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中國籍探險家入選美國國家地理年度十大探險人物

2020-12-13 戶外資料網

2016

美國

國家地理年度探險人物評選(中國區)十大提名

探險家

之一——閃米特,經過國際評選,於

北京

時間11月3日晚成功入選全球十大,成為首位獲得美國國家地理年度探險人物評選十大提名探險家的中國人。


作為戶外探險界的重要國際獎項,美國國家地理年度探險人物評選每年都會在全球範圍內評選出十名傑出的戶外探險家,旨在鼓勵人們以敬畏之心和無止境的精神突破自我。每位提名探險家都因為在探索未知、探險運動、保護環境和貫徹人道精神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和貢獻而當選。


河源

頭(

青海

省):黃河源頭,墓碑前拜祭1987年首漂遇難的七位勇士,當時,我不能肯定自己會不會成為第八名黃河

漂流

遇難者。


曾經在跨國公司做電氣工程師的閃米特完成的正是一項看似不可能的挑戰——世界首例黃河全程獨漂項目,並以此徵服該評選的評委。他從海拔4,500米的青海省

巴顏喀拉山

的黃河源頭出發,利用一條橡皮艇順流而下,經青海、

四川

甘肅

寧夏

內蒙古

陝西

山西

河南

山東

九省,共計5464公裡,耗時234天,最終於2015年12月20日在山東省

東營

市的黃河入

海口

上岸,並在黃河沿岸做了宗教、水汙染、土地沙漠化、教育、經濟和疾病六方面的調研,寫下了30萬字的黃河記錄。


黃河鄉(青海省):這裡是黃河源頭一個理論上不存在的沙漠,因草山嚴重沙化而形成。雖然沒有人知道這個沙漠的存在,但實際上,它的面積比黃河邊上另一個沙漠——庫布齊沙漠大。


黃河路上的生死考驗


黃河,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中國人民的母親河。自30年前的黃河首次漂流,有7人不幸遇難之後,30年來,沒有一個人敢再去獨自漂流黃河全程。



閃米特及其妻子張海燕

而這次,閃米特用獨漂創造紀錄,同時在漂流過程中考察黃河兩岸的人文生態。為了這次探險挑戰,他的妻子張海燕也辭去工作,專職做起後勤補給驅車隨行。從2015年5月1日黃河源頭(實際起漂點位於源頭約120公裡處足以使艇漂浮處)起漂到12月20日到達東營市黃河入海口上岸的234天中,時年42歲的閃米特所承受的危險與壓力常人難以想像:冒著風雨,頂著嚴寒,雙手凍得麻木發脹,身體哆嗦不止;發抖的雙手,拿著帳篷鋁合金杆,插了半天也沒能插到底帳的固定孔上,反而插到了自己的腳趾上;夜晚躺在5月冰冷的帳篷裡,只有狼嚎與他相伴……


唐乃亥(青海省):在激流灘與激流灘之間的縫隙,我抓緊時間,儘量將浪帶入艇裡的積水排出,以保持艇在激流中的可控性。


唐乃亥鄉(青海省):連續30公裡連綿不斷的激流峽谷,30年前的首漂隊伍中,有人在這裡遇難。


經過56天較為平穩的漂流旅程,閃米特便遭遇青海唐乃亥鄉最危險的激流,皮

划艇

被水流拉扯著左衝右撞,幾乎無法控制,眼看皮划艇撲向礁石,閃米特用盡全部力量猛地一槳調轉艇頭,逃出了鬼門關,幾個小時的漂流,長得仿佛幾個世紀。最終,他筋疲力盡地在一個水葬點靠岸。閃米特說:「在這裡一旦出事,沒人能救我,也不會找到我的屍體。」


獨漂全程中這樣的生死考驗並不少見,數次翻船落水,但好在都在最後關頭化險為夷。12月20日下午,歷時234天,穿過萬裡水路,閃米特終於抵達黃河出海口。


夏日乎(青海省):黃河上遊第一個激流帶,也是一個水葬場的所在。漂在水裡挺害怕碰見屍體的。


「黃河讓你最難忘的是什麼?」


抵達出海口,閃光燈不停,大家問得最多的便是:「黃河讓你最難忘的是什麼?」對於閃米特而言,如果沒有記錄了解兩岸的風土人情和現狀,他的黃河獨漂探險就會變得沒有意義。而正是在沿岸,閃米特有了許多發現。


黃河源頭綿延的風景裡,有一長段是光禿禿,寸草不生的黃沙。閃米特走訪了當地採挖冬蟲夏草的藏民,了解到他們是如何以破壞草地為代價進行採挖,了解了蟲草給藏民帶來的經濟利益以及對環境的影響。於是他便在網上發表了一篇調研文章《瘋狂的冬蟲夏草》,力圖將冬蟲夏草與土地沙化的真相告訴人們。


黃河上遊,他漂到了青海省一個寄生蟲性傳染病——包蟲病的高發區。他暫停漂流長達兩周,對這裡展開調查,探訪了包蟲病重症患者,拜會研究和治療包蟲病的專家,聯絡了對自己漂流探險感興趣的媒體,說服他們去播報這種疾病。為了擴大宣傳面,閃米特將調研日誌整理成文,在亞馬遜網站發表了《探訪黃河源頭》的電子書,呼籲大家關注包蟲病。


