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便利店裡,一位女士買了一盒煙——大重九,標價99。女士接過煙的那一刻,問了一句:「這是最貴的煙吧?」
「是」。售貨員回答。
這是最貴的煙吧?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買煙的時候這麼問的。我幾乎天天出入這家便利店,就像出入我家廁所那樣頻繁,也還是第一次看見有人買大重九。也許,是我孤陋寡聞吧。
這位女士買的不是煙,而是價格。張望一下櫥窗裡擺放整齊的林林總總的香菸,99元的價格鮮明耀眼,直接刺激了她虛榮的心理。
女士伸手接過煙的同時,順便向周圍的人炫耀一下。然後,一路自我感覺良好的走了。
女士穿著打扮都很普通,氣質上也沒有流露出任何高貴。不過,在帝都,很多有錢人就是這樣低調,往往從外表上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他們會在適當的時機表現一把,讓旁人看到其高貴的身份。
只買一盒煙,估計不是送禮。那麼,這位女士平時就是這種消費檔次吧。
香菸,一直是身份的象徵。
小時候,我記得是1990年前後,父親和身邊的親戚朋友只抽「紅梅」、「翡翠」等幾毛錢一盒的煙,當時,母親單位有個小領導,為人高調,我對這個小領導最深的印象是他只抽「石林」煙。那時候「石林」5塊錢一盒,夠奢侈。
小學升初中的時候,一個親戚帶我去當地一所中學辦理入學手續,因為要和該校的校長見面拉拉關係。所以,這位親戚在路上特意買了一盒好煙,他說:「我平時抽的煙拿不出手啊,出門辦事得買盒好煙。」
工作後,有一次,一位女同事的老公來辦公室找她,他一進門就拿出煙來,給我們男同事每人發了一根。
我一看,軟中華啊。瞬間,對於這位女同事的老公產生「敬仰」之情。
那會兒是2010年,這位女同事的月工資是3000元左右,想必她老公很能掙錢了。等女同事的老公走了之後,我問:
「你老公在哪發財?」
「發什麼財?他工資和我差不多。」女同事說。
「那他抽軟中華啊?」我很驚訝。
「他那是裝的,他好面子,在家可不抽這麼貴的煙。」女同事竟然如此實在,直接揭穿了老公的老底兒,我更驚訝了。
說到中華,我還想起一位同學來。這個同學發朋友圈很有特點,不發別的,總是發一些他抽菸的照片。乍一看,沒什麼特別的地方,仔細一看,看出端倪了,原來桌子上擺的煙都是軟中華。
有人說,香菸的牌子就是一張火車票,雪茄是包廂,中華是軟臥,玉溪是硬臥,紅塔山是硬座,五元左右的煙是站票,抽旱菸的在廁所擠著。比喻形象鮮明,小小的一根煙,已經把社會等級制度生動地勾畫出來了。
確實,抽菸已經不僅僅出於菸癮的要求了,同時還出於攀比的要求。男人都不好意思在眾人面前抽一根廉價煙。寒酸的樣子,恐怕讓你連煙都拿不穩。
所以,有一些男人會抽兩種牌子的煙。平時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抽一種相對便宜的,等外出辦事時,或者參加聚會時,再拿出一盒高級香菸。
香菸的功能不僅僅在於擺譜,它還是一種社交工具,是男人之間的融合劑。
在職場上,工作間隙,總會有一幫爺們兒找個樓道拐角之類的地方,每人抽出一支煙,一邊吞雲吐霧一邊閒聊八卦新聞。
天長日久,這幫男人很容易因為抽菸找到共同的話題,深入了解彼此,從而加深感情聯絡。香菸,讓男人們成為朋友。
當然,時代不同了,現在抽菸的女人也越來越多了。同樣是在職場上,女人也夾著菸捲和男人們一樣談笑風生,面若桃花。
過去,有人覺得女人抽菸顯得「不正經」。現在這種世俗的觀念越來越淡薄了。
職場上的女性,和男人們一起抽菸的樣子,倒成了一種風景。那一刻,叼著煙的女人已經退去了傳統淑女的本色,反倒顯得率真、自然,那優雅的抽菸姿態,更是平添了一分魅力。
香菸還能夠解除男人的煩惱。
作為一種情感發洩的工具,在憂愁的時候,抽一支煙來緩解情緒的焦慮,釋放胸中的苦悶,也是一種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安慰。
曾經有一個兄弟失戀了。我怕他受不了打擊,就去安慰他:「你沒事吧?」
「沒事,我有煙。」他淡然的說。
此刻,香菸倒成了男人的伴侶。
香菸更是送禮的首選。
如果你有求於一個抽菸的男人想給他送禮時,那簡直是一大幸事。你不用再琢磨給他送什麼東西好了,就送煙啊。而且,你還知道他喜歡抽什麼牌子的,很容易投其所好。
我認識一個朋友,因為做生意要走南闖北,為了疏通關係各種送禮,出手闊綽。他每年過年的時候都要買幾箱軟中華,專門用來送禮。這已經是他固定的套路了。
平時,這位朋友外出辦事時,遇到三教九流也是先送上一盒煙,陌生的關係瞬間緩和了,煙霧繚繞中,一種祥和友好的氣氛緩緩升起。
有一位菸民說:「軟中華,硬玉溪,抽這煙的很牛逼。」開始,我還以為中華已經代表香菸的最高檔次了。直到遇見本文開頭的那位女士,用一盒大重九把我砸醒,讓我認識到中華都被完爆了。
清醒後,我又想起來之前在一家商場裡,看到過很多陌生的牌子,價格都和大重九一樣,這樣的牌子不下十種八種,又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原來還有更驚人的天價煙。
那一刻,我不禁感慨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香菸外面有香菸。
同時我也在想:買那麼貴的煙,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