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多,視頻打卡、假日小隊負擔重…杭州市教育局要出臺一份...

2020-12-26 騰訊網

杭州市教育局舉辦「家校攜手共同成長——杭州市家校共育座談會」,邀請了多位家長代表、教師代表、校長代表,以及教育專家、媒體代表,齊聚江南實驗學校,一起探討、交流家校共育,如何減輕學生、家長負擔。

這場座談會之前,杭州市教育局收集了不少信息,具體涉及這6個具體現象:

1.家長群太多:釘釘一個群,微信一個群,班級一個群,年級一個群,甚至還有小隊一個群。

2.作業負擔重,要家長批改:表現為各科教師作業布置太多(包括書面、非書面);有的教師在群裡上傳作業電子稿,要求家長自行列印、批改並籤名拍照上傳。

3.打卡負擔重:教師要求各種布置的任務都要拍照上傳留痕,家長無暇顧及。

4.志願者任務重:教師要求家長以志願者的方式,家長打掃衛生、安全崗;假日活動小隊,要由家長組織、帶隊。

5.競爭負擔重:考試、作業情況在家長群裡公開點名,組織各種競賽,如一年級即舉行八分鐘口算競賽、拼音競賽、跳繩比賽(一年級就要求每分鐘跳160下),給學生、家長帶來較大心理壓力。

6.班級管理家長參與過度:原本是教師的職責,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催其他家長繳學費、讓家長提醒其他家長打卡、讓家長代寫學校活動報導等,家長代勞後教師會給孩子一定的獎勵。

座談會一開始,杭州市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就說要直面痛點:「今天邀請大家來,不要有負擔,有什麼痛點,暢所欲言。」

孩子像打仗一樣趕培訓班

一位二胎爸爸先發言:

現在很多孩子培訓班太多,周一到周五都有。家裡有人來接的,那麼接到轉送培訓班。更多時候是培訓班直接到校門口,把人接走,孩子們像打仗一樣趕場。

假日小隊活動是痛點。像我們家中有兩個孩子,沒有老人幫忙,對於這個活動就頭疼。昨晚我還和愛人商量,今天這個座談會要不要提。這個活動確實很好,鍛鍊孩子們的能力,但是很多時候需要拍照、編輯成文,還要做小報,如果能把這些形式都拋卻,那麼假日小隊的實踐活動,對孩子還是挺有幫助的。

孩子的假日小隊居然是請外面公司代勞

另一位爸爸也說到假日小隊問題:

家裡大孩子已經五年級,身邊有不少小隊的作業不是孩子們自己做的,甚至也不是家長代勞的,而是請外面的公司來做的。我聽說有的小隊一共10人,每人出200塊,2000塊上網找人做的。這樣對孩子來說,還有什麼意義?不僅是好的意義沒有,還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壞影響。

班級很多同學都在超前學習

一位媽媽從自己報班的經歷講起,焦慮情緒是如何產生的,還分享了她和六年級兒子的兩段對話,這其中就涉及了一些痛點:

有一天兒子周五就把周末的所有作業做完了,我問他為什麼這周作業布置這麼少,他說媽媽你錯了,不是作業布置得少,而是我的效率高。聽他這麼一說,我恍然大悟,原本我是要誇他的,但是關注的角度卻不對。

前段時間,發現兒子的同學已經有人在學初一的數學了,進度更快的,初三內容都接觸了。我問兒子是不是我們太落後了,兒子說他們這是超前。

這是普遍現象還是個別現象,我沒有調查,並不知道。

書包太重了

一位媽媽說:

孩子的書包太重,輔導教材能不能集中到一本,給書包減減負。有些學校有書包櫃,這我知道,但孩子有時難免忘記帶一些書,家長多次強調後,他為了不忘記帶東西,就把所有書都背回來。你也不能說他做錯了,只希望必備的教材、教輔,能不能再瘦瘦身。

家長發言結束後,老師和校長們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為什麼要打卡?杭州有老師這樣說

一位小學老師解釋了為什麼需要打卡:

我教三年級,現在不少課文挺長的,最近我們班學到以前六年級的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課文長,有要背誦的段落。老師在學校檢查不完,因為一個孩子要背兩三分鐘,如果全班孩子都輪著背誦一遍,時間顧不過來。所以請孩子們回家背誦,打卡,這樣老師可以一對一查看,孩子也不會因為濫竽充數,而矇混過關。

不要一味否定各種APP家長批改作業,開什麼玩笑?!

