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多地驚現藍眼淚現象
暗夜中,綿延數公裡的海岸邊泛著螢光藍,這是科幻電影中的橋段嗎?實際上,它出現在瑞安。
日前,瑞安攝影愛好者鄭通達在北麂島拍下了這一現象。這個媲美阿凡達星球的奇幻景觀,也吸引了溫州地區不少攝影愛好者紛紛前往北麂島,追尋「螢光海」的奇幻身影。
攝友首次拍到北麂島岸邊「螢光海」
鄭通達告訴記者,他玩攝影已經有六七年,在海邊拍過很多照片,但像這樣的「螢光海」還是第一次看到、拍到。「之前在網上看到福建、廣東等地海面曾出現這種現象,我就想,溫州可能也會有。」鄭通達首先選定了洞頭,然而,並未在那裡發現「螢光海」的蹤跡。
5月17日,鄭通達約了攝友一起前往北麂島。夜幕降臨,海岸邊泛起亮色的光,走進一看,亮光裡透著藍。「如果浪夠大,你會看見一種藍色生物被激蕩在空中,像螢火蟲那樣。水潭裡用腳一踩,藍色的漣漪蕩漾開來,美炸了。」鄭通達說,泛著螢光的東西越是受到外力的撞擊,它呈現的藍色螢光效果就越明顯。
5月18日,瑞安又有一批攝影愛好者前往北麂島捕捉「螢光海」奇景。他們在海邊守候了一整夜,但並未搜尋到。
「螢光海」現象是由於夜光藻在活動
為什麼海岸邊會出現這樣的奇觀呢?記者請教了瑞安市海洋環境監測站站長蘇雄。
根據描述和圖片,蘇雄判斷這種現象是由夜光藻引起的。最近,海水溫度適宜,再加上充分的日照,且有長江中下遊水流、臺灣暖流、西太洋暖流在北麂島海域匯集,因此這裡的生物活躍度異常,聚集了大批的夜光藻。
「往年的3月、6月、9月,北麂島也曾出現過夜光藻聚集現象。市民特地去看不一定能看到,只有生長條件對了,它們才可能會出現。」蘇雄說,夜光藻是世界性的赤潮生物,為球形,它呈現的螢光帶不僅出現在沙灘,還會出現在海面上,大量聚集時,白天可以發現海水呈粉紅色。
據稱,夜光藻無毒,不過,大面積爆發的話會形成赤潮,危害漁業。
據了解,今年以來,瑞安海域至今沒有發現赤潮,這是十幾年來未曾出現的現象,充分說明了瑞安海域逐步走向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