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羅馬城的街頭藝人 是城市觀光形象破壞者?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23日電 臺灣聯合新聞網刊文稱,造訪過義大利羅馬的遊客一定不陌生,一群穿著古羅馬軍裝的「街頭藝人」(他們自稱為「角鬥士」)與遊客拍照,手上拿著假劍在自己、別人的脖子前比劃。但如今,要拍攝這樣的畫面已經越來越困難。因為羅馬市府在今年7月頒布一道禁令,禁止任何人穿著古裝假扮歷史角色,提供他人拍照——特別是在古蹟附近,無論這麼做是否涉及營利行為,違者都將以「違反公共秩序」的名義處以400歐元的高額罰款。

在羅馬打扮成角鬥士,難道錯了嗎? 圖/路透社

  文章摘編如下:

  針對古裝街頭藝人的禁令

  事實上,這不是羅馬市府第一次針對這類型的街頭藝人設下限制。早在2011年左右就已經有相關討論,但一直到2015年,才由前任市長頒布禁令。當時的主要依據是,隨者大量遊客將湧入羅馬,以公共秩序為由加以禁絕其活動。不久後現任市長拉吉(Virginia Raggi)上任,她將這道禁令的時效一直延長到2017年。

  以此維生的街頭藝人當然無法忍受,他們向拉齊奧區(Lazio)的法院提出訴願。經審理後,法院在今年四月判決禁令無效,因為街頭藝人的存在顯然不會對公共秩序構成嚴重威脅,更何況一直以先前理由延續時效更缺乏足夠正當性。

  「百夫長街頭藝人協會」(Centurion Street Artists Associations)的副會長針對這個議題就曾提到,他們對城市觀光絕對有其幫助——雖然不是免費的,但至少也讓「小孩子歡笑,向觀光客提供訊息」。支持者中更不乏有人認為,穿著古裝的街頭藝人有助於營造特殊歷史風情。

  市長拉吉對這項判決結果頗有微詞,她公開表示「這座城市不能再讓百夫長們(註:泛指穿著古羅馬軍裝的街頭藝人)所把持」,並宣示「改革需要持續下去,需要以更合宜的規範以保護這座城市」。果不其然,拉吉在三個月後便頒布了新禁令。而這一次著重的焦點則是交通安全、城市景觀維護,以及提升遊客的觀光質量。就像拉吉所說,著古裝的街頭藝人成了「人們盡情享受城市古蹟美麗景觀的一大阻礙」。

羅馬市府禁止任何人穿著古裝假扮歷史角色,提供他人拍照,違者將以「違反公共秩序」的名義處以400歐元的高額罰款。 圖/美聯社

  無論反對禁令者提出哪些理由,都無法否認有太多新聞突顯出,角鬥士們對於羅馬城市觀光有著相當程度的負面影響。街頭藝人需要賺錢維生,他們裝扮後供人拍照,而遊客則給予相對應的報酬,一切看來如此合情合理;但問題在於,許多角鬥士從未事先說明收費機制,在開心地拍完照後卻向遊客索討不合理的高額費用。如果遊客不從,可能還會被扣留相機、阻擋離開。

  而且因為這些角鬥士素質參差不齊,也曾發生為了搶奪地盤的街頭鬥毆,或是騷擾女遊客的情況。最引起軒然大波則是在2015年時,一群外國攝影團隊到羅馬取景時,也在不知情之下被要求支付大筆酬金。角鬥士眼見一直無法談妥條件,竟偷取工作人員皮包。當受害者向警方報案時,只得到姑且別過度張揚的消極回應。這個過程被拍下並在新聞平臺放送後,重擊羅馬的觀光形象。

  縱使角鬥士沒有對公共秩序構成嚴重威脅,也不代表未曾引起社會事件,處理他們的糾紛無形間成了羅馬官方的棘手議題。這也就是為何,頒布禁令是拉吉最早批准的市政項目之一,並在日後始終保持強硬態度。