一位校長說:

這六條裡,一二三五條都涉及了各種APP,這是時代在發展進步,一味否定是沒用的,我們要做的是純化與簡化。

比如家長群裡,老師是管理員,就先設定好群規,做好管理。像有的老師說,群裡發通知不用回復,這就很好。

以前也有打卡,像英語回家讀15分鐘,讀好家長籤字,只不過當時沒有這些軟體而已。

我反對家長批改作業,這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學生做完作業不檢查,家長來檢查,開什麼玩笑?!家長批改好作業,孩子自己不會檢查訂正了,老師也沒法掌握真實的作業情況,無法反思教學。

杭州家長有句話問伢兒:「你作業有沒有做好?」其實這個「好」字,不是質量完成怎麼樣,而是說「有沒有做完」,家長要看的,也就是孩子作業有沒有在做完,而不是要保證他都做好。

我還反對在班裡或群裡公開點名批評孩子。二三十年前,我的老校長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不要輕易給孩子定性。當時班裡有兩個孩子,一個是傳統意義的學霸,一個成績較差,初中畢業後,一個進了杭二中,一個進了職高。但是過了幾年,兩人在美國一所大學的校園裡遇見了,他倆成了研究生同學。

請家長相信「輕負可以高質」

另一位校長說:

請家長相信「輕負可以高質」,比如學校的課堂設計,每節課留10分鐘做課堂作業,一定比上課講滿40分鐘把作業留到課後的效果好;習題設計也有講究,是高質的保障;規範管理是輕負高質的重要支撐,不是讓家長批改作業,而是找到孩子真正的薄弱點。

小朋友不「浪費」時間怎麼成長?

還有一位校長說:

座談會的主題是「共育」,得家長和學校有「共識」,才能共育。從目前的教育情況來講,達成「共識」有困難。原因有幾個:

一是高度信任。沒有信任,基礎不牢,很難做好教育。

二是教育是需要「浪費」的,但是有焦慮情緒的家長卻不想有「浪費」,因為覺得沒用。

但教育就是件高度「浪費」的事,小朋友不「浪費」時間怎麼成長?比如假日小隊活動,就是一群孩子聚在一起,把時間「浪費」掉,就是在這些「浪費」掉的時間裡,大家才有自己的感悟,才有收穫,才能成長。

我覺得現在從學校角度講,有幾個痛點,從宏觀角度來說,學校無法滿足家長多元、個性化的需求,是一個痛點;家長對於孩子的期望較高也是痛點。

家校合作為什麼會焦慮?

一位教育研究院的專家說:

家校合作現在有個背景是焦慮。我舉個例子,有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朗讀或背誦課文。結果有家長就來找老師,說能不能把作業改一下,直接是背誦。其實這是學校根據孩子的能力布置的分層作業,能力好的背誦,能力弱的朗讀,但是這樣的作業到家長這一關,卻變了。

現在,家校共育裡有個矛盾:期待家長配合的要求和家長有限的教育資源。比如說,作業要輔助,活動要配合等,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資源來配合做這些。假如明天我孩子學校有個活動,我可以調休,但很多家長的工作卻不能調休,這怎麼辦?

教育局:要出一份教育負面清單

聽了家長、校長和老師的發言後,杭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態:

「家校溝通出現一些問題,不是說局裡出臺文件,規定哪幾條不能做,就可以解決。我認為學校和老師都要轉變教育觀念,按照學生的成長規律和教育的發展規律辦事,要相信成績好壞與負擔多少沒有必然聯繫,並非成績好就一定要負擔重。」

「下個階段,我們要研究、梳理一下教育負面清單,有些底線我們絕對不能碰。比如幾位校長共同說起的,堅決反對家長批改作業,因為作業是老師檢查孩子學習質量的教學手段;家長去學校搞衛生,也是要杜絕的;讓家長代勞學校活動,老師因此給相關孩子一定的獎勵,這種行為也要嚴肅杜絕。

