09 09:2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周楷華 王嘯天 金燕翔

近日,當記者驅車來到諸暨市楓橋鎮櫟橋村時,一出由村民自編自演的舞蹈《紅梅贊》正在村文化禮堂上演。「我們的老祖宗王冕擅長畫梅,演這齣舞蹈是為了宣揚他廉潔、孝順的品格。」親自上場演出的櫟橋村婦聯主席陳水英表示。

據了解,作為「楓橋三賢」之一王冕的故裡,千百年來,櫟橋村一直推崇孝德文化。近年來,依託村文化禮堂,該村又創新走出了依靠唱村歌、搞村晚等文化匯演宣揚孝德文化、提高村民精神面貌的基層治理新路子。

眼下,孝德文化已深入櫟橋村每位村民的心中。在村內的王冕故居,時不時就有長輩帶著兒孫前來瀏覽。「長大以後,我會孝順父母,還要為村子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剛上五年級的王晨霖說道。

「村民孝順長輩後,家庭糾紛就少了。大家都講道德後,鄰裡糾紛也少了。」 櫟橋村黨總支書記王永全表示,依靠孝德治村,這些年,村內矛盾糾紛發生率大幅下降。即便發生糾紛,通過親情調解法、威信調解法等手段,也可以很快化解。

對於村內重大事件,櫟橋村兩委班子也會通過每周一次的民情分析會,諮詢村民的意見。「老祖宗這麼清廉,我們肯定不能腐敗。」王永全說,涉及村內重要工程的事務,村兩委班子成員都會主動請村民監督。

人人講孝德,村居大變樣。走在櫟橋村的村道上,鮮見果皮紙屑,村民之間也都是笑臉相迎。王永全笑著說,為了評上村文明家庭、美麗庭院,現在村民們都十分注重村居整潔。「如果有家庭因環境衛生不佳被列入『黑榜』,這家的成員都會很著急,因為會被人看不起。」

據悉,憑藉孝德治村,櫟橋村的村莊治理工作一直走在楓橋鎮前列。近年來,該村已先後獲得浙江省文明村、紹興市衛生村、紹興市森林村、紹興市文明村、諸暨市五好基層黨組織、諸暨市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星級示範村等諸多榮譽。

相關焦點

  • 去王冕故裡有大道!
    旅遊和文化是不分家的。那些擁有著豐富人文資源、浸潤著歷史文化氣韻的地方,總是格外吸引人。「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元末著名詩人、畫家王冕不光梅花詩寫得頗具風格,作畫也是出神入化。梅花棲於枝頭,盈蕊而綻,香氣溢於筆墨揮灑之間。
  • 合江「四禮」孕育特色「孝德文化」(圖)
    今年以來,合江縣以傳統孝德文化為引領,把主流價值觀融入成人禮、婚禮、壽禮和葬禮等「四禮」中,在傳承傳統文化中培育社會新風尚,並設立善行義舉榜、舉辦道德講堂,打造出獨 具 特 色 的「 大 孝 文化」。  不一樣的課堂  學生與家長相擁而泣  「我現在成人了,就要懂得感恩父母。」
  • 臺灣網友:兩岸古厝文風世代相傳
    何來美今日在臺灣《旺報》刊文章表示,兩岸交流曾阻隔多年,政治制度亦有別,但從這兩座古厝所展現崇文重教的文風,卻是一樣的,且世代相傳,源遠流長。  全文摘編如下:  最近到廣東省梅州市嘉應學院進行學術交流,為學院宿舍「亮湖樓」旁的一幢舊圍屋「留餘堂」流連忘返。
  • 帶孩子到楓橋古鎮體驗千年文化,本周最有趣的親子活動
    在歷經千古的古典建築間感受中國先賢文化,將知識編進遊戲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每一次成功都是未來成長路上的莫大鼓勵。3月31日,離杭州1個半小時車程的楓橋古鎮,一場盛大的遊學活動即將開啟。在楓橋,耕讀傳家、重教興學之風自古興盛,僅宋元明清四朝,就出了進士35人,舉人68人。被尊為「楓橋三賢」的元代詩畫家王冕,元代文學、書法家楊維楨,明末畫家陳洪綬,更以其精湛的藝術造詣在中國書法史、中國繪畫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實拍深圳:寶安公園孝德長廊,這些孝德故事你聽說過嗎?
    實拍深圳:寶安公園孝德長廊,這些孝德故事你聽說過嗎?(春風知道你原創圖文,轉載請註明出處)位於深圳寶安區的寶安公園,是寶安區最大的公園,公園配套齊全,有山有水,健身,遊樂場都有。這是位於東門的湖景長廊區,不知什麼時候,長廊改成孝德文化長廊,筆者覺得很有教育意義。扇枕溫衾,頭一次聽說這樣的故事。漢朝時期,孝子黃香的母親早逝,他知書達理,在炎熱的夏天,他用扇子扇涼蓆子讓父親睡。冬天則先鑽進被窩溫熱被子讓父親睡。他當魏郡太守時當地遭遇洪災,他拿出自己的俸祿和家產救濟災民。人們稱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 尊老愛幼鄰裡和睦 海鹽"三十佳"文明家庭溫馨小故事
    尊老愛幼鄰裡和睦 海鹽"三十佳"文明家庭溫馨小故事 jx.zjol.com.cn 2006年02月27日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2月23日,記者從縣婦聯了解到,在表彰的全縣「三十佳」文明家庭的背後,有許多尊老愛幼、鄰裡和睦相處的溫馨故事。  家庭美滿是我的追求  王新禪家住南北湖東側於南村8組,五口之家,三代同堂。王新禪剛結婚的時候,她就暗下決心:對待公公婆婆要像對待親生父母一樣。18年來,不管是火熱的酷暑還是冰冷的寒冬,王新禪都給兩位老人洗衣換被。
  • 孝德堂裡話重陽
    孝德堂與邯鄲市孝慈會共同慰問當地老黨員幹部、老軍人、孤寡病殘老人等。經提議,2016年9月,村裡建起了孝德堂,以鄉村提供場所、企業提供米麵糧油等生活物資、志願者提供服務的方式,為全村70歲以上老人以及不滿70歲的孤寡老人、殘疾人提供免費午餐和理髮、醫療保健等服務,並從知孝、倡孝、督孝、評孝入手,弘揚孝道文化,將孝德文化培育成為群眾廣泛認可的價值觀,實現村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雙提升。
  • 挖掘人文歷史底蘊 楓橋古鎮打造文創小鎮換新顏
    作為「鄉愁」的載體,古鎮要留住「老底子」的楓橋記憶,首先要留住文化傳承。自去年8月25日環境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啟動以來,楓橋古鎮的建設以「三賢故裡、溪上古鎮、和諧楓橋」為定位,著力打造一個宜居、宜業、宜遊並重的現代古鎮。十裡楓堤,溪上楓橋,詠唱的是悠悠時代新韻,承載的是淡淡歲月鄉愁。
  • 鄰裡和睦親如一家
    近年來,清橋社區探索「黨建 業委會」「黨建 樓棟長」治理機制,推進「法治小家」「鄰裡小家」建設,提升居民文明素質,促進小區鄰裡和諧,小區居民幸福指數越來越高。物管小區「黨建 業委會」促和諧「我們小區變化很大,你看,現在車輛停放整齊了,清潔衛生變好了,鄰裡之間的矛盾也減少了。」清橋社區楓香庭小區居民、業委會主任蘇生堯高興地說。
  • 詩源東山 文化上虞 孝德之鄉 越中望邑
    以百孝之祖虞舜和孝女曹娥為代表的孝德故事在上虞的不斷流傳、演進、豐富,鼎定了孝德文化在上虞諸多文化形態中的主體地位。據不完全統計,史籍中有明確記載的上虞孝德人物和典故多達58例,上虞迄今有曹娥廟、朱娥廟、孝聞嶺等18處孝德文化遺址、遺蹟留存。
  • 上虞孝德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入選省級名單
    上虞孝德文化歷史悠久。近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浙江省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名單》,上虞申報的「孝德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榜上有名。上虞已有2200多年的建縣歷史,得名於二十四孝之首「虞舜」,母親河曹娥江因孝女曹娥「投江尋父」得名,是「中國孝德文化之鄉」、越窯青瓷發源地、「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一站。近年來,全區積極拓展孝德文化價值與內涵,將「孝德」作為城市主體文化打造。上虞孝德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以曹娥江為主軸,覆蓋全境。
  • 「我們鄰裡關係和睦,親如一家」
    「大家不分民族,出錢出力,共同修築了這條象徵民族團結的『團結路』,我們鄰裡關係和睦,親如一家。」每天清晨,大家都不約而同拿起掃帚走出家門,共同把『團結路』打掃得乾乾淨淨。」居住在「團結路」邊的村民馬正勇高興地對記者說。
  • 福果山孝德文化公園正式開園
    孝德文化公園一角。華龍網訊10月26日,重慶福果山孝德文化公園正式開園。當天,福果山生命紀念園也對外開放。開園前,重慶福果山孝德文化公園已成功創建國家2A級旅遊景區,開園儀式上正式授牌。重慶福果山孝德文化公園位於巴嶽山脈,是融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總投資約1.8億元,佔地約60畝,於2015年6月動工建設。
  • 鄰裡和睦相處,唱響時代新風(鄰裡好故事)
    意想不到的是,我如此寬宏大量的言行,居然深深觸及了他的靈魂,讓他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進而友善待鄰居,不再扔垃圾在門外了,也狠心送走了心愛的烈犬,並主動向鄰居們打招呼,漸漸就與鄰裡和睦了關係。我寬廣的胸懷間接地使其他鄰居們得以受益,無意間成就了我希望鄰裡和睦的願望。之所以我樂於且善於和睦裡關係,這與我的人生閱歷密切相關。
  • 崇尚孝德的大莊村
    西泠印社朱妙根先生題寫的「孝德橋」石碑立於橋頭。  我們入住的孝德堂,以四合院形式設計,端莊大方,中堂天井,小橋魚水,上下兩層,四周迴廊,擁有24個客房,集會議、住宿於一體,內部裝飾古樸典雅,古色古香。  傍晚,我們漫步在村中公路上,月亮從山坳的樹梢上慢慢地爬上來,與朦朧的路燈一同照著村莊和公路。
  • 「申明亭制度」與「楓橋經驗」辨析
    由上可知,貫穿於申明亭制度的一條主線就是勸民向善、使民和睦、尊上愛幼、敬老服德、和息無訟、互助互愛等。可以說,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有關勸諭教民的內容都直接體現於裡老人理訟的各個環節。因此,申明亭制度不僅僅是一個基層司法裁判權制度的創見,更是一個融禮義法則為一體、道德說教與刑罰制裁相結合、國家司法權與鄉裡司法自治互為表裡的基層治理制度的具體運用。
  • 「我和我的祖國 身邊的孝德故事」講故事比賽決賽開賽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進一步教育和引導廣大市民群眾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孝文化,推進孝德文成建設, 6月11日下午,文成縣委宣傳部和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主辦的「我和我的祖國身邊的孝德故事」講故事決賽在縣文化館四樓舉辦,經過層層選拔,來自全縣共18名參賽選手進入了當天的決賽
  • 西部首個孝德文化主題公園亮相銅梁
    近日,重慶福果山孝德文化公園成功創建國家2A級旅遊景區,並於2016年10月26日正式開園,該園作為中國西部首個國家級孝德文化主題公園,勢必成為重慶乃至西部地區弘揚紀念文化、巴渝文化和孝道文化的重要基地。
  • 上虞中華孝德園,以遠古舜帝和孝女曹娥為主題建成,佔地560畝
    上虞,為浙江紹興市轄區,其經濟非常發達,為百強區之一,更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江南小城,這裡是傳說中的虞舜、祝英臺故裡及東漢時期著名孝女曹娥故裡,錢塘江最大支流曹娥江就是因曹娥入江救父而得名,如果要了解這些歷史故事,上虞的「
  • 東安:弘揚德文化 建幸福家園
    東安建設六大德文化宣教基地,開展「美德工程」建設     湖南日報6月26日訊(記者 唐善理 通訊員 陳政忠 唐明登)村道衛生整潔,村容美觀,鄰裡相處和睦。很多家庭都懸掛有「孝德之星」、「最美家庭」、「遵紀守法戶」等牌匾。村公布欄裡,「孝德榜」公布著唐龍成、李翠萍夫婦16年義務照顧老人蔣春蓮的事跡。這是6月22日記者在東安縣橫塘鎮白灘河村見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