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東北的粘豆包,每到冬季家家戶戶都會包粘豆包,是用江米麵做的也就是糯米麵,裡面是豆餡,自己有時間就多包點粘豆包,無論生熟都可以直接冷凍保存,吃的時候蒸或者煎都是美味。我冷凍的是熟的粘豆包,吃的時候,再加熱或者加熱後煎一下,好吃的不得了,蒸熟後就可以吃了但是用油煎了蘸白糖會更好吃。
粘豆包是兒時最甜美的記憶,因為吃粘豆包可以蘸糖或者蘸糖稀,還因為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粘豆包。在東北過年粘豆包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食,可以和饅頭相媲美,記的小時候蒸豆包也是很值得期待的一件事,只有進入臘月,家家戶戶才忙著淘米磨麵,蒸很多很多粘豆包凍在外邊留著正月吃。孩子們常常從外邊拿回冰凍的粘豆包當零食來啃,一口一個牙印,別有風味呢!媽媽會早早的熬一鍋糖稀,糖稀是什麼呢!也許很多親都不知道,是一種用甜菜疙瘩(東北就叫甜疙瘩)熬製的糖漿,熬好以後是非常甜的粘稠液體,色澤黑紅,有點像現在蘸糖葫蘆的糖漿,那時候白糖限量供應,而且是那種沙沙的古巴糖,不是很甜,所以糖稀就是非常好的替代品。粘豆包蘸上糖稀,粘粘甜甜的,軟糯不膩,現在想起來還是那麼回味!家裡常常燉上一鍋酸菜凍豆腐,上邊放上帘子騰上粘豆包,一鍋出飯菜,省事還好吃。
蒸粘豆包和蒸饅頭一樣要發麵,發麵的「發」意喻「發財」、「發家」,蒸粘豆包的「蒸」象徵「蒸蒸日上」,所以每到年根兒家家戶戶都會蒸上幾鍋粘豆包,借喻自己家來年「發財」,生活「蒸蒸日上」。
芸豆洗淨,加入適量的水,入高壓鍋壓20分鐘,開蓋加入白糖,用力將芸豆搗碎;
將豆餡攥成均勻的小團;
將黃米麵粉和玉米面粉混合,加入適量水合成麵團,放在比較溫暖的地方自然發酵,我是放在暖氣邊上通常要一夜的時間;
取一塊發好的麵團壓扁,包上豆餡,團的光亮一些,放入蒸鍋;
中火開鍋後15分鐘即可出鍋;
鍋裡倒入適量油,將豆包一個個放在鍋裡小火慢煎(要煎的豆包不要一次都放到鍋裡,能放幾個放幾個)
待底面金黃時用鏟子翻一下,將豆包轉圈的煎成金黃色(嫌麻煩的話也可以只煎上下面,不過這樣沒有四面煎好吃)豆包在煎的過程中會變軟,變軟後用鏟子把餅按扁。拍扁後繼續煎一會,兩面都呈金黃色即可出鍋。
小貼士:
1.注意面不要發酸,通常都是晚上發麵,早上蒸,如果沒發好可以中午蒸,個人不是很喜歡用酵母。2.出鍋時,邊上放一碗涼水,手和小鏟子都蘸涼水,動一下蘸一下涼水,這樣取出的豆包完整又好看,剛出郭的豆包又軟又糯,不能用筷子夾。3.粘性食物,不宜多食。4煎的時候油不要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