黃河幾千公裡長,閃米特看到壯麗山河,看到可愛的沿岸居民,也親眼見證了沙漠化、流行病、沿岸生活密集區的垃圾帶、水位低下、化學工廠排汙對漁民造成的影響……


「黃河漂流滿足了我之前的兩個願望。一是打破了黃河的30年魔咒,單人單艇完成了常人認為無法挑戰的極限距離。二是通過黃河沿岸的人文調研,讓我可以一筆一划勾勒出黃河全貌,讓中國人從此有途徑去了解國內大江大河所面臨的命運。」閃米特黃河獨漂是一種媒介,從探索的角度出發微觀整條黃河,234天的經歷與故事都在傳遞、折射出不同的信息,讓更多人了解到黃河兩岸的變遷以及現狀。


中國探險界的非凡意義


今年是美國國家地理年度探險人物評選12年來首次落戶中國區,由美國國家地理簡體中文版《華夏地理》雜誌及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主辦。為期5個月9位探險評委從50餘個參選項目中選出了包括郭川、閃米特、陳盆濱、劉佳、何川、貓科動物保護聯盟、李少壯、劉贇卿、劉勇、李少壯十位因在各自領域不斷探索突破而榮獲中國區提名探險家並代表中國區參與國家地理全球項目的角逐。閃米特作為首位入選這一國際評選年度十大提名的中國籍探險家,對於中國探險界而言意義非凡,代表著中國探險人正在不斷深入國際舞臺並更具競爭力。


美國國家地理公布年度十大提名探險家同時也啟動由大眾參與的投票活動,票數最高即可獲得該評選「公眾之選」全球年度探險家稱號。投票請前往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dventure/adventurers-of-the-year/#vote。


閃米特探險直播將於11月5日14點30進行


本周六11月5日14:30,閃米特將在他熟悉的皮划艇上接受美國國家地理簡體中文版《華夏地理》雜誌「探險家直播」活動,這也是閃米特入選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十大探險人物後首次進行互動直播,請準時守候!觀看直播方式請關注官方微博「美國國家地理」。

