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城市人口密度排名:深圳是廣州的三倍,上海是杭州的六倍

2020-12-10 負債大軍黃偉添

在我國GDP二十強城市中,深圳的人口密度最大。深圳只有1997平方公裡,但是常住人口高達1344萬人,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裡6700人,遠遠高於第二名的上海,是臨近廣州的三倍。所以深圳把土地的潛力發揮到了極致,創造出了最大的價值。

上海是四大直轄市中面積最小,只有6340平方公裡,比北京少了一萬平方公裡,但常住人口2428萬人,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裡3800人,是同屬長三角的杭州六倍。

這20個城市中有11個人口密度超過一千,人口密度最小的是重慶,雖然重慶常住人口3124萬人,全國最多,可是面積相當於13個上海,人口密度還不足四百,和大多數地級市相當。

不知大家怎麼看待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口密度版圖:深圳上海東莞居前三 珠三角最密集
    由於很多城市下轄不少縣市,或者遠郊區,一些城市的山體佔比較大,這些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口密度。深圳、上海、東莞位居前三統計數據顯示,人口密度超過1000人/平方公裡的城市共有19個,這19個城市中,共有16個城市均來自東部沿海,主要是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地區。
  • 2020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排名新鮮出爐:上深北居前三 珠三角人口密度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排名新鮮出爐:上深北居前三 珠三角人口密度 一般而言,經濟發達的城市憑藉優質的社會公共資源和良好的就業機會,會對流動人口形成強大的吸引力。那麼,哪些城市的淨流入人口最多?哪些城市的淨流入比 呢?
  • 一線城市核心區人口密度PK:廣州越秀、上海虹口最稠密 北京竟然不...
    除北京之外,上海、廣州、深圳的人口密度,尤其是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許多地方已經超越1萬人/平方公裡。這是否意味著,一線城市核心地區,已經難以被「再開發」了呢?
  • 深圳人到底有多拼?40年深圳人口增長42倍 GDP增長近1.4萬倍
    據深圳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有1343.88萬人,其中非戶籍人口849.1萬人,佔比超63%,那麼,這些外來人口都來源於哪些地方?據寶安縣誌等文獻記載,1979年深圳建市之前,31.41萬的原住民以客家人為主,客家人佔深圳原住民的六成以上。
  • 中國人口密度排名分布:哪些城市人口最密集?
    通過對人口密度超過1000人/平方公裡的城市及其他主要一二線城市的統計發現,目前深圳、上海和東莞的人口密度最高,整體上看,珠三角和長三角最為密集。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人口密度,是按照建制市範圍內的總面積來計算。
  • 最新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上深北居前三 珠三角人口密度最高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最新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上深北居前三,珠三角人口密度最高當前人口淨流入最多的10個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東莞、廣州、天津、佛山、蘇州、寧波和杭州,全部來自三個經濟圈,其中珠三角4個,長三角4個,京津冀2個。一般而言,經濟發達的城市憑藉優質的社會公共資源和良好的就業機會,會對流動人口形成強大的吸引力。
  • 東京人口密度是北京5倍,卻沒有停車問題,專家:看看東京停車場
    一般來講,如果年輕人想要獲得良好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會的話,那麼大城市是第一選擇,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因此四個一線城市也是我們國家人口密度最高的幾個城市。比如北京的人口,面積僅16,400平方公裡,有超過2000萬人居住。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將不可避免地給交通帶來巨大壓力,這也是為什麼北京的交通這麼擁堵的原因所在。
  • GDP相當人口密度20倍房價才一半!杭州樓市鏡子是大阪?
    2017年,大阪的人均GDP為69515美元,杭州為19637美元,大阪是杭州的3.5倍。儘管從人口來看,杭州距離1000萬的超大城市只有一步之遙,而大阪遠未達到,但兩個城市的國際化程度還是有差距。無論大阪鬧市街頭堪比香港、高度繁華的商業,還是由地鐵和JR鐵路構成、交織如迷宮的便捷立體交通網絡,以及安全有序、整潔乾淨的城市環境,大阪都有優勢。
  • 最新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上深北居前三,珠三角人口密度最高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相關數據以及部分城市的統計公報,對42個重點城市的人口淨流入情況進行了梳理,當前人口淨流入最多的10個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東莞、廣州、天津、佛山、蘇州、寧波和杭州,全部來自三個經濟圈,其中珠三角4個,長三角4個,京津冀2個。
