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旅行你帶的最沒用東西是啥?隨著全民旅遊時代到來,極會過日子攢了一輩子不捨得花錢的大爺大媽們,都捨得國內外到處遊玩了,年輕人更是想得開。發現現在的國人們,一到節假日長假就要規劃來次遠行,說明經濟條件都好了。不過你感覺出門帶的東西中,哪些是帶了多餘成了累贅的?哪些是出門沒帶一直後悔在路上的?
作為一個一直在路上的行者,總結這麼多年出行經驗,認為有「6帶6不帶」,最後第六點,看完你別笑或許有同感。
先來說說出門旅行帶的最沒用東西是啥,吃的、鞋子、衣服帶太多,男人形容女人出次門像搬家一樣恨不得所有都帶上,路上發現不但行李太重,而且外面啥都有賣的,用處不大,煩死了。
還有自帶燒水壺的,床單被罩恨不得也自己帶,太佔地方了。其實酒店東西,也沒別人說的那麼可怕,想想你坐過的火車臥鋪,不是也沒那麼多講究嗎。
下面總結關鍵性的「6帶6不帶」,看你有沒有同感:
一、帶一雙自己的「拖鞋」,是不怕水可以洗澡穿的那種。
帶這鞋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同時也為了安全。我們國家酒店一般都會提供一次性拖鞋還有洗澡用的涼拖,一次性的很軟不防滑,走起路來輕飄飄很難駕馭它,關鍵容易在房間摔跟頭,於老年人不提倡用。
而酒店裡提供的洗澡能用的拖鞋,不是一次性的誰都可以穿,這鞋能不穿最好不穿。因為腳上最怕傳染一種難治癒的病「腳氣」,這種病傳染性強,有時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染上了。所以不建議你用。
下圖是筆者從網上買的一雙拖鞋,鞋底防滑可洗澡用,用了至少有2年了,出行每次必帶著它,非常方便。也從此沒再用過酒店裡的拖鞋。
二、帶個小頸椎枕。
帶大了太佔地方,買個小的或是能摺疊的,這於年紀大頸椎和腰不好的,太管用了。出門坐飛機超過1個半小時直挺挺的椅子很難受,後背靠著它,舒服多了。
三、穿一雙底厚防滑的登山鞋。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出門行走,無論是自由行還是跟團遊,每天要不停走走走,你可以穿得少了點,包背得重了點,但沒雙舒適的好鞋,你會哭死在半路上。
有女人愛美出行也要穿高跟鞋為了拍照好看,筆者每每在景區看到這樣穿鞋的女人都要多看她幾眼,太佩服她們了。不知道晚上脫鞋時她們的腳上會不會打泡。第一天把腳走出了泡,接下來的行程你可怎麼出門,有你後悔的。
四、出門帶點零錢,但別帶多了。
過去出行沒有網上支付時,我們出門習慣多帶點現金,窮家富路能多帶不能帶少了。但如今中國網際網路飛速發展,在國內各地基本都實現了網絡支付,連街頭80歲大媽賣菜都會隨身帶著一個掃的小牌牌。所以出門帶個500至1000零花錢就夠用了。不過去青藏一些不通網絡沒信號的地方除外。
現在出門帶上手機,錢就有了,小偷都失業了。銀行卡出門基本也沒啥用了,還是放家裡吧,丟了麻煩。
五、出門帶個保溫杯,但少買聲稱24小時保溫的。
以筆者親身經歷,前往日本旅行時聽信有人誇讚的日本保溫杯可以24小時保溫,結果後來發現很不實用。關鍵是這杯子承諾的24小時保溫是真保溫,一天一夜了喝著還燙嘴,像我們家裡的保溫瓶。
可我們出行是為了解決路上口渴的,要隨時喝。建議買個中國產的保溫杯幾十塊錢或一百左右的就夠用了。出門時灌上從酒店裡的開水,出門2小時走路喝著正好,不燙不涼。
六、出門要開心隨意,少帶老公老婆。
說這個話題會不會有人來罵我。有人說,出門旅行就是和心愛的人一起遊山看水,才浪漫。不排除一生默契相敬如賓的夫妻,不過說這話的,多是未婚情侶或度蜜月的人。於有些老夫老妻人來說,一起出行就是「噩夢」。語氣有點重,但的確有夫妻在路上會吵架,筆者感同身受。
有些夫妻在家關著門吵慣了,也把這壞脾氣帶到外面,說話大聲脾氣急躁,男人女人在眾人面前不給對方留面子,很是尷尬生氣。再加上在外一些瑣事更容易吵架,好好心情都讓對方給毀了。如果有這樣的夫妻,還是少同行吧,各玩各的更順心。
出門旅行你帶的最沒用東西是啥?這「6帶6不帶」,你有切身感受嗎?如果你覺得有點道理分享給朋友做參考,如果覺得自己還有要說的,歡迎在下方留言來告訴大家,共同探討出門都帶點啥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