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納世界衛生組織分類原則 對抗生素藥物進行分級管理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在全球,濫用抗生素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從而使抗菌藥物失效,已經成為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

  近日,國內專家學者呼籲衛計委參照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抗生素分類原則,支持藥企研發抗耐藥抗生素,將新的安全高效、副作用小的抗耐藥抗生素(包括複方抗耐藥抗生素)等I類新藥納入醫保目錄,並按世界衛生組織(英文簡稱:WHO)分類原則列入限制使用級。

  細菌對新抗生素耐藥只需兩年

  細菌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生命體之一,在它們35億年的進化史中,為了爭取自己種群的勝利,會分泌出各種對其他細菌有害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就是抗生素。

  在人工製取抗生素出現之前,人類對細菌無計可施。不要說霍亂、肺炎、結核病這些疾病,就是被樹枝輕輕刮傷,都有可能因細菌感染而喪命。

  直到1939年澳大利亞人瓦爾特·弗洛裡和德國出生的鮑利斯·錢恩成功提純出青黴素,這種情況才得以改觀。

  不過,人類與細菌之間的抗生素大戰也由此拉開,因為無論多麼惡劣的抗生素環境,在數以萬億計的細菌中,總會有攜帶著「優良基因」的細菌能活下來。而這些死裡逃生的細菌,可以通過分裂複製,產生有抗藥性、耐藥性的後代,或通過質粒上DNA的交換使其他細菌獲得同樣的耐藥性。

  下面是新型抗生素出現到耐藥細菌出現的時間表:

  1943年青黴素大規模使用,到1945年20%的金黃葡萄球對其產生抗性;

  1947年鏈黴菌素上市,同年該藥耐藥菌出現;

  1952年四環菌素上市,1956年其耐藥菌出現;

  1959年甲氧西林上市,1961年其耐藥菌出現;

  1964年頭孢噻吩上市,1966年其耐藥菌出現;

  1967年慶大黴素上市,1970年其耐藥菌出現;

  1981年頭孢噻肟上市,1983年其耐藥菌出現;

  為了應對這些細菌耐藥性,人類也在不斷地研發各種不同的抗生素。但人類研發出一種新的抗生素需要長達10年時間和數億元到幾十億元的投資,而大多數細菌繁殖一代只需要20分鐘,產生耐藥性也只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使得這種抗生素的療效下降,因此人類需要不斷地研發新的抗生素。

  這就意味著,如果不能科學、有效地使用抗生素,將導致大量新藥剛剛進入市場療效就下降。

  對此,WHO以及歐美、中國的專家學者認為,細菌不斷進化是一個自然規律,但抗生素不及時足量等不合理使用或濫用使得細菌的進化變得更加迅速,特別是在動物飼料中大暈添加抗生素,許多企業使用人用淘汰的、副作用大、殘留時間長、療效差但價廉的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並長期使用,這是造成細菌耐的最主要的原因。耐藥細菌的出現同時也增加了患者的治療成本,延長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從而給健康系統帶來了很大的耐受壓力。

  分類管理減緩新藥失效步伐

  為應對細菌耐藥性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於2017年6月6日公布 了抗生素分類管理清單,建議以青黴素類藥物為第一道防線,只在必要時使用其他抗生素。新版《基本藥物清單》中包含用於治療21種 常見病的39種抗生素,並將它們分為「可用」 Access、「慎用」 Watch 和「備用」 Reserve三類。

  一、 「可用」類藥物是治療常見感染疾病的首選或次選抗生素,可廣泛獲取,且價格實惠,令致病菌產生耐藥性的可能性較低,其中包括被廣泛使用的阿莫西林(青黴素類)。

  二、 「慎用」類抗生素只限於某些特定感染使用,包括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噻肟、頭孢曲松等)、β-內醯胺酶抑制劑複方抗生素(如複方哌拉西林鈉等)、喹諾酮(如環丙沙星等)。

  三、 「備用」類屬於最高級別限制使用,包括氨曲南類、四代和五代頭孢菌素、達託黴素、替加環素等,這些抗生素應被視為最後手段,WHO不希望備用的抗生素被頻繁地使用。

  因此,中國的專家學者以及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的專家教授建議國家一方面要參考WHO、FDA的政策,通過政策鼓勵、簡化審批手續等方式加快新藥的研製、上市步伐;另一方面,要與國際接軌,參照WHO的分類管理原則進行抗生素分類管理、使用。

  比如,複方抗耐藥抗生素藥物由於療效顯著,毒副作用少,安全性高,質量穩定可控,特別是這類複方抗耐藥抗生素被長期使用細菌對這類藥產生的耐藥性也很低,這類藥將是臨床上針對耐藥菌的主要剋星,將成為國際和國內臨床醫學科學工作者和臨床醫生首選的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

  國外通過政策傾斜等方式為抗生素新藥研製大開方便之門。如美國FDA和歐盟於2014-2016年間加快在II期臨床完成後尚沒有開展III期臨床就加速批准上市了兩個類似的複方抗耐藥抗生素,並給以特殊政策照顧支持。