這些角鬥士素質參差不齊,也曾發生為了搶奪地盤的街頭鬥毆,或是騷擾女遊客的情況。 圖/路透社

  廉價的COSPLAY:缺乏歷史根據的虛構事物

  除此之外,也可以從文化的角度解讀新禁令的意涵,例如角鬥士的穿著打扮,其實還有許多值得檢討的地方。首先,光是自稱為角鬥士,便是在散布一個極度錯誤的訊息。畢竟他們身上穿的都是古羅馬軍團中,高階軍官才會有的打扮,有些人更是頭戴桂冠,扮演的角色即便不是皇帝,至少也是戰功彪炳的軍團指揮官。

  再更講究一點,許多人更是穿著現代人的襪子和皮製拖鞋,而頭盔上本應放著羽毛裝飾,則用長方型塑料刷拼裝而成。與這些缺點相比,過於鮮豔、卡通化的配色,或是極為不合身的盔甲等,反而變成尚能容忍的小問題。

  最難堪的是,拍照姿勢總是喜歡拿劍出來比劃,或是單手舉起重現古羅馬軍隊儀式,但後頭可能搭配的是西班牙階梯,稍微講究點的則是在大競技場附近。凡此種種拼湊在一起,讓這類型的照片成了時空錯置、歷史謬誤與追求獵奇感的綜合體——這些都是跳脫歷史脈絡的虛構事物。從這個角度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官方斷定其與城市景觀相互衝突。

從文化面的角度解讀新禁令的意涵,例如角鬥士的穿著打扮,其實還有許多值得檢討的地方。 圖/路透社

  羅馬的城市印象,誰說了算?

  這種文化現象牽涉到的是,對羅馬城是否有完整認知與合理詮釋。在18世紀的大旅遊時代,到達羅馬的遊客如同今日,也總是喜歡藉由視覺畫面,讓自己浸淫在異國風情或歷史韻味中。特別是版畫因為製造快速、相對平價,是許多人會刻意收藏的選項。在高度需求化的前提下,誕生了一批專門面對大眾市場的版畫家,庇拉內西(Giambattista Piranesi)就是最受歡迎的代表。

  庇拉內西的風格雖有想像成分,卻也是奠基在真實條件之上。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版畫不時誇大了城內空間,例如廣場的比例,但並不因此破壞建築的細節與城市風貌。首次造訪羅馬的遊客,可能會抱怨庇拉內西的版畫將羅馬表現的過於宏偉壯碩,卻不會認為這是在描繪一個全然架空在想像上的虛擬城市,許多地方依舊能夠一眼就辨認出來。

  自稱為角鬥士的街頭藝人同樣也是羅馬城市印象的詮釋者。重點當然不在於完美地複製、重現歷史,不過相較於庇拉內西或是建成紀念日的古裝遊行隊伍,他們不僅缺乏有道理的論述內容,更草率地放大刻板印象,並在不合情理的脈絡下重現。

  因此無論從歷史背景、城市景觀或文化意涵來看,都顯得怪異且格格不入。只要他們仍舊保持這種狀態,也就更難以說服他人:在街頭供遊客拍照的同時,真的有助於城市觀光形象的塑造。

