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公交站牌上的字太小,多虧帶了放大鏡才看得清……」日前,多位市民向本報熱線反映,本市街頭個別公交站牌設置不合理,有的文字太小,難以辨認;有的站牌信息內容安排得高低參差不齊,查看路線時不是踮腳就是貓腰;有的站牌破損,信息缺失,給市民乘車帶來諸多不便。昨日,記者走上街頭,就讀者反映的問題對部分公交站進行了實地探訪。
字跡太小
昨天上午,記者按照趙先生提供的線索,來到西青區李七莊瑤環路與雅樂道交口的中盛裡公交站。該公交站設在中盛裡小區西門門口,路邊一個立柱式公交站牌上標註了9路和712路兩條線路信息。記者注意到,其中的712路公交車的始發站和終點站,分別是西青區張家窩鎮天安數碼城公交站和河西區氣象臺路東風裡公交站。由於兩地之間距離較遠,線路共設置了49個停靠站,而站牌面積僅有2張A4紙大小,為了在一行內排下,就把字號縮小,字體也拉長變窄,比同一站牌上的9路公交線路的字體小了很多,密密麻麻,很難辨認。
記者觀察發現,這個站牌高度大約有2.2米,加上人行道的高度,距離地面差不多2.4米,按照常人的身高,必須仰著頭踮起腳尖才能看清上面的站名。如果遇到陽光強烈,仰視的時候對著太陽,或是晚上光線昏暗的時候,上面的字跡很難看清。對於一些視力差、個子矮的老人和兒童來說,看起來會更加困難。「這樣的站牌就像一張視力表,別說老年人,就算是年輕人想要看清上面的字也很不容易。」等車的市民紛紛吐槽,如此站牌很難起到指示作用,希望相關部門能改一改。
站牌太低
昨日中午,記者在和平區衛津路東側的七裡臺公交站看到,由於地鐵7號線施工原因,原來的公交站候車亭已經拆除,公交部門在原站址位置的工地圍牆外設置了一塊臨時站牌。由於該站線路較多,共有20餘條,站牌的正面容納不下這麼多線路信息,就將707路、713路等10條線路信息貼在了站牌背面。記者注意到,受施工影響,該路段路面狹窄,市民只能站在非機動車道上等車,由於空間有限,站牌背面距離工地圍牆只有30多釐米,僅能容下一人側身通過,如果不「鑽」進站牌後面,很難發現背面還有線路信息。
考慮到臨時站牌與工地圍牆之間距離太小,為方便市民查找線路,公交部門又在旁邊放置了兩塊標註有全部線路信息的移動式站牌,但這兩塊站牌都是用簡易的金屬支架支在路邊,就像酒店、寫字樓大堂裡的水牌一樣,高度只有1米左右,加上站牌上的字跡大小不一,要想看清楚,就必須貓腰或者蹲下來才行。「如果把站牌貼在工地圍牆上,看起來會更方便。」一位等車的市民說。記者隨後就上述問題撥打了公交集團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會將相關問題反映給有關部門派人到現場核查,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優化和調整。
站牌破損
昨日下午,記者在和平區南門外大街與南馬路交口附近的慎益大街公交站看到,由於道路施工原因,原來的公交站臺已經取消,公交部門在路邊施工區域設置的彩鋼板圍擋上固定了兩塊臨時站牌,站牌由薄薄的一層KT板製成,厚度僅有5毫米左右,加上長時間風吹日曬雨淋,其中一塊站牌局部出現破損,導致部分線路信息缺失。「公交站牌是一個城市必備的便民設施,即使是臨時站牌也應該堅固耐用才對。」市民王女士說,公交站牌是乘客獲取公交線路和運營時刻等基本信息最主要、最直觀的載體,站牌信息缺失會給市民出行帶來很大不便。
記者隨後撥打了站杆站牌維護電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本市道路整修與地鐵施工的變化,公交線路的走向與站點設置進行了部分調整,個別站點設置了臨時站牌。關於記者反映的站牌破損導致線路信息缺失問題,她表示,公交部門會儘快製作新的站牌進行更換、加固,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發現站牌破損等問題及時處理,為市民候車、出行提供方便。這位工作人員同時呼籲廣大市民要自覺維護公共運輸設施,愛護公交站臺、站牌,如果發現站臺、站牌等設施遭到破壞或線路信息有誤等問題,可以撥打站牌上的站杆站牌維護電話進行反映。(津雲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