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近期,一些國家的旅遊業出現復甦跡象,境內遊、生態遊等受到民眾青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常態化之下,全球旅遊從業者都在積極探索,如何在安全管控社交距離的前提下,滿足民眾的旅遊需求,不斷推進旅遊消費轉型升級。
據世界旅遊組織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40%的旅遊目的地已經對國際旅行限制措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放鬆,而在今年6月和5月,這一數字分別只有22%和3%,這顯示出國際旅遊業正在緩慢適應當前狀況,並開始逐步復甦。受益於各國政府積極出臺的幫扶措施,多國旅遊業開始逐步恢復向好,部分國家旅遊業還呈現報復性反彈。
「境內遊」成為眾多遊客首選
在泰國東南部度假勝地象島的碼頭上,汽車排起了長龍,放眼望去有好幾公裡。興奮的遊客們在等待渡輪過海。隨著泰國實施逐步「解封」政策,不少泰國本地遊客來象島度假。「這裡體溫檢測點很多,酒店、餐廳等旅遊設施都擺放了消毒液,我們挺放心。」與朋友自駕前來的泰國遊客威薩告訴記者。
受疫情反覆及民眾顧慮的影響,「境內遊」成為不少國家和地區遊客的首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正積極採取措施促進國內旅遊。泰國內閣6月批准了一項預算為224億泰銖(1美元約合31.6泰銖)的國內旅遊促進計劃,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鼓勵民眾國內旅遊。馬來西亞旅遊、藝術和文化部推出旅遊特別基金,為中小旅遊企業提供5萬至1000萬林吉特(1美元約合4.2林吉特)的簡便貸款,同時為本地旅遊產品及營銷活動提供資助。新加坡旅遊局、聖淘沙發展局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共同撥出4500萬新元(1美元約合1.37新元),推出「重新探索新加坡」計劃,通過與本地社區合作尋找隱藏景點、策劃鄰裡特製行程,以及推出優質體驗及優惠折扣等方式,鼓勵國民在境內遊玩和消費。
歐洲等地區國家近期也相繼出臺措施,鼓勵本國民眾在境內旅遊。法國政府近日加大對本國旅遊景點的宣傳力度。法國國家鐵路公司推出優惠政策,醫生、護士等防疫一線人員可申請國內旅行代金券。義大利政府則向年收入4萬歐元以下的家庭提供500歐元補貼,專門用於國內旅行度假相關費用的稅收返還。比利時政府表示將向公民免費發放國內火車票。
在俄羅斯,政府專門撥款150億盧布(1美元約合73盧布)給聯邦旅遊署,對今年年底前俄公民的境內旅遊支出予以部分補貼。根據該政策,購買俄羅斯44個地區境內遊產品的個人,可以獲得現金返還,最高返還現金1.5萬盧布。
生態遊、鄉村遊廣受歡迎
「經歷疫情期間的隔離措施後,很多人都希望可以多親近自然,徜徉在自然開放空間。」近日,義大利託斯卡納成為生態旅遊熱門景點,當地導遊安德裡亞·布羅吉忙得不亦樂乎。布羅吉表示,生態旅遊不僅是一種可持續的旅行方式,而且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也很有教育性和互動性。
專家稱,親近自然、遠離人群的生態遊、鄉村遊等旅遊形式正受到越來越多民眾的喜愛,將成為後疫情時代多國旅遊業轉型的一個方向。
在西班牙,許多旅遊網站近期相繼推出了酒莊遊、森林徒步等生態遊產品,頗受歡迎。某鄉村旅遊預訂網站數據顯示,僅今年5月,該網站預訂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長25%。中部城市塞戈維亞的鄉村旅店預訂率創下近15年來新高,全國範圍內的鄉村旅店則接近滿員。
法國巴黎旅遊局也推出了「自然與巴黎」「騎自行車遊巴黎」等生態旅遊主題項目,在保證安全距離的情況下,遊客們可以騎車遊巴黎,吸引了越來越多市民積極參與。
「生態旅遊不僅可以讓遊客領略獨特的大自然,獲得難忘的經歷,還能夠改善健康狀況。大約49%的俄羅斯人從未去過本國國家公園,生態旅遊無疑具有巨大潛力。」俄羅斯戰略倡議署副總幹事奧莉加·扎哈羅娃說。俄羅斯今年6月中旬啟動了創建旅遊休閒集群和發展生態旅遊的全俄大賽,旨在進一步發展和釋放俄羅斯生態旅遊潛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發表的一篇社論稱,在疫情防控措施常態化的情況下,過去那種吸引大量客流消費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旅遊業者應探索如何在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走深耕細作的精品路線,讓業務得以持續發展。
新科技助力行業轉型升級
聽鸚鵡唱生日歌、陪企鵝悠閒散步、近距離給大象餵食……這是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近期推出的虛擬體驗項目「來自野外的問候」,遊客可以通過虛擬技術實現與動物的互動交流。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滿足人們的旅遊需求,全球多國還在努力化疫情之「危」為推進旅遊消費轉型升級之「機」。其中,科技在旅遊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不少旅遊企業開始聚焦產品創新,依託虛擬技術、線上直播、語音導覽等,推出了豐富多樣的智慧產品。
在法國,觀眾可藉助虛擬實境技術,在巴黎大皇宮裡體驗龐貝古城在被火山噴發摧毀前的日常生活;在埃及,「體驗埃及」虛擬旅遊項目向遊客揭開了金字塔、紅色修道院、開羅伊斯蘭老城等經典旅遊景點的神秘面紗;在俄羅斯,不少市民在社交平臺VK上追蹤「雲·遊中國」,期待疫情結束後去中國看看……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手段也為旅遊業復甦提供了公共衛生安全方面的保障。為了儘可能減少人員接觸,西班牙NH酒店集團近期宣布升級電子作業系統,支持顧客在線預訂、選擇房間及服務、在線退房,在酒店各設施處設置了二維碼,供顧客掃碼實現自助服務,部分酒店還更換了智能電梯系統,顧客可使用語音選擇樓層,無需進行接觸。
目前,歐洲各大教堂、博物館、美術館等景點不僅擴大了網上預約、電子票務和電子導覽系統,還運用新技術幫助控制景點內的遊客流量。例如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向每個遊客提供一個小型感應裝置,當遊客之間安全社交距離不足時該裝置就會震動提醒。
世界旅遊組織日前宣布將與西班牙電信公司合作,雙方將共同推動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在旅遊業領域的應用,幫助各旅遊目的地更好分析和掌握遊客行為和數據,從而更有效進行營銷。同時,也將幫助各旅遊目的地更有效管理遊客數量,滿足當前應對疫情的安全準則需求。
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維利表示,「我們支持旅遊業的創新和開拓發展。疫情之後,旅遊業重啟給了我們一個新的契機,讓我們得以重新規劃和審視現有旅行方式,探索旅遊業新的發展模式,推動旅遊業實現更可持續、更有韌性和更具創新的發展。」
(本報馬德裡、曼谷、莫斯科、北京8月4日電記者姜波、林芮、屈佩、沈小曉)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5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