  在國內,由於頭孢曲松舒巴坦、頭孢噻肟舒巴坦療效確切,副作用更少,安全性高,特別是頭孢曲松舒巴坦對WHO公布的全球十二大耐藥菌--淋球菌有特效,得到醫護工作者的廣泛認同。該藥是中國藥科大學與HWM. Co合作創新的重大科研項目、發明專利,是我國研發的I類新藥,具有更高療效的抗耐藥抗生素。

  為此,國內廣大醫藥科研人員和專家學者建議衛計委參照採納WHO的分類原則並結合我國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在調整制定各省市的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目錄時,將加入β-內醯胺酶抑制劑的複方抗生素等I類新藥列為「限制使用級」。

相關焦點

  • 新版抗生素指導原則將怎樣影響醫生用藥
    這項《指導原則》講了些什麼,修改了什麼,會不會影響到老百姓的就醫?昨天,記者邀請市二院藥劑科主任王育紅對其進行解讀。在這種情況下,2004年,國家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和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發布實施了《指導原則(2004版)》,規範指導抗菌藥物在臨床的應用。「當年《指導原則(2004版)》的發行,對不熟悉抗生素使用的中國醫療衛生人員來說,就像黑暗中航行的船隻找到了指路的明燈一樣。特別是分級制度,一經發布就受到了廣大醫療衛生人員的歡迎。」
  • 英媒:世衛公布新版抗生素分類清單
    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外媒稱,為應對耐藥性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6月6日公布了抗生素分類清單,建議以青黴素類藥物為第一道防線,只在絕對必要時使用其他抗生素。WHO負責衛生系統與創新事務的助理總幹事瑪麗-波勒·基尼對記者說,「慎用」類抗生素包括環丙沙星,它常用於治療膀胱炎和鏈球菌引發的咽喉炎,但「效果並沒有那麼好」。WHO說,應「大幅減少」其使用。基尼說:「我們認為,現在已經有了政治意願,但後續還需採取強有力的政策。」「備用」類中的黏菌素等抗生素應被視為最後手段。
  • 推行衛生分級管理 嚴格確保公共衛生
    據了解,接下來,市衛生監督部門將進一步推進公共場所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全面啟動美容美髮、公共浴室等場所的培訓動員和評級工作。在實施量化分級管理過程中,衛生監督部門充分調動管理相對人的積極性,促使各住宿業經營單位加大投入,改造提升硬體設施,健全完善各項衛生規章制度,我市住宿場所的硬體建設和軟體管理水平提升明顯,監管效果顯著。按照衛生部和省衛生廳的統一部署,我市484家遊泳場所100%實施了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並進行了衛生信譽度的評審。
  • 抗生素用不用、怎麼用?聽專家指導避免濫用藥物
    每年11月的第三周,被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在11月18日-24日組織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通過廣泛宣傳提高社會公眾和醫務人員對耐藥危機的認識,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
  • 我省推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
    2月25日,省衛計委印發《甘肅省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指南》。《指南》明確,2014年我省將全面推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全省住宿、沐浴、遊泳和美容美髮場所使用統一的公示欄,建立公共場所衛生信譽度等級和公示制度,保障社會公眾的知情權與選擇權。《指南》規定,對公共場所的量化分級評價和衛生信譽度等級評定,原則上實行屬地管理,由衛生許可證發放和實施日常監督的機構負責。
  • 抗菌藥物不能濫用!「四不」原則你要知道
    實際上,頭孢作為抗生素的一種,不能盲目濫用。每年11月的第三周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11月18日-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正與世界衛生組織同步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主題為「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也希望藉此讓大家來了解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樹立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觀念。
  • 分級應對 分類管理 會商聯動 甘肅省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
    分級應對 分類管理 會商聯動我省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每日甘肅網蘭州訊(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宜秀萍)日前,省衛計委、省發改委等10部門聯合行動,按照「分級應對、分類管理、會商聯動、保障供應」的原則,建立多部門會商聯動機制,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和機制,建立健全短缺藥品價格監測及信息報送
  • 瀋陽市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等級評定結果公示
    >   按照《衛生部關於推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通知》和遼寧省衛生廳《關於加強公共場所量化分級管理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的要求,瀋陽市對全市住宿場所、遊泳場館、沐浴場所和美容美髮場所
  • 泰安市應急管理局:分級分類監管的「泰安方案」
    該市每季度根據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變化,對分級分類進行一次調整,抄告有關職能部門共享,實施動態管理。其中,一年內受到2次以上安全生產行政處罰的,級別下降一個等次;一年內發生1起一般及以上事故或重大事故隱患在掛牌督辦期內未整改消除或存在瞞報事故行為的,直接降為紅色;生產經營單位原則上一年內只能升級一次;給予降級的,一年內不得升級。類別調整後,相應調整監管執法頻次,納入新一個周期管理。
