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們來說,學到多少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興趣的培養,才是決定其終身事業的關鍵。——丘成桐
數學是構成世界的基本,古希臘學者視其為哲學之起點,數學是古代文明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數學在生活中隨處都能用到,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習數學,從基本的加減乘除到一元一次方程,再到高等數學,數學非常廣泛,但也讓不少人頭疼,即便是很努力學習數學的人,在考場上也不一定能拿滿分,但是,王聖陽不一樣,他從來沒有學過數學,卻能輕而易舉的在考場上拿到滿分。
數學怪才,不上數學課卻高考滿分
王聖陽是青島即墨一中的學生,平時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學生,臉上還留滿了鬍子看起來甚是令人無感,但是他在19年高考中,以滿分694分,數學150分滿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受到各方人士的讚揚認同。
據王聖陽介紹,上初中開始,就十分迷戀數學,經常不恥下問,跟數學老師探討問題,當同學們都在練習怎樣使用、三角尺、圓規的時候,他就已經在研究如何使用直尺跟圓規三等分角了。
在過程中,王聖陽還稱自己找出了破解數學題的新方法,而經過推算,王聖陽發現自己是正確的,從那時起同學跟老師都對他敬佩起來。而老師和同學的表揚讓他更加自信,在初中二年級就已經讀完了初中的全部功課,甚至在暑假同學們都在玩的時候,他已經在學習起了高中數學。
久而久之,他的思維更加靈活,基本的初中數學已經無法滿足他,他就感到數學課非常乏味。
因為自己的語文和英語相比數學來說差得多,所以在上數學課的時候,他開始在課上補習語文和英語,數學老師見了,知道他的數學能力強,別的科目差,就乾脆不管他,甚至數學作業也可以不做。
王聖陽在高中的整整三年,沒有聽過一次課,也沒有做過一次筆記,曾經還一度成為了老師眼中的「壞學生」,但是一次次的數學滿分讓老師越來越相信他的能力,在這三年,老師沒有管過他一次,他也沒有做過一次筆記,書都是嶄新的。
「高三下學期,在數學課上猛補別的科目,數學老師也沒有怨言,很支持我,我十分感謝幫助過我的老師們。」王聖陽表示。
面對媒體,他說了三句話
自從他取得了高考狀元,許多記者前來採訪,在見到王聖陽的大鬍子時,大家都被嚇到了,但是王聖陽卻表現的十分平易近人,他笑著說:「上大學後,還是要保持得低調一些,大鬍子可能會修剪。但是周圍的家人朋友都覺得挺有個性,我就先留著吧!」
當被問及自己的數學時,他來了興趣,說起話來滔滔不絕,他表示:「不要把學習當成負擔,你可以去感受它的美」。
他還總結出了三句話:「興趣比努力更重要」、「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也正是這3句話,讓很多教育工作者甚至國人都陷入沉思。
後來,當記者找到王爸爸進行採訪,王爸爸也表示說:「我從小就對他進行了愛好培養,還幫助他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樹立好正確目標,教導他將來要向自己的夢想目標努力奮鬥」。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
對啊,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人一旦對某件事情產生了興趣,就會主動地去探索、實踐,並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愉快的體驗。興趣可以在我們的學習中起到主導作用,能夠有效地維持人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利於知識的掌握和鞏固。
託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可見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基礎,是探索知識的最大動力。培養和激發孩子的數學興趣,讓興趣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對孩子的數學知識啟蒙有著很大的作用。
從王聖陽的事跡來看,他爸爸從小給他培養數學愛好,樹立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了他對數學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可以達到「無師自通」。所以家長們要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數學成績,必須要在孩子小時候給孩子培養數學愛好。
而對於孩子興趣的培養與單純地灌輸並不是一個概念,需要注意培養方法與技巧,並非讓孩子記一些枯燥的數字、口訣,或者做一些計算題,這樣激發不了孩子對數學的激情,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來說,我們要在遊戲和故事中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比如我們可以給孩子看這本《趣味數學》。
這本書可以讓孩子在玩遊戲、讀故事中輕鬆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從數字、圖形、理財、時間等方面,較全面的展示了當下小學生數學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
通過有趣的故事和循循善誘的講解,讓小學生參與到圖書的內容中,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快樂,逐步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除此之外,還有一本《趣味語文》,這本書從成語、謎語、詩歌、對聯等各個方面選取最有吸引力的故事和知識,讓孩子體會到語文的廣博和奇妙,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兩本書一共才59元也就是一頓飯錢,如果你家的孩子現在正厭煩數學,對數學沒有興趣,那麼建議你給孩子買一本,孩子一定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