相關焦點

  • 國家地理探險家中心深度探險之旅瀋陽站啟動
    2018年4月,全球首家國家地理探險家中心落戶瀋陽,致力打造集遊樂、探險、科普、親子互動為一體的家庭互動探險中心。 暑期來臨,國家地理探險家中心深度探險之旅瀋陽站正式啟動,開啟小小探險家的招募之旅,詳情可關注「NGUX探險家中心瀋陽」官方微信。
  • 全球首家「國家地理探險家中心」亮相瀋陽
    2018年5月26日,遼寧瀋陽,市民在全球首家「國家地理探險家中心」體驗。據了解,全球首家國家地理探險家中心是集遊樂、探險、科普、親子互動為一體的家庭互動探險中心。為孩子和家庭提供一個充滿趣味並啟發靈感的樂園,去玩耍、去探索、去發現、去學習,打造一個相互交流、共同成長的互動平臺。
  • 《自然》雜誌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出爐:中國專家李蘭娟入選
    海外網12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等人入選。
  • 《自然》雜誌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出爐:李蘭娟入選
    海外網12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等人入選。
  • 張玉成入選「2018年度中國十大休閒貢獻人物」
    2018年度中國十大休閒貢獻人物  2018年11月10日,以「新時代、新休閒、新產業」為主題的2018中國(國際)休閒發展論壇在杭州如期而至。  會上,臺灣生態農業專家張玉成入選「2018年度中國十大休閒貢獻人物」。  十多年來,張玉成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大陸進行農業休閒項目考察、投資合作和 學術研究,用雙腳丈量祖國的山山水水,他在大陸參加有關農業休閒方面論壇的演講和活動不下 500 場次。
  • 《自然》雜誌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出爐:中國專家入選—新聞—科學網
    海外網12月16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登頂七大洲最高峰和到達南北兩極的「探險家大滿貫」知多少
    2014年,王靜於142天內完成「探險家大滿貫(最後一度)」,她是完成這項挑戰最快的女性。2014年,Ryan Waters成為首位完成「真正冒險家大滿貫」的美國人。他在沒有任何支持和幫助的情況下滑雪完成了全程的北極和南極探險。
  • 美國雜誌迷之操作,霍頓與斯科特因為這個理由,入選年度影響人物
    一個爆炸性的事件要告訴大家,那就是來自澳大利亞的遊泳運動員霍頓以及來自英國的斯科特入選了遊泳界年度十大影響人物,這是由美國的一家權威遊泳雜誌評選出來的結果,其中,菲爾普斯因為在遊泳界的影響力進入本次評選的榜單之中,而有著蛙王之稱的皮蒂,也因為打破了很多次世界紀錄成功入圍,剩下的5個人也在遊泳界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美國海洋探險家海地沉船 或為哥倫布探險旗艦
    美國海洋探險家13日宣布,他們在海地北部海岸附近發現的一艘沉船可能正是500多年前克里斯多福·哥倫布首航美洲艦隊的旗艦「聖瑪利亞」號。  發現  美國麻薩諸塞州海洋調查學家巴裡·克利福德13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地理、水下地形和考古等方面的所有證據都強烈表明,這一殘骸就是哥倫布艦隊著名的旗艦『聖瑪利亞』號。」  「聖瑪利亞」號是哥倫布率領的航海探險船隊中的旗艦。
  • 中科院位列2018自然指數榜單全球十大科研機構首位
    Index 2018 Annual Tables)正式發布,中國科學院位列該榜單全球十大科研機構首位。此前,中科院已連續6年位列自然指數全球首位。  全球十大科研機構排名2至10位的分別是美國哈佛大學、德國馬普學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美國史丹福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德國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日本東京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劍橋大學。  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展現了最近3年各個國家、機構和公司在指數入選期刊上的年度科研產出及排名情況。
  • 全球首家國家地理探險家中心落戶瀋陽 為東北打造最先進的沉浸式...
    4月18日,國家地理探險家中心在瀋陽召開主題為「尋找下一個探險家」的新聞發布會。遼寧省旅遊委員會、省文化廳,瀋陽市文化局、市教育局、市旅遊委、市科普聯盟、和平區區委、區政府等相關領導們與K11的高管及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 國家地理頻道《詹姆斯卡麥隆-地心探險》中文版全臺首播
    國家地理頻道《詹姆斯卡麥隆─地心探險》劇照 國家地理頻道《詹姆斯卡麥隆─地心探險》劇照  2012年3月份詹姆斯卡麥隆身為極富遠見的導演及國家地理駐會探險家,在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下潛6.8哩,來到所謂的挑戰者深淵,這個地區的深度已經超過了聖母峰的高度。
  • 中國唯一入選!美國《國家地理》2020年最佳旅行清單貴州榜上有名
    近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布了「2020年最佳旅行清單」。在這份清單上,全球有25個旅遊目的地被推薦, 中國貴州上榜,為中國唯一入選地區。榜單分為四個大類:文化、城市、自然和探險。中國貴州被歸納入文化類。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開設雲課堂《國家地理:外刊輕鬆讀》帶你雲上學...
    國家地理中文網攜《國家地理:外刊輕鬆讀》上線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推出六折優惠。今年的423聽書節,喜馬拉雅為用戶準備了多重福利,喜馬拉雅拿出10億津貼補貼用戶,諾貝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豆瓣高分作品等超萬本全球好書可享免費暢聽。
  • 中國探險協會探險家溫旭:南極之路的前進者
    首位從南極海岸出發、 單人無助力無補給抵達南極點的探險者 世界極地探險史紀錄刷新者 (點擊視頻,觀看中國青年探險家溫旭58天的南極之旅)
  • 狂歡倒計時丨萬聖節變裝招募令,誰是這場大秀最型的探險家?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一場最搞怪的萬聖主題趴,將在橫琴國家地理探險家中心驚喜上線,聽說你還可能遇見海盜和巫師!萬聖節又稱之為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在萬聖節前夜,更是「群魔亂舞」的好時機!萬聖來扮野,探險你至叻!帶娃!扮野!凹姿勢!探險!10月26日-11月3日,跟我一起去橫琴探險萬聖吧!
  • 拜登哈裡斯成《時代》年度人物:「美國令人羞愧」
    記者 | 田思奇當地時間周四(12月10日)晚間,美國《時代》周刊雜誌公布了2020年度人物: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和當選副總統卡瑪拉·哈裡斯。而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則迎來「令人羞愧的一年」:新冠肺炎確診數和病亡數全球最高、種族歧視和經濟不平等加劇。與此同時,78歲的拜登從大選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國年齡最大的當選總統,同時自稱「通向新一代領導人的橋梁」。他還選擇了56歲的少數族裔女性哈裡斯作為自己的競選搭檔,後者也突破性地當選為美國首位女副總統,和首位非裔和南亞裔副總統。
  • 美國《國家地理》「2020年最佳旅行清單」,貴州為中國唯一入選地區
    近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布了「2020年最佳旅行清單」。在這份清單上,全球有25個旅遊目的地被推薦,中國貴州上榜,是中國唯一入選地區。
  • 美國《國家地理》「2020年最佳旅行清單」貴州為中國唯一入選地區
    近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布了「2020年最佳旅行清單」。在這份清單上,全球有25個旅遊目的地被推薦, 中國貴州上榜,是中國唯一入選地區。榜單分為四個大類: 文化 、 城市 、 自然和探險。中國貴州被歸納入文化類。
  • 中國探險協會與全球馳名的探險家俱樂部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探險協會主席韓勃、副主席兼秘書長劉峰在京城俱樂部熱情接待理察·威斯先生,並陪同遊覽紫禁城、長城。探險家俱樂部(The Explorers Club)成立於1904年,其全球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被譽為全球最令人敬畏的探險專業組織,更是一個涉及科技、環保、航天、海洋、地質等多學科領域的國際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