  •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他們說「抗生素」不叫「消炎藥」?
    但抗菌藥物就不一樣了,它對抗一些引起疾病的細菌,直接對病因治療,並不會去「消炎」。抗菌藥物是一種珍貴資源,服用前應諮詢正確的使用方法,這不僅能確保我們獲得最佳治療,還有助於減少抗菌藥物的耐藥威脅。二、抗感染藥物、抗菌藥物、抗生素的說法有什麼區別?抗菌藥物:即抗細菌藥,是能殺滅和抑制細菌作用的藥物,包括抗生素和其它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學藥物。
  • 南山區南山街道試點出租屋分類分級管理
    1月8日,南山街道出租屋分類分級管理試點工作啟動儀式在南山街道辦舉行,南山區網格管理中心負責人、南山街道相關負責人、南山派出所、南山街道相關部門及各社區負責人參加啟動儀式。  據了解,南山街道作為南山區城中村、老舊小區出租屋分類分級管理工作試點,在結合當前工作形勢實際基礎上,將加強出租屋管理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不斷努力提高轄區出租屋和流動人口管理科學化、智能化和精準化水平。
  • 推行公共場所量化管理 荊州建立衛生信譽度分級
    推行公共場所量化管理 荊州建立衛生信譽度分級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 > 荊州新聞 正文 來源:荊州新聞網 時間:2011-05-21 18:18     荊州新聞網消息(通訊員湯文成)5月19日上午,荊州市衛生監督局召開了「荊州城區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及培訓工作會議」,來自城區110家公共場所負責人參加會議並學習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進一步強化了經營單位作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
  • 貴州銀行(06199)正式採納赤道原則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貴州銀行(06199)公布,該行於2020年11月30日起正式採納赤道原則。該行已對標赤道原則要求,對該行組織架構、授信政策及管理辦法、業務流程進行全面梳理及完善,同時建設赤道原則配套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系統、全面落實赤道原則的各項要求。赤道原則是金融機構採用的一種風險管理框架,用於確定、評估和管理項目中的環境和社會風險。其主要目的是為盡職調查和監測提供最低標準,以支持負責任的風險決策。
  •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他們說「抗生素」不叫「消炎藥」?
    抗菌藥物是一種珍貴資源,服用前應諮詢正確的使用方法,這不僅能確保我們獲得最佳治療,還有助於減少抗菌藥物的耐藥威脅。二、抗感染藥物、抗菌藥物、抗生素的說法有什麼區別?抗菌藥物:即抗細菌藥,是能殺滅和抑制細菌作用的藥物,包括抗生素和其它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學藥物。
  • 為什麼要禁止抗生素呢?哪些抗生素和藥物被國家禁止?
    在全面禁抗後,國家必定要對牲畜產品進行檢測,以豬肉為例,如果在豬肉中檢測到違規抗生素或藥物殘留,那麼就要對相關企業或者個人進行處罰;屠宰企業或者豬販子肯定也會對豬的肉質進行檢測,如果檢出成分,則會拒絕購入,或者刻意壓價,導致生豬賣不上價錢,養殖戶手虧損。
  • 工業數據分級分類丨張雪峰:落實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南加強菸草行業...
    我們按照工信部課題組提供的原則和方法,完成了企業管理機構及下屬捲菸廠兩個工作區域,包含MES、制絲、卷包、物流、PDM、數字倉儲、ERP、批次、營銷等多個業務系統,20多類類數據的分析和梳理,按照研發域、生產域、運維域、管理域、運行域、外部域等六大域進行了數據分類,按照數據重要性標準劃分了數據防護等級。
  • 請勿濫用抗生素!藥盒上有這幾個字的都是抗生素!
    抗生素濫用不僅傷腎、威脅人體健康,更因產生耐藥性而出現的「超級細菌」,目前全球都在擔心!近日,國家衛健委再次發出《關於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再次升級。①濫用抗生素百害無一利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把抗菌藥當成消炎藥放在家中常備。只要感冒發燒就自己先吃幾粒,然而抗菌藥物濫用所導致的耐藥問題,可能致使人類未來無藥可用,養出「超級細菌」!
  • 分級分類管理!貴州擬進一步規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管理
    10月23日,貴州省發展改革委發布公開徵求《貴州省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規範國有景區門票及相關服務價格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意見的公告,擬進一步規範國有景區門票及相關服務價格管理維護正常價格秩序,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促進貴州省旅遊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 濫用抗生素你將無藥可用!藥盒上有這幾個字的都是抗生素!
    抗生素濫用不僅傷腎、威脅人體健康,更因產生耐藥性而出現的「超級細菌」,目前全球都在擔心! 《關於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再次升級。
  • 關於發布《廣東省納稅人申領增值稅發票分類分級管理辦法》的公告
    ,對納稅人申領發票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服務,以提升納稅人稅收遵從度和納稅滿意度,降低徵納成本,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制定了《廣東省納稅人申領增值稅發票分類分級管理辦法》,現予發布。  第三條稅務機關以信息技術為依託,利用稅收大數據,結合納稅人稅務登記、納稅信用等級、發票開具、申報納稅、涉稅風險等信息,科學設置預警監控指標對納稅人進行綜合評價,實施納稅人申領發票分類分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