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06月09日 16:47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6月9日電 (梅傑)6月3日,湖北恩施市白楊坪鎮洞下槽村,雨勢纏綿,但澆不滅如織遊客的熱情。在親稀源公司的恩施玉露傳統製作技藝體驗館內,董事長蔣子祥正與到訪遊客暢談茶文化。
「恩施玉露傳承自1300年前唐朝茶葉製造的蒸青工藝,清朝康熙年間由藍氏首創,是中國蒸青綠茶的典型代表。」談及心愛的恩施玉露,蔣子祥口若懸河。
包裝茶葉
說到興起,蔣子祥還現場給遊客們演示起了傳統的整形上色工藝。140度的茶灶上,茶葉在雙手縫隙間上下翻飛,摟、搓、端、扎四大手法一一呈現,霎時間館內茶香流溢。沸水衝泡後,一杯手工恩施玉露呈現眼前,芽葉復展如生,湯色嫩綠明亮,香氣襲人,滋味醇和。
1988年,蔣子祥師承楊勝偉,開始研學恩施玉露傳統製作技藝,這門古老的手藝傳至他已是第十一代。回想起當年的學藝時光,蔣子祥感慨萬千,「一開始不得要領,整形上色的時候經常被灶臺燙的一手泡。」
精細擇茶
堅守做茶初心,傳承匠藝茶魂。2012年8月,已學有所成的蔣子祥,懷著將恩施玉露發揚光大的夢想,創辦了親稀源硒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傳統技藝與現代加工工藝的融合,打造出全新的「藍焙」硒茶品牌,暢銷海內外。目前公司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年產幹茶300噸,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
在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蔣子祥始終牢記社會責任,勇挑擔當,通過打造綠色有機茶樣板基地,積極帶領村民們大力發展茶葉生產,共同走上致富之路。「近3年我們帶動周邊茶農實現鮮葉收入6000餘萬元、貧困戶實現鮮葉收入200餘萬元。」
傳統制茶工藝
產業融合漸成趨勢,作為負責人的蔣子祥也預見到未來發展的契機,適時修建了恩施玉露傳統製作技藝體驗館和藍焙玉露文化館。「我們還將投資3000萬元,打造集觀光、休閒、採摘、體驗、科普和培訓服務為一體的特色產業科普示範基地和茶旅基地。」
茶旅融合,亦品亦遊兩相宜。越來越多的遊客在茶園裡採摘新鮮茶葉,體驗採茶制茶,在精品民宿中縱情山水,感受茶產業與鄉村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帶來的樂趣。
望著生機盎然的茶園,一幅發展茶葉產業旅遊的大美藍圖,已然呈現在洞下槽村面前。(完)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