「學校還要積極探索家校聯繫的好辦法、好途徑,更好地理解家長,及時溝通,換位思考,做好教育,形成良好的杭州教育生態。」

首席記者 張娜 編輯 朱慧

相關焦點

  • 打卡負擔重、家校群太多……針對這些問題,杭州市教育局將有新動作
    今天,杭州市教育局組織各區校長代表、家長代表、家庭教育專家代表,舉辦了一場「家校共育座談會」,大家未雨綢繆,一起探討積極健康的家校共育觀,進一步釐清家校職責,切實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01.一位家長說,現在學校在倡導減負,作業少了之後,有些家長就會給孩子報了很多培訓班,周邊的家長就會焦慮,我是不是也得給孩子去報一些培訓班。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家校之間溝通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像有釘釘群、QQ群、微信群,但家長們有時候卻顯得手足無措。一位家長說,「群多了以後,我們就經常要去翻閱,生怕遺漏一些消息。」
  • 杭州發布中小學師德師風負面清單,「讓家長批改作業」被列入
    杭州市教育局日前發布《中小學(幼兒園)師德師風負面清單》,「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公示學生考試成績排名」等被列入。 據了解,負面清單分違反政治原則、違背公序良俗、侵害學生權益、謀取不當利益、違規有償補課、學術失範不端、教育教學失職七個方面。
  • 雛鷹假日小隊家長速成班第一課今晚開講 乾貨滿滿
    「浙江環保小衛士組織的官方假日小隊活動名額太難搶了,我們自己又不知道怎麼弄!」「假日小隊活動手冊到底要怎麼做?」「小隊裡的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假期安排,我們小隊活動的時間該怎麼統籌?」「孩子的小隊活動作業倒是把我們家長操心壞了。」
  • 雛鷹假日小隊活動熱度升級 第二期家長快速成長班即將開課!
    浙江在線杭州8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暑期已經過半,「浙江環保小衛士」雛鷹假日小隊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同學參與,熱度不斷升級。提升假日小隊活動的質量與效果、製作出精美豐富的假日小隊成長手冊已成為家長關注的焦點。
  • 杭州有城區宣布,管好班級微信群!當晚9點半到次日7點,家長不在群裡...
    這段時間,「家長群」上了熱搜。11月10日,杭州市教育局舉辦「家校攜手共同成長——杭州市家校共育座談會」,邀請了來自各區的多位家長代表、教師代表等,一起探討如何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杭州市教育局收集了不少信息,就有不少問題涉及家長群:一是家長群太多:釘釘一個群,微信一個群,班級一個群,年級一個群,甚至還有小隊一個群;二是考試、作業情況在家長群裡公開點名,組織各種競賽,給學生、家長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針對家長群的問題,濱江區教育局出手了。今晚,「濱江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分家長篇和教師篇。
  • 正面懟:家長投訴臺東六路小學,一年級英語需家長配合視頻打卡
    青島熱搜網獲悉,一位化名「被學校搞得烏煙瘴氣的家長」通過政府信箱反映:現在市北區很多小學要求一年級學生英語在家錄視頻然後打卡,這額外增加了我們家長的負擔和孩子們對英語排斥的情緒,孩子剛接觸英語,是不是應該徐徐漸進的教導,而不是著急讓孩子一下子學會
  • 家長上班午休代孩子寫作文?作業App變成新「負擔群」
    幾位家長使用後反映,該App沒有群聊功能,清靜不少,且接送記錄、學校食譜等功能有利於家長了解校內動態,但同時商業化印記明顯,且一定程度上仍沒有改變「攀比」和「拍馬屁」的問題,排名功能更是新增的煩惱。這類家校溝通的App正覆蓋全國越來越多的學校。
  • 家長微信群裡「打卡」是對家校合作的「誤讀」
    幾乎每門課的任課老師都會讓家長在微信群「打卡」,以反饋每天布置的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孩子背課文的過程,家長要錄成視頻發到微信群裡;孩子作業完成後,要把作業拍照發到微信群裡;孩子的體育作業,要將孩子與家長的運動視頻都發到群裡。 雖然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是家長的分內事,也是家校合作的一部分。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還上了白巖松的節目!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看看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推出一份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引發了家長老師們的熱議,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白巖松也為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點讚!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家長群變成「作業群」「誇誇群」?老師也有苦說不出 因為老師在群裡要求家長幫著批改作業,江蘇一位家長憤而退群,並且發視頻抗議「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家長的吐槽,在網上引發了不少家長的共鳴。有網友說,家長群已經成了「作業群」和「打卡群」,白天下班以後,不能休息,還要忙群裡老師布置的數不勝數的任務。
  • 「雛鷹假日小隊」成「香餑餑」
    體驗傳統年俗、服務困境兒童、參觀軍營……除了過春節,對於不少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和家長來說,這個寒假還有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雛鷹假日小隊」活動。記者調查發現,雖然「雛鷹假日小隊」並非一項「強制性」假期作業,但近年來熱度不減,成為社會機構爭搶的「香餑餑」。寒假開始前,不少機構便在網上吹響了各種「雛鷹假日」的「集結號」。這背後究竟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原因呢?