  • 最新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上深北居前三,珠三角人口密度最高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相關數據以及部分城市的統計公報,對42個重點城市的人口淨流入情況進行了梳理,當前人口淨流入最多的10個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東莞、廣州、天津、佛山、蘇州、寧波和杭州,全部來自三個經濟圈,其中珠三角4個,長三角4個,京津冀2個。
  • 中國面積最小的省會,上海是它的近20倍,卻同為世界一線城市
    中國面積最小的省會,上海是它的近20倍,卻同為世界一線城市中國的面積非常的遼闊,城市也是數以千百計。其中每個省的省會城市都是經濟的重心所在,因此其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較之其他的城市都是要多一些的。不過國內卻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省會,它的面積非常小,只有上海的二十分之一左右,但卻和上海一樣屬於世界一線城市。這就是臺北,其是臺灣省的省會,位於臺灣島北部的盆地,也是臺灣省的六個「直轄市」之一。在2017年的時候,臺北的GDP達到了5400億元,在中國城市排名第三十六位,不過其人均GDP卻高的嚇人,超過了19萬人民幣,就算是內地經濟最強的上海也沒這個水平。
  • 各大城市購物中心排名!上海廣州更To C,北京深圳更To B
    再比如美食密度或者米其林餐廳數量,深圳經濟再強,也比不上廣州、佛山。 相比就業中心、交通中心,商業中心是更難複製和轉移的,因為它真的需要長時間的沉澱和積累。 02.
  • 2019年地均GDP排名,上海排第二
    地均GDP是一個反映產值密度及經濟發達水平的極好指標,它比人均GDP更能反映一個區域的發展程度和經濟集中程度。深圳地均GDP排名全國第一深圳2019年深圳GDP為26927.09億元,排名全國第三名,僅次於上海、北京,超過廣州、重慶、成都、杭州、武漢、南京等地。
  • 2019年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人口密度排行榜:深圳第一 廣州第三
    中商情報網訊:人口密度是單位土地面積上的人口數量,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分布狀況的重要指標。據瀋陽統計局數據,15個副省級城市中,深圳、廈門、廣州、武漢、南京、成都常住人口的人口密度超1000人/平方公裡。城市面積小,常住人口源源不斷增加,這使深圳成為「最擠」之城,2019年深圳人口密度6730人/平方公裡。
  • 我國面積最小的省會,上海是它的近20倍,卻同為世界一線城市
    中國的面積很大,城市也有幾百個,其中任何一個省的省會城市都是經濟的中心,所以其面積和人口都比其他城市要多得多,但是,國內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省會,它的面積非常小,只有上海的二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和上海同屬世界一線城市。
  • 全國人口密度最高城市為鄭州 北京人口密度幾近墊底
    中房智庫研究員根據住建部披露的《2015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按城區人口總數(城區人口+城區暫住人口),從全國600多個城市裡篩查出城區人口總量排名前50名的城市,榜單顯示,我國城區人口總數超過千萬的超大城市共有5個,分別是上海(2415.27萬)、北京(1877.7萬)、重慶(1337.95萬)、廣州(1246.73萬)、深圳(1137.89萬)。
  • 深圳8.8萬最貴,比上海還高50%!東莞漲幅全國第一
    證券時報·數據寶追蹤的《2020年316個城市房價排行榜》數據顯示,深圳房價強者恆強,2020年12月底二手房均價同比上漲超34%,站穩8萬元大關,蟬聯全國榜首的同時再創歷史新高,均價比北京貴23236元,比上海高近50%,2.2倍於廣州2.6倍於杭州。
  • 深圳人口圖鑑:86%的人在打拼 外省人中湖南佔比最多
    40年深圳人口增長42倍 GDP增長近1.4萬倍改革開放的春風,經濟特區的政策優勢,讓深圳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人為其發展做貢獻。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40年來,深圳常住人口從31.41萬人增長至1343.88萬人,增長42倍。同期,北上廣人口增長均在1-2.5倍之間。
  • 中國面積最小的省會,上海是他的20倍,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要比其他城市都是要多一些的,但是國內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省會,它的面積非常的小,只有上海的1/20,但是卻和上海一樣,是屬於世界一線城市,這座城市就是臺北,位於臺灣島北部的臺北盆地,,臺北是臺灣省的六個直轄市之一,也是臺灣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業,商業與傳播中心,這座城市也是僅次於新北市的臺灣省的第二大城市,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有271平方公裡,2017年臺北的常駐人口也是達到了275萬人。
  • 廣州、深圳、杭州三地一線城市你看好哪個?
    深圳,是我國一線城市而且是最成功的經濟特區。擁千萬常住人口的一線城市,並且是公認的——北上廣深。有網友說,「應該是北上深杭或是北上廣杭……」等等之類的話題,無疑大家更看好這座毗鄰上海位於錢江口的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