相關焦點

  • 街頭藝人 | 一個包容的城市對街頭文化的認可
    尤其是對汙染環境、廣播噪音擾民等違規行為者,將予以相應的處理。這避免了以銷售為目的的表演,也可以防止市民和遊客在觀看表演時受到情緒上的破壞、利益上的損失。公開招募的街頭藝人在城市街頭開展藝術表演,是一舉多贏的舉措。
  • 城市街頭藝人:何處是吾鄉?
    街頭藝術具有觸發城市公共空間活力的積極作用,但在城鎮化與城市轉型交織的特殊背景中, 街頭藝人群體卻被貼上「秩序破壞者」與「底邊階層」 的標籤,成為公共空間和主流秩序排擠的對象。當前關於街頭藝術與城市空間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關注點包括藝術對城市空間的重要性、藝術作品對公共空間的美化提升、街頭藝術行為對公共空間活力作用等,而對街頭藝人群體的研究較多局限於新聞報導和藝術專業領域,對於街頭藝人及其行為的研究和城市治理尚較少。
  • 鄭州街頭藝術表演首批藝人頒證典禮在正弘城舉行
    9月4日晚上7點,鄭州街頭藝術表演首批藝人頒證典禮在鄭州街頭藝術表演市級示範點位正弘城舉行,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裴保順,市文明辦副主任黃紅雨,金水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楊林並為鄭州首批街頭藝人頒證。
  • 160位藝人獲頒表演證,用街頭藝術伴奏城市文明
    「我們都有一顆熱愛藝術的心,希望通過街頭藝術表演,讓藝術更加貼近群眾,讓藝術使我們的城市更加時尚、鮮活!」9月4日晚7點,鄭州街頭藝術表演首批藝人頒證典禮在鄭州街頭藝術表演市級示範點位正弘城舉行,首批持證藝人謝曦子表示,「拿到表演證是對我們藝術修養的一種肯定,也讓我們更加堅持我們的藝術初心。」
  • 成都街頭藝人 城市理想的生動表達
    2月26日,《成都街頭藝人-記錄live最初的模樣》正式登網易雲音樂MVlog首頁,這期MVlog裡,記錄了5名成都街頭藝人最真實的現場表演,視頻裡春熙路、玉林路、熊貓、火鍋、蛋烘糕等獨具成都特色的代表性文化元素也紛紛出鏡,與音樂一起共同營造了充滿人文特質和溫情氣息的城市形象。
  • 街頭藝人抽籤上崗不僅是「甜美的創意」
    原標題:街頭藝人抽籤上崗不僅是「甜美的創意」  街頭藝人怎麼管,是很多城市面臨的管理難題。4月1日開始,深圳中心書城廣場的街頭藝人正式抽籤派位到固定區域進行表演。深圳成為繼上海之後又一個嘗試對街頭藝人進行規範管理的大陸城市。
  • 街頭藝人
    科洛西姆競技場的黃昏,一個塞爾維亞街頭藝人聚精會神地唱著Beatles的歌。他的聲音很好聽,是我見過最好的街頭藝人。
  • 巴西街頭塗鴉多 塗鴉藝人被稱為城市美容師
    無論富人區還是貧民窟,任何一條街道都是街頭藝術家創作的領地。只要有一片空牆,就會出現各種形式各種題材的塗鴉作品,處處都會給人驚喜。巴西街頭鼓勵塗鴉在這裡,街頭塗鴉是合法且被鼓勵的。巴西政府不禁止街頭塗鴉,更是出資鼓勵民間藝術家進行塗鴉藝術創作。在很多城市街頭,都有各種奇思妙想、風格魔幻的塗鴉,成為獨具巴西裡約特色的街頭藝術。
  • 街頭藝人怎麼管?深圳試點抽籤上崗
    ——— 福田區演藝協會副會長、福田區街頭演藝聯盟負責人周貞羽  隨著一切朝著正常健康的方向發展,這也是大多數藝人樂見的。  ——— 二胡藝人駱宏俊  南都訊 街頭藝人怎麼管,是很多城市面臨的管理難題。4月1日開始,深圳中心書城廣場的街頭藝人正式抽籤派位到固定區域進行表演。深圳成為繼上海之後又一個嘗試對街頭藝人進行規範管理的大陸城市。
  • 國際 國外城市如何管理街頭藝人
    在歐美許多城市,我們都能看到街頭藝人的身影,他們的存在,甚至成為一道獨特的城市風景。
  • 「街頭藝人」再上街頭
    阿卡貝拉組合用口技、和聲模擬音效,演繹頗具爵式風的《外婆的澎湖灣》;美國小提琴組合肯尼、保羅唱出了字正腔圓的《大阪城的姑娘
  • 街頭藝人終於不再「流浪街頭」!各地是如何管理的?
    街頭藝人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由來已久,在歐美許多大城市,如巴黎、倫敦、羅馬、紐約、巴塞羅納等,街頭藝人已成為城市風景的一部分。街頭藝人賣藝不但可以展示自身的文藝特長、獲取相應的酬勞,同時也為欣賞藝術表演提供了另一種途徑。在很多人印象裡國內的街頭藝人好像都是背著一把舊吉他四處流動,擺攤賣唱,四處躲著城管,自發進行。但現在不同了,國內很多城市都有專門了針對街頭藝人的管理辦法,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作為國內第一座實行街頭藝人持證上崗演出的城市,上海的街頭藝人更加職業化,也不斷刷新著外界的認知。