  • 寒假馬上收尾,假日小隊閃亮登場! 2018杭城十佳「閃亮之星」寒假...
    去年暑假,快報「愛寫作的獅子」評選了「2017杭城十佳『閃亮之星』暑期假日小隊」,活動受到了各個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們的強烈關注和支持。 今年的寒假還沒結束,就有不少學生想來展示一把自己的假日小隊。
  • 江蘇鎮江:訪紅色 覓書香「假日小隊」暑期忙
    ……這是每一支「紅領巾假日小隊」都會有的對話,這樣的對話,標誌著江蘇省鎮江市江濱實驗小學隊員們的精彩假期開始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二十多年間,鎮江市江濱實驗小學的隊員們一到假期,就會在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走進社區、走向社會,開展志願服務活動,不僅充實了假期,更鍛鍊了自己的綜合能力,提升了社會服務意識。
  • 內蒙古烏海教育局: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學生互相批改作業
    12月9日,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教育局在其官網發布一則「關於轉發教育廳《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的消息,並將通知內容下達給各區教育局及各直屬學校。烏海市教育局要求,烏海市各學校在今年12月前建立作業總量控制和作業檢查制度。「各學校要規範作業布置和作業批改。從即日起各學校不得使用微信、QQ群布置作業,不得在群裡發布學生的排名、成績和作業情況。」
  • 假日小隊|文溪小學飛鳥中隊學霸小隊
    杭州文溪小學飛鳥中隊學霸小隊1月18日,我們文溪小學飛鳥中隊學霸小隊的隊員們聚在了一起,去採訪心目中神秘的「先鋒人物」——警察叔叔和醫生阿姨,神聖且不可或缺的群體。醫生阿姨告訴我們,春節前後仍是流感高峰期,大家一定要注意衛生,少去人多的地方。特別是我們小朋友,在家要作息規律,多鍛鍊身體,過一個「健康年」。我們很感謝醫生阿姨的關心,遞上我們親手製作的賀卡和糖果,帶著祝福跟她們揮手道別。蔣村派出所的警察叔叔們熱情接待了我們。當值班警官章警官一出現,夥伴們一下就覺得怎麼看著好眼熟呢?原來我們早就「見過」!
  • 2017杭城十佳「閃亮之星」暑期假日小隊等你來定!
    景華小學一(1)班七彩夢想假日小隊 隊員:鄭麓喆、幹昊煬、李雨軒、湯羽彤、葉美琳、丁晨曦、蔣鈞澤、沈歆華、李俊宇 播報員:湯羽彤 7月15日,景芳五區公園,隨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環保走秀」開場了。我們換上了用垃圾袋、環保袋等材料做成的禮服、西裝和婚紗裙,走起「模特步」,觀眾們看得高興,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
  • 假日小隊暫停!建議寒假實踐活動以在家閱讀、親子交流等方式開展!
    1月22日上午,多個部門發布緊急通知,建議家長和孩子們最近減少外出活動,杭州市少工委針對今年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發出了重要提醒:停止集體形式的假日小隊活動,提倡在家閱讀,親子交流等安全等有益的方式。因此,在家讀書、網上搜集資料做先鋒小報等活動都可以繼續參加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的展示活動。
  • @假日小隊「看餘杭」徵集暑期假日小隊活動!讓餘杭看見你們
    每到假期,大家無一例外都會為一項叫做「假日小隊」的活動預留幾天時間,叫上小夥伴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不如把你的「假日小隊」暑假故事跟大家分享吧!即日起,看餘杭APP全城徵集「假日小隊」活動。將你在假期實踐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思發給我們,文字、照片、視頻等形式均可。
  • 不去集中培訓學習假日小隊暫停活動青少年活動中心暫停開放
    家長在給孩子佩戴口罩。昨天上午,多個部門發布緊急通知,建議家長和孩子們最近減少外出活動。浙江省教育廳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同時,雛鷹假日小隊等集體形式也被暫停,少先隊杭州市工委會發通知,通過引導學生在家查閱相關書籍、網絡,親子交流等安全有益的方式開展;而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也發布通知,從今天起,「Do都城」、「笑笑橙」等開放場館均暫停對外開放。
  • 走出誤區 轉變角色 讓孩子成為假日小隊活動的主角
    浙江在線杭州8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秋傑)假日小隊活動,這個原本屬於孩子發揮創造的舞臺,卻往往由於家長的「過度參與」而「變了味」。  雛鷹假日小隊家長速成班第二期開講  雛鷹假日小隊建設要怎麼做?在假日小隊活動中家長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 寒假期間 「雛鷹假日小隊」成各大機構的「香餑餑」
    機構包活動 家長圖輕鬆「雛鷹假日小隊」成「香餑餑」體驗傳統年俗、服務困境兒童、參觀軍營……除了過春節,對於不少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和家長來說,這個寒假還有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雛鷹假日小隊」活動。記者調查發現,雖然「雛鷹假日小隊」並非一項「強制性」假期作業,但近年來熱度不減,成為社會機構爭搶的「香餑餑」。寒假開始前,不少機構便在網上吹響了各種「雛鷹假日」的「集結號」。這背後究竟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原因呢?25萬小學生大部分都要參加,機構包辦名額「秒殺」1月底,小學生剛剛結束期末考試,不少人的朋友圈就被各種「雛鷹假日小隊」活動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