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古稱江陵、郢都,是湖北省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鄂中南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中遊交通樞紐之一。荊州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湖北中南部、長江中遊、江漢平原腹地,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荊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從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荊州吟詩作賦。荊州主要有荊州站、荊州東站(在建)、松滋站等3個火車站。
01
荊州站
荊州站是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座客貨站,是漢宜鐵路上的重要鐵路車站。
荊州站始建於2010年,於2012年正式投入運營,於2017年10月進行入站口加裝節能門廳及門廳擴建工程。荊州站站臺規模為3臺8線,總建築面積為5萬平方米。
荊州站站房設計以「荊州之門」為立意,提取了荊州城牆、城門、城樓這些特徵元素,綜合具有地域特色的楚文化元素,採用現代化建築表現手法,運用代表荊楚文化的紅色,傳達出豐富的傳統建築意向及荊楚文化特色;站房四周的牆體仿荊州古城牆修建,體現了荊州古城的文化底蘊,這個設計將荊風楚韻體現得淋漓盡致,而又與整個荊州火車站的現代材料、建築融為一體,傳達出豐富的傳統建築意向,及荊楚文化特色,同時在整體建築上採用大跨度空間結構。
荊州站項目是荊州對外展現一個滄桑巨變千年古城的城市窗口,也是荊州市的城市名片和城市文化的象徵。
自2012年至2018年11月,荊州站動車版圖逐漸擴大,先後增加開往北京西、杭州、南昌等方向的列車,通過鐵路,荊州人民可以一天往返成都吃火鍋,7小時能到香港購物,也大大拉近了荊州和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間的距離,成為漢宜鐵路沿線地市級最大的客運樞紐中心。
02
荊州東站
荊州東站將是繼荊州站之後又一個門戶。位於歷史文化名城荊州,是我國最大的煤運通道蒙華鐵路沿線的車站。該鐵路是以煤運為主,兼顧客運,因此成為荊州城區的第二座客運站。該車站於2015年12月動工,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設定建設點在岑河農場。
蒙華鐵路是國內最大規模運煤專線,北起內蒙古鄂爾多斯東烏鐵路浩勒報吉站,沿線經過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7省區13市28縣(旗),終點到達江西省吉安,線路全長1815公裡。荊門至嶽陽段位於湖北、湖南兩省境內,整體呈南北走向,線路北接蒙華鐵路三門峽至荊門段,途經荊門市東寶區、掇刀區、沙洋縣兩區一縣,荊州市沙市區、江陵縣、公安縣、石首市,嶽陽市華容縣、君山區、嶽陽樓區、雲溪區,正線直通穿越嶽陽市區,在坪田設站後南接蒙華鐵路嶽陽至吉安段。其中湖北省境內331.公裡,湖南省境內85.435公裡。
03
松滋站
松滋站,位於中國湖北省松滋市,是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三等站,建於1978年。
1978年焦柳鐵路南段(枝柳線、枝城--柳州段)建成通車,松滋站同期起用。時屬武漢鐵路局襄樊鐵路分局管轄。1983年,武漢鐵路局併入鄭州鐵路局,松滋站屬鄭州鐵路局襄樊鐵路分局管轄。2005年,新的武漢鐵路局成立,全路裁撤鐵路分局後建制,松滋站屬武漢鐵路局宜昌車務段管轄,現為三等站。