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要屬雙十一最為瘋狂了,但是接下來要面臨的是消費者的疑問了:比如網上買到的燈具雖然不是假貨,雖然是好省錢,但為何就是比實體店的要差一些呢?
據網友姚女士爆料,她在小區下面的燈飾實體店早看中了某款吸頂燈,但最終因為嫌貴沒成交。
後來雙十一見到同樣款式燈竟然便宜好多!於是毫不猶豫下單了。但收到貨後感覺材質不大一樣,而且亮度也暗好多!和她此前在實體店看到的效果確實存在差異!
電商專供質量縮水
差別供貨已成公開秘密
北京晨報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上發現,標註「電商專供」的商品還真不少,小到日化用品、服裝鞋帽,到燈具彩電空調等家。北京某服裝企業業務經理程先生向記者介紹,「企業會根據市場分線上線下兩條渠道銷售,比如今年新上市的同款女士大衣,實體店含羊毛70%,電商款可能含羊毛30%-50%。再減去實體店的租金和人工成本,電商自然就便宜,當然不能說這衣服就是假貨。」
記者了解到在電商平臺上,「差別供貨」早已不是秘密。針對一款「電商專供」的某品牌燈具,記者諮詢客服人員了解到,這款燈具就是商家特殊定製的,是該平臺「專門代理」商品,在其他平臺並沒有售賣,但這款燈具的質量和售後與實體店商品一樣,並沒有任何區別。
對此,某品牌供應商介紹,電商促銷大都以「打價格戰」為主,廠家對不同的電商渠道單獨定製「專供」在行業內已是公開的秘密。「網上賣的線下都沒有,就是要區別線上和線下。另外,京東也要最低價,蘇寧也要最低價,那就做兩款不同型號的商品,價格就沒法進行對比了」。而且,廠家也有明確規定,專供款不允許在正價的實體店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