  • 對街頭藝人的管理應張弛有度
    原標題:對街頭藝人的管理應張弛有度  街頭藝人怎麼管理,是很多城市面臨的問題。本月起,深圳規範街頭藝人的管理,將深圳中心書城廣場的街頭藝人按照抽籤派位到固定區域進行表演。深圳繼上海之後,成為又一個嘗試對街頭藝人進行規範管理的城市。
  • 成都首批持證街頭藝人將上崗 他們如何成為城市風景
    成都市文化館將會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對報名者的條件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有一個面試,然後會對入選的街頭藝人進行相關的培訓,培訓結束就可以到點位進行表演。成都市文化館一負責人告訴記者,「招募的時候,對報名者的年齡、表演內容等會有一定要求,選拔標準是適於大部分人的,但主要還是看演出水平,包括已經在街頭表演的一些街頭藝人。」「演出時間的排期、點位、內容,我們都要進行管理。」
  • 成都街頭藝人持證上崗,這個城市的街頭藝術,又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我們都經歷過,在宵夜攤上喝得正嗨的時候,總有街頭藝人抱著吉他上前來,非要讓我們點首歌,還要給他付費,既然你讓我點歌,我為什麼要花錢呢。今天我就在街邊,經歷了一場不花錢的演唱會,演唱者,成都的街頭藝人。這就是我們今天演唱者,成都的一名街頭藝人,我在話筒架上還專門看到了他的演藝證,為保護隱私就沒去拍它。
  • 城市旅遊觀光巴士有望出現北京街頭
    知名旅遊城市已經普及的城市觀光巴士有望出現在北京街頭。記者從市旅遊委未來服務發展會議上獲悉,未來三年內北京將儘快開通旅遊觀光巴士,該計劃從今年開始啟動。坐上雙層的觀光巴士,一路瀏覽著天安門、故宮、鼓樓、鳥巢、水立方等美景,這樣休閒的觀光模式既為遊客也可為市民服務。
  • 陳曼青——不只是街頭藝人
    陳曼青陳曼青,相信大家都不是非常陌生,她是臺灣第一個申請成功的街頭藝人,一個美女鼓手,也是一個追求自由隨性的音樂人。很多對她的評價高低不同。但是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一個人這樣的的鼓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概念。
  • 支持街頭藝人表演!全國性街頭藝人文化藝術節有望在濟南舉辦
    20日,濟南發布《關於打造濟南夜間經濟冬季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方案》,通過打造特色夜間經濟集聚地、繁榮發展冬季主題場景消費、促進商旅文體跨界融合、引導發展社區便民消費,進一步增強夜間經濟冬季服務能力,推動「夜泉城」可持續繁榮發展,努力建設一批與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高品質夜間經濟新業態
  • 和音樂家街頭快閃 玩轉成都街頭藝人音樂季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李婷9月13日,一群演奏家以街頭藝人的身份重返街頭,他們走進成都杜甫草堂,來到成都電視塔339廣場,為市民送去民樂和交響的快閃演奏活動,將平時只能在音樂廳觀賞的演出搬上街頭巷尾。這也拉開了「眾樂之城——成都街頭藝人音樂季」(以下簡稱「音樂季」)的序幕。據了解,從9月19至20日,「成都街頭藝術表演」還將攜手抖音和咪咕音樂共同為觀眾獻上一臺街頭音樂大餐。
  • 臺藝人揮五星紅旗喊「我愛你中國」綠營:撤換其觀光大使身份
    歐陽娜娜、張韶涵、林志玲之後,又有人盯上了臺灣藝人張庭的老公、宜蘭觀光大使林瑞陽。臺媒稱,林瑞陽曾揮五星紅旗喊「我愛你中國」「祖國生日快樂」「祖國萬歲」,綠營要求即刻撤換其宜蘭觀光大使身份。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宜蘭出生的藝人林瑞陽在中國(大陸)發展多年,宜蘭縣長林姿妙去年聘他當觀光大使,林瑞陽也率千人到宜蘭旅遊,去年7月參與童玩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