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關於種大豆,有這樣一句諺語:「大豆乾花溼莢,畝收石八;幹莢溼花,有杆無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大豆是一種糧食作物,同時也是一種油料作物。大豆加工製品在生活中經常吃到,例如豆腐、豆瓣醬等等,大豆加工製品同時也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大豆按播種季節可分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和冬大豆四類,種植範圍比較廣。農民朋友都知道,大豆從種到收,要經歷種子發芽、出苗、幼苗生長、分枝、開花、結莢、鼓粒、成熟等過程,
大豆對水分的要求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是不同的,從開花結莢期到鼓粒期,大豆對水分的需求量最高,要求土壤溼度也最大。
研究表明,種子發芽過程要求土壤有較多的水分來滿足來滿足種子吸水膨脹和發芽的需要,吸水量相對於種子風乾重的120%-140%,因此,播種時土壤中的水分要能保證種子萌發的需要。
大豆幼苗期莖葉生長緩慢,根系生長比較快,苗期土壤水分不能過高,過溼,透氣性差,不利根部生長,不利形成壯苗。
大豆初花期到盛花期,植株生長進入旺盛期,需水量逐步增加,此期土壤應保持見幹見溼,光照充足,這樣有利開花結莢。大豆結莢期到鼓粒期,土壤仍需較多的水分,否則會造成落花落莢和秕粒、秕莢。大豆從初花期到鼓粒期一致需要保持較高的吸水能力。
農諺「大豆乾花溼莢,畝收石八;幹莢溼花,有杆無瓜」,意思是說大豆開花期如果土壤乾旱,不利開花結莢,結莢期土壤乾旱缺水,大豆只長秧不結莢,說明了水分在大豆花莢、鼓粒期的重要要作用。
農民朋友,關於這句諺語,「大豆乾花溼莢,畝收石八;幹莢溼花,有杆